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平衡力对大型轧机万向接轴应力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热轧带钢厂粗轧机组R2轧机主传动轴进行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主传动轴危险截面在不同平衡力下的应力状态。分析了主传动轴断裂原因,揭示出平衡力大小对万向接轴危险截面应力状态的影响,对大型轧机万向接轴平衡系数的选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汽车覆盖件冷冲模具的三维实体设计技术进行初步的探讨,介绍基于UG环境下的模具三维实体设计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模具三维实体参数化建模与三维设计并行理念,阐述模具结构实体设计各种类型的资源库及其应用,并结合汽车覆盖件冲模设计中的关键和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旨在提高模具设计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汽车覆盖件冷冲模具中的修边模的三维实体设计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介绍了基于UG环境下的修边类模具三维实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具三维实体参数化建模和三维设计并行理念。针对典型模具结构设计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模具三维实体设计发展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旨在提高模具设计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黄波 《轧钢》2009,26(1):47-52
分析了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钢铁产品结构的升级、城市化建设以及工业布局的重新调整,热轧宽带钢轧机的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高潮。重点介绍了我国热轧宽带钢轧机建设的数量、设计产量、建设模式特点等综合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数控机床主轴箱的设计中,采用三维设计方法,利用Pro/E对其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及装配设计,并通过动态仿真和干涉分析,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法提高了产品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为产品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用VB作为开发工具,采用图库检索界面,使用树形图逐级检索和零件三维实体图片选择两种检索方法,结合数据库Access技术进行数据的管理,具体阐述了低压电器柜钣金件三维建模基本原理.完成了以Solid Edge三维软件为平台进行低压电气柜钣金件参数化设计建模及其装配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蜗杆蜗轮为对象,论述了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使用Visual C+ +对UG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蜗杆蜗轮的三维参数化实体建模,所完成的三维实体零件模型为后续的有限元分析、机构仿真和数控加工提供了必要条件,并展望了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的优势和三维造型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带钢热轧过程中温度演变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三维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法,耦合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场,应用ABQUS软件的二次开发用户子程序模块,建立了热轧过程 中的界面换热模型,对热轧IF带钢进行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开发了热轧过程中的是测温技术,在实验轧机对上带钢内部温度变化进行在线测量,以测结果修正了界面换热系数模型,利用所建立的传热模型对带钢热轧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考虑了轧制过程压下量、初始变形温度对温度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与实测的温度场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UG的三维实体建模功能和分析功能,对干熄焦用电磁振动给料机中的连接叉.进行参数化设计及结构分析,从而验证了连接叉的强度和位移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ANSYS的准双曲面齿轮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悬臂梁理论计算轮齿弯曲应力的不足 ,本文在ANSYS软件中采用从低级到高级的建模方法对准双曲面齿轮进行三维实体建模 ,并对齿轮进行分析 ,收敛计算到足够的精确度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文中采用了合理的分割方法对轮齿进行切块、选用六面体单元划分网格 ,根据赫兹理论对齿面瞬时接触椭圆施加半椭球分布压力 ,分析结果更准确。该建模方法易于实现参数化建模 ,为复杂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三维模型在选矿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三维模型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在选矿厂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引入三维模型,对设备衔接作用的部构件、机组安装和设备配置作多视角动态的立体图展示,有利于选矿厂设计对设备配置的空间布置,提高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黄帅 《机床与液压》2021,49(22):133-136
针对船用惯性导航设备的无转角抗冲击要求,基于无谐振峰减振器,设计一种三维平移缓冲平台,由于减振器水平方向阻尼不足,在水平方向增加了横向和纵向阻尼器。利用缓冲基本原理,建立三维平移缓冲平台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冲击设计条件利用ADAMS仿真软件计算出最优隔振器刚度和阻尼参数,最后对缓冲平台样机进行振动试验、垂向及横向冲击试验。结果表明:三维平移缓冲平台振动传递率小于3,冲击传递率小于40%。设计的三维平移缓冲平台为惯性导航设备抗冲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模型建立和设计、打印设备、扫描与监测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三维模型的数据获取、三维模型的设计和建立、打印设备和材料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了光学扫描在获取模型数据、三维测量的原理及应用,并研究其在打印过程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对三维模型的几何计算、轻量化、静平衡等问题进行总结,说明其在3D打印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6种3D打印设备,对其工作原理、材料、性能特点进行比较。对3D打印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模型建立和优化、打印过程监测、绿色加工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UG/WAVE技术的柴油机气缸体铸造模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德全 《铸造工程》2010,(4):30-32,35
在分析铸件的铸造工艺因素后,利用UG/WAVE技术,采用参数化驱动进行柴油机气缸体铸造模具的三维设计。在三维设计过程中,利用虚拟检查减少出错率;将三维实体模型转换成芯盒的二维CAD图纸,再进一步完善CAD设计。基于Ug/WAVE的模具设计,可大幅缩短设计周期,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The die turning injection (DTI) process, which can fabricate hollow plastic parts with a complex geometry,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DTI is a new technology, which is accomplished in three steps: (1) the primary injection step, (2) the die turns, and (3) the secondary injection step. Two separate halves of the part are injection molded during the primary injection. The die rotates to align the two halves for the secondary injection. The secondary injection along the aligned surfaces joins the two halves into the final hollow part. The proposed DTI technology provides several advantages. It has the ability to form hollow parts with high dimensional accuracy, the equipment requires a small working space and the machine control is fairly simpl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DTI process, industrial trials were performed to manufacture a hollow nozzle part for a washing machine.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a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commercial code, Autodesk Moldflow Insight. To design the hot runner system for the primary injection step, two types of hot runner systems, a V-shaped and a T-shaped runn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critical parameter that was measured in these two runner designs was the amount of warpage. An FE analysis for the secondary injection step was also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at the aligned surfaces of the two separate hollow halves. The cooling channel was also designed to cool the mold and control the uniformity of injection temperature. With appropriate control of the injection conditions, a hollow nozzle part having excellent dimensional accuracy was successfully manufactured using the proposed DTI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针对手工锻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种数控锻铜浮雕加工方法。采用Art CAM建立浮雕模型并保存模型的三维数据。同时根据二维图像,生成数控铣刀的走刀路线,在铜板上錾出图像的几何轮廓。结合浮雕模型数据,利用设计的机械锻打设备,按照由外轮廓到铜板中心的锻打方向锻敲铜板。锻打过程中,通过高速高精度激光测距传感器实现闭环反馈回路控制机械锻打设备的锻打深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很大程度上缩短了铜浮雕的加工时间。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速剪切原理,提出了双飞轮式棒料剪切结构,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及运动分析,然后运用三维CAD软件Pro/Engineer建立了零部件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虚拟装配(Virtual Assembly),最后用ADAMS软件对高速棒料剪切机关键部件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欣波  邱增帅  邵健 《轧钢》2014,31(5):14-16
针对热轧酸洗板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表面质量缺陷及低尺寸精度等问题,提出了热负荷前移的加热制度、降低尾部厚度精度以增加轧制稳定性、保证设备精度以减少划伤、采用激冷等手段解决轧辊系氧化铁皮缺陷等措施,使热轧酸洗板降级率大幅减少,并使结构用酸洗板规格范围得到了扩展。  相似文献   

19.
吴斌 《机床与液压》2020,48(23):55-59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加工中心是智能制造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组建生产压缩机壳体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为目标,对各组成单元进行选型、设计与组合调试。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生产线各单元进行三维建模和空间布局;运用Visual Component软件加载生产线模型,设置单元之间接口与信号的连接,编程并进行模拟仿真;根据仿真结果验证并优化生产线功能。根据模型和仿真结果完成智能制造实际生产线的组建。该设计为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组建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在各种误差源综合作用的条件下,FDM桌面3D打印机挤出机头相对于热床的定位精度情况,通过蒙特卡洛法对其定位精度进行评估。根据多刚体系统理论,建立3D打印机的拓扑结构模型;基于仪器精度理论,对误差向量进行综合分析,分析步进电机在运动过程中,各种误差源在x,y,z方向引入的误差向量,建立3D打印机的误差传递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法对在各种误差源综合作用的情况下打印机挤出机头的定位精度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置信概率95%情况下,挤出机头相对于热床在x,y,z 3个方向上的定位输出及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x=(70±0.099)mm,y=(50±0.100)mm,z=(20±0.518)mm。该方法可用于分析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误差补偿,提高定位精度;也可应用到精密仪器设计中用于精度分配计算,合理分配多刚体结构各环节的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