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济宁市农村初中生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为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济宁市686名初中生进行1a随访,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1a内济宁市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8.7%,其中男生为34.4%,女生为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8,P=0.002);不同年级的意外伤害发生率不同,其中初一学生发生率最高;听说过意外伤害的为80.8%;意外伤害多发季节在夏季(79例,40.1%);地点主要在家中(99例,35.9%)和学校(97例,35.1%);100例(50.8%)学生发生意外伤害后去医院处理;意外伤害类型依次为锐器伤(434,63.2%)、异物伤(269,39.2%)、碰击伤(234,34.1%)等。结论 济宁市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海珠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及特征,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儿童保健常规报表收集的627例儿童意外伤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0~6岁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前5位依次是跌伤(77.99%)、烫伤(6.06%)、器械伤(6.06%)、道路交通伤(3.99%)、动物伤害(1.59%);学龄前期儿童所占比例最高,为79.11%;伤害的性别分布为男∶女=2.17∶1.00倍;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以玩耍/娱乐活动为主,占54.38%;59.65%的儿童发生伤害后能被及时送到医院就诊;发生伤害的儿童98.88%治愈,1.12%的儿童致残或死亡。结论意外伤害是儿童健康、生命的严重威胁,应全社会参与,加强安全立法、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30例住院病人意外伤害进行分析,了解住院期间老年病人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以加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30例老年病人意外伤害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意外的原因.结果 意外伤害原因是跌倒、坠床、压疮、烫伤、误咽、误食为主要因素.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以防范,减少老年住院患者的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6~2007年老年伤害流行特征,为控制老年伤害的发生,制定老年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深圳市医院老年急诊伤害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07年,深圳市伤害监测系统共登记老年伤害患者3169名,占监测总数的2.99%;老年人伤害发生以意外伤害为主(97.00%),多发生在休闲和家务劳动时(84.61%),发生原因以跌坠落为主(53.50%),多为轻伤(80.95%)。结论跌倒为老年人群伤害防治的优先问题,在老年人中应积极开展跌落等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减少老年伤害的发生以及伤害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的影响,为实现健康老龄化作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精神症状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我们对183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测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对象为近2年来我院疗养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共183名,其中男152名,女31名,年龄63-82(70.68±4.44)岁,全部对象均否认有精神异常既往史和家族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伤害的发生情况,为其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叶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伤害监测的哨点医院,对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于哨点医院的伤害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8953例患者,其中男5406例(60.38%),女3547例(39.62%);伤害高发年龄为25岁~64岁年龄组,占66.82%;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伤害比例最高,占33.75%;7月为伤害发生的最高发月份,一天中以12:00~13:00为最高峰;39.14%的伤害发生在家中;跌倒/坠落(43.47%)为伤害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结论叶榭镇社区居民伤害以跌倒/坠落为主,受伤程度较轻,劳动力人口是伤害威胁的重点人群,社区伤害防制应加强对未入院就诊伤害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哨点医院0~14岁儿童伤害监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评价伤害预防效果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随机抽取2006年兰州市和敦煌市6个伤害监测哨点医院0~14岁儿童伤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儿童伤害患者的年龄、性别、伤害发生原因及地点、伤害性质及程度等。结果657例0~14岁儿童伤害病例中,0~岁组218例(33.18%),性别比为1.63∶1;5~14岁组439例(66.82%),性别比为2.60∶1,5~14岁组男童发生伤害的比例增大。0~岁组儿童发生伤害的前三位原因依次为烧烫伤、跌倒/坠落伤和钝器伤,主要发生地点为家中(74.31%);5~14岁组儿童发生伤害的前三位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伤、钝器伤和机动车车祸,主要发生地点为学校与公共场所(35.08%)。大部分伤害为意外伤害,伤害程度多为轻度。结论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应加强各人群健康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同时,应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减少环境隐患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崔红卫  白岚 《当代医学》2014,(36):73-74
目的分析离退休干部死亡原因及诱因,提高离退休干部保健水平。方法对某部68例离退休干部的死亡原因、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8例老年患者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为各系统疾病之首,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死于前4类疾病的老干部共62例(占91.2%);有明确诱因52例(76.5%),其中以感染30例(44.1%),情绪激动7例(10.3%),过度疲劳7例(10.3%)等为主。结论老干部医疗保健应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特点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伤害发生特点,为预防儿童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0~14岁儿童伤害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共监测儿童伤害病例7988例,其中男童5233例、女童2755例,男女性别比1.90∶1;1~3岁组病例最多2844例,占总数的35.60%。伤害发生原因前5位依次为跌倒/坠落伤、钝器伤、刀/锐器伤、动物伤、机动车车祸。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45.46%)、公共居住场所(21.14%)、学校与公共场所(15.36%);伤害性质主要为浅表损伤、开放性损伤、扭伤拉伤脱位、骨折、烧烫伤;绝大多数病例为轻度,经治疗后回家休息。结论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时期的主要健康问题,针对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的特点应采取有效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汶川震后成都市军队高龄老干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心身健康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奈尔健康问卷(CMI),在震后1个月、1年及2年后对亲历地震的成都市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评估。结果根据DSM-Ⅳ诊断标准,汶川地震后1个月、1年、2年PTSD阳性率分别为20.59%、3.8%、3.09%,PTSD患者康奈尔健康问卷中多项分数均高于非PTSD老干部(P<0.01)。PTSD患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睡眠障碍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非PTSD老干部(P<0.01)。所调查患者的躯体症状与心理状态关系密切(r=0.215~0.478,P<0.01)。结论震后2年成都市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仍然存在一定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及多种躯体不适,需给予临床及心理医生共同关注、携手解决。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村急诊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广西临桂县2所乡镇卫生院,并将于2007年1—6月在急诊科就诊的所有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361名伤害患者,其中男性875名(64.29%),女性486名(35.71%)。性别比1.8:1;平均年龄为(28.7±11.6)岁;伤害多发生于在家中和工作场所,占57.24%,时间呈现出两个高峰,分别为11:00-13:00和17:00~18:00;前5位伤害类型的构成比依次为:碰伤(28.36%)、跌伤(27.55%)、刀割伤(12.78%)、交通伤(7.49%)和中毒(6.69%);对受伤原因、部位、性质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结论农村居民面临伤害的严峻挑战,应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6-2013年乌鲁木齐市3家哨点医院伤害监测情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伤害的发生和保护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3家不同级别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06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的伤害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68613例伤害病例,男女比例为1.74∶1,跌倒/坠落(44.81%)、机动车车祸(16.14%)、钝器伤(13.33%)、刀/锐器伤(10.50%)、其他(4.84%)为伤害原因的前5位,不同年龄段病例伤害发生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年龄构成以25~44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38.5%),0~14岁组和65岁年龄最多的伤害发生原因为跌倒/坠落;不同性别病例伤害意图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5,P =0.00),在休息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最多(72.23%)。结论要根据伤害发生的基本情况、基本特征、临床特征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退休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做好退休职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573名退休职工(男性232人,女性341人)的体检指标(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B 超等)进行分析,检出疾病按年龄组、性别、体型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退休男女职工不同的年龄段之间体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29,P =0.000),男性退休职工体型正常者占40.8%,超重者占43.9%;女性退休职工体型正常者占49.1%,超重者占36.9%。不同体型中(HBsAb)阳性、心电图异常和胸透异常的检出率也都在50%左右。不同年龄段退休职工间收缩压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09,P =0.000),不同年龄段的退休职工血糖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76,P =0.000),且随着年龄增加疾病检出率增加;退休职工中女性脂肪肝、胆囊炎的检出率高于男性,肝囊肿的检出率低于男性。结论退休职工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胆囊炎等疾病的防治是老年预防保健的重点,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退休职工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和提高退休职工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干休所医护人员对老干部临终关怀知识的认知和行为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所属40个干休所200名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获取途径、认知及行为特征、知识需求等进行典型性抽样问卷调查。结果临终关怀知识来自学校仅占21%,其余来自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途径;对临终关怀的概念、内容、宗旨完全了解的分别为49.0%、48.5%、44.0%;行为特征中努力控制疾病疼痛得分最高(4.12±0.64),告知患者真实病情得分最低(3.32±0.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识需求中生命伦理教育(3.42±1.02)和心理安抚技巧(3.61±0.98)得分较高,而亲属关怀知识(2.98±1.01)和症状控制方法(2.97±0.72)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休所医护人员对老干部临终关怀的知识认知较为全面,态度与行为是积极的,但要加强低年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技能教育,同时加强生命伦理与心理安抚技巧等知识的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15.
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和改进离退休老干部医护保健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使用SF-36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评,结果与养老院中的老人比较。结果不同自理情况、睡眠情况、兴趣爱好、婚姻状况的老干部生活质量不同;干休所老人和养老院老人在五个维度(躯体活动功能、健康总体自评、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卫生)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休所老人均高于养老院老人;在机体疼痛上养老院老人高于干休所老人(P〈0.01)。结论军队干休所老干部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养老院中的老人;改善老干部的睡眠质量、关注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自理能力等,是当前提高干休所服务质量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退休人群健康体检中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患病状况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退休人群健康体检的3512例心电图,结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生化、胸片等分析,2年后复检。结果:2010年底退休人群体检中检出RBBB 119例,占总人数的3.7%,男性及人群患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CRBBB)合并慢性病与不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IRBB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为CRBBB的强影响因子(OR=3.27);2年后复检有30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多发生于CRBBB患者中,与IRBBB患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BBB对心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风险提示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应对有CRBBB合并慢性病高危患者加强随访管理,避免心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05年-2010年住院病案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淑铭 《中国病案》2011,12(9):50-51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死亡原因。方法用ICD-10进行疾病分类,对某院2005年-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病死率1.67%,女性病死率0.95%,男性病死率较高(χ2=197.17,P〈0.05)。前5位死因:(1)肿瘤,(2)循环系统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4)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5)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部分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驻京6个部队干休所325例离退休老年人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参与调查的325例军队离退休老年人PSQI平均得分为(5.66±4.27)分,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7.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文化程度、近1年未参加体育锻炼,有精神创伤史、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帕金森病老年人的睡眠障碍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85岁(OR=4.537)、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0R=6.039)、有精神创伤史(OR=8.505)、糖尿病史(OR=10;43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OR=5.019)是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提高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睡眠质量应采取综合保健措施,特别应关注高龄、文化程度较高、有精神创伤史及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企业工人职业生产安全行为和发生职业伤害的相关性。为制定预和减少职业伤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对象,发放自填式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情况、工人对生产安全的态度、工作中的安全行为和过去12个月中个人因工作发生意外伤害的情况。结果参与调查的1 741名工人平均年龄为26.42(±7.49)岁。其中有854名(49.6%)为男性.1 115名工人(65.0%)接受教育水平为初中,参加工作的时间平均为4.5(±4.36)年。多数工人的月收入集中在1001~2000元。安全行为与安全态度之间有相关(r=0.45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和生产工作中的安全行为与发生意外伤害有关,其中女性相对于男性的OR值为0.321(0.198~0.521),安全行为较差的相对于较好者的OR值为2.428(1.577~3.737)。结论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与职业伤害密切相关,年轻男性、工龄短、教育水平低和收入水平偏低工人是伤害的高危人群,应采取敢于措施,降低改高危人群的职业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颌面创伤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8年12月因颌面部创伤的58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创伤发生的年龄、性别、职业、致伤原因、伤情特点等.结果颌面部创伤中,患者高峰年龄为17~39岁,男女发病比为2.51:1;患者的职业特征是以工人、农民居多,学生次之.致伤方式是工伤意外居多(43.44%);交通事故次之(24.13%);再其次是运动损伤(15.17%).伤情特点是颌面软组织损伤占68.28%;颌骨骨折占19.14%;牙和牙槽突损伤占12.41%;颞下颌关节脱位占0.17%.结论颌面创伤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受伤部位等方面具有明显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