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型佐剂及其与重组HBsAg结合物的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正电荷脂质体免疫佐剂,研究其粒径、稳定性,及其与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的结合率和结合物的稳定性。方法 合成DC胆固醇(DC-Chol),并采用薄膜法制备脂质体,电镜测其粒径。脂质体与HBsAg混合后高速离心,用 ELISA分别测定游离和结合的 HBsAg含量,计算HBsAg与脂质体的结合率。将 DC-Chol与HBsAg结合物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抗体的滴度。结果 合成DC-Chol的产率为67%,C、H、N含量与理论含量相比,在测量误差范围内。脂质体平均粒径180mm,4℃放置10个月约产生15%的沉淀。结合物明显沉淀,上清清亮,结合率在 98%左右。初次免疫 3周脂质体组的IgG1的 A值是铝佐剂组的 6倍,IgG 2a是 14.9倍。结论本法制备的脂质体粒径小,稳定性好,与HBsAg结合率高,能有效地促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制备新型乙肝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阳离子脂质体DOTAP(2,3-二油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乙肝疫苗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薄膜蒸发复水法制备DOTAP阳离子脂质体乙肝疫苗,检测其粒径、Zata电位、包封率;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DOTAP阳离子脂质体乙肝疫苗组(DOTAP佐剂组)、不加佐剂的乙肝疫苗组(HBS组)、乙肝疫苗加铝佐剂组(铝佐剂组)、乙肝疫苗加CPG-ODN佐剂组(CPG-ODN佐剂组)以及PBS对照组,免疫剂量分别为0.2、2μg/(只·0.1ml),每个剂量10只小鼠,分别于0、28d经肌肉免疫,0、14、28、42d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HBs特异性IgG抗体、亚型抗体(IgG1、IgG2a)滴度。结果制备的阳离子脂质体乙肝疫苗平均粒径200~300nm,粒径分布均匀,带正电荷,包封率在70%以上。DOTAP佐剂组血清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HBS组,其中2μ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佐剂组相比,两个剂量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2μg剂量组显著低于CPG-ODN佐剂组(P0.05)。DOTAP佐剂组可同时诱导高水平的IgG1、IgG2a型抗体,两个剂量组产生的IgG1型抗体水平均与铝佐剂组相当(P0.05),但IgG2a型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铝佐剂组(P0.05);两个剂量DOTAP佐剂组产生的IgG1、IgG2a型抗体水平与CpG-ODN佐剂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TAP阳离子脂质体作为重组乙肝疫苗的佐剂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效果,其对体液免疫的增强作用不劣于铝佐剂和CPG-ODN佐剂,DOTAP佐剂可同时诱导Th2细胞和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汉逊酵母表达的adr亚型重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adr疫苗)进行免疫学特性与功能学研究。方法采用adr疫苗与酿酒酵母表达的重组乙肝疫苗(adw疫苗)免疫转人HLA-A2基因小鼠,免疫剂量2μg/0.2 ml,于初免3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于第2次免疫1周后,采血,分离血清,经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水平。同时取小鼠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采用HLA-A2/WLSLLVPFV五聚体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中特异性抗乙肝病毒表位的CTL比例。结果 adr疫苗与adw疫苗均可诱导转基因小鼠产生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且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疫苗对转基因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相似;adr疫苗诱导的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CTL应答作用较adw疫苗更明显(P<0.05)。结论 adr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诱导转基因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作用与现有adw疫苗相似,但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更显著,可能具有更加良好的预防HBV感染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HBcAg与HBsAg混合抗原免疫BALB/c小鼠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效果。方法配制含Al(OH)3佐剂与不含佐剂的混合抗原,分别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法测定抗体滴度和细胞因子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亚群。结果HBcAg与HBsAg混合抗原免疫小鼠产生的IFN-γ量明显高于二者单独免疫,CD3+和CD4+水平显著增高;含Al(OH)3佐剂的混合抗原CD8+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混合抗原免疫小鼠血清产生的抗-HBs抗体与2倍剂量的HBsAg单独免疫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含Al(OH)3佐剂与不含佐剂的疫苗免疫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重组HBcAg与HBsAg混合抗原表现出良好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效果,为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_(197),经变性条件下亲和纯化后,作为蛋白载体与流感抗原M2e经BMPH偶联,制备CRM_(197)-M2e结合物,用其免疫BALB/c小鼠,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中M2e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表明,重组CRM_(197)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优化后蛋白表达量约为250±30 mg/L,纯度达95%以上;所制CRM_(197)-M2e结合物可有效免疫BALB/c小鼠,其刺激产生的M2e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分别是健康组、M2e免疫对照组、CRM_(197)免疫对照组及CRM_(197)+M2e混合组的430.5,32,181和215倍.  相似文献   

6.
BCG-CpG-DNA对重组HBsAg的免疫佐剂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BCG-CpG-DNA对重组HBsAg的免疫佐剂作用。方法以BCG-CpG-DNA与重组HBsAg混合免疫小鼠,以铝佐剂疫苗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中和抗体水平,ELISA法分析抗体亚类,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功能。结果BCG-CpG-DNA能提高抗-HBs中和抗体水平,促进抗原特异性IgG2a的产生,诱导Th1型免疫应答,与铝佐剂协同作用能部分逆转Th2反应。同时能增强抗原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BCG-CpG-DNA对HBsAg有较好的免疫佐剂作用,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7.
用NaIO4分别衍生C群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CMP和GWMP),经异端基双官能团交联剂N-β-马来酰亚胺丙酸酰肼偶联破伤风类毒素TT,制备两种多糖结合疫苗并免疫BALB/c小鼠,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中多糖特异性抗体和TT特异性抗体,采用硫氰酸盐洗脱法测定多糖特异性抗体亲合力. 结果表明,GCMP?TT和GWMP?TT结合物的多糖蛋白比分别约为0.4和1.0;初次免疫后两周、一次和二次加强免疫后各一周,GCMP?TT组的抗C糖特异性抗体滴度分别是GCMP组的3.2, 1.4和1.2倍,而GWMP?TT组则分别为GWMP组的2.5, 2.2和2.8倍,表明两种结合物均可有效提升纯抗原的免疫效果;两个结合物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亚型的比值IgG2a/IgG1均高于多糖对照组,表明结合载体蛋白后多糖由TI抗原转变为TD抗原;两种结合物的多糖特异性抗体亲和力指数约为纯抗原的2倍,表明结合物均可诱导出较强的免疫记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血清IgG、粪便和鼻咽冲洗液中IgA特异性抗体动态,探讨其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机制。方法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μl/只)滴鼻免疫,对照组以PBS滴鼻。分别于滴鼻2次(间隔2周)后第1、2、3、4、6、8、10和12周处死小鼠,收集血清、粪便及鼻咽冲洗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G以及粪便和鼻咽冲洗液中IgA抗体。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IgG、粪便及鼻咽冲洗液中IgA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gG水平第3周达高峰,第14、6和8周显著高于对照组;粪便IgA抗体第2周达高峰,第2、3和4周显著高于对照组;鼻咽冲洗液中IgA第1周即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至第12周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且可持续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物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的功能性抗体活性。方法 用荚膜多糖及其结合物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gG抗体,用KSCN解离法测定IgG抗体的亲和力,用体外调理吞噬实验测定血清的调理吞噬滴度。结果 18C-TT、19F-TT免疫小鼠后,抗体滴度显著升高,有免疫记忆反应,18C-TT第1针和第3针免后的抗体亲和指数(AI)分别为22.3%±4.8%和49.7%±1.8%,调理吞噬滴度分别达到16和32;19F-TT免后AI分别为52.6%±3.0%和61.6%±3.4%,调理吞噬滴度则分别为32和64。结论18C-TT和19F-TT免疫小鼠后,能有效地产生再次免疫应答,其IgG有良好的亲和力和补体依赖的调理吞噬功能,能有效地清除肺炎链球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新型佐剂——壳聚糖增强免疫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检测壳聚糖作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佐剂的效果。方法 将壳聚糖与疫苗混合经腹腔免疫BALB c小鼠 ,间隔 3周 ,免疫 2次。免疫后取血清 ,检测血清中所产生的IgG、IgG1、IgG2a等抗体水平 ,同时 ,取小鼠鼻洗液检测IgA抗体 ;加强免疫后 1周 ,用致死性 (40LD50 )流感病毒A PR 8 34(H1N1)攻击小鼠 ,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和保护作用。结果 壳聚糖作佐剂能显著增强血清抗体含量 ,并提高小鼠抗病毒攻击的能力。结论 壳聚糖作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新型佐剂 ,可以增强疫苗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不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配制的免疫复合物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配制的免疫复合物(IC)的免疫原性,并进一步优选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最佳抗原。方法用不同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不同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制备IC,分别免疫BALB/c小鼠,检测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IC诱生的抗-HBs效价、抗-HBsIgG2a/IgG1的比值及IFN-γ形成细胞数,YHB-IC组总体上略高于CHO-IC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IC的免疫效果优于单独HBsAg;不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配制的IC之间免疫原性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免疫原性及其对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HBcAg、HBsAg及HBcAg+HBsAg混合抗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形态。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NS)、HBcAg组(C)、HBsAg组(S)、HBsAg+铝佐剂组(S+Al)、HBsAg+HBcAg混合组(S+C)及HBsAg+HBcAg+铝佐剂组(S+C+Al),用相应抗原免疫各组小鼠,分别于第0天、第14天经小鼠双侧大腿肌肉进行初次和加强免疫1次,间接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HBsAg和HBcAg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分析HBsAg特异性抗体亚类,ELISP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中HBsAg特异性IFNγ、HBcAg特异性IFNγ及HBsAg特异性IL-4水平。结果电镜观察可见HBsAg和HBcAg均呈大小均一的VLP结构,二者混合后有聚集现象。初次免疫后,S+C组的HBsAg特异性抗体水平与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加强免疫后,S+C组HBsAg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高于S组(P=0.002),C组和S+C组均可产生高水平HBcAg特异性抗体。S组HBsAg抗体亚类以IgG1为主,S+C组以IgG2a为主。S+C组HBsAg特异性IFNγ斑点数明显高于S组、S+Al组和S+C+Al组(P<0.05),C组与S+C组HBcAg特异性IFNγ斑点数均较高,与S+C+Al组比较,S+Al组HBsAg特异性IL-4斑点数明显升高(P=0.026)。结论 HBcAg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增强HBsAg的免疫反应,使反应向Th1方向极化,为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与氢氧化锌联合佐剂对HBsAg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HS与氢氧化锌按不同剂量组合,与HBsAg(2μg)混合,免疫ICR小鼠,并设阴性对照、抗原对照、铝佐剂对照、单一HS及单一氢氧化锌对照组,共23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4、8、12、16、20、24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Ag抗体水平;选择体液免疫效果最佳的组免疫BALB/c小鼠,于免疫后8周,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结果阴性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到IgG抗体,其余各组的抗体滴度均在末次免疫后第8周达峰值,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第23组(100μg HS+1.0 mg氢氧化锌,免疫2针)抗体水平最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末次免疫后8周,其对HBsAg的体液免疫增强效应显著优于铝佐剂和HS单一佐剂(P<0.05),优于氢氧化锌单一佐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佐剂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的CTL细胞免疫效应。结论 HS和氢氧化锌联合佐剂既能有效增强HBsAg诱导的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又能显著诱导CTL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HBsAg)与GM-CSF基因的双表达载体,提高乙肝病毒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微小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基因克隆到质粒pVAXⅠ多克隆位点,再将HBsAg基因和GM-CSF基因依次克隆到IRES的上、下游多克隆位点处,构建双表达载体pHIG。将pHIG转染到COS-7细胞中,检测瞬时表达情况,并用双表达质粒pHIG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抗-HBs及其脾脏T细胞表面CD4+、CD8+分子的数量。结果在转染pHIG质粒的COS-7细胞上清液中有HBsAg的表达,pHIG双表达质粒组比pVAX/HBs组抗体产生时间提前2周,抗体阳转率提高2倍,小鼠脾脏T细胞表面CD4+分子数量及CD4+/CD8+值均高于pVAX/HBs组。结论HBsAg与GM-CSF基因双表达质粒能引起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可提高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免疫实施方案及效果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实施方案和远期效果。方法 考核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率、孕妇HBV筛检率和阳性率,并对1986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随访采血,检测HBsAg、抗-肿s、抗-HBc。并设免前本区及邻区乙肝疫苗未免疫者为内、外对照。结果 免后14年HBsAg阳性率在1%以下,与内、外对照相比下降幅度达90%,远期保护效果为81.23%。结论 免后14年仍无需加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毕赤酵母表达的含前S抗原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原液和成品的稳定性。方法将3批疫苗原液置4℃存放,分别于0、1、2、3、6个月时取样,测定其在各时间点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S、前S1(PreS1)、前S2(PreS2)抗原滴度及HPLC纯度;将3批疫苗成品置25℃和4℃存放,进行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试验,分别于0、1、2、3、6个月和0、3、6、9、12、18、24个月时取样,进行小鼠效力、pH值、细菌内毒素和无菌测定。结果 3批疫苗原液于4℃保存6个月,表面抗原S、PreS1、PreS2抗原滴度及HPLC纯度均无明显变化;3批疫苗成品于25℃放置6个月和4℃放置24个月,各个时间点的小鼠效力均符合暂定规程的要求,pH值保持稳定,细菌内毒素和无菌试验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05和2010版)要求。结论毕赤酵母表达的含前S抗原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原液及成品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与氢氧化铝联合佐剂对HBsAg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NAD与氢氧化铝按不同剂量联合后,与不同剂量的HBsAg混合,分别经肌肉注射免疫ICR小鼠1针或2针(间隔2周),每只注射0.2 ml,并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单纯抗原对照组、单纯铝佐剂对照组和单纯NAD对照组,共23组,每组6只。分别于末次免疫后2、4、6、8、10、12周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Ag IgG水平;试验期内,观察小鼠是否发生异常状况;14周后,取最佳剂量免疫组及阴性对照组小鼠心、肝、脾、肺组织做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阴性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到抗HBsAg IgG抗体,除联合佐剂12组外,其余各组血清抗HBsAg IgG抗体水平均在末次免疫后第6周达峰值,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联合佐剂14组(HBsAg 2μg+氢氧化铝100μg+NAD 2.5μg)产生的抗体水平最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其对HBsAg的体液免疫增强效应显著优于单纯抗原对照组、单纯铝佐剂对照组及单纯NAD佐剂对照组(P<0.05)。试验期内,各组小鼠均未出现异常反应;最佳剂量免疫组(14组)及阴性对照组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均为发生病变。结论 NAD与氢氧化铝联合佐剂能显著增强HBsAg诱导的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在免疫剂量范围内,联合佐剂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Uridine diphosphate,UDP)与尿苷三磷酸(Uridine triphosphate,UTP)两种佐剂对HAV抗原和HBsAg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分别在HBsAg(1μg)和HAV抗原(18 EU)中加入不同浓度的UDP和UTP(HBsAg组:UDP和UTP均500μg及1、2、5、10 mg,HAV抗原组:UDP和UTP均500μg及1、2 mg),均经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ICR小鼠(HBsAg组:2针,间隔2周,0.1 ml/只;HAV抗原组:单针免疫,0.2 ml/只),并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0μl)、抗原组对照组(HBsAg 1μg;HAV抗原18 EU)、铝佐剂组对照组(铝佐剂300μg)、UDP+铝佐剂复合组(HBsAg 1μg+铝佐剂300μg+UDP 2 mg;HAV 18 EU+铝佐剂300μg+UDP 2 mg)和UTP+铝佐剂复合组(HBsAg 1μg+铝佐剂300μg+UTP 2 mg;HAV 18 EU+铝佐剂300μg+UTP 2 mg),分别于末次免疫后(HBsAg组:第4、8、12和16周;HAV抗原组:第4、8、12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Ag IgG和抗-HAV IgG水平。免疫18周后,分别取HBsAg组中UDP和UTP最佳浓度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及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除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清检测不到抗-HBsAg IgG外,其余各组小鼠血清抗-HBsAg IgG及抗-HAV IgG水平均在第8周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末次免疫后,UDP及UTP各组抗-HBsAg IgG及抗-HAV IgG水平均高于抗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sAg组UDP+铝佐剂复合组产生的IgG水平明显高于抗原对照组、铝佐剂对照组及UDP和UTP各浓度组(P<0.05);HAV抗原组UTP+铝佐剂复合组产生的IgG水平明显高于抗原对照组、铝佐剂对照组及UDP和UTP各浓度组(P<0.05)。在两种抗原中,UDP和UTP的最佳浓度均为2 mg/只。在设置的浓度范围内,UDP和UTP佐剂均未观察到毒性反应。结论UDP和UTP均能明显增强HBsAg及HAV抗原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