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型式棉网清洁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明光  孙鹏子 《纺织学报》2008,29(4):111-114
为研究不同型式棉网清洁器对生条质量的影响,在相同风量条件下,对导板式棉网清洁器和反齿导向盖板式棉网清洁器进行了对比试验。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对上述条件所加工的生条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反齿导向盖板式棉网清洁器所生产的生条质量总体上要好于导板式棉网清洁器,其原因是反齿导向盖板排除短绒、杂质、棉结等的作用是一种"主动"作用,而导板式棉网清洁器对短绒、杂质、棉结等的排除是一种"被动"作用,梳棉机后罩板处棉网清洁器以采用反齿导向盖板式棉网清洁器为宜。  相似文献   

2.
研究梳棉机棉网清洁器反齿导向盖板根教对生条质量的影响.利用aQura棉结和短纤维测试仪对后罩板处所加装棉网清洁器采用不同的反齿导向盖板根数所加工的生条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生条中的纤维棉结、籽屑棉结、棉结总数均以反齿导向盖板根数为1根时最少,最有利于棉结的去除.生条中3% L、5%L、有效长度均以反齿导向盖板根数为1根时最长.认为:反齿导向盖板式棉网清洁器以采用1根反齿导向盖板最有利于生条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梳棉机棉网清洁器对未成熟纤维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对采用不同形式的棉网清洁器以及不同吸风方式(单双侧)和隔距条件下生产的生条中之未成熟纤维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对于导板式棉网清洁器,单侧吸风方式有利于未成熟纤维的去除:对于反齿导向盖板式棉网清洁器,则以风量较大、隔距为0.43mm的方案有利于未成熟纤维的去除;在同为双侧吸风,风量相同条件下,反齿导向盖板式棉网清洁器去除未成熟纤维效果要好于导板式棉网清洁器;一般情况下,棉网清洁器风量较大有利于未成熟纤维的去除。  相似文献   

4.
棉网清洁器工艺参数的选择范围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棉网清洁器工艺参数的选择范围。对导板式与反齿导向盖板式的棉网清洁器在梳棉机不同位置处的工艺参数选择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及试验,给出了前后固定盖板隔距、导板长度、导板和反齿导向盖板与锡林及除尘刀的距离、除尘刀的角度、除尘刀与锡林隔距及风量大小选择的范围。认为:导板长度可在25 mm~35 mm之间选择,导板隔距可在1.0 mm~3.0 mm之间选择。导板或反齿导向盖板与除尘刀的距离可在5 mm~10 mm之间选择。  相似文献   

5.
棉网清洁器除尘刀隔距对棉结和杂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棉网清洁器除尘刀隔距对生条中棉结和杂质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两种吸风形式、两种风量和三档除尘刀隔距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进行了棉结杂质的检测,结果表明:棉网清洁器采用单侧吸风,除尘刀隔距为0.53 mm时对棉结和杂质的去除效果最好;棉网清洁器采用双侧吸风时,当风量为160 m3/h,除尘刀隔距为0.53 mm时对棉结的去除效果最好,除尘刀隔距为0.46 mm时对杂质的去除效果最好;当风量为240 m3/h,除尘刀隔距为0.46 mm时对棉结和杂质的去除效果最好,生条中棉结和杂质的数量都比原棉时有明显减少.从总体趋势上看,单侧吸风方案对棉结和杂质的去除效果要好于双侧吸风方案.  相似文献   

6.
棉网清洁器除尘刀隔距对纤维长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棉网清洁器除尘刀隔距对生条中纤维长度分布的影响,采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两种吸风形式、两种风量和三档除尘刀隔距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进行了纤维长度检测,结果显示除尘刀隔距大小对纤维长度分布有一定影响.当采用单侧吸风时,无论风量为160 m3/h还是240 m3/h,除尘刀隔距为0.53 mm时生条中纤维的长度分布情况最好.当采用双侧吸风时,无论风量为160 m3/h还是240 m3/h.除尘刀隔距为0.61 mm时生条中纤维的长度分布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7.
棉网清洁器吸风形式对生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棉网清洁器吸风形式(单双侧吸风)对生条质量的影响,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对棉网清洁器采用不同吸风形式所加工的生条进行了质量检测.结果表明:在风量相同条件下,单侧吸风形式所加工的生条短绒率、结杂等指标较好,总体质量好于双侧吸风形式,认为梳棉机后罩板处棉网清洁器以采用单侧吸风形式为宜.  相似文献   

8.
《纺织器材》2007,34(6):87-88
总目次期-页特约专稿纺织器材任重道远1-02器材、专件在提高纺纱设备整体水平中占有重要地位3-01针布与开清梳理梳理用针布的技术进步及其配套应用1-21棉网清洁器反齿导向盖板隔距和风量对生条质量的影响2-01梳棉机匀整作用仿真研究2-16正确使用金属针布2-47清梳联降低棉结、减少短绒的生产实践3-15新型盖板针布“六度”及植针排列对梳理的影响3-20异性纤维检测装置的总体结构设计3-26从梳棉机锡林针布的优选看主梳理区齿密比对CJ 7.3 tex纺纱质量的影响3-38FA224型梳棉机前后棉网清洁器的工艺效果3-42新型针布梳理工艺特性、选用配套及新…  相似文献   

9.
在梳棉机上采用增加带有固定盖板的棉网清洁器来提高产量、提高成纱质量已经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而关于后罩板处单独加装后固定盖板与带有反齿导向盖板棉网清洁器(采用不同风量)的对比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梳棉机前棉网清洁器导板隔距设定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梳棉机前棉网清洁器导板隔距对生条质量的影响情况。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对不同前棉网清洁器导板隔距的生条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导板隔距的增大,生条中纤维的平均长度、短绒含量呈现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纤维的伸直度有所提高。导板隔距为2 mm时杂质含量最低,导板隔距为3mm时棉结去除较理想。总体看导板隔距为3 mm最有利于改善生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给棉板与刺辊隔距对纤维长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对不同给棉板与刺辊隔距条件下的生条纤维长度分布进行检测,用罗拉式纤维长度测量仪对不同给棉板与刺辊隔距的刺辊落棉、盖板花中的纤维长度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证实,给棉板与刺辊间隔距大小对生条中的纤维长度分布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隔距越大,越有利于减少纤维的损伤,其根本原因在于隔距大时,对棉束梳理长度减少,提出应以落棉和生条中的纤维长度分布来衡量分梳过程中纤维损伤情况,单纯以生条短绒率评价分梳过程中纤维损伤可能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2.
倪士敏 《纺织器材》2014,41(6):42-46
为了提高生条质量,减少盖板落棉,分析了锡林与回转盖板的梳理原理,对比了标准盖板与非标准盖板对条干、棉结杂质及锡林—盖板隔距与质量的关系,探讨了降低盖板总高误差及锡林—盖板隔距变化的方法。指出:锡林—盖板隔距增大使生条结杂增多、短绒率降低,当隔距增大0.025mm时生条质量恶化,增大0.051mm时生条严重恶化;锡林—盖板隔距和刺辊工艺优化组合,生条棉结降低25.6%,短绒率降低0.65%、棉结降低35.5%,条干CV值降低0.07个百分点;隔距的准确性、稳定性关系到质量与节棉的双重效益;减小盖板针布总高误差及隔距差异,有利于设备更好地发挥工艺特性,取得质量和节棉双赢。  相似文献   

13.
为了纺出高质量的棉条,排除USG自调匀整装置的几种非正常报警,重点分析因条干CV值根据设定过严及A%·S超限、D%控制过大或过小、位移传感器失效、伺服电机测速传感器隔距不正确而导致自调匀整装置非正常报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指出合理设置报警极限、保证并条机机械状态良好、时常检查线路可最大限度减少非正常报警,并通过加强管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及时修正参数,就能纺出高质量棉条,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牛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介绍了牛奶纤维的特性.针对牛奶纤维抱合力差的特点,采用牛奶纤维和撕断的精梳棉条进行棉包混和;在开清棉工序适当加重棉卷的定量;梳棉工序为减少棉条断头,生条定量偏重控制;粗纱的捻系数偏大掌握,使用橡胶假捻器,提高加捻效率,采用较小的粗纱张力;为了与较大的粗纱捻系数相配合,细纱后区工艺采用大隔距、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前区采用小隔距,可适应牛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就现代梳棉机盖板和锡林间独特的波浪形7点隔距工艺分别与准级、标准级配棉纺制的生条或细纱质量进行了探讨,认为波浪形7点隔距工艺对准级、标准级别和涤纶配棉纺纱能少许地减少短绒,降低棉结,提高生条和细纱质量。对传统梳棉机波浪形隔距工艺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梳棉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梳棉机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对国内外新型梳棉机的生条定量、出条速度、锡林直径、幅宽、刺辊、棉网清洁器、盖板根数等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由于锡林速度和机幅进一步加宽及弹性回转盖板系统等固有的限制,当今回转盖板梳棉机进一步增加产量将会十分困难。认为:开发高效能金属针布和重新设计回转盖板系统是梳棉机下一步提高产量的主攻方向;具有高效棉网清洁器和高效能固定盖板针布系统的全固定盖板梳棉机是梳棉机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曹继鹏  王瑞  孙鹏子 《纺织学报》2010,31(2):101-105
在梳棉机的后罩板处加装自制的静电型棉网清洁器,对不同静电板隔距和电压下生产的生条分别进行了AFIS检测。结果表明,该装置在适当的隔距和电压下可以降低生条中棉结的含量和尺寸。当静电板与锡林间的隔距为1 mm时,1500 V电压是相对有效的,棉结的含量和尺寸分别比不加电压时降低6.9%和5.7%;带籽屑棉结含量和尺寸分别降低42.9% 和 4.0% 。当隔距为2 mm时,4000 V电压是更有效,棉结的含量和尺寸分别降低8.7% 和5.5%,带籽屑棉结的含量分别降低25% 和4.3% 。当隔距为3 mm时,在本文试验的各种电压下,棉结和带籽屑棉结的含量和尺寸没有改善。  相似文献   

18.
许鉴良 《纺织器材》2011,38(2):26-30
为了减少并条后的棉结以提高棉条质量,从牵伸工艺不符合纤维弯钩伸直理论、生条中纤维分离度和平行伸直度差、生条中短绒高等方面,分析了并条后棉结增加的主要因为.通过大量试验分析,提出有效降低并条后棉结增加的措施:普梳头并、精梳预并、普梳粗纱牵伸工艺应符合前弯钩纤维伸直理论;普梳二并、精梳卷或条并卷、普梳细纱牵伸工艺应符合后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