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8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血清中呼吸道病原的IgM抗体,以调查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和流行特点。[结果]80例感染的患儿共检出病原阳性68例(85.0%),其中病毒感染59例;细菌感染9例;检出的主要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1、2、3、4型,柯萨奇病毒A7,柯萨奇病毒B1,埃可病毒7型,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1、12型,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病毒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占首位,其次是RSV和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现况,探讨不同年龄组、不同月份病毒检出情况,为预防策略制定、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重RT-PCR法,对365份咽拭子样本同时检测腺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229E,1、2、3型副流感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甲、乙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鼻病毒,冠状病毒OC43共12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365份样本中有阳性检出结果的有246份,阳性率为63.08%,其中有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65份,占17.80%;6个月以下患儿以甲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6个月以上至14岁患儿中以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2006年10月及2007年4月腺病毒检出率最高,11月份与2月份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12月与1月份以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在阳性检出样本中流感病毒占52.85%、呼吸道合胞病毒占26.42%、腺病毒占18.70%.结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致病原.随年龄不同、流行季节中月份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儿科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 LRTI)的560例患儿的鼻咽拭子样本进行直接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型及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腺病毒),比较不同季节、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患儿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的差异,连续监测56例病毒检出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病毒感染状况.结果 560例ALRTI患儿中,呼吸道病毒阳性138例,阳性率24.64%,其中单一病毒检出率为23.2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43%.不同季节、年龄组和疾病类型的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6、24.98、97.60,P<0.01),其中冬春季节发病、1岁以内、支气管哮喘发作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56例患儿治疗后病毒检出下降,但直至出院时,仍有9例能够检出病毒.结论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出率较低,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单一感染为主,冬春季节、1岁以下幼儿及支气管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检出率较高,部分患儿经治疗后病毒转阴较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东莞市儿童医院呼吸道疾病患儿呼吸道病毒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就诊于东莞市儿童医院的5 106例呼吸道疾病患儿的呼吸道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I型(PIVI)、副流感病毒II型(PIVII)、副流感病毒III型(PIVIII)、甲型流感病毒(FIUA)及乙型流感病毒(FLUB)鼻咽试纸的抗原检测情况。结果:5 106例患儿中,26.8%的患儿检出任一种病毒阳性,病毒类型以RSV为主;不同年龄患儿不同呼吸道病毒阳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患儿不同呼吸道病毒阳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起东莞市儿童医院呼吸道疾病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是RSV,<1岁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秋季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最高,不同人群应依据季节做好防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状况,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医院收治住院治疗的13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对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分离与鉴定。结果1324份标本中,检出阳性1012份,阳性率为76.44%,其中单纯病毒感染检出率为50.40%,单纯细菌感染检出率为16.2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3.40%。1324份标本中,细菌和病毒总检出率为76.44%,其中单纯病毒感染检出率为47.13%,单纯细菌感染检出率为16.2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3.40%;细菌类型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病毒类型以呼吸道合胞病毒A为主;不同年龄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儿童上呼吸道细菌和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流感嗜血杆菌和呼吸道合胞病毒A为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0~1岁为上呼吸道细菌感染高发年龄,1~4岁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年龄,冬季和城区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患者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常见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情况。方法 2010-07/2011-03,采集成都市3家哨点医院具备发热、咳嗽以及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炎性改变等临床症状的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302份;采用多重RT-PCR方法,对302份呼吸道标本同时进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腺病毒、人鼻病毒和肠道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302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72份,核酸阳性率为23.84%(72/302),其中两种病毒混合感染6份,占阳性标本的8.33%(6/72);5岁以下儿童患者标本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39.33%(59/150),其中偏肺病毒的检出率最高;6~18岁患者标本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5.15%(5/3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18岁以上患者标本阳性检出率为11.76%(14/119),其中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3月份病毒核酸检出率最高为74.36%(29/39),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毒核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都市发热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的病原体以偏肺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湖北省荆州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住院病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分析病毒病原谱特征。方法 收集2016—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哨点医院SARI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人鼻病毒、人腺病毒、人副流感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及人博卡病毒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SARI病原谱构成、季节分布规律及易感人群。结果 共收集并检测SARI病例样本1 506份,阳性检出率为55.11%,8种病原均有检出,其中病原谱前三的病毒为流感病毒(15.34%)、人呼吸道合胞病毒(9.83%)及人腺病毒(6.44%)。病毒混合感染率为7.97%,以人鼻病毒或人腺病毒合并感染最常见。病毒检出高峰在秋季(63.27%)和冬季(58.54%),不同的病毒呈现出其特征性季节流行规律,冬春季节主要流行流感病毒及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夏季为人腺病毒,秋季为人鼻病毒。5岁以下婴幼儿(60.69%)发病率高于成人。结论 荆州市SARI病毒性病原谱构成复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腺病毒及流感病毒是荆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014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2 776例患儿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项病原体Ig M抗体,包括副流感病毒(PI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嗜肺军团菌(LP)、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及Q热立克次体(CB)。结果 2 776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体抗体阳性1 237份,占44.6%,阳性率最高的是肺炎支原体(12.7%)。RSV、ADV夏季病毒感染率最低,春季最高;0.5岁~6岁组检出率较高,0.5岁组检出率较低。509例患儿呈现混合感染。结论商丘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其次是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季节相关。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原体的协同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6—2018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病人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谱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采集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副流感病毒1-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与B型和腺病毒共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进行检测,对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采集检测病例53 851例,总阳性检出率为23.25%(12 519/53 851),副流感病毒1-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与B型和腺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68%、0.10%、5.63%、13.44%、1.51%、0.74%和1.15%,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最高(χ2=23 427.78,P<0.001)。不同年份七项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存在差异(χ2=196.21,P<0.001);总阳性检出率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3型阳性检出率随着时间波动较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年龄越小,总阳性检出率越高,0~1岁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9.93%;七项总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3),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3)其它各项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没有性别差异(P>0.05)。 结论 2016—2018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七项病毒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七项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亦存在差异,研究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制定预防感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毒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集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喘息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咽拭子或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在701份标本中,病毒阳性382份,阳性率54.5%,感染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占首位,达29.0%,其次是流感病毒,占22.7%,鼻病毒占14.5%,副流感病毒占12.7%,腺病毒达到8.2%,>2种的病毒混合感染达17.5%。结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50.0%为病毒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鼻病毒等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混合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联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诊治时应根据所感染病原体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静  张德甫 《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51-1952
目的研究郑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病原学种类及分布,为儿童CAP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68例CAP患儿行痰培养及病毒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68例痰液标本中病原体检出率为76.3%(281例),其中细菌感染139例,病毒感染95例,细菌、病毒混合感染47例;细菌感染中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病毒感染则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为主,3岁以下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是其主要致病原,且于秋冬季节多发。结论郑州地区儿童CAP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流感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病毒感染则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为主,3岁下儿童易患CA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谱分布和流行特征,为防控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2012年3月~2015年2月间收集的576份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576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248例,阳性检出率为43.1%。男、女病例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1,P=0.542)。阳性标本中,单一病毒所致感染208例,混合感染40例,病原谱构成以腺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占比分别为19.4%、17.3%和14.1%。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腺病毒、博卡病毒和混合感染在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腺病毒、混合感染以2~岁人群为主,博卡病毒只在2岁以下人群中有发现。各病毒流行季节不同,具有季节差异性(χ2=17.427,P=0.001),春季检出率最低。结论 腺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是武汉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体,<5岁为主要易感人群。不同流行季节病毒谱也不一致,加强对上述病毒的监测和研究,应作为本辖区呼吸道病毒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0年吉林省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为以后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做出指导。方法采集门诊就诊的456例患者咽拭子标本,对其进行核酸提取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V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副流感病毒(PIV)1-4型、腺病毒(ADV)以及博卡病毒(HBoV)等5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检测出阳性标本92例,阳性率20.18%,以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8.11%)最高。结论 2010年7-12月吉林省地区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其中流感病毒感染居首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02年11~12月北京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爆发的病原。方法 收集2002年11~12月北京地区80例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咽拭子标本,应用经典病毒学方法(病毒分离和血凝试验)进行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分离鉴定,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Mp)的检测。结果 80例标本中检测到B流感病毒18例(阳性率22.5%)、A3型流感病毒2例(阳性率2.5%)、肺炎支原体13例(阳性率16.3%),未检测到A1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其中2例同时检测到B型流感病毒与Mp,1例检测到A3型流感病毒与Mp。结论 B型流感病毒是此次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Mp感染是第二位病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7年3月-2018年3月青岛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谱与流行特征。  方法  随机抽选青岛地区符合国家流感监测方案诊断标准的流感监测病例中的儿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作为研究对象,共检测359例。采集患儿咽拭子,采用多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对9种呼吸道病毒进行筛查。  结果  359例标本中200例至少有1种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55.71%(200/359)。其中,阳性最多的是流感病毒B型(Influenza Virus B,IVB)Yamagata亚型29.50%(59/200),其次是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15.00%(30/200),呼吸道腺病毒(Adenovirus,AdV)13.50%(27/200),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RSVA)12.50%(25/200),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A,IVA)H1N1亚型10.00%(20/200)等。2例3种病毒混合感染,1例4种病毒混合感染。  结论  2017年3月-2018年3月9种呼吸道病毒在青岛地区均有流行,IVB Yamagata亚型、HEV、AdV、RSVA亚型、IVA H1N1亚型为主要流行病毒。其中流感病毒、HEV、RSV、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9种病毒在各病毒流行月份存在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人群中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状况,为新兵人群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目标人群采取整群抽样,采用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1449名新兵血清中流感病毒A(Flu A)、流感病毒B(Flu B)、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腺病毒(AD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共5种病毒IgM抗体。结果检测的5种呼吸道病毒感染在某部新兵人群中均存在,按照病毒感染率高低依次为Flu A(35.6%)、Flu B(28.2%)、PIV(24.8%)、ADV(13.5%)和RSV(6.7%)。不同病毒感染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结论新兵人群对5种呼吸道病毒均易感,以流感病毒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院呼吸道感染(RTI)就诊儿童病毒学特点及其流行趋势。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7月住院部及门诊确诊为RTI(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5 384例患儿,对其鼻咽分泌物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FLUA/B)、副流感病毒1-3(PIV1-3)和腺病毒(ADV)检测与分析。结果5 384例RTI患儿中,病毒感染1 834例(34.06%);检出病毒1 884株,其中以RSV为主(895株,16.62%),其次是FLUA(376株,6.98%)、FLUB(278株,5.16%)、PIV1(179株,3.32%)、ADV(138株,2.56%)、PIV3(15株,0.28%)和PIV2(3株,0.06%)。RSV和PIV3感染以<1岁患儿构成比最高,分别为56.31%、40.00%,其次是1~2岁组,分别为27.04%、26.67%;FLUA在<4岁患儿中构成比(16.22%~25.53%)较高,FLUB在各年龄阶段均有检出(7.19%~16.55%);PIV1在<5岁患儿中构成比为8.38%~23.46%;ADV在1~4岁患儿中构成比较高(15.94%~34.78%)。 单一感染占97.55%;45例(2.45%)为混合感染,其中PIV1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居首位(25例),其次为RSV混合感染(24例)和FLUB混合感染(19例)。结论该院就诊RTI患儿感染病毒以RSV为主,其次是FLUA、FLUB、PIV、ADV;各病毒在各年龄阶段阳性率具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惠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病原谱的构成及流行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85例鼻咽拭子样本同时进行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85份样本中检出228份呼吸道病毒阳性的样本,阳性率为47.01%,其中混合感染20份,占阳性样本的8.77%。病毒病原谱构成前三位为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检出阳性率的时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1月至次年2月阳性率较高,不同月份检出的优势病毒不同。各年龄组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14,P〈0.05),不同年龄组病毒感染的病原谱构成也不同:0~5岁年龄组以鼻病毒为主;5岁以上各年龄组均以流感病毒为主。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毒核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2,P〉0.05)。结论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是惠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部分病原体的感染与年龄和季节有一定的关联;ARTI患者中部分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应长期监测呼吸道病毒的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非典型呼吸道病原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提供病原学依据。 方法 采集该院2013年1-12月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1 726例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快速检测和鉴定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嗜肺军团菌、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九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采用χ2检验分析检出率的人群、季节、时间分布差异。 结果 1 726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56.78%,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19.99%、呼吸道合胞病毒12.40%、副流感病毒9.21%、腺病毒5.16%、嗜肺军团菌5.16%,甲型流感病毒2.43%,肺炎衣原体1.10%,Q热立克次体0.9%;其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χ2=6.04, P<0.05);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检出率存在年龄差异(P<0.05);肺炎衣原体检出率不存在季节差异,其它病原体在检出率存在季节差异(P<0.05)。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5月达最高峰;Q热立克次体秋冬季未检出;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1月是检出高峰。重复感染率22.25%,其中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率高达16.3%。 结论 导致该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普遍。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毒性疾病的感染状况。方法 调查贵州省2013年度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432例,采集呼吸道标本421份,通过相应试剂盒提取核酸,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检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鼻病毒及偏肺病毒。结果 从421份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128份,阳性率为30.41%。其中流感病毒60份,阳性率为14.25%;冠状病毒8份,阳性率为1.90%;博卡病毒3份,阳性率为0.71%;腺病毒10份,阳性率为2.38%;偏肺病毒9份,阳性率为2.14%;鼻病毒38份,阳性率为9.03%;未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检出3例流感病毒和鼻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呼吸道病毒是导致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重要病原体,其中以流感病毒最为常见,鼻病毒其次,腺病毒、偏肺病毒等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