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序列,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三叉神经痛(TN)患者三叉神经的微观结构改变。方法9例原发性 TN 患者术前及术后行 DTI 扫描,测算两侧三叉神经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率(MD)、轴向弥散率(AD)、垂直弥散率(RD)和两侧各弥散参数差值比。按手术疗效分为治愈和未治愈两组,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两侧三叉神经各 DTI 参数及两侧间各弥散参数差值比的变化。结果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2.1岁,平均病程5.1年。于术后第一次复查(平均12.3个月)时行 DTI ,术后疗效随访平均66个月。治愈组6例,均有明显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有受压变形;未治愈组3例,2例有血管压迫,1例患者仅有严重的蛛网膜粘连而无血管压迫。治愈组术前患侧明显下降的 FA 值及明显上升的 MD 、RD 值,术后复查时均恢复。而未治愈组的各弥散参数及差值比则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MVD 术后疼痛消失的患者,患侧三叉神经的脱髓鞘变恢复正常。然而术后疼痛仍然存在的患者,神经的脱髓鞘变依然存在。三叉神经的脱髓鞘变与 TN 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I)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皮质脊髓束(CST)的损伤,探讨DTI在HICH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HICH患者(壳核8例,丘脑7例,混合型1例)患者分别于入院时(7 d内)和发病后3个月进行DTI 检查,以及肌力测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用平均部分各向异性(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血肿层面周围的双侧CST,测定血肿面(患侧)/对侧面(健侧)的FA值和ADC值比率。结果 HICH患者中发病后3个月肌力较好组(肌力4~-5级)的FA值比率与肌力较差组(肌力0~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DC比值在入院时及发病后3个月都没有差别。所有FA值比率>0.8患者的运动功能都有改善和预后好。然而有1例患者虽然FA值比率不是很高,但运动功能的预后也很好,其ADC值明显升高。 CST完整的患者入院时和发病后3个月的肌力和NIHSS评分均比CST中断的患者好,发病后3个月是恢复最快的阶段。结论通过DTI的FA值比率可以了解基底核区HICH患者CST的损伤情况,有助于早期预测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虚拟现实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运动训练效果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96例给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分别于康复前,康复3w及3个月后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同时行磁共振DTI检查,测量患侧皮质脊髓束和健侧相应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计算FA 比值(rFA)及FA不对称性(FAasy)。对治疗前后双侧FA、rFA、FAasy值与FMA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康复训练3w及3个月后,所有患者患侧FA、rFA、FAasy、FMA评分与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MA评分与患侧FA值及rFA值存在正性相关(P 0.05);FMA评分与健侧FA值存在正性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MA评分与FAasy值存在负性相关(P 0.05)。结论磁共振DTI可用于评估脑梗死患者虚拟现实康复前后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及大脑可塑性变化,虚拟现实康复能提高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评价内镜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劣性,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5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3例)内镜经额入路进入血肿腔,B组(32例)经颞入路进入血肿腔。所有患者在术后2周、术后6个月分别行两次DTI检查,通过重建皮质脊髓束(CST)观察双侧CST的性状,并测量双侧FA值及CST数量。对术后2周患侧FA值及MAS运动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ROC曲线预测患侧FA值和CST数量与经颞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关系。结果 两组术前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术后2周、术后6个月,A组患侧FA值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A组患侧CST数量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后6个月A、B组患侧FA值高于术后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患侧FA值与术后6个月MAS运动功能评分之间具有较高正相关性(A组:r2=0.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行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后的成人脑性瘫痪患者脑白质恢复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行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的80例单侧痉挛型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分级情况、DTI内囊后肢和大脑脚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其相关性。结果 (1)与术前相比,患者在行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切除术6个月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提高,分级情况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患者术后6个月术侧内囊后肢FA值为(0.478±0.081),显著高于术前(0.426±0.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术侧大脑脚FA值为(0.443±0.079),显著高于术前(0.361±0.0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术后6个月患者GMFCS分级与内囊后肢FA值呈负相关(r=-0.620,P0.01),与大脑脚FA值也呈负相关(r=--0.719,P0.01)。结论 DTI技术对评估行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的成人脑瘫患者术后脑白质恢复情况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患者MRI检测脑池段三叉神经形态学的改变。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9年3月收治PTN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时期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使用3D-FIESTA序列对两侧三叉神经脑池段进行扫描,图像扫描处理使用Reformat软件,记录三叉神经脑池段的长度及各个方位(矢状位、冠状位、轴位)上三叉神经脑池段的最大横截面积。检测三叉神经根岩尖处转角、血管压迫处距离三叉神经根部的距离以及脑桥和三叉神经的角度。结果对照组左右两侧脑池段的三叉神经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脑池段的三叉神经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最大横截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脑池段的三叉神经与脑桥角度、神经根岩尖处转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TN组中,患侧脑池段的三叉神经长度短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患侧冠状位最大横截面积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侧轴位位最大横截面积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侧矢状位最大横截面积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侧神经与脑桥角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患侧神经根岩尖处转角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1)。PTN组患侧和健侧脑池段的三叉神经长度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N组患侧和健侧脑池段的三叉神经冠状位最大横截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N组患侧和健侧脑池段的三叉神经轴位最大横截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N组患侧和健侧脑池段的三叉神经矢状位最大横截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N组患侧和健侧脑池段的三叉神经与脑桥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N组患侧和健侧脑池段的三叉神经根岩尖处转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N患者脑池段三叉神经在MRI上会有明显改变,长度缩短以及各个方位上最大横截面积的变小,为PTN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基底核区脑出血(basal nuclei cerebral hemorrhage,BNCH)行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联合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the 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评定法对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差异的疗效评价,以选择两者中更优的BNCH手术方式,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具有手术指征的BNCH患者48例,其中25例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A组),23例采用经颞叶皮层造瘘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B组)。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应用DTI检查,取得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项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应用rFA值(患侧FA值/健侧FA值)来反应两组的CST损伤和破坏情况,分别对比两组术后2周rFA值、△rFA值(术后2周与术前rFA值的绝对差值)、MAS评分及术后3个月MAS评分。结果术后2周,两组rFA值均较术前降低,其中A组rFA值高于B组(P0.05),A组△rFA值低于B组(P0.05),且A组MAS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组MA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BNCH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差异方面,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能较经颞叶皮层造瘘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术中对CST损伤更小,术后MAS评分更高,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疗效更佳。应用DTI技术联合MAS法可用于评价经侧裂-岛叶入路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和经颞叶皮层造瘘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差异,协助指导临床及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量三叉神经桥池段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了解三叉神经桥池段各参数的特点。 方法 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三叉神经桥池段距离脑干发出点0mm、3mm、6mm、9mm共四处,利用DTI图像与B-TFE或THRIVE图像融合成像,提高三叉神经桥池段显示的空间分辨率,并利用该图像测量并分别记录ADC值与FA值,对所有受检者行三叉神经桥池段追踪成像。 结果 受检者左侧与右侧三叉神经桥池段的ADC值和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越靠近脑干发出点,左右两侧三叉神经桥池段的各导出量越呈现左右不对称的趋势。双侧三叉神经桥池段距脑干不同距离各位置的DTI导出量分析发现:相邻两距离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脑干后随距离增加ADC值逐渐升高,但行至6~9 mm间突然回转下降;FA值在0~6 mm间随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且相邻两距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行至6~9 mm间FA值不再有明显变化。 结论 DTI图像能够清晰分辨双侧三叉神经桥池段,可实现DTI各项导出量的测量。随着距脑干发出点距离的不同,各导出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预示着DTI在明确区分三叉神经的中枢神经系统段、过渡段和周围神经系统段以及检出颅神经血管压迫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的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IJV)血流动力学超声改变。 方法 经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和(或)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CVST患者48例,分别行双侧颈内静脉超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多发 CVST患者双侧颈内静脉内径及平均流速,单纯上矢状窦或直窦CVST患者各项结果双侧平均值,计算 血流量,并选取正常对照组28例,各项检查结果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结果 多发CVST组患侧吸气相及呼气相颈内静脉内径无显著变化(P =0.398),多发CVST组健侧、上 矢状窦或直窦CVST组双侧及健康对照组双侧颈内静脉内径吸气时增宽,呼气时变窄,差异有显著性; 多发CVST组患侧颈内静脉内径较多发CVST组健侧(P =0.009)、上矢状窦或直窦CVST组(P =0.02)及对 照组(P =0.006)颈内静脉内径变窄,差异有显著性。多发CVST组患侧颈内静脉横截面积小于多发CVST 健侧(P =0.006)、上矢状窦或直窦CVST组(P =0.005)及对照组(P =0.001);颈内静脉平均流速低于多 发CVST健侧(P =0.015)、上矢状窦或直窦CVST组(P =0.019)及对照组(P =0.011);颈内静脉的血流量 也低于多发CVST健侧(P =0.011)、上矢状窦或直窦CVST组(P =0.028)及对照组(P =0.008),差异具有 显著性。 结论 多发CVST患者患侧颈内静脉内径随呼吸相无明显变化,且患侧颈内静脉血流量减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6例有明确上运动神经元(UMN)损害体征者作为A组,4例仅有下运动神经元(LMN)损害体征者作为B组,1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轴位DTI扫描,选取感兴趣区(ROI)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系数(AD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组内囊后肢水平FA值降低(t=3.452,P=0.002),ADC值增大(t=2.670,P=0.012);其他ROI的FA、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B组内囊后肢水平FA值有下降趋势(U=11,P=0.057);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9,P=0.777).A组内囊后肢水平FA值与ALS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577,P=0.019),与锥体束征评分呈负相关(r=-0.789,P=0.000),与年龄、病程、病情进展速度无相关性;ADC值与以上指标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DTI可以客观而定量地评价锥体束病变,为ALS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三叉神经痛极少发生于青少年,本研究旨在探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青少年三叉神经痛疗效,并就其病因及其手术策略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所有年龄小于18岁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资料,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随访0.5~7年,治疗有效率94.1%,未出现脑出血,听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青少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由于血管压迫引起,但责任血管类型与成人不同,静脉压迫及混合压迫占有重要比例。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青少年三又神经痛的首选方法,全程有序探查责任血管,重视静脉处理及充分减压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人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76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76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743例治愈,17例有效,9例无效,无手术死亡.随访6-180个月.46例复发,其中9例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术中创伤小,复发率低,可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We studied the trigeminal nerve in seven healthy volunteers and six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using th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erived parameter fractional anisotropy (FA). While controls did not show a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sides, there was a reduction of FA in the affected nerve in three of six patients with accompanying nerve-vessel conflict and atrophy. Reversibility of abnormally low FA values was demonstrated in one patient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14.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长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2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VD治疗,随访时间5年以上,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术后疼痛消失419例,术后即刻疼痛消失率86.9%,部分病人有短暂可逆性并发症,包括疱疹病毒感染、面部麻木、周围性面瘫、耳鸣和听力下降。随访时间5—12年,失访24例;出院时疼痛消失的病人在随访期间复发38例,其中5年内复发24例,5年以上复发14例,复发率9.5%。结论MVD是目前惟一针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进行治疗的手术方式,手术后三叉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好保留,其长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桥池段的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经手术证实的因责任血管压迫引起三叉神经痛(TN)患者(TN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和横轴面DTI成像,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 结果 对照组的三叉神经的ADC值为(1.76±0.98)×10-3 mm2/s,FA值为0.40±0.18,左侧与右侧三叉神经桥池段的ADC值和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TN组中B组(轻度压迫组)、C(重度压迫组)、D组(受压变形并萎缩)3组比较,ADC、FA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压迫部位ADC值增高28例,不变4例,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压迫部位FA值下降15例.不变11例,增高5例,平均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DTI对判断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有一定价值,三叉神经压迫程度越大,ADC值越高,FA值越低.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保护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岩静脉在三叉神经手术中的保护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285例,其中206例岩静脉被电凝处理,79例保护良好。结果79例岩静脉保护良好的术后未发生脑水肿,无明显恶心呕吐。206例电凝处理岩静脉的其中3例发生小脑水肿,2例经脱水剂治疗,1例经后颅窝减压后恢复良好,35例术后3天明显恶心呕吐,腰穿测脑压高。结论岩静脉在三叉神经血管减压手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良好,否则术后可常规应用脱水剂以及做好再次后颅窝减压手术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曾经接受过微血管减压术(MVD),伽玛刀放射外科(GKRS),射频(RF)或封闭治疗后疼痛复发的患者59例,并与同期未行上述治疗的2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患者经GKRS治疗后的疼痛控制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伽玛刀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33个月(8-62个月)。疼痛控制有效率在MVD组为69.2%;GKRS复发组为83.3%;RF组为87.5%;封闭组为75.0%;GKRS组为89.3%;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16)。面部感觉异常发生率在MVD组为15.4%;GKRS复发组为33.3%;RF组为25.0%;封闭组为25.0%;GKRS组为14.3%;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79)。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TN复发患者的较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在三叉神经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我科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共72人,其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MVD治疗的患者38人,其余采用常规显微镜下MVD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用时(165.26±22.62) min,与常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年后随访完全缓解36例(94.7%),疼痛减轻2例,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例(15.79%),于2周内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无患者死亡.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使用神经内镜可以更广泛清晰地显示桥小脑角区间解剖结构,全程观察三叉神经从REZ区至Meekel囊,有助于精确定位责任血管压迫点,并可了解置入Teflon棉后的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三又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D—FFE序列扫描三叉神经痛60例,患、健侧进行对比,术中进行验证。再与患者配偶60例进行对比。结果磁共振显示研究组患侧明显压迫51例,可疑接触3例,无接触6例,健侧明显压迫14例,可疑接触4例,无接触42例,术中证实患侧都存在明确压迫,其中动脉性压迫57例,静脉性压迫3例。对照组明显压迫15例,可疑接触5例,无接触40例。结论磁共振3D—FFE序列扫描对有三叉神经痛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静脉性压迫易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