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对急性问质性肺炎的认识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必须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是不明病因的爆发起病,并快速进展为呼吸功能衰竭.其病理表现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相同,但与一般所见的慢性间质性肺炎不难鉴别.该病与慢性闻质性肺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预后可望改善.进一步对本病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加深了解,对提高本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2.
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又称为Hamman-Rich综合征,主要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导致急进性呼吸衰竭,既往无基础肺疾病和迅速发展的呼吸衰竭是AIP区别于其他慢性间质性肺炎的重要特征.AI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影像和病理表现均无特征性,早期诊断困难,治疗预后很差,有必要对该病进行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3.
陈斌  廖建萍 《中外医疗》2010,29(23):78-78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这例病例发病过程。治疗经过、及预后来认识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结论间质性肺炎是是肺间质的病变,引起的原因多种多样,病毒、药物等,加深对该病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以及诊断与治疗的了解,是今后临床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急性血吸虫病的肺部表现杨峰南京江海医院(南京210011)朱晓莉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210009)笔者就1例急性血吸虫重症感染所致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问题作一探讨,提高对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血吸...  相似文献   

5.
急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深对急性间质性肺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认识,提高诊断及治疗好转率。方法:通过X线胸片、胸部CT、血气分析及尸检等,对5例住院急性间质性肺炎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间质性肺炎特征:病因不明确,无肺部疾病史,起病急,进行性呼吸困难,双肺可闻及Velcro罗音,胸部X线片、CT呈弥漫性间质病变、斑片浸润阴影,短期内迅速进展。结论:熟悉掌握急性间质性肺炎临床及影像特征,可提高诊断、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间质性肺炎(附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深对急性间质性肺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认识,提高诊断及治疗好转率。方法:通过X线胸片,胸部CT、血气分析等对8例住院急性间质性肺炎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间质性肺炎特性:病因不明确,无肺部疾病史,起病急,进行性呼吸困难,双肺可闻VelcroLuo音,胸部X线片、CT呈弥温性间质病变、斑片浸润阴影,短期内迅速进展。早期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望改善预后。结论:熟悉掌握急性间质性肺炎临床及影像特征,可提高诊断、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7.
急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道了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在病程早期应用了激素冲击和抗病毒治疗,其中2例患者经治疗1个月余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 该病是一种病因未明、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以肺部弥漫性浸润并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早期激素及抗病毒治疗可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佰义 《当代医学》2001,7(7):42-45,8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代表性疾病,本文回顾了特发性肺纤维化概念演变的过程及其意义,介绍了IPF发病机制的重要观点、国际上推荐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方案,同时介绍了与UIP相关的病理概念如急性间质性肺炎(AIP)、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春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377-1378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合并急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2011年收治的6例结缔组织病合并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在病程中都有可能出现急性间质性肺炎,治疗及时病变可吸收,恢复至急性间质性肺炎前状态。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病程中有肌炎,雷诺现象、指端硬化及肺动脉高压1例及皮肌炎患者合并急性间质性肺炎2例均治疗无效死于呼吸衰竭。结论结缔组织病合并急性间质性肺炎虽治疗方法相同但结果却不同,皮肌炎和混合型结缔组织病合并急性间质肺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肺间质性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特发性肺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疗效,为临床医生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提供诊断治疗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对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特发性肺间质性肺炎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性治疗对于早期炎性渗出明显、肺内纤维化程度较轻的临床病理分型者治疗效果好。结论:根据病理示成纤维细胞灶、伴胶原沉积的瘢痕化和蜂窝样变的不同时相和部位可区分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不同病理和临床分型,并与临床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曾超  宋卫东  龙翔  曾飞球 《海南医学》2013,24(15):2280-2282
目的探讨ICU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要点。方法选取本院ICU收治的37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影像、病理及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行诊断和分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既往病史,分析各病理类型的诊断要点。结果本组病例共计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16例,普通特发性间质性肺炎5例,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4例,急性间质性肺炎4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例,脱屑性间质性肺炎3例,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合并间质性肺病2例。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37例,100%),部分患者有进展性或急性呼吸困难(19例,51.4%),少数患者出现不同类型的肺内啰音(8例,21.6%),另有6例(16.2%)患者为杵状指趾。HRCT显示多数患者为弥漫性网状影病变(19例,51.4%)或磨玻璃影样病变(21例,56.8%),亦有部分结节影(11例,29.8%)和实变影(9例,24.3%)。此外,2例(5.41%)患者支气管出现牵拉性扩张。肺部病理显示肺泡间隔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33例,89.2%),纤维增生样病变为辅(16例,43.2%),另有少数泡沫样细胞(4例,10.8%)。结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因复杂、诊治困难,各类型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既有个体化特征,又有交叉点,典型性不强,其诊断应在影像、病理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和既往病史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根  梁标 《四川医学》2009,30(1):141-144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肺疾病。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发表了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国际共识,即IIP的ATS/ERS分类。这一分类强调了明确诊断依赖于肺活检,但最后的诊断应密切联系临床资料和影像学,尽可能进行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linical—radiologic-pathologic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3.
急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是一类快速进展、组织学特征明确的间质性肺炎.是一种病因不明,以暴发起病、快速进展为呼吸功能衰竭、具有极高死亡率为特征的肺间质性疾病.现总结诊断急性间质性肺炎,将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做初浅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以弥漫性肺泡为单位的慢性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以长期慢性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临床上主要依据病史、肺功能、胸部高分辨CT及肺组织活检作出诊断。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还是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疗效欠佳。宋康教授提出以清热解毒为根本治法,以阻断肺纤维化的发病源头,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方。临床上依此辨证加减,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分类、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论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观察II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壮年男性,无明显诱因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发病50天后死于呼吸衰竭。肺CT提示双肺网格状及磨玻璃样改变。尸检病理见双肺广泛纤维化,肺泡腔内可见透明膜形成。根据临床、影像、病理三者结合诊断为IIP。结论:IIP中的各类疾病有不同的临床过程、疗效反应和预后转归,因而将它们各自及与其它闻质性肺疾病区别开来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的诊断原则和组织病理诊断价值,以及纤维化程度的客观定量评估指标。方法:选取2004~2009年间具有相对完整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的17例IIP,参照国际最新分类标准进行组织学分析及纤维化程度分级评估,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肺间隔纤维化病灶CD34和SMA染色进行半定量评估,分析两者表达变化与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7例IIP组织学改变结合临床、影像学特征可诊断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9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5例及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3例;SMA表达与肺间隔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r=0.928,P=0.01),而CD34呈负相关性(r=-0.606,P=0.01)。结论:病理组织学在IIP诊断及分类中有重要意义,多数病例组织学改变结合临床和影像学可对IIP及其类型做出明确诊断;规范适量的活检取材是正确诊断的重要前提;SMA和CD34表达可用于IIP常规纤维化程度病理学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阐明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报告2例儿童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结合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气胸或蜂窝肺,镜下可见Langerhans细胞增长形成肉芽肿并伴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需与嗜酸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及普通间质性肺炎鉴别。结论 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是一种儿童罕见的肺部良性病变,正确诊断并适当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过敏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05年2月至2013年2月诊治的24例过敏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结果24例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48±13)岁;急性2例,亚急性17例,慢性5例。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体重减轻,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胸部高分辨率CT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斑片影、小叶中心性结节影、马赛克征和网格影或伴蜂窝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示肺泡淋巴细胞增加,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肺泡炎、非干酪性坏死性肉芽肿及间质性肺炎。所有病例避免抗原暴露及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胸部影像学改变明显好转。结论过敏性肺炎诊断困难,大部分病例(急性、亚急性)根据相关抗原的暴露、影像学、BALF的细胞学改变及TBLB病理检查作出诊断。对于不典型病例(慢性),需要进行外科肺活检而做出临床-影像学-病理的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19.
间质性肺炎的HRCT诊断与胸片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映  王亚玲 《重庆医学》2002,31(5):418-419
目的:评价HRCT(高分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HRCT)检查对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疑诊为间质性肺炎的患者,进行胸部HRCT与胸部平片检查,并对照分析。结果:48例临床疑诊为间质性肺炎的患者,经胸部HRCT诊断的有36例,而胸部平片诊断的有10例,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RCT确诊的间性肺炎患者,经临床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均得到控制或缓解。结论:HRCT对间质性肺炎的诊断率明显高于胸部平片,且HRCT的诊断,对治疗间质性肺炎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16例,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等;以抗生素加糖皮质激素加桉柠蒎为主的方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可依据临床特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及肺功能检查作出明确诊断,选择抗生素加糖皮质激素加桉柠蒎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