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白花前胡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近年来白花前胡尤其是白花前胡的香豆素成分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活性及其机制作了总结,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总香豆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前胡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种前胡的总香豆素含量。结果与结论: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中总香豆素的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3.
白花前胡丙素和紫花前胡苷祛痰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花前胡丙素和紫花前胡苷对小鼠的祛痰作用。方法利用酚红作为祛痰效果指示剂,观察白花前胡丙素和紫花前胡苷的祛痰作用。结果白花前胡丙素和紫花前胡苷能增强小鼠气管排泌酚红的作用。结论白花前胡丙素和紫花前胡苷具有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4.
河南与江西产白花前胡主成分药理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村  李文  肖永庆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56-1358
目的:比较江西和河南产白花前胡香豆素类主成分的药理作用。方法:鉴定主成分结构,比较镇咳、抗炎、祛痰作用。结果:2种植物主成分均有较好的镇咳、抗炎作用,祛痰作用均不明显。结论:河南产白花前胡与江西产白花前胡的香豆素类主成分有类似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核DNA ITS序列角度阐明紫花前胡分类位置修订的分子基础。方法:PCR扩增、DNA序列测定、分支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得到紫花前胡、白花前胡、白芷、泰山前胡、骨缘当归的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其中紫花前胡和白芷、骨缘当归聚为一组,泰山前胡和白花前胡聚为另一组。结论:紫花前胡应为当归属植物,紫花前胡和白花前胡应分别入药。  相似文献   

6.
谌宇  刘宇文  邹耀华  伍勋 《中成药》2022,(1):318-321
目的 分析市售前胡的质量,并研究其所含香豆素类成分含量不稳定的原因.方法 收集不同产地50批药材和市售55批饮片,并以同一产地(临安於潜)、同一时期、大小相等的30支为研究对象,HPLC法测定不同部位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含量.结果 香豆素主要存在于皮层及韧皮部中.药材总合格29批,其中白花前胡甲素...  相似文献   

7.
单锋  郝近大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2):2464-2469
通过本草文献及现代研究,梳理了紫花前胡及前胡的历史应用情况,明确2种前胡的区分,并确立紫花前胡的药用归属.依据历代本草及相关医书,并结合现代研究进行分析.伞形科植物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um在历史上长期用作当归的替代品,近代出现充作中药前胡使用的情况,尤其受日本文献观点的影响,促使了紫花前胡成为前胡正品来源,但是缺乏足够的历史依据.中药前胡的历代来源主要为前胡属植物,以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为正品.2种前胡从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亦有着明显的区分.2010年版《中国药典》紫花前胡与前胡相同的功效描述可能无法阻止紫花前胡充作前胡应用的情况.必须进一步结合现代研究,确立紫花前胡的功效和药用归属.  相似文献   

8.
对全国各地尚在使用的12个品种共13个前胡样品进行了祛痰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表明,紫花前胡、白花前胡(浙江梅城产)、长前胡、隔山香、细裂前胡、红前胡、马山前胡、短片藁本祛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药前胡类祛痰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全国各地尚在使用的12个品种共13个前胡样品进行了祛痰经理作用比较,结果表明,紫花前胡,白花前胡、长前胡,隔山香,细裂前胡,红前胡,马山前胡,短片藁本祛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不同采收期两种栽培前胡总香豆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胜  周日宝  陈玉秀  马忠华 《中药材》2005,28(6):452-453
采用紫外分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两种栽培前胡总香豆素含量,经过统计分析,在11月中下旬达到最高值,且以紫花前胡高过白花前胡.  相似文献   

11.
前胡及其混伪品的中药鉴定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沿胜  吴沿友  刘宇婧  邢德科  于睿 《中草药》2017,48(11):2335-2339
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作为前胡药材的基原具有降气化痰、疏风散热等功效,多用于呼吸道和肺动脉高压治疗,特别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很高药用价值。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综述了近年来前胡及其混伪品鉴定方面的研究成果。DNA条形码技术在药用植物和药材鉴定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应用能力,为此阐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传统鉴定手段应用于前胡及混伪品鉴定的最新进展,同时对各方法优缺点及实用性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中药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刘天亮  江维克  舒国平  康传志  杨昌贵  周涛 《中草药》2022,53(24):7855-7863
目的 通过梳理前胡Peucedani Radix相关研究文献脉络,绘制前胡相关研究科学知识图谱,结合前胡产地与市场调研分析研究现状和问题,旨为前胡的后续深入研究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采集前胡主产区的气候因子数据、各药材市场前胡价格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前胡20年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科研合作、主题共现、共被引分析。结果 前胡古今产地基本一致,目前主要产区主要集中于浙、皖、赣、黔、川、渝等地,不同产区生态环境、种质资源、种植技术对于前胡药材品质的形成产生着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传统前胡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并无商品规格等级之分,当前市场将前胡分为栽培和野生2个规格,但以栽培前胡为主流商品,未来前胡价格将呈现两极分化态势。结论 基于生态种植理念的栽培技术研究及客观适宜的优质优价体系的建立是前胡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香豆素类药效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转录调控研究是提升前胡品质的重要途径,复方配伍规律的挖掘和分析以及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是前胡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胡产业化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其现代化发展与国际化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徐倩  胡云飞  汪电雷  徐国兵  汪宁 《中草药》2015,46(24):3637-3642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前胡香豆素类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并对其初步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1 nm;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ESI~+),扫描范围m/z 100~1 000;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前胡香豆素类提取物的调脂降糖作用进行初步药效学研究。结果前胡香豆素类提取物中的qianhucoumarinD(1)、peucedanocoumarinⅡ(2)、白花前胡甲素(3)、peucedanocoumarin I(4)、白花前胡乙素(5)、praeuptorin E(6)得到良好的分离与鉴定。初步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前胡香豆素类提取物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肝脏指数(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P0.05),提示前胡香豆素类提取物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与脂质代谢,发挥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结论建立了前胡香豆素类的UPLC/Q-TOF-MS的分离鉴定方法;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前胡香豆素类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调脂及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向璐  张巧艳  赵琦明  秦路平  龚婉 《中草药》2022,53(7):2196-2213
黄芪-当归是近代中药方剂中的常见药对,二者均为益气补血常用药,经历代医家证实其临床疗效确切。黄芪-当归具有调节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脏器纤维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多用于肾脏综合征、糖尿病病变、贫血等的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未来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开发潜力。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黄芪-当归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该药对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林世翼  贾景明  王安华 《中草药》2020,51(1):256-264
狼毒Euphorbiae Ebracteolatae Radix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或月腺大戟E.ebracteolata的干燥根,是一种广泛应用,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中药材。狼毒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二萜类化合物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包括松香烷型、巴豆烷型、海松烷型、玫瑰烷型、西松烷型、巨大戟烷型、贝壳杉烷型、阿替斯烷型8种类型,此外还有少量二萜二聚体及其他类型的二萜类化合物。狼毒二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对狼毒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开发狼毒资源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远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陶珍  荣巍巍  李清  毕开顺 《中草药》2016,47(13):2381-2389
远志作为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其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类、酮类、寡糖酯类等化合物。研究表明,远志在镇静催眠、抗惊厥、抗衰老、抗痴呆、脑保护、镇痰祛咳、抗抑郁、抗菌、抗癌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活性。通过对远志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构效关系进行了总结,以期对远志的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傅月朦  余登香  王淑娜  杨丽雅  邓中平 《中草药》2022,53(19):6234-6244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生物碱是山豆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发挥药效及毒性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除生物碱外,黄酮类成分也是山豆根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及抗氧化、抗菌及抗病毒、抗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理作用。主要对山豆根黄酮类成分的化学特征、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山豆根黄酮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白首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首乌是传统补益类中药材,具有补益肝肾、养血益精、强筋壮骨、乌须生发、抗衰老之功效,被历代医家奉为延年防老的珍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不同品种的白首乌进行了药理活性及物质基础的相关研究。现将白首乌近年来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不同品种白首乌C21甾体总苷、苯酮类化合物结构和含量的差异,不同品种白首乌多糖类成分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进行系统归纳,为进一步合理利用白首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毅  王海丽  薛露  单鸣秋  张丽  丁安伟 《中草药》2017,48(13):2771-2779
茜草Rubiae Radix et Rhizoma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具有行血、止血、通经活络等功效。茜草的化学成分丰富,以蒽醌类和萘醌类化合物为主,此外还含有环己肽类、萜类、多糖类和微量元素等;其药理活性多样,有止血、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菌、升高白细胞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对崩漏、子宫异常出血、原发性痛经等妇科疾病和过敏性紫癜、肾性血尿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茜草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主要从茜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加工炮制和临床应用4方面阐述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茜草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三七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其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三萜皂苷、黄酮、氨基酸、多糖、挥发油等类成分,传统认为三萜皂苷类成分为其主要药效成分。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对三七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论,探究人参属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结合三七生源途径、传统功效、传统药性等研究对三七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预测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d、三七素可作为Q-Marker的选择,以期为三七的质量控制和新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