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下测试中,用于井下仪器和测试电缆的一种连接装置。由壳体组件、电缆连接头总成、打捞组件及配套附件组装构成;壳体组件上部通过卡块及碟形簧与打捞组件进行连接定位,壳体组件下部由连接仪器接头与井下测井仪器相接;电缆连接头总成通过卡块定位于打捞组件内。结构紧凑、便于使用,适用于全部的多芯电缆测井作业。  相似文献   

2.
XX井在水平井斜导眼测井中遇卡,穿心打捞成功后上提电缆时由于钻具活动时钻具拉断,钻具及放射性仪器串落井,落鱼断为几节。常规的打捞方法已经不能从复杂井眼中将仪器捞出,采取钻具摸鱼顶、调整钻井液、磨鞋磨鱼顶、强磁打捞残渣,套铣及多种套筒将仪器成功捞出。通过介绍打捞的过程,分析了打捞的难点,总结出解决此类事故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工具打捞光滑坚硬的圆柱形井下仪器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打捞无台阶试井仪器串的新型打捞工具。本工具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合理,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作简便,成本低,性能优良安全,适用性高;有效提高了圆柱形井下仪器打捞成功率,缩短了打捞作业时间,节约了打捞费用,在川渝油气田无台阶圆柱形井下仪器打捞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BN—3井测井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带有放射性源的测井仪器掉入井中,而常规打捞技术已不能满足复杂井眼中的放射性测井仪器的打捞要求,为此,采用磁定位仪在钻具水眼中测仪器落鱼鱼顶,并利用弯接头配合打捞筒进行测井仪器打捞,顺利地将落井器及电缆全部捞出,且测井仪器完好无损。详细分析了该井事故处理难点,并给出了相应的事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欢32CH是辽河油田部署实施的一口139.7mm套管侧钻水平井,在钻水平段下钻时发生卡钻,在卡钻钻具内装有MWD无线随钻测量仪器,必须进行仪器打捞。经过事故解卡及打捞技术的综合处理,因遗留的落鱼上部钻具内径小于仪器MWD仪器扶正器外径,常规的钻具内电缆软打捞MWD仪器方法无法实现,为此应用了水平井裸眼磨铣、硬杆打捞MWD仪器技术,并首次在国内油田小井眼水平井中打捞获得成功,取得的经验可为今后小井眼侧钻水平井的事故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井下注水管柱腐蚀结垢现象严重,导致测试过程中出现遇阻、遇卡和仪器落井等问题,研制了电动刮垢通井和打捞技术,该技术集机电一体化于一体,通过测井电缆直接控制电动刮垢或打捞仪下井对井壁进行刮垢清洁或对落井仪器进行打捞,具有刮垢扭矩大、作业效率高、打捞覆盖率大等特点,现场应用4口井,施工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推动了海上分层注水技术的发展,为油田的稳产和增产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打捞过程中进行测井数据采集作业,既保证仪器顺利打捞出井,又保质保量地完成测井作业。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并通过具体成功案例论证操作的可行性。大大缩短了打捞及测井时间,提高测井时效。本案例在海洋石油测井行业中尚属首次。故本次作业为测井、打捞作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介绍一例穿心打捞造成带放射性源的密度探头落井事故的处理,详细地叙述了密度探头打捞的方法,并分析了遇卡和探头落井的原因,对打捞带有推靠臂的仪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经常遇到仪器掉或卡在井内 ,同时上部带有钢丝 ,钢丝在井内打扭或成团 ,很难打捞。针对这一问题 ,研制了该打捞器。1,结构①打捞丝扣头 ;②打捞筒 ;③中心活动打捞杆 ;④打捞内齿 ;⑤打捞外齿 ;⑥中心杆弹簧 ;⑦中心卡槽 ;⑧卡球 ;⑨压球弹簧 ;⑩压球螺帽 ; 加重杆。2 ,工作原理该仪器与加重杆组装一起使用。当仪器下入井筒中 ,打捞的三条爪紧贴着管壁向下运行 ,使掉在井里贴附在管壁的钢丝进入爪内 ,由中心杆上的内齿收笼 ,待钢丝收笼一定程度时 ,钢丝向上产生支力 ,这时仪器不能向下移动 ,也就说明此时已经抓住了钢丝 ;…  相似文献   

10.
何福耀  黄召  雷磊 《海洋石油》2018,38(2):77-82
东海探井BX9井在8.375 in井段钻井过程中钻遇了很好的油气显示,但该井在裸眼电测MDT时电缆发生粘卡,在穿心打捞过程中,因作业人员误操作导致电缆断裂,落井电缆总长度3 000 m,仪器23.12 m。现场紧急制作5种打捞工具,进行22次的连续打捞作业,共耗时13 d,最终仪器和电缆全部打捞成功。此文详细阐述了电缆遇卡和打捞作业过程,为今后类似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石油钻井行业,无线随钻测斜仪(MWD)是进行定向作业、井身质量控制的有力工具。但由于发生钻井事故后,因没有有效的MWD专用打捞工具,仪器无法成功捞出,导致事故处理失败。MWD仪器可退式打捞器的成功研制,有效解决了MWD仪器随时打捞和回放,降低仪器的使用风险,可以避免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水平井生产测井作业中,爬行器作为主要辅助仪器必不可少。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由于井眼轨迹复杂、井筒内存在异物、防砂管柱内不规则或存在变形等情况,会造成爬行器的爬行臂无法收回、在防砂管柱内遇卡等复杂情况。同时,受制于测井电缆的抗拉强度较低的不利条件,会导致整个测井工具串落井的井下事故。针对此类井下事故,通过测井仪器在井筒内的相对位置计算模型建立和分析、专用打捞工具的设计、打捞方案的制定等打捞技术的研究,结合渤海油田某水平井的首次现场实践应用,成功实施了落井工具串打捞作业。验证了专用打捞工具及打捞方案的可行性,体现了渤海油田水平井生产测井仪器打捞技术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井下测试仪器落物的旋转打捞法,是一种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井下落物打捞法。该方法适用于套管内打捞落井仪表,稍加改装后也可打捞油管内落物。本文介绍了旋转打捞器的结构原理及现场打捞实例。  相似文献   

14.
LWF随打捞测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芯打捞技术是测井施工中仪器或电缆遇卡后经常使用的打捞技术。LWF随打捞测井技术是穿芯打捞技术和钻具辅助测井技术的结合。文章介绍LWF随打捞测井技术的施工工艺、应用、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钢丝绳快速打捞接头等相关技术,解决一些浅井的打铅印、软探、小件落物打捞,在修井作业中先后捞取落井电子压力计、螺栓螺母、钳牙、封隔器碎胶皮等井下落物,提高施工效率20多倍,并有效避免传统管柱打捞作业负荷人不好控制和对井下仪器的损坏。  相似文献   

16.
水平井由于其钻井工艺复杂,极易发生压差卡钻。一旦卡钻,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如何处理,值得探
究。通过对钻具的受力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斜井段被卡钻具可以通过提放活动钻具,利用拉力在垂直方向的
分力,剥离被卡钻具,使之解卡。水平井段钻具受到压差和重力的合力作用,产生的黏附力最大,由于上部井段摩
阻的存在,上提、下压力作用在被卡钻具时已大打折扣,只有通过泡油、泡解卡剂、倒扣、套铣等措施,才可能解卡。
在总结3口水平井卡钻事故处理的基础上,形成了涩北气田水平井卡钻处理模式:首先考虑采用降压解卡,如不解
卡,对于仪器不可打捞的井,水平段A点以上钻具通过倒扣的方法,将钻具打捞上来,水平段钻具通过套铣、倒扣的
方法处理,对于螺杆和仪器,套铣完震击解卡;对于仪器可打捞井,先打捞出仪器,然后进行倒扣处理至A点附近,
然后视水平段长度决定套铣还是侧钻,主要取决于费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渤海钻探测井分公司工艺研究所测井解卡打捞水平今年迈上新台阶,共进行穿心解卡打捞28井次,一次成功率90%以上,打捞成功率100%,穿心解卡打捞工作量同比提高了近4倍,其中放射性仪器穿心解卡打捞比例增加较多。该测井分公司配套电缆打捞工具,完成了内捞矛、鱼嘴式打捞矛、内外组合捞矛、可钻式打捞矛、偏心式打捞矛等工具设计和改进加工,并完成了开窗井打捞工具改进,包括篮式短鱼头打捞工具、分瓣式打捞工具等。  相似文献   

18.
穿芯电缆式打捞器在试井仪器解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受井况环境影响,在套管和油管中进行试井测试时仪器遇卡现象时有发生,钢丝和仪器遇卡后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卡方法,穿芯打捞器的研制成功为解决该难题增加了手段。介绍了穿芯电缆式打捞器的结构原理、特点、现场应用效果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肖占朋  甘涛  喻婷 《钻采工艺》2007,30(4):156-158
2006年9月7日,角65-2B井钻进至井深1279.43m时,发现泵压由正常钻进时的17MPa降到15MPa,起钻检查钻具,起钻完发现MWD定向接头母扣根部断,落鱼包括钻具和MWD仪器。由于MWD仪器在断落钻具上方,再加上落鱼落在斜井段,定向钻具落鱼顶部有稳定器,大大增加了打捞技术难度。在定向井技术人员与事故处理专家积极配合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针对MWD仪器的结构特殊性,现场利用Φ127尾管长筒制作了专用打捞工具,同时优化钻具组合,一次性成功打捞了MWD仪器,然后下入卡瓦打捞筒,成功打捞剩余落鱼。  相似文献   

20.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提高,无线随钻仪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井眼轨迹、井身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也是钻井提速提效的有效手段。仪器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但在井下发生故障的频率也很高,发生故障后只有通过起下钻的方式来完成仪器的维修更换,严重制约和影响钻井提速提效。另外,井下复杂和卡钻事故也会随时发生,如果在仪器无法成功打捞,卡钻无法解除的情况下,最终会造成仪器被埋井下的重大事故。MWD仪器解锁式投捞器的成功研制,有效解决了仪器的打捞和投放,减少了起下钻时间,降低仪器的使用风险,避免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