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峰  魏群  黄东凤  张弘 《检验医学》2015,(2):185-190
目的通过研究gp96、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在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初步探讨其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别检测19例肝硬化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32例肝癌组织和21例对照肝组织(癌旁非硬化肝组织)中gp96、Mcl-1的表达,并分析其各自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取来源于同一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或癌旁非肝硬化组织,分别配对检测gp96、Mcl-1,比较两者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对照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gp96阳性表达率逐渐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96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有无包膜、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血清甲胎蛋白(AFP)值、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肝癌组和肝硬化组Mc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肝癌组和肝硬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l-1阳性表达与肿瘤有无坏死和TNM分期有关(P0.05)。肝癌组gp9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配对癌旁肝硬化组及配对癌旁非肝硬化组(P均0.05);而肝癌组Mc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配对癌旁非肝硬化组,与配对癌旁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96、Mcl-1过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gp96可能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向肝癌的恶性转化,有助于判断肝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不同组织类型原发性肝癌中干细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多种抗体对不同组织类型原发性肝癌中的干细胞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手术切除的肝细胞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肝硬化结节和癌旁组织进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CD133和Thy-1/CD90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其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规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pCAM、CD133和Thy-1/CD90在原发性肝癌不同类型中的表达基本一致,具有相关性(P0.05),且在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和癌旁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卫星灶数目、淋巴结转移、脉管或包膜侵犯和临床分期均相关(P0.05),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表达越高预后越差(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乙型肝炎状态、甲胎蛋白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不同类型的原发性肝癌中干细胞阳性率相似,但明显高于肝硬化或肝旁组织,肝细胞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并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也可作为治疗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与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分期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脏组织中Survivin和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的MVD的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P0.05);肿瘤组织Survivin阳性表达率随TNM分期升高而增加(P0.05);癌旁组织Survivin阳性表达率随TNM分期升高而增加(P0.05);肿瘤组织MVD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肿瘤组织中MVD表达水平低于Ⅲ、Ⅳ期肿瘤组织(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癌旁组织中MVD表达水平低于Ⅲ、Ⅳ期癌旁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组MVD水平高于Survivin表达阴性组MVD水平(P0.05);肝癌肿瘤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组织MVD与Survivin表达水平与临床TNM分期有关,TNM分期越高,MVD与Survivin表达水平越高,且Survivin表达水平与MVD表达水平正相关,Survivin可能参与了肝癌的血管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8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40例癌旁组织标本,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VEGF表达情况,分析VEGF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且中度阳性、强阳性率比例高于癌旁组织,弱阳性比例低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不同肝功能分级、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VEGF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VEGF表达情况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TNM分期、肝功能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癌癌组织VEGF呈高表达,且受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肝功能分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ABCG2 以及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癌旁及3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CD44+/CD24-细胞的表达并应用单染技术检测ABCG2.结果:ABCG2在乳腺癌、癌旁和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16.67%和60.00%,乳腺癌及增生组织表达均高于癌旁(P < 0.01);CD44+/CD24- 细胞在3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3.33%和26.67%;增生组织表达高于乳腺癌及癌旁(P < 0.01).两者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复发与否、间质有无淋巴反应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ABCG2表达与无瘤生存期相关(P < 0.05),CD44+/CD24-细胞表达与无瘤生存期不相关(P > 0.05).ABCG2表达与CD44+/CD24-细胞无相关性 (P > 0.05).结论:ABCG2阴性患者无瘤生存期长;CD44+/CD24-细胞并非只存在于乳腺癌组织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染色质装配因子1(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CAF-1)的最大亚基p150(CHAF1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化、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血清HBsAg状况、肝硬化及血清AFP水平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筛选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行手术切除,并且全部经过病理诊断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患者80例,取对应患者病灶边缘2cm处的正常肝组织80例及因外伤或肝内胆管结石行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患者20例分别作为癌旁和正常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HAF1A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CHAF1A在这三组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CHAF1A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HAF1A在正常肝组织和癌旁肝组织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肝癌组织(P<0.05)。CHAF1A在不同病理分化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在有无伴门静脉癌栓肝脏组织中,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AF1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血清HBsAg、肝硬化及血清AFP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CHAF1A的表达可能影响肝癌组织分化和侵袭性。但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HBsAg状况、肝硬化及血清AFP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和CD44v6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3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VEGF-C和CD44v6的表达,并以21例肝硬化组织、16例肝外伤或肝囊肿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肝癌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VEGF-C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质,阳性表达率为78.8%,CD44v6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膜及胞质,阳性表达率为72.7%。二者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12.157、10.280,P〈0.05);在发生转移的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的肝癌组织(χ^2=4.930、8.088,P〈0.05);在正常肝脏组织及肝硬化组织中几乎不表达。VEGF-C和CD44v6的表达与肝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是否并发肝硬化、AFP表达、有无HBV感染无关。VEGF-C和CD44v6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681,P〈0.01)。结论VEGF-C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关,可作为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白细胞分化抗原147(CD147)、白细胞分化抗原10(CD10)、多配体蛋白聚糖-1(又名CD138)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HCC患者肝癌组织标本120例及癌旁组织(距癌灶边缘2 cm)标本120例,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GPC-3、CD147、CD10、CD138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GPC-3、CD147、CD10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CD138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GPC-3、CD147、CD10阳性率显著低于中低分化组,高分化组CD138阳性率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C-3、CD147、CD10、CD138表达水平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相关,或可将其作为肿瘤标志物,进一步指导HCC的临床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9.
高涌  傅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5):2320-2322
目的:检测焦点黏附激酶(FA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48例肝细胞肝癌、137例癌旁正常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制成组织芯片,直径为0.6m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FAK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148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89/148)和57.4%(85/148);137例癌旁正常组织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28/137)和22.6%(31/137);10例正常肝组织中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两者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05);有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和包膜有侵犯组FAK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和包膜无侵犯组(P<0.005或P<0.01);有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包膜有侵犯组及分化差组MMP-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包膜无侵犯组及分化好组。FAK的阳性表达与MMP-2的阳性表达有密切联系(P<0.005)。结论:FAK和MMP-2在肝细胞肝癌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参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且FAK和MMP-2在肝细胞肝癌癌组织中表达具有密切联系,可作为肝细胞肝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TP)的表达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P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及门静脉癌栓中的表达。结果 TP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9.7%,在癌旁肝硬化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8.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在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与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无关;TP在门静脉癌栓中高表达(83.7%)。结论 TP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可能不支持其在其他癌组织中的促肿瘤生长作用;TP与门静脉癌栓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CD133、CD44和PSCA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表达的特异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33、CD44和PSCA在70例肝细胞癌(HCC)、5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组织及培养的HepG2细胞的表达.结果 CD133、CD44和PSCA在H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8.6% (41/70)、61.4% (43/70)和40% (28/70);在I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 (28/50)、52%(26/50)和44%(22/50);统计学分析显示三者在HCC和ICC的阳性率差异不显著(x2=0.824,P>0.05);但PSCA在ICC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HCC(P<0.05).CD133、CD44、PSCA阳性细胞在HCC、ICC和HepG2培养细胞中的分布均存在散在和成簇/片状两种形式,其中CD133以散在分布为主,而CD44和PSCA则多呈成簇/片状分布.在HCC和ICC癌的旁组织中,CD133、CD44和PSC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4%(36/70)、47.1%(33/70)和32.9%(23/70)以及46%(23/50)、32%(16/50)和36%(18/50),比较3种蛋白在HCC和ICC的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CD133、CD44、PSCA在HCC、I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有明显的一致性.结论 CD133、CD44和PSCA可能均是肝癌干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记物,其中CD133的特异性最强;而PSCA可能是ICC较为特异的癌干细胞表面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白细胞分化抗原74(d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74,CD74)分子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WB)检测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 MHCC-LM3、MHCC-97H)、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L)及无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Hep-G2)中CD74的表达;将320例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肝癌及癌旁组织与5份正常移植供体肝的石蜡包埋标本做成高密度组织芯片,对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内、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CD74的表达水平.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组间生存差异,并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肝癌细胞系( MHCC-LM3、MHCC-97H、MHCC-97L、Hep-G2)中CD74的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2±0.078、0.732±0.083、1.224±0.014、1.374±0.006,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LM3、MHCC-97H)与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L)及无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Hep-G2)各指标间及各组间CD74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 13.308、- 16.849、- 10.177、- 13.436、- 17.057,P均<0.01),CD74的表达量随肝癌细胞系转移潜能的递减而递增;320份肝癌患者标本中,CD74在癌内组织中阳性表达221份,阴性表达99份,癌旁组织中仅微量表达,5份正常肝组织中均不表达;肝癌患者癌内CD74的表达在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4,P<0.05),而在按年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肝硬化、甲胎蛋白、肿瘤数目与大小、肿瘤包膜、血管侵犯、Edmondson分级及肿瘤、结节、转移分类(tumor、nodes、metastasis classification,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分组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53、0.141、1.200、0.000、0.277、1.975、0.263、1.044、0.000、0.433,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分析显示癌内CD74表达阳性者预后较好(x2=5.620,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CD74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风险比(hazard ratio,HR)=0.721,95%可信限(confidence interval,CI) =0.522 ~0.996,P<0.05].结论 CD74可作为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病理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其机制可能与引发肝癌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在肝硬化组织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asson染色和Gordon-Sweet染色对30例(HBSAg阳性)肝硬化组织和1例大致正常肝组织进行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用CMIAS-8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进行面密度测定。结果:胶原纤维主要位于汇管区、纤维隔、炎症区、毛细血管、毛细胆管周围,肝窦内也可见胶原纤维存在,总阳性率50%,在肝炎后肝硬化组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外周肝硬化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网状纤维的分布与胶原纤维相似,且实质细胞周围也存在。1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外周肝硬化组织有13例(72.2%)癌细胞区Gordon-Sweet染色阴性;肝炎后肝硬化组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外周肝硬化组之间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分布的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 <0.01)。结论:肝硬化组织中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明显增多,尤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外周肝硬化组更明显;肝窦内的胶原纤维可能与肝窦毛细血管化有关;Gordon-Sweet染色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生成素2(Ang-2)及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在肝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D105标记的血管表达量的关系,以期为研究肝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12例肝细胞癌标本为研究对象,60例癌旁组织、6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Ang-2、Tie-2和CD105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意义及相互关系。结果 Ang-2、Tie-2和CD105在肝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Ang-2、Tie-2和CD105在不同肿瘤直径、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甲胎蛋白(AFP)值及有无转移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中Ang-2、Tie-2和CD105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ng-2和Tie-2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Ang-2和Tie-2参与CD105表达的血管生成,联合检测Ang-2、Tie-2和CD105可能有助于肝癌患者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60例肝细胞癌患者,取其肝癌组织60份为肝癌组,癌旁肝组织54份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AEG-1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EG-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EG-1阳性表达率,分析AEG-1蛋白表达与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AEG-1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4.71±2.87、1.27±0.62)及AEG-1阳性表达率(5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43±0.49、0.69±0.25、29.6%)(P0.05);肝癌组织AEG-1阳性表达水平在肿瘤转移及病理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G-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增高,可能是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整合素α6mRNA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分析整合素α6mRNA的表达与HCC的侵袭程度、远处转移、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取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RT-PCR扩增整合素α6mRNA后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及图象分析。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与相应正常肝组织中整合素α6mRNA定性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之间整合素α6mRNA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62)。在表达阳性的癌组织中,其半定量分析显示无包膜者高于有包膜者,有肝内或肝外转移者高于无肝内或肝外转移者。随着Edmondson分级增高,整合素α6及β1mRNA表达量不断增高(P<0.001)。结论:整合素α6mRNA在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相应正常肝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但在HCC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织。HCC癌组织中整合素α6mRNA表达高低与侵袭程度、有无肝内或肝外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高表达的整合素α6mRNA预示着肝癌的高度恶性、高侵袭性、高转移性和预后不良。整合素α6mRNA可以作为反映HCC转移和侵袭特性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组织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related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CEACAM1)、CD105、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表达及意义。方法行手术治疗肾细胞癌患者47例,手术切除肾细胞癌组织47份为肾细胞癌组,癌旁正常组织15份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CEACAM1、CD105表达情况,光镜下计数CD34标记的MVD值,Pearson相关分析肾细胞癌组织CEACAM1表达与CD105、CD34标记的MVD值的相关性。结果肾细胞癌组CEACAM1阳性表达率(42.55%)低于对照组(72.34%),CD105阳性表达率(78.72%)高于对照组(46.81%)(P0.05);肾细胞癌组临床分期Ⅲ~Ⅳ期者CEACAM1阳性表达率(23.53%)低于Ⅰ~Ⅱ期者(53.33%),CD105阳性表达率(100.00%)高于Ⅰ~Ⅱ期者(66.67%)(P0.05);肾细胞癌组CEACAM1、CD105阳性表达率在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病理分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癌组CD34标记的MVD值(78.05±16.57)高于对照组(43.62±12.37)(P0.05);肾细胞癌组CD34标记的MVD值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P0.05),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细胞癌组CEACAM1与CD105、CD34标记的MVD值均呈负相关(r=-0.394,P=0.035;r=-0.427,P=0.023),CD105与CD34标记的MVD值呈正相关(r=0.363,P=0.041)。结论肾细胞癌组织CEACAM1表达降低,CD105及CD34标记的MVD值表达增加,且CEACAM1、CD105及CD34标记的MVD值与肾细胞癌病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2(PTPN12)在肝癌组织与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肝癌组织与其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的PTPN12蛋白的表达。用等级相关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评估PTPN12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肝组织相比,在肝癌组织中的PTPN1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55.83%vs.43.12%,P0.005)。进一步的相关分析表明PTPN12蛋白表达降低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χ~2=4.346,P=0.01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肝癌PTPN12表达降低与肝癌肿瘤特异生存率和肝癌复发相关(χ~2=5.687,P0.001);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PTPN12表达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χ~2=6.687,P0.05)。结论 PTPN12蛋白在人肝癌组织中表达下降或缺失,PTPN12表达可能作为肝细胞癌患者复发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液及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经病理确诊为HCC,且未经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包括局灶性增生性结节16例,肝血管瘤13例,肝外伤1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入组患者血液及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MMP-2、MMP-9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血液中MMP-2水平(0.384±0.026)、MMP-9水平(0.337±0.01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试验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对照组进行MMP-2、MMP-9的检测,结果发现,肝癌组织中MMP-2强阳性(+++)表达30例,MMP-9强阳性(+++)表达31例,阳性率为87.5%、85.0%;癌旁组织无MMP-2、MMP-9强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12.5%;对照MMP-2、MMP-9阳性率分别为7.5%、10.0%。试验组肝癌组织MMP-2、MMP-9的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MMP-9的表达与静脉浸润、肝内外转移、包膜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灶大小、肝硬化、甲胎蛋白(AFP)、HBs Ag无关(P>0.05)。结论 MMP-2、MMP-9在肝癌中表达升高,与有无静脉浸润、有无肝内外转移及有无包膜有关,并且出现静脉浸润、有肝内外转移、无包膜的肝癌中,MMP-2、MMP-9表达明显升高,与肝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范建  孙冬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485-3487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磷酸化P38(P-P38)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原发肝癌组织、14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中uPA和P-P38的表达情况.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uPA和P-P38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其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P<0.05).二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没有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及癌栓等有关(P<0.05),二者之间比较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二者在原发性肝癌呈高表达,且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