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兰军  吴贤熙  解元承 《应用化工》2007,36(10):961-963
根据温元凯算法的主体思想,计算了一元和三元型硫铝酸钙的Gibbs自由能和其反应Gibbs自由能分别为G3oCaO.Al2O3.CaSO4.12H2O=-8 984.805 kJ/mol和G3oCaO.Al2O3.3CaSO4.6H2O=-10 076.685 kJ/mol。铝酸钠溶液脱硫反应的Gibbs自由能△G1o=-195.265 kJ/mol,△G2o=-187.725 kJ/mol,两式中△Gor<<0。由计算结果可知,有望实现以生成三元型硫铝酸钙的形式脱硫,使脱硫的效率提高3倍,且降低Al2O3损失。  相似文献   

2.
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定量地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NDZ-3和3(CaO*Al2O3)*CaSO4 界面结合情况.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NDZ-3的烷氧基与3(CaO*Al2O3)*CaSO4表面羟基产生化学反应,生成(Ti-O-M)[M=Al, Ca]化学键,这样钛酸酯偶联剂NDZ-3在3(CaO*Al2O3)*CaSO4表面形成偶联剂单分子层,使3(CaO*Al2O3)*CaSO4得到改性,因而改善了它与有机聚合物亲和性.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简称杯[4]水解)为萃取剂,从硝酸体系中萃取Cr3+的反应机理及反应热力学性质。通过考察溶液pH值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确认杯[4]水解萃取Cr3+的机理,并得到了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K=1.815×103;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求得萃取热焓ΔH=69.89 kJ/mol;由ΔH和表观平衡常数K计算了自由能ΔG=-18.601 kJ/mol和熵变ΔS=294.97 J/(mol-1.K-1)。杯[4]水解萃取Cr3+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4.
借助XRD测试手段研究了Al2O3、SiO2、Fe2O3以及MgO几种生料中常见氧化物对高温固硫物相3CaO·3Al2O3·CaSO4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Al2O3的含量,不会对3CaO·3Al2O3·CaSO4的形成产生明显影响;Fe2O3及MgO的存在能降低3CaO·3Al2O3·CaSO4的形成温度,但也使其分解温度提前;SiO2的大量存在则会抑制3CaO·3Al2O3·CaSO4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用DSC研究了2,5,7,9-四硝基-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酮-8的放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表明该反应的微分形式的动力学模式函数、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分别为3(1-α)[-ln(1-α)](2)/(3), 204.7 kJ/mol 和 1020.89 s-1.该化合物的热爆炸临界温度为188.81℃.反应的活化熵(ΔS≠)、活化焓(ΔH≠)和活化自由能(ΔG≠)分别为141.6 J/(mol*K), 200.9 kJ/mol 和136.8 kJ/mol.  相似文献   

6.
无水硫铝酸钙矿物的合成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试剂CaCO3,Al2O3,CaSO4·2H2O制备无水硫铝酸钙(C4A3 (S-))单矿物,借助化学分析法、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分析及扫描电镜-能谱仪等研究了C4A3 (S-)矿物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C4A3 (S-)矿物分别是通过3种不同途径形成的;在煅烧温度低于1 100 ℃时,C4A3 (S-)矿物主要是由CaO,Al2O3,CaSO4直接通过固相反应形成;在煅烧温度高于1100 ℃时,C4A3 (S-)矿物是通过中间矿相七铝酸十二钙(C12A7)或铝酸一钙(CA)的形成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量热量计测定了氯乙醛和肼基甲酸乙酯在水溶液中(298.15K)生成氯亚乙基肼基甲酸乙酯的反应焓变为(-13.035±0.088)kJ/mol。计算得出该反应的热动力学参数:反应级数n=1;速率常数k=2.018×10-3s-1及反应活化自由能ΔG ≠=88.408kJ/mol。结果表明,该反应在室温下易于进行。  相似文献   

8.
4-甲基-2-(α-甲基苄基)酚铷钾萃取反应机理及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卤水中的铷钾得到有效分离,文中研究了4-甲基-2-(α-甲基苄基)酚/脱芳溶剂油在碱性溶液中萃取铷、钾中的反应机理。通过考查分配比与p H值以及萃取剂浓度的关系,采用斜率法与饱和容量法测得了萃合物的组成为MOR·2ROH(M为K~+或Rb~+),确定了萃取反应方程式,证明了该萃取反应为阳离子交换机理,求得表观平衡常数K(Rb)=30.20,K(K)=14.79。通过考查分配比与温度的关系,求得萃取熵ΔS(Rb)=-128.94 J/(K·mol),ΔS(K)=-85.83 J/(K·mol);萃取焓ΔH(Rb)=-29.49 kJ/mol,ΔH(K)=-18.59 kJ/mol;吉布斯自由能ΔG(Rb)=-8.31 kJ/mol,ΔG(K)=-6.57 kJ/mol,证明萃取反应为放热反应,铷的萃取能力大于钾。  相似文献   

9.
从高炉煤气中的主要成分N2,CO和H2O在A型分子筛上的吸附机理出发,构造出A型分子筛的八元环微观模型及与上述气体的吸附作用模型.运用Gaussian98软件包,对模型结构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方法(ab initio),在HF/3-21G水平上进行结构优化,然后在优化后的平衡构型上,进行MP2/6-31G相关能校准.由MP2能量得到A型分子筛对N2,CO和H2O的吸附热:-26.8 kJ/mol,-28.7 kJ/mol和-81.8 kJ/mol.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脱硫石膏-碳酸钙熔浸富钾板岩回收硫酸钾的可行工艺。对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的热分解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焙烧过程的可能总化学反应式为:2KAlSi3O8+CaSO4+14CaCO3→K2SO4+6Ca2SiO4+Ca3Al2O6+14CO2。焙烧动力学符合三维内扩散过程控制的Ginstling-Brounshtein动力学模型,其模型方程为1-2/3α-(1-α)2/3=1 386.84e-138 070/RT t,活化能Ea=138.07kJ/mol。  相似文献   

11.
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英杰 《辽宁化工》2007,36(12):836-838
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硫分布及硫化物的形态,硫含量大部分集中在中、重组分中,占80%以上;汽油中的硫化物主要是噻吩,占整个硫化物的70%左右,其次是硫醇和硫醚。  相似文献   

12.
2-氨基-6-溴吡啶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药物中间体,以2-氨基-6-甲基吡啶为原料,经重氮化、溴代、氧化、氯化、氨解、霍夫曼降解合成2-氨基-6-溴吡啶。重点考察了氯化、氨解及霍夫曼降解反应条件对收率的影响,总收率34.6%,产品结构经红外、核磁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3.
三氟甲基苯硫醚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氟甲基苯硫醚的制备方法和它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半导体纳米材料硫化锑(Sb2S3)由于在太阳能、红外光谱、热电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种方法可用来合成不同形貌的Sb2S3纳米材料。综述了Sb2S3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因柴油质量升级的需要,采用由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催化剂抚顺分公司生产的硫化型FC-32加氢裂化催化剂,显著节省了加氢装置开工时间,并提高了装置生产安全性和企业经济效益;解决了产品贮运和装填中的安全性问题和开工中的集中放热问题;有效地提高催化剂活性金属的利用率,完全可以满足广州分公司生产国IV(粤IV)标准柴油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以吡啶为起始原料,经光氯化法合成2,6-二氯吡啶。再以水为介质在加压条件下使2,6-二氯吡啶酸性水解而合成6-氯-2-吡啶酮,产率可达85%,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质谱对其的结构进行了测定,证明了合成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求我国广大铜矿山酸性废水的有效治理途径,对江西某大型铜矿山含铜、铁离子的人工模拟废水及实际矿山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模拟废水组成为pH2.2,Ch(2+)130mg/L,Fe(3+)(或Fe(2+))500mg/L,研究表明:以铜的化学当量加Na2S于含Cu(2+)、Fe(2+)人工废水中,以及以铜的3.4倍化学当量加NaS于含Cu(2+)、Fe(3+)人工废水中,丁黄药作捕收剂(用量40mg/L),自然pH条件下(pH2.0),铜的去除率高达99.7%,残余波渡低于0.2mg/L,而铁的去除率几乎为0;将浮铜后的尾液再进行pH调整至8.0时,沉淀过滤,铁的沉淀率达98%以上,残余浓度低于10mg/L.实际矿山酸性废水实验证明,采用硫化沉淀浮选回收铜─调整pH沉铁的工艺流程,能使处理后出水水质低于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浮铜的精矿品位为37.12%,具有回收价值,还进行了有关溶液化学计算和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聚苯硫醚薄膜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聚苯硫醚薄膜的生产方法、特性及相关应用;还着重介绍了双向拉伸方法中聚苯硫醚树脂的选择及薄膜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以2-萘酚(Ⅱ)为原料,经一锅两步反应制备6-溴-2-萘酚(Ⅳ),收率为89.0%;然后经氰化反应制备6-氰基-2-萘酚(Ⅴ),投料比n(CuCN)∶n(Ⅳ)=1.5∶1时收率为91.2%;最后分别用溴素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两种不同的溴化试剂制备了1-溴-6-氰基-2-萘酚(Ⅰ)。以溴素为溴化试剂,乙酸为溶剂,n(Br2)∶n(Ⅴ)=1∶1,Ⅰ的收率为89.8%;该法成本较低,适合工业上大规模生产。以NBS为溴化试剂,乙腈为溶剂,n(NBS)∶n(Ⅴ)=1.00∶1.03,收率几乎定量(99.2%);该法条件温和,简单高效,可避免溴素易挥发和吸入毒性大的缺点,更适合实验室小规模合成。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 2 氯 6 氟甲苯的合成。以铁粉为还原剂 ,在 10 0℃回流的情况下 ,于氯化亚铁水溶液中将原料 2 氯 6 硝基甲苯还原成 2 氯 6 氯基甲苯 ,根据Balz schieman反应 ,再由2 氯 6 氨基甲苯在工业乙醇溶液中重氮化生成氟硼酸重氮盐 ,最后氟硼酸重氮盐于 14 0℃分解得到产物 2 氯 6 氟甲苯 ,总收率为 6 7 98%。产品经气相色谱检测 ,纯度为 99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