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室2014年1~12月实施细节护理的护理工作情况作为研究组,将2013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护理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和不合格率。结果研究组的服务态度、供给及时率、回收及时率、无菌物品质量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回收器械、洗涤器械、包装待灭菌器械检测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消毒供应室工作总体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时晕针的预防作用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心行常规体检的1 20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沟通技巧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的变化及晕针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659、4.458,P<0.05).观察组体检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体检依从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x 2=55.596、83.351、83.819,P<0.05),而采血时晕针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 2=10.950、7.750、16.547,P< 0.05).结论 沟通技巧能有效改善健康体检者采血时负性情绪,预防患者采血晕针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6,(9):697-700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145例按照常规体检流程体检者(对照组)与166例按照健康体检路径体检者(观察组)的体检质量、体检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以及体检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检者体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体检效率评分和体检可信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礼仪评分、沟通能力评分、主动服务评分、健康宣教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检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实施健康体检路径能够有效提高体检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体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体检者10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体检流程进行体检,研究组给予健康体检路径进行体检。观察两组的体检效果。结果研究组体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体检效率、可信度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组护理礼仪、沟通能力、主动服务及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体检路径的实施能提升体检质量及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公示告知在门诊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确定公示内容、制定体检套餐、体检流程、填表须知、抽血须知、大便培养取样方法、服务忌语五十条等标准并送外加工成精美亮丽的公示牌分别挂在接待大厅、体检大厅、抽血室、男女厕所醒目处。结果公示制对门诊体检中心护理管理起到规范作用,所有来门诊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都能顺利完成体检全程。结论简明易懂、合理、清楚的公示告知在门诊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公示告知在门诊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确定公示内容、制定体检套餐、体检流程、填表须知、抽血须知、大便培养取样方法、服务忌语五十条等标准并送外加工成精美亮丽的公示牌分别挂在接待大厅、体检大厅、抽血室、计免室醒目处.结果公示告知以门诊体检中心护理管理起到规范作用,所有来门诊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都能顺利完成体检全程.结论简明易懂、合理、清楚的公示告知在门诊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批量患者搬迁流程管理应用于突发公共事件,促进紧急时刻患者批量转运救护的系统性、协调性、严谨性及可行性,降低或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某三甲医院6个病区147名患者集体搬迁经验进行总结,并将总结的《医院批量患者搬迁流程》应用于两次突发公共事件中。以2014年1月收治45名突发腺病毒患者时病区患者紧急转移为对照组;2015年8月收治45名突发食物中毒患者时病区患者紧急转移为观察组。搬迁完成后,以床为单位向患者(或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共90份,收回有效调查表89份,并进行转运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及时间效率分析。结果实施流程管理搬迁的45名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进行科学、高效、安全、有序的转运,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无物品丢失,顺利完成转运工作。结论《医院批量患者搬迁流程》对批量患者转运实施流程管理,增强人员思想认识、规范搬迁流程细节、提高批量患者转运效率和安全性,及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护开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147-150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取自身对照方式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日间护理采用护理风险安全管理模式法(实施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实施前),科室自行制定调查问卷,观察实施前后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并对护理满意度、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护理投诉明显低于实施前,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及护理综合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安全管理前,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安全管理前,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率,提高日间护理的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9.
付萍 《上海医药》2017,(18):38-40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精神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科室常规护理管理;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实施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100),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12/1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对照组为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评估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20,(3):223-225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的价值及对漏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5月体检的200例体检者,使用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检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漏诊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可显著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漏诊率,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东港市中医院就诊的普外科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2例,采取普通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展开优质护理,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预防和控制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所有梅毒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资料,比较"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应用前后对南通市妊娠梅毒筛查、规范治疗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等情况的变化.结果 2012-2013年孕产妇孕期梅毒筛查率(92.60%)低于2014-2015年孕期梅毒筛查率(9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2-2013年孕产妇梅毒检出率(2.16‰)高于2014-2015年孕产妇梅毒检出率(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3年、2014-2015年妊娠梅毒早孕期确诊比例分别为20.30%和30.52%.2014-2015年南通市妊娠梅毒规范治疗率(63.38%)较2012-2013年(54.14%)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新生儿规范处理率、梅毒随访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促进南通市"预防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的实施,提示需加强新生儿梅毒随访和规范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总结笔者所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经验,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方法在实施传统护理服务方法基础上,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工作人员考核成绩、各区工作质量(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科室满意度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工作人员考核成绩、各区工作质量、临床科室满意度均有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为临床科室服务,确实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我院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于2014年11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我院自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保障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倾听技巧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医院住院部共收治老年骨折患者425例纳入对照组,进行系统性的倾听技巧培训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患者444例,纳入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24%、并发率43.29%高于观察组0.68%、3.78%,患者家属满意率96.40%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系统性的倾听技巧培训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获得患者与家属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病房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重症病房神经外科患者临床资料,均采取护理管理对策;对比护理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护理管理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0%、1.67%,分别低于实施前的15.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管理后,护理安全、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患者满意度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病房神经外科中应用护理管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持续优化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发生的23起护理不良事件(2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根因分析法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另选取2016年发生的12起护理不良事件(23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根因分析法分析的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整改措施,比较整改前、整改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上报率。结果实施根因分析前,218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3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55%,上报14例,上报率为60.87%;实施根因分析后,236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2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8%,上报11例,上报率为91.67%;经χ~2检验,实施根因分析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根因分析前,且上报率显著高于实施根因分析前,均有P<0.05。结论根因分析法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上报率,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平台上的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全年针对护理不良事件采用普通人工上报,2016年全年采用网络平台建立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系统,对两个时间段内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18%、漏报率9.65%、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时间(15.39±8.51)h,明显低于2015年[不良事件发生率8.38%、漏报率24.61%、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时间(30.38±8.62)h],且跟踪率88.12%和护理质量考核评分(53.94±4.06)明显高于2015年[跟踪率61.50%、护理质量考核评分(48.67±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减少漏报率,有显著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控制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的施行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管理设定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手术室实施传统护理管理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4)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2±3.3)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3.33%,对照组感染发生率20%,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细节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40例患者,随机分组。检查Ⅰ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检查Ⅱ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时间和不良事件。结果检查Ⅱ组检查时间和不良事件均少于检查Ⅰ组,经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给予综合护理,有助于缩短检查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