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奶牛常见的蹄病有蹄叶炎、趾间皮炎、趾间蜂窝质炎、上皮炎4种。蹄叶炎占34.2%,趾间皮炎占31.5%,趾间蜂窝质炎占21.7%,趾上皮炎占12.6%。前2种蹄病可以在大部分奶牛场都能发现。因此为了保持牛蹄的健康,需要有专门的预防性保护蹄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蹄是种公牛重要的器官,蹄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种公牛生产性能的发挥。种公牛蹄病包括蹄变形和蹄病。蹄变形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蹄病分为蹄叶炎、趾(指)间皮炎、趾(指)皮炎(毛状疣)和腐蹄病等。1病因1.1遗传性因素蹄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蹄病的易感性跟牛的品种有关,研究表明,美国、加拿大黑白花牛蹄病发生相对较少,荷兰黑白花牛蹄病发病最多。有些蹄病,如蹄叶炎、指(趾)间增生  相似文献   

3.
奶牛肢蹄病实际上是肢和蹄部许多疾病的总称。肢的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脱位、韧带损伤及肢部挫伤。蹄的疾病包括趾间皮炎、蹄叶炎、趾间蜂窝织炎、蹄裂、蹄底溃疡、变形蹄及异物损伤等。本病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地,本病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为15%,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为30%-40%,严重的农场发生率为50%以上。有人在国内南方地区的牛场进行了调查,发现本病发病率高达60%-80%。  相似文献   

4.
奶牛蹄病的预防与保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蹄病是蹄子所有疾病的总称,是严重威胁奶牛健康的、仅次于奶牛乳房炎和不孕症的疾病之一。蹄病主要有蹄叶炎、蹄底出血、蹄底溃疡、创伤性蹄部真皮炎、踵裂、腐蹄病、趾间坏死杆菌病、趾间增生、趾皮炎、白线病等11种。急性蹄病的组织学病变主要是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但外观则为站立和行走姿势异常、跛行、生产性能下降等。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肢蹄病实际上是肢和蹄部许多疾病的总称。肢的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脱位、韧带损伤及肢部挫伤。蹄的疾病包括趾间皮炎、蹄叶炎、趾间蜂窝织炎、蹄裂、蹄底溃疡、变形蹄及异物损伤等。本病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地,本病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为15%,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为30%~40%,严重的农场发生率为50%以上。有人在国内南方地区的牛场进行了调查,发现本病发病率高达60%~80%。1流行情况近年来本病的发病数和淘汰数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指(趾)间皮炎亦称指(趾)间湿疹,是指没有延伸到皮下组织的指(趾)间皮肤的急性和慢性炎症;蹄底溃疡多为局限于蹄底与蹄球结合部的特殊病变;蹄叶炎是蹄真皮的弥漫性、腐败性炎症过程,临诊特征是疼痛、蹄变形和程度不同的跛行。1指(趾)间皮炎(1)病因蹄部经常潮湿和卫生状况不良,运动场经常泥泞,泥土、牛粪和褥草嵌入指(趾)间而又未能及时清除。  相似文献   

7.
奶牛蹄病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趾间赘生、蹄皮炎、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疾病。在上述蹄病中,以蹄变形和腐蹄病最为常见。蹄变形是蹄角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根据蹄部变形的特点,将其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是奶牛指(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8.
韦海飞  郭锷锋 《广东奶业》2004,(1):18-19,27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能发生病变;后肢髋关节由于摔伤引起脱位存在不稳定因素,而且发病率不高,这里不阐述。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后肢主要有跗关节磨损及炎性肿胀、趾间皮炎、蹄底溃疡发病居多。珠江奶牛场2002年,肢蹄病的发病率及引起的淘汰达到历史高峰,泌乳牛月发病率为7.8%,全年因肢蹄病而淘汰占总淘汰牛的17%,2003年1月份起,我们调查了跛行牛282头牛的肢蹄病发生情况,旨在摸索肢蹄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第四季度的月发病率降至3%以下(占成母牛),因肢蹄病引起淘汰共4头。现将我们的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1 什么是蹄叶炎 蹄叶炎是指蹄部真皮的弥漫性、无败性炎症,分为亚临床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据统计,蹄病在牛跛行病中占70%~90%。而蹄叶炎是引起牛跛行的主要疾病。在急性和亚急性阶段,奶牛可表现全身性症状,蹄角质改变不明显,当转为慢性或临床性康复后再复发,主要表现为蹄角质生长异常,蹄形改变,成为芜蹄,蹄壁上出现沟和嵴,使蹄壁呈现波纹状。蹄底真皮尤为严重。蹄底穿孔,溃疡,造成病牛不能行走,甚至爬窝。  相似文献   

10.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组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其临床特征是患部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本病可发生于所有类型牛,发病率高,占引起跛行蹄病的40%-60%,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奶牛瘸蹄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牛腐蹄病、蹄叶炎、指(趾)间皮肤增殖和指(趾)间皮炎4种牛常见蹄部外科疾病的病因及症状,并总结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兽医同仁临床治疗牛蹄部外科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蹄病泛指奶牛蹄部的病理变化,包括蹄病和蹄变形.蹄变形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临床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三种,长蹄即蹄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支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延伸,其外观呈长形,宽蹄即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超过正常蹄支,其外观大而宽,翻卷蹄指蹄的内侧支或外侧支蹄底翻卷.蹄病指蹄发生了病变,临床表现为蹄部红、肿、热、痛和出现功能障碍.奶牛蹄病从病情的发展可分为蹄叶炎、趾(指)间皮炎、趾(指)皮炎和腐蹄病等,从病理表现又可分为蹄底溃疡、白线损伤、蹄底脓肿、趾(指)间皮炎、趾(指)间蜂窝织炎等.  相似文献   

13.
奶牛肢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种常见疾病之一,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奶牛蹄病的生成因素,提出了几种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仅供奶牛养殖者参考。1蹄病的生成因素1.1不同品种的牛,蹄病的易感性各不相同。有些蹄病如蹄叶炎、螺旋状变形蹄及指(趾)间增生具有遗传特性。1.2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圈舍泥泞,粪便淤积,卫生条件较差,牛蹄长期浸渍污物中,使蹄角质软化,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蹄病。1.3牛长期站于水泥地面,易使软化角质过度磨损,造成蹄底严重挫伤。1.4牛运动量不足,影响牛蹄的正常磨损,易造成各种蹄变形。1.5饲料霉败变质、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某奶牛场发生蹄病为例,初步统计了该牛场每年蹄病的发病率在18%左右,蹄变形发病率约为26.7%,蹄叶炎发病率约为18.2%,并阐述了发生蹄病的原因、今后如何预防蹄病的发生以及蹄病和蹄叶炎的防治,利用本文防治蹄病的方法,该牛场发生蹄病的奶牛数量较往年有所下降。因此,奶牛蹄病的防治工作应当引起各养殖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无蹄则无马",这句话对于奶牛同样适用。牛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高产、稳产和利用年限。蹄病是牧场永远的一个痛,更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而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原因:蹄病通常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类型:传染性包括腐蹄病、蹄疣、趾间皮炎等;非传染性包括蹄叶炎、白线病、蹄底挫伤、变形蹄等。  相似文献   

16.
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其临床特征是患部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 本病可发生于所有类型的牛,发病率较高,占引起跛行蹄病的40%~60%.炎热潮湿季节比冬春干旱季节发病多;后肢发病多于前肢;成年且高产的母牛易发.  相似文献   

17.
1蹄病 蹄病是牛蹄疾病的总称。蹄病是牛场的常见病,病因主要是牛只创伤体弱,营养素不平衡,活动场地潮湿,粪尿污泥长时间侵染牛蹄。由于蹄部疼痛,行走站立弓腰,吃力跛行。严重时牛蹄壳腐烂、变形,角质部为黑色,常卧地不起,表现全身性败血症症状。蹄部整修是治疗蹄病的方法之一,首先保定牛只,清洗牛蹄污物,用5%来苏儿液浸泡患蹄,用蹄刀进行腐蹄整修,切除腐烂的角质部。修整后用10%硫酸铜清洗,涂上10%碘酊,塞上松馏油棉球,也可用3%~5%高锰酸钾液处理。感染严重出现全身症状时,并用广谱抗生素。经常用2%~5%甲醛或10%硫酸酮消毒牛群,进行浴蹄,日粮中添加富锌类微量元素添加剂,可预防或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石河子地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2015年4月,课题组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发病率最低的是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P0.01),蹄叶炎又能加剧蹄变形(P0.01);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3~5月份;大量饲喂精料可导致奶牛蹄叶炎迅速发生;3~6胎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病种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养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本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发生,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发病率较低(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的发生(P0.01),反过来,蹄叶炎也增加了蹄变形的发生风险;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每年的3—5月;大量饲喂精料能促使奶牛蹄叶炎的发生;3~6胎次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蹄底溃疡又名局限性蹄皮炎,是指牛蹄底和蹄球结合部发生角质缺失、真皮裸露,进而发生肉芽组织增生,甚至引起蹄深部组织感染的一种常见蹄病。高产奶牛与分娩后产奶高峰期发病较多,长期站立在水泥地面的牛发病率高。常规治疗不仅治愈率低,而且疗效不稳定,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口服硫酸锌,会出现极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