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前基坑设计中对承压含水层的作用尚无合适的算法,一般仅做承压水是否冲破基底的验算;在基坑边坡的稳定分析中只考虑潜水渗流的作用。然而,作为整体渗流场的一部分,承压含水层必然对整体渗流场有所影响。在基坑设计的各项验算中,将整体渗流场分割开取其部分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将计入承压水作用与不计入承压水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一些定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基坑开挖深度不断增加,天津地区越来越多的深基坑涉及到承压水.通过对一个深基坑群井抽水试验模拟基坑施工降水的一个降水单元,综合分析了单井出水量、各层位观测井水位降深、地面沉降量等观测数据,结果表明承压含水层与相邻土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是比较明显的,试验区内沉降相对较大,并总体呈向试验区外逐渐减小的趋势,抽水结果对地面沉降影响不大.论证了天津地区承压水群井抽水试验的意义及对深基坑降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沈驰  张英英 《山西建筑》2011,37(31):68-69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抽水试验,对场地微承压含水层进行了调查,并为降水方案的确定及后期的运行管理提供了依据,提出了潜水及微承压水混合降水的方式,达到了降水方案最优化的目的,并为类似地层特性的工程降水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郑琼 《建筑施工》2012,(9):874-875
对于深基坑开挖时的承压水控制,一般在设计上均会采用加长围护结构的插入深度和加强止水帷幕的方法来隔断基坑内外承压水层的渗流路径。从理论上分析,基坑内承压水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在抽取坑内承压水时,不会影响到坑外承压水的变化。但在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基坑承压含水层土层的起伏变化,以及地下连续墙可能没有完全隔断承压含水层及围护体漏水等因素,适当布置承压井,以确保基坑安全。  相似文献   

5.
朱元勋  姚坚  王巍 《山西建筑》2007,33(5):97-98
以上海某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承压水抽水试验确定出水量和承压含水层的水位下降与时间的关系以及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为设计该深基坑承压水抽水方案和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承压含水层局部降压引起土体沉降机理及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津地区几个场地开展了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观测到承压含水层局部降压过程中其上覆土体出现“上小下大”的沉降规律,其下卧土体出现隆起现象。采用考虑降水井瞬态降水的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的分析进一步表明,承压含水层局部而不是大面积降压过程中其上覆弱透水土层在没有产生明显水位下降时,可产生“土拱效应”,土拱区内部土体出现附加拉应力,进而发生张拉变形;而承压含水层下卧土体的隆起则是由于下卧弱透水层中地下水向上渗流产生的渗流力所致。进一步地分析了不同竖向补给条件及不同场地条件的承压含水层长期局部降压过程中土体沉降规律,揭示了不同情况下承压含水层局部降压引起的土体最大沉降位置。不论承压含水层竖向补给条件如何,不论承压含水层短期降压还是长期降压,当上覆弱透水层的渗透系数在其特征范围内变化时,对承压含水层进行局部降压,其上土层中最大沉降位置均出现在有水位降深的土层顶板处。由于分层总和法不能考虑成层土中承压含水层局部降压时其上弱透水土层的空间效应,若基于单井或小范围群井抽水试验反演沉降经验系数,并采用分层总和法分析不同深度土层沉降时,将导致承压水局部降水引起的地表以下土体的沉降被低估。  相似文献   

7.
受承压水影响深基坑工程的若干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戴斌  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659-1663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上海地区深基坑工程的承压水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上海地区承压含水层的分布特点以及受承压含水层影响的深基坑工程的实践经验,总结并提出了上海地区基坑工程承压水的主要处理方法以及承压水降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对策,为正确认识和解决基坑工程中的承压水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平潭综合实验区滨海区域多为盐田,受海水补给入侵作用影响,地下水含盐量高,地下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较复杂。随着目前滨海城市工程日益增多,地下水对混凝土和钢筋腐蚀性问题突出。基此,试验研究通过对平潭滨海区域周边海水、浅层潜水及承压水的各主要腐蚀离子含量及腐蚀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滨海区域海水与浅层潜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高度强于承压水,各离子含量在垂向上呈现为向下递减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曾兆平  李寒  张胜利 《建筑技术》2004,35(2):112-113
国家大剧院工程结构形式复杂,基坑开挖较深,基础施工受上层滞水、潜水、第一层承压水和第二层承压水等多层地下水的影响。由于基坑面积较大,井点多,主要抽降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大,补给快,因此排水量较大,地下水水位控制成为基坑工程成败的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黄浦江边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对第(7)承压含水层的水位波动进行监测,并对江潮承压水位波动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江潮对承压水位波动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波动的位相、周期、振幅等对江潮的响应,得出一些江边承压水的波动规律。根据已有的水文地质勘探资料,提出江边承压水的波动范围,可供同类工程实践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