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述伟  王伟 《江苏地质》1998,22(3):17-17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乡镇企业发达地区不仅地表水受污染,浅层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地区已出现饮用水严重不足的现象。在水质污染严重地区,人们的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癌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因此水质污染已成为影响这些...  相似文献   

2.
《辽宁地质》2011,(10):28-29
从频频发生的“血铅事件”到震惊全国的“镉米风波”,我国重金属污染警钟频频敲响。 记者在湖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调研时了解到,我国重金属污染正南大气、水体向土壤污染转移,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进入一个“集中多发期”,对居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我国土壤中铜的污染现状与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铜是动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但过量的铜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土壤铜污染已成为重要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土壤铜污染不仅降低土壤环境质量,而且影响植物、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等的平衡稳定发展,并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文中综述现阶段我国土壤铜污染的来源、污染现状,分析了土壤铜污染的特点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危害,介绍土壤铜污染的预防方法,分析并总结目前用于治理土壤铜污染的修复技术原理、适用性及其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动态,进一步提出未来我国土壤铜污染修复技术有待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我国土壤铜污染的研究和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部分市郊农田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途径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分析了我国部分主要城市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以了解土壤中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趋势及造成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各大城市的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北方地区的土壤及农作物受重金属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南方。重金属在农作物与土壤中的含量一般呈正相关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已污染的土壤,可采用农业工程措施、生物修复法和施用改良剂等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5.
拯救棕地     
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的伤害,主要集中在农村农田污染和城市工业用地污染两大块。这些受污染的土地,又叫棕色地块,犹如隐形杀手,已成为整个社会无法回避的焦虑点。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当今,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三大环境污染之一,这也是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和农户生活垃圾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地下渗漏等途径进入外界环境,对土壤、水分和空气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洛阳市地下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俐 《地下水》2012,(3):102-103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洛阳市地下水污染情况,对洛阳市2006-2010年地下水微生物指标中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洛阳市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以防止地下水进一步恶化,保护地下水。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尤其在北方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目前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不仅开采过度 ,更受到人为污染的威胁。有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浅层地下水都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目前 ,我国许多部门逐渐开始地下水污染调查 ,为此 ,特别邀请了世界著名科学家贝尔·雅戈布教授 (以色列 )和柴畸达雄教授 (日本 ) ,以高级研修班的方式 ,讲授地下水污染运移模拟和地下水资源利用的新理论新方法。本次研修班由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和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等单位主办 ,国电华…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地下水酚,氰污染成因与途径分析及水质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原市是我国重化工能源基地的中心城市之一,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而太原盆地作为主要水源地,由于超量开采,再加上“三废”的排放,地下水已遭受污染,本文对污染太原盆地地下水的主要毒素酚,氰在时,空上的分布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污染地下水的主要途径和污染机理,并提出地下水污染保护措施,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4)
武威市凉州区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是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农业城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区内工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查明该区域地下水污染现状,采用参数分级评分叠加指数法对该区地下水现状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区90.32%的采样点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以严重污染和轻污染为主,北部浅埋区较南部深埋区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1.
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污染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华北平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区,人口近1.3亿,地下水是其主要供水水源。在工业和生活污染物排放及农业施用化肥农药的影响下,地下水已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综合分析了地下水污染评价的各种方法后,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单指标污染标准指数法。在华北平原开展了野外调查,采集了6 063组地下水样品,每个样品检测34 项指标。采用单因子污染标准指数法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华北平原35.47%采样点的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以轻污染为主,深层地下水也有一定的污染,但比浅层地下水轻,未受污染的深层地下水占87.14%。单因子污染标准指数法基本解决了区域污染评价指标之间对比问题,能够直接反映区域地下水污染情况,并为有针对性地治理地下水污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21,(2)
地下水是维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地下水污染趋势由点源向面源发展,污染范围广且难治理,水质较差,其中"三氮"的污染也较为严重,由于来源的复杂性,地下水氮污染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已呈普遍现象。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文章主要从"三氮"的迁移转化、地下水氮污染来源进行评述。包气带是地下水的补给通道,阐述了包气带土壤氮污染地下水主要受包气带的岩性、厚度及包气带中"三氮"的相互转化,地下水位波动和化学肥料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常见无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全球对地下水污染的研究飞速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地下水污染的研究开展较早,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研究和水污染治理机制,而我国对地下水的研究和治理起步较晚。文章综合论述了地下水中几种常见无机污染物的研究和治理现状,总结了它们的检测技术、污染物来源以及危害和目前主要治理技术,以引起对地下水污染研究和治理的高度重视,为正确认识和辨别地下水污染的毒害,达到科学准确检测、合理高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废弃生产场地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与迁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历史上曾生产和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氯农药,现存的有机氯农药生产企业场地是污染高风险区.先前的报道多集中在场地内污染特征研究,较少关注场地周边有机氯农药污染及其环境风险性.为了解有机氯农药场地土壤污染水平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文以重庆某废弃有机氯农药场地及其周边为研究区域,分析土壤中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水平,阐明场地内污染特征以及周边土壤的残留规律,评估场地内及周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场地土壤中∑HCHs的含量水平为3.89 ~ 13385.78 ng/g,低于国内已报道的其他污染场地.∑DDTs的含量水平为22.74 ~ 11186.10 ng/g,与已报道的我国张家口、扬州等地生产场地污染水平相当,但低于邢台、太原和青岛等地农药厂生产场地污染水平.该生产场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人体致癌风险值均高于可接受的范围,属于重污染区.场地周边400 m范围的土壤中HCHs和DDTs的含量水平虽整体上低于场地内,但污染水平也较高,HCHs污染和DDTs污染的总致癌风险均超过了儿童可接受的限值.随着与生产场地距离的增加,场地周边土壤HCHs和DDTs的含量水平呈幂函数下降的趋势,这同时又表明生产场地有机氯农药仅对场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产生较大污染.因此,对于生产场地污染不能仅仅关注场地内,还应充分考虑场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污染与环境风险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剧增,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主要的水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对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地理、地质和气候特征的调查,结合阜新市城市发展现状,分析了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成分,渗滤液产生量及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浓度,得出了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各种污染物污染地下水的源强度。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并对今后的污染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质模型在人工回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水文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在地下水质研究方面,已由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开始应用地下水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地下水质模型是应用数学模型研究地下水中可溶物质弥散迁移时,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预测被污染地下水的瞬时状态与扩展范围,对污染物质在地下水中的迁移作出定量评价,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污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展了地下水质模拟研究,建立了若干相应的水质模型。我国从1980  相似文献   

17.
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通过吸收国外土壤污染修复先进经验,开展适用于我国的土壤污染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检测、修复、效果评价、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健全我国土壤修复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对国家土壤安全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污染状况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季泰 《城市地质》2007,2(4):16-18
我国东部近岸海洋,部分江河、湖泊,许多城市邻近地区的地下水污染呈不断发展与恶化态势,造成部分城市和村镇供水水质下降,有的甚至发生供水危机。及时加强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已成为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煤中有害物质的赋存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污染是我国首要污染 ,尤其是高硫煤的燃烧和利用过程造成的危害比低硫煤要严重得多。燃煤产生的SO2 已使我国 4 0 %以上的地区经受了酸雨的危害 ,西南地区酸雨的频率最高达 90 %以上 ,pH值最低可达 4 0 ,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均具危害。煤中有害物质包括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两方面内容。近期我国开展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进展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我国不同地区煤田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富集机制不同 ,如华北石炭—二叠纪高硫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属泥炭沼泽环境影响型 ,海水入侵可同时使煤中的硫和As ,Pb ,Cd ,Co ,Sn…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与问题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过近4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与农业高度集约化生产后,我国农田土壤污染与土壤环境质量下降问题逐渐凸显。当前,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文章首先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污染特点、农田重金属污染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现状等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1)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点位超标率相对较高,但以轻度污染为主;(2)污染土壤中主要以Cd、As、Hg、Pb和Cr这5种健康风险重金属元素为主,尤其以Cd风险最高,而以生态风险为主的Ni、Cu和Zn 3种重金属环境风险相对较小;(3)农田土壤污染分布总体表现为南方重于北方,东部重于西部;(4)农田土壤污染逐渐呈现由工业源向农业源、城郊向农村、土壤向食物链转移的发展趋势。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我国近30年来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主要始于2000年前后,2009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监测、土壤环境环境质量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等,近10年来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表现为从单一修复技术向联合修复技术发展态势。此外,文章对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一般程序、不同污染程度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技术与高风险污染土壤的管控技术进行了评价,最后,对我国当前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同时针对我国今后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了基于源头控制与风险管控措施相结合的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以期为未来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规划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