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就期刊编辑品德修养的基本要求,论述了编辑品德修养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旨在寻求期刊编辑品德修养形成与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就期刊编辑品德修养的基本要求,论述了编辑品德修养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旨在寻求期刊编辑品德修养形成与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生品德评估是学校德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品德评估应依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德育大纲》及公民的品德结构和品德形成规律;品德评估应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等4个方面内容。学生品德评估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成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孟母三迁”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早期教育、环境教育对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性,本文从认知 心理学的角度说明了品德形成的所需途径及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5.
结合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点,分析得出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品德的方式,并特别强调了应该培养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6.
以面向新世纪高校人才品德培养为切入点,从历史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人才品德培养的时代特征及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品德素质,提出了高校人才品德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品德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而敏感的心理现象,我国品德心理的研究相对于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来说,研究开展得比较少,起步也比较晚,这与品德心理研究方法的落后是分不开的。为此对品德心理研究方法作大体的回顾与总结,并针对当前品德心理研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过程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促进大学生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并将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内化为个体意识的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辨证过程,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促进大学生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并将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内化为个体意识的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个人品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对公民道德体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个人品德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价值观多元化、个人品德建设被忽视等。因此,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品德教育的心理结构、内容层次、教育方法等3 个方面,阐述了在品德课教育中注意教育的完整性是提高品德课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建筑所具有的文化性、伦理性和艺术性 ,使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虽然这种功能有时是抽象而隐性的 ,但它对人的品德形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作为一种隐性德育课程的校园建筑 ,和一些能够营造出独特道德教育环境或氛围的特殊建筑 ,其道德教育的功能更为自觉和明显。  相似文献   

13.
道德情感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影响着高校大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进而影响着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高校大学生道德情感具有波动性与稳定性并存、内隐性与外显性并存、功利性与道义性并存的特点;同时其形成过程受生理心理因素、道德认知因素和周边环境因素3个方面的制约。因此,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感的培养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指导,需要直接或间接的道德实践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感要在正反比较中更加深刻,而且应是一种习惯性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德育在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德育素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创新人才个性的形成。因此,新时期的德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堵养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薄膜包衣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薄膜包衣的特点、工艺以及成膜材料同时,对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实践表明采用薄膜包衣技术能在中药片剂生产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伦理学与心理学在学科渊源上是一家。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即性格就是品德。品德体现人的社会性,即人的本质,它主导个人个性心理。在强调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前提下,应该认真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7.
德性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异同,德性教育具有四大优势。德性教育是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通过激发内在动力机制,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性;通过搭建知与行的桥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通过培育道德精神,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调查访问法,对龙舟文化内涵、品格、历史及其在高校发展状况及意义、社会价值进行研究和梳理,分析龙舟文化品格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接受民族英雄事迹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社会价值,探索龙舟文化品格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