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异乎寻常的增长曾一度被称为“东亚经济奇迹”。本文从克鲁格曼对“亚洲无奇迹”的不同论断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该观点的争论,指出克鲁格曼虽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酬算方法有所偏差,但他对东亚经济模式的分析和对东亚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怀疑都是值得考虑的。本文基于东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寻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从微观领域探讨了东亚金融危机的成因。本文认为,“东亚管理模式”一方面创造过“东亚奇迹”,另一方面又诱发了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东亚管理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绵延至今。这真是一个奇迹,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奇迹诞生呢?它的文化密码是什么?它传承下来的动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外资主导下的垂直分工: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评说文章。随着讨论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从金融领域转向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等方面,力图从更深的层次上来分析、说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于是,展开对“东亚模式”的讨论也就非常自然了。从发表的文章来看,虽然在列举依据方面语焉不详,大多数人都对东亚模式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其中包括国内的一些学者。但也有许多人为东亚模式鸣不平。最有代表性的是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他说:“东亚奇迹是实实在在的。东亚奇迹对亚洲经济的改造是历史上最突…  相似文献   

5.
东亚:真老虎还是纸老虎?──访《亚洲奇迹之谜》作者克鲁格曼胡舒立在美国,人们对于保罗·克鲁格曼的名字并不陌生─—他29岁时便进入白宫,成了里根政府的经济顾问之一;他是美国经济学界授予青年经济学家的最高荣誉──两年一次的“约翰-口茨-克拉克奖”得主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前,金融危机仍在亚洲肆虐,一切已经显露出的信息仍然不是完整的,一个起码的判断是,对东亚金融危机进行实证分析的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耐心地等待这场危机的最终结果。而问题的关键则是,这场危机为什么会在东亚发生?它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它是否会影响东亚社会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信念?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东亚经济发展是否更加深入地融人了一个已经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本文无意于对东亚金融危机过程中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分析,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东亚金融危机是否与经济发展模…  相似文献   

7.
王运宝 《决策》2010,(2):60-62
新余“无中生有”,让更多先天不足的中西部内陆小城,看到了创造奇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激荡着所有中西部城市决策者的敏感神经。“新余奇迹”背后,释放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张力?  相似文献   

8.
五、六十年代,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大国,极力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ISI)。这种建立在贸易保护主义基础上的战略往往导致了工业的严重低效。七十年代初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放松经济管制,实行贸易自由化,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提高了效率。一些发展中国家还试图用战略型贸易政策来实现内生增长,但只取得了有限的成绩。然而,在新的国际贸易规则下,其它发展中国家想完全照搬“东亚奇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适宜的。因为“东亚奇迹”是在激励国内企业高效和竞争的同时,在强大的政府支持下产生的。本文首先评述一下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利弊以及发展中国家近一时期向贸易自由化转型以实现工业化的情况,然后再来探讨一下战略型贸易政策和内生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一个立国不过58年的国家.为什么能从一个农业国家快速变为现代化国家?一个人口不足700万的国家,为什么能在炮火和战争的阴影中实现人均GDP18000美金的经济奇迹?一个国土面积不足中国三十分之一的国家.为什么能完成从“农业立国”到“科技立国”的成功转型?一个除了沙子外几乎一无所有的弹丸小国.为什么能在世界经济论坛国家排名中遥遥领先?2006年11月25日开始的10天里,我们揣着一长串的问号,管中窥豹地探寻了以色列崛起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用什么软件制作机械波动画?当然用Flash了。你听说过用PowerPoint制作吗?用PowerPoint不仅可以制作动画,而且由它制作的“波的产生”动画效果决不亚于Flash。  相似文献   

11.
渴望成功的朋友都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天才就是努力”这样的名言警句,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又有这样的困惑,明明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最后却一事无成或收效甚微。这使人不禁怀疑:真的只有努力就可以了吗?  相似文献   

12.
朱四倍 《领导之友》2013,(10):38-38
所谓“重大经济决策不合规”.其实就是决策失误的代名词。“1784项重大经济决策不合规,形成损失及潜在损失45.57亿元”,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决策失误的触目惊心,而审计署有关部门负责人给出的原因是“一些企业的下属单位未经批准,或者违反相关规定,擅自开展业务”等。这能说服公众吗?能避免决策失误的再现吗?  相似文献   

13.
1、【中国经济】 “明年我还会满面笑容” 中央电视台记者:根据官方的数字,去年新增的贷款投放量是9.6万亿,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部分大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因此有人担心出现经济泡沫。请问总理,您有这个担心吗?在考虑通胀预期的前提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有退出或者部分退出的可能性吗?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飞起来飞起来!“新经济”的确取得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它为什么能够取得前不见古人,但后有紧追者的巨大成功?是什么使“肥得流油”的美国人,再次掘取了高科技的大大的一桶金?又是什么使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0元的美国人,在两年多时间内增长超过300倍呢?“新经济”横扫整个世界“新经济”横扫整个世界。让我们来扑克看这组数字,自 1978——1997年的20年间,美国新兴资本市场的股票市值约增长16倍,而1998一年就增长了100多倍,1999年又继续疯长200多倍,这“知识”与“经济”的杂种,在短短的两三年时…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我们经常可以在师生之间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事情不是这样的,你听我解释好吗?”“你认为我现在还想听你的解释吗?你什么都不要再说了,犯了错误还要狡辩!”其实,诸如此类的对话在我们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层出不穷。曾经,我也是如此“果断”地评判着学生的错误,“雷厉风行”地处理着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许寿全 《决策探索》2004,(12):54-55
麦当劳在世界6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5万多家餐厅,是饮食业成功的典范。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统一了全世界的“饮食文化”,数以万计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者成了麦当劳的“臣民”。可你知道吗?麦当劳的品牌并不是麦当劳的创始人麦当劳兄弟创造的,而是一个叫雷蒙·克罗克的人将其发扬光大的。  相似文献   

17.
李龙 《决策探索》2009,(15):13-13
市场有风险,企业有盈亏,拿出全县财政的绝大部分,对一家企业进行超常规奖励,如此“鼓励”民企的方式妥当吗?如果项目不成功,有没有人为此而负责?  相似文献   

18.
夏鹏 《经营与管理》2003,(10):50-51
家居仓储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建材、房屋装饰、家居用品的仓储式大型连锁商店。在美国零售业发展史上,如果说沃尔玛率先创造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奇迹,那么,家居仓储则是另一个奇迹的缔造者。1978年,它从一家普普通通的商店艰难起步,而到1999年,其分店已超过1000家,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在短短20年里,家居仓储一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速度向前发展,一跃成为当今世界家居用品零售业中的“龙头老大”。谈到家居仓储的成功,其创始人伯尼和阿瑟曾说:“我们公司所有部门的员工,无论是从事广告、销售、会计还是金融工作的,都必须懂得其全部目标就是创造一…  相似文献   

19.
沃尔玛——一个享誉全球的名字,一个缔造奇迹的神话!2002年,它力挫微软,登上了《财富》500强的龙头宝座,让我们不禁感叹:“一个卖廉价衬衫和鱼竿的摊贩怎么会成为美国最有实力的公司呢?”于是,翻开沃尔玛的成长史,细细研究,却惊讶地发现,它的成功并无任何玄机奥秘,相反,其经营理念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就已被提出。可以说,沃尔玛是成功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浓缩史。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沃尔玛人对这套思想体系的灵活运用和持之以恒铸就了今天的服务业巨星!  相似文献   

20.
刘莉 《科学咨询》2010,(13):80-80
“地球被调成‘震动’了?”今年初以来,全球地震频发,几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更是让人们的神经一次又一次紧绷。人们都希望地震能止住它急促的脚步,然而地球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动着,让我们有些摸不清头脑。地球的活动出现异常了吗?是否进入了地震高发期?地震频发和气候异常有关系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