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祝融,我国原始社会末期著名氏族领袖之一。名重黎,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的玄孙。帝喾高辛氏时,任火正(官名),受封于有熊氏故墟(今河南新郑一带)。他以火施教,能光融天下,为民造福。祝融帝喾命曰祝融,后世奉为火神。相传,帝喾时代共工氏(炎帝后裔一支)作乱,帝命重黎讨伐,诛而不尽。帝怒,庚寅日诛黎,以其弟吴回继之,使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死,其子陆终嗣继。陆终子族六人,历唐尧、虞舜至周,散居各地。第四子求言(坛姓)之后代,西周时建立郐国(今新郑、新密一带),后为郑武公所灭。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武公的长子,名寤生。武公卒(公…  相似文献   

2.
一、楚族的先世、南迁时代和迁徙路线楚族的祖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故屈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又“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左传》则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传代与《大荒西经》小有出入。因为“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湻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抗日战争时期,长沙战国墓出土楚缯(帛)书,亦有“炎帝乃命祝融”语。安志敏、陈公柔在《长沙战  相似文献   

3.
楚军建制及其指挥系统顾久幸史书上首次记载楚人出现时,他们还处在原始氏族社会,那时他们的军事活动还只是氏族战争的性质。楚人先祖视融为帝喾高辛居火正,“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①”。进行这种军事活动的就是氏族成员中的骁勇者,代表氏族出去作战。楚人...  相似文献   

4.
张玉强 《春秋》2014,(4):55-55
正龙山文化前后,山东及中原大地先后涌现出炎帝、黄帝、太昊、少昊、蚩尤、颛顼、祝融、帝喾、尧、舜等著名部落首领。阶级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当时人们发现,农业耕作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为了不误农时,同时也为了礼天敬地、迎接日出,帝尧遂派他的臣子羲仲等人分赴四方,"寅  相似文献   

5.
在远古的黄河之滨,春光明媚,天空蔚蓝。正当帝喾的妃子简狄在河里沐浴时,一只“玄鸟”飞过来,正好把蛋下在了她沐浴的池中。简狄取而吞食,因而怀孕生契。契传说中的商之始祖。 这是《诗经》记载的一个关于“玄鸟生商”的美丽传说。  相似文献   

6.
齐天 《协商论坛》2009,(4):14-15
顓顼.帝喾无论在创制发明还是文治武功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人文始祖。  相似文献   

7.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名德。”《史记·三代世表》也记载,在中原河洛地区不同时代居于统治地位的部、氏族,全都是黄帝的后代。不仅颛顼、帝喾、尧、舜等是黄帝的后代,而且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集团全部是黄帝的后代。...  相似文献   

8.
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豫北边陲,华夏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建都、建业、建陵于此。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置县,因处黄河之北为内黄。内黄的文化底蕴丰厚:以颛顼、帝喾陵为代表的华夏寻根文化,以冀鲁豫"红色沙区"为标志的革命传统文化,以黄河故道大枣林为背景的枣乡风情文化,构成了内黄文化的壮丽画卷。近年,中共内黄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9.
黄帝的传说     
王谦 《协商论坛》2008,(4):30-32
在传说中的中国远古史上,先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然后是三皇五帝。三皇通常指的是伏羲氏、燧人氏和神农氏,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项、帝喾、尧、舜。  相似文献   

10.
引言 先秦的“道家”一名、初见于西汉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西汉早期称之为“黄老”。“黄”是追家夏、商之前伏羲、神农(炎帝)黄帝所谓“三皇”和黄帝、帝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帝尧、帝舜所谓“五帝”中的黄帝;“老”是指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哲学家春秋时的老子(老聃或李耳)。东汉以后的道教祖“黄老”;尔后,“黄老之学”或“黄老思想”包括道家和道教;两者与彝族原始虎宇宙观的关系,十分密切。拙著旨在揭明和论证历来被忽视彝族虎宇宙观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国外科学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 ,其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河图运录法》云 :“黄帝将有周昌 ,后以为氏。”《逸周书》云 :“商太史有周任。”但因周昌、周任均无世系可考 ,所以 ,唐、宋时期谱牒学家皆将周姓的起源下延至周朝 ,认为周姓源于姬姓 ,是黄帝的后裔。据《史记·三代世表》及《史记·周本纪》记载 ,黄帝生玄嚣 ,玄嚣生极 ,极生帝喾 ,帝喾生后稷 (名弃) ,后稷被帝舜封于邰 ,别姓姬氏 ,是为周之始祖。后稷的裔孙古公父 (即周太王 )为狄所逼 ,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 ,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 ,…  相似文献   

12.
《春秋》1996,(4)
商都的确认司马迁著《史记》曰:“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书序》解释曰:“契父帝喾居亳,汤自商丘迁焉,故曰从先王居。”那么,“亳”在今何处,王国维《说亳》明确指出:“蒙之西北即汉山阳郡薄县地也。”并加注:“今山东曹州府曹县南20余里”。但是,商建都,千百年来,一直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近几年,国内外政界、经济界热衷于商史研究者也卷进来,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曹县人当然不会无动于衷。经过两年的筹备,于今年4月26日至28日,商都文化研究会成  相似文献   

13.
据文献和考古资料,祝融为楚族先祖。 《国语·郑语》记有史伯的一段议论:“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融之兴者,其在姓乎?”“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在熟悉典籍的周太史看来,姓荆楚为祝融后裔。先秦时有“民不祀非族”、“非是族也,不在祀典”的说法。《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  相似文献   

14.
古文献多追溯到三皇五帝,其说起自晚周。司马迁依据《世本》、《大戴礼》,以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以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不及三皇。谯周、应劭、宋均等同此说。孔安国、皇甫谧等则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这些说法,颇有分歧。班固世纪始太昊不记年。《韩非子·显学篇》有纪年,从尧舜至周末三千余岁。《古本竹书纪年》云:黄帝至禹为世三十。《路史发辉》同。《春秋命历序》根据殷历:“黄帝十世,少昊八世,颛顼九世,帝喾十世”,世数更多。从目前考古资料来推断,大致所谓三皇、五帝之间,至少经过三十至四十世之多,可能到一、二千年之久。  相似文献   

15.
伏羲与古羌人有着渊源关系。伏羲的支系很多,其中一支是祝融。《国语·郑语》说祝融有八姓:已、董、彭、秃、(女云)、曹、斟、彭部落在祝融八姓中居于领导地位。彭部落的始祖叫铿,是祝融吴回之孙,陆终之子。铿因为能作大鼓,声音宏亮,鼓彭彭,便称之为彭。《国语·郑语》:“大彭,陆终第三子日,为彭姓,封于彭,谓之彭祖,后有大彭氏,”《世本》云:“彭祖氏,大鼓子孙,以号为氏。”《史记》云:“彭祖自尧时举用,历夏殷,封于大彭。”彭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  相似文献   

16.
一、苗、瑶族深入西南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据《后汉书·南蛮传》的记载,远在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帝喾高辛氏时期,有一头毛色五彩的畜狗,名叫“盘瓠”。盘瓠助高辛氏杀犬戎吴将军有功,高辛氏“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其后子孙繁衍,到公元一世纪初的东汉初年,被称之为“长沙武陵蛮”,其居住区域在今湘西、黔东连接地带。这是古代中国南方(中南)地区的一个部落集团,它以犬为图腾,这个犬图腾的名字叫“盘瓠”。这个部落集团出现的时间与我国传说中的“五帝”同样古老;它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正> 楚人是周成王时期封于南方的一个子男之国。楚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其先祖祝融时代,楚国的婚姻状况从祝融时代就有最初的记载。《大戴礼·帝系》记:“颛顼娶于滕奔氏,滕奔氏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纟呙)氏,产重黎及吴  相似文献   

18.
当“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等最新科技成就出现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22年新年贺词中,在2022年初,科技再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鲋鳗山二帝陵刘普建在滑县白道口镇北五公里处,有一片林木葱郁的沙山土岭,史书上称的胭山。这里安葬着人们尊崇的上古五帝中的两位帝王,频项与帝沓。据《山海经》载:“鲍朗之山,帝强项葬其阳,九一菲其阴。”《水经注》载:“淇水东北流,经颁项、帝誉二帝陵西。”这...  相似文献   

20.
《政策》2004,(4):51-52
武汉爱帝集团是湖北暨华中地区最大的服装企业,目前位居全国针织行业前三甲。2003年,以胡爱娣为董事长的武汉爱帝集团发展全面提速:销售额提前突破4亿元,年出口创汇超过2000万美元,超过“三枪”、“宜尔爽”等全国知名品牌,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出口创汇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