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所研制的公路视线诱导器密封胶的研制过程,试验数据及公路实地使用情况。该密封胶不但适合视线诱导器的密封粘接,也适用于施工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间的粘接。  相似文献   

2.
高原山区农村公路的安全护栏与视线诱导设施的综合设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8(18):4273-4277,4297
针对高原山区的特殊情况,分析比较了安全护栏的设置位置与选用形式,提出了适用于高原山区农村公路的安全护栏的设置方法。通过对视线诱导设施的比较,选用并提出了符合高原山区农村公路的经济合理的视线诱导设施布设方法。通过分析,给出了六类结合了视线诱导设施的创新性安全护栏,并介绍了这六种综合设施的特点、适用性路段、设计和施工工艺,为高原山区农村公路的危险路段的既经济又多样化的安全治理提供了参考与指南。  相似文献   

3.
廖惠芝 《科技信息》2007,(28):267-267,278
一、实施背景中国公路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进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至2003年底,中国公路里程已达183万公里,高速公路达3万公里并跃居世界第二位。为提高公路设施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减少和降低因公路设施不完善导致的交通事故,在2004年初中国交通工作会议上,中国交通部做出决定:作为2004年中国交通系统重点实施的八件事之一,从2004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中国大陆实施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对国省干线公路上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等路段开展以交通工程措施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整治,改善安全防护设施,为行车安全创造条件,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中国交通部2004年全面组织进行了实施安全保障工程的各项启动工作。  相似文献   

4.
小半径公路长隧道内部为典型弱视觉参照环境,极易诱发驾驶人心理旋转效应,难以准确辨识隧道线形、隧道轮廓和交通信息,驾驶绩效降低,行车风险增大。为缓解驾驶人心理旋转效应,提升小半径公路长隧道交通安全水平,从其视觉环境典型行车安全问题出发,提出基于心理旋转效应的小半径公路长隧道视觉环境优化研究框架。结果表明:小半径公路长隧道视觉参照系具有诱导信息过渡剧烈、违背驾驶期望和冗余性欠缺等特点,突出表现为视线诱导信息不连续、局部视觉参照信息与整体视觉环境信息不一致、轮廓诱导信息与线形诱导信息协同作用差等方面。根据空间路权、驾驶人因和驾驶任务等评价要素,结合视知觉恒常性、整体优先性、多层次诱导等理论,提出构建恒常稳定、连续一致、信息冗余的视觉参照系的优化思路。总结提出通过布设多频率、多尺度、多形状的视线诱导设施,利用局部视觉参照元素构建与整体行车环境信息相连续一致的参照线索,加强轮廓诱导与线形诱导,借助高位、中位与低位诱导信息的协同作用构建信息冗余的多层次视觉参照系,有效缓解心理旋转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达到行车安全、舒适、低成本、可持续的优化目标。该研究可为小半径公路长隧道、小半径光学长隧道的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件会明显降低其服务性能,且容易引发二次事故。针对这一问题,利用交通仿真技术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事件下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得到的数据分析不同交通事件类型、交通量、车辆速度条件下的合理限速诱导策略。结果表明,可变限速是高速公路交通事件下的科学管理措施,并通过事故率与车速标准差的关系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最佳限速大小及分段限速措施下的限速区间长度。最后,通过建立高速公路交通预警及限速诱导的实施方案,为高速公路交通事件发生下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交通部“十五”规划,到2005年,中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60万km,其中高速公路超过2.5万km,二级公路总里程达到28万km,全面建成“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建成2.6万km,力争到2010年比原计划提前10年建成国道干线系统。加快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是今后交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今后10年内,西部地区将建成35万km公路,建成1.26万km国道主干线和1.5万km西部省际通道。逐步实现乡乡村村通公路。到2000年,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超过140万km,5年新增24万km。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5年新增1.3万km,通车总里程已达1.6万km。“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建成1.8万km,占规划总里程的一半以上。5年中有500多个乡镇、5 000多个行政村通了公路,全国公路密度由12.1 km/100 km2提高到14.6 km/100 km2。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BP和RBF混合神经网络算法,并将其应用在智能交通诱导系统的研究。此研究既解决了现存交通信息孤岛问题,又实现了交通动态诱导的功能,提高了路网通行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我市今年计划投资5.7亿元,用于全市交通民生工程建设。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计划安排资金34450万元,建成农村公路510公里,其中通乡油路(水泥路)和农村公路改善工程300公里,通村公路210公里。计划安排资金2140万元,用于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使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性能指数达到83。同时,计划安排资金19937万元,用于公路安全护栏建设。计划建设公路安全护栏766.8公里,全面完成公路安保工程三年实施方案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9.
智能车载导航系统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车载导航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交通导航的重要工具.智能车载导航系统包括车载设备系统、车载导航系统以及二者的各个组成部分.智能车载导航系统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使先进的智能导航系统应用于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交通预测控制、交通诱导控制、交通安全保障等方面,不但有利于实现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性,而且能够满足道路使用者出行的便利.  相似文献   

10.
停车难是制约拉萨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开发停车诱导系统刻不容缓。本文针对拉萨市停车难现状,研究了停车场PGIS停车智能诱导系统模型。停车诱导系统通过及时发布停车场及其停车位的信息,引导驾驶员可靠高效地找到合适的停车场。  相似文献   

11.
杨云波 《安徽科技》1998,(5):33-33,39
突起路标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安全设施,以其独特的诱导功能和保证行车安全的显著效果而得到广泛使用。1988年,上海交通大学天长交通器材厂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反光突起路标(路面视线诱导器),并首家通过公安部技术鉴定,形成规模生产。实际应用证实,在保证突起路标的使用效果、寿命及良好的施工性能中,突起路标粘接剂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使用的路标粘接剂主要有两种:沥青胶和环氧  相似文献   

12.
行程时间误差对交通诱导信息系统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误差是影响交通诱导信息系统效益的重要因素这一,文中使用前后对比法建立了系统效益与行程时间误差的关系概率模型,并针对不同系统初始状态,不同诱导控制策略以及不同诱导车辆,比较分析比较了系统效益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既可保证系统效益,又能提高系统可信度的容错诱导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交通部在全国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和重要县道公路上开展了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安全保障工程"。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是对影响行车安全的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路侧险要、桥头(宽路窄桥、弯路直桥等)、隧道、平交叉口、路面抗滑能力不足、路面标志标线等影响行车安全路段采用交通工程及交通标志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以起到公路行车被动安全防护和主动引导警示目的的专项工程。护栏作为保障安全的基本设施,在保护居民财产、人身安全的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下文将就公路的波形梁钢护栏施工工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城市道路绿化交通安全功能,提高绿化植物对行车视线诱导的可靠性。【方法】通过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以双向四车道为基本线型,构造两个数学模型; 一个是在不同设计速度下形成连续景观的直线段模型,另一个是在不同设计速度下形成最佳曲线曲率感知效果的曲线段模型。【结果】在道路直线段,车速分别为30、40、60、80、100 km/h时,使驾驶员形成连续景观感受的绿化植物种植间距(L)分别为1.74、2.32、3.48、4.64、5.80 m。在道路曲线段,车速分别为40、60、80、100 km/h时,使驾驶员保持对道路曲线曲率最佳感知效果的植物种植间距(L')分别为2.49、3.56、4.25、0.44 m。【结论】在城市道路直线段,以L间距种植绿化植物能达到最佳视线诱导效果; 在城市道路曲线段以相同设计速度下LL'的最小值间距种植绿化植物,能达到最佳视线诱导效果,同时保持较高的曲线曲率感知精度。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9年11月我省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公路部门紧盯公路养护管理、路政治超、工程建设、安全监管、应急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公路安全"隐患清零"行动,组织开展公路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营造文明和谐的出行环境。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期一年的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行动仍在继续,我省公路部门以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的措施,全力确保公路长治久安,为推动公路高质量发展创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路径诱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动态路径诱导(DRGS)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通过向驾驶员提供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最佳行驶路径在来达到诱导出行行为,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逗留时间,进而实现改善城市交通和避免交通拥挤、阻塞的目的。路径牵引算法是DGRS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它能计算出给定起讫对之间的的最优或准最优路径,路径牵引算法要考虑一全局准最优和实时性问题,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和潜在的并行性特点,将遗传算法应用于动态路径诱导系统中求解最佳路径,设计了特定的有序选择、交叉和遗传算子,并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童燕 《科技资讯》2013,(10):76-76,78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是对公路上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路段,采用交通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并结合日常养护工作以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的工程。文章通过两个案例介绍了国省干线公路及重要县道安全保障工程的隐患调查和设计重点,论述了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对公路交通安全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既满足行车视线诱导又满足防眩要求的中央分车带植物合理种植间距,以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方法】通过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构建基于诱导行车视线的直线路段和曲线路段植物种植间距模型,计算不同速度下植物诱导视线的种植间距;以几何关系及《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DB 33/T 704—2013)构建公式,计算出基于防眩功能的植物间距,并与诱导视线的植物间距进行对比,得出高速公路中央分车带植物合理种植间距。【结果】基于植物诱导行车视线的直线路段,车速分别为60、80、100、120 km/h 时,使驾驶员形成连续景观感受的植物种植间距分别为3.33、4.44、5.56、6.67 m;曲线路段车速分别为60、80、100、110 km/h 时,中央分车带植物最佳视线诱导种植间距分别为3.33、4.44、5.56、6.11 m。基于防眩要求的直线路段植物种植间距为2.45~17.14 m,曲线路段为2.29~16.00 m。【结论】高速公路直线路段车速分别为60、80、100、120 km/h 时,既满足行车视线诱导又满足防眩要求的中央分车带植物合理的种植间距分别为2.45~3.33、2.45~4.44、2.45~5.56、2.45~6.67 m;高速公路曲线路段车速分别为60、80、100、110 km/h 时,中央分车带植物合理种植间距分别为2.29~3.33、2.29~4.44、2.29~5.56、2.29~6.11 m。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渐提升,国内各项公共建设的发展速度呈指数增长,而交通公路事业则是其中发展速度最快、最迅猛的一部分。在交通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从事交通公路事业的职工就需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通过对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来提升其综合素质也变成了当下的重要任务。因为公路职工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以及综合实力,这样才能够彰显交通公路事业的魅力,提升我国公共事业的风采。本文主要论述当前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0.
翻车机系统是专业化的煤炭卸车设备,设计先进、高效环保。翻车机轨道逆止器是翻车机系统重要的安全设施,在防止火车溜车、脱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目前天津港煤码头翻车机原有轨道逆止器的结构形式,并指出原有逆止器的设计结构与实际作业中的要求存在差距,结合实际应用对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