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小英 《上海教育》2008,(19):59-59
说到师德,圈内圈外人士都会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看作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的确,师爱是师德之魂,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事业就是爱的事业,这一点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2.
师爱的意蕴     
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这种教育就不能称为教育。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活动触及学生灵魂,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可以肯定地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教的最高境界,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师爱到底意味着什么?师爱是教师对学生发展所承担的责任。教育部周济部长对新时期师德内涵作出这样的概括和阐述:“爱与责任——师德之魂”。他在大家普遍认可的“师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责任”在教育工作中的重大意…  相似文献   

3.
浅谈师爱——师德的最高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有人说:师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而师爱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它自觉而理智、纯洁而全面、普遍而持久,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质中的灵魂和核心.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好教育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而师爱则是师德之魂。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对学生有着爱心,这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全  相似文献   

5.
朱金萍 《林区教学》2012,(2):122-123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生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爱是师德之魂。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6.
陈小英 《中国教师》2011,(23):49-50
<正>"现代教师之魂"包含的元素很多,而"师爱"是它的核心内涵。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师爱这个核心,师德和师能就无从谈起,这是共识,也是常识。问题是,今天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师爱,每一个站在第一线面对学生的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这真的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和学习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爱,在于坚持     
人人都说,教师以德为本,究竟什么才是师德?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我们做老师的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教学生涯已走过了34个春秋,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和连续担任整整3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浅谈师爱的魅力。一、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所谓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师爱应像慈母,像阳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体现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被爱护和诚挚所感动时,就会把自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工作的实际体验出发,初步探讨了几个问题。一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二是师德的内容和建设要求,并以此为对照标准,对教师队伍师德现状进行观察、评判,剖析当前师德表现中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三是师德建设的主要途径。提出教师内心的道德完善、人格的独立与学校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弘扬师德良好氛围相互促进,共同作用,将形成推动师德建设的合力,同时把重点放在对师爱的探讨上,认为师德之魂在于师爱。  相似文献   

10.
张思明 《教师》2011,(29):1-1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最富有责任感的职业,从教十八年的经验使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热爱学生不光是教师的天职,更是师德之魂。教师在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应坚持以德育人,以爱育人。爱越多就能使师生的感情越深,学生就更亲近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因为师爱永远蕴涵着崇高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而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本职工作的爱;其二,是对学生的爱。师德应该在爱中体现,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师爱为本。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神圣职责的最具体、也是最崇高的体现。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教育就是从爱出发,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那么,这种爱是如何体现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呢?  相似文献   

14.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师德是师爱的核心。师德是润物无声的教育至高境界。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师德丰富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对“师德”这样作解:指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遵从的行为规范。我们认为,无论在哪个年代,“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都是对师德丰富内涵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5.
许柯 《考试周刊》2011,(18):219-220
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不仅仅看他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还要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那么,如何在教育实际中营造师爱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原动力呢?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师德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没有良好的教育,因而师德修养是教师毕生的课题,而师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高尚的师德。  相似文献   

17.
为师必尚德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精髓,涉及到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人将其精炼地概括为十二个字: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相似文献   

18.
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对学生要用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谢瑞晶 《甘肃教育》2014,(11):30-30
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认为这句话放在对幼儿的教育上是最恰当不过的。爱是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因为爱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需要。有人把师爱称作师德之魂,是因为爱孩子是作为一个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那么,对于不同班级的幼儿,教师该怎么做呢?一、小班——关爱、呵护幼儿园是幼儿从全家人的宠爱和呵护中走出后  相似文献   

20.
李征宙 《中国教师》2013,(24):79-80
"师爱"即为师之爱,其本质是教育之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积极的情感和能力。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审视,师爱既是教育的实践智慧,又是师德的集中体现,还是师德的重要内涵。国内外历代教育名家都非常重视"师爱"。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的观点就是师爱的集中体现。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问我一生中最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