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经椎弓根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采用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至腰骶段结核4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植骨融合、截瘫恢复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随访1~20月(平均7.3月),9例胸腰痛症状消失,植骨区都骨性融合,1例截瘫患者由FrankelA级恢复为E级。术后后凸畸形角度平均矫正11°。结论通过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稳定脊柱及使神经减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的方法,62例均用四联抗痨治疗至术后l~1.5年。结果术后随访9~18个月,全部患者结核均治愈,植骨与取骨区全部骨性愈合,融合时间平均7~8个月,后凸矫正角度平均16°。全组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早期稳定性、融合率高、可预防及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3.
张文生  王涛  庞军  王建伟  王飞  白涛  史长安  刘涛  苏晨晨 《吉林医学》2011,32(15):3077-3078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一期经后路横突截骨入路行腰椎结核病灶及脓肿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并腰大肌脓肿17例,均取得较好疗效,术后腰痛消失。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腰痛消失,植骨融合,无一例复发。结论:一期经后路横突截骨入路、结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脊柱结核的安全、有效方法,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经3-4周正规抗结核治疗,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问大块自体髂骨/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8~24月.结果 1例腰后复发皮下寒性脓肿.11例植骨融合,植骨融合率为91.6%,植骨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个月).无窦道形成.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86%.结论 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同时一期建立和恢复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减少了脊柱畸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后路全脊柱截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全脊柱截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1例胸椎结核患者采用后路切除椎板、双侧椎弓根后椎体病灶完全清除,分两侧斜植骨、后路固定.结果 随访18~70月,平均38月,10例神经损伤病人不同程度恢复,X线检查见全部患者于术后3~9月(平均7.5月)植骨融合,均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 经后路全脊柱截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具有病灶清除彻底,无需开胸手术,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胸椎结核115例,其中经肋横突切除行病灶清除植骨术73例(A组),经胸腔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42例(B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复发率、植骨融合、脊髓神经恢复、畸形矫正情况和治愈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5~3a(平均2a),A组与B组相比,手术时间、出血量、复发率、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情况和治愈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70例有脊髓神经损害的病人,术后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经胸腔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与经肋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植骨术相比,术野宽敞,利于操作,易于结扎止血,彻底清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可较好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减少结核复发.但开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范围有限,而且内固定材料较贵,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肋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植骨术适用于全胸椎结核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宏勋  马珑  郑怀亮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4):1325-1326
目的 总结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8月共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均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根据术前、术后X线平片分析植骨融合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14~43个月,平均24个月.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结核无复发,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7个月,平均4.5个月.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术前Cobb角30.6°,术后Cobb角17.6°,平均矫正13.0°.结论 对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可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8.
付秀江 《当代医学》2011,17(10):78-79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并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腰椎结核并合并腰椎滑脱的40例患者,予以经后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术,观察术后结核恢复情况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10min。平均出血量800ml。术后患者症状及后凸畸形等均明显改善,ASIA评分和Cobb角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前Cobb角为(30.8°±8.7°),术后为(12.3°±4.3°),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平均5个月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后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彻底,脊髓减压全面,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术后即刻重建脊柱稳定性,是腰椎结核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结核患者20例,男10例,女10例;经2~4周正规抗结核治疗后行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椎间植骨,一期后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年。计算2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术前与术后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0个月~3年,平均15个月。1例脊柱结核复发。植骨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脊柱后凸畸形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矫正。术后并发手术切口感染形成慢性窦道1例,经窦道清除术后痊愈。术前与术后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所有病例神经功能均获得改善。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腰椎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平均18个月(12-26个月)的随访,45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后凸矫正角度19°,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脊柱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凸成角矫正畸形术后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56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4~6个月见植骨已骨性愈合。平均随访13个月,未有结核病灶复发。双钉棒系统及钉板系统10例未出现后凸畸形加重。单钉棒系统9例有2例术后出现后凸畸形加重,Cobb角丢失<10°。3例患者出现手术侧股前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及肌力<4级。患者一般生活均可自理。结论:在脊柱结核治疗中,植骨内固定能加强脊柱稳定,缩短卧床时间,并发症少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髂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1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手术前及手术后脊柱后突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21例中,优10例,良11例。21例患者结核病灶清除彻底,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畸形角度平均纠正19.8°±3.7°,X线片显示所植髂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5±1.3)个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道德  钟睿 《西部医学》2012,24(8):1474-1475,1478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椎次全切除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均行前路病椎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Frankel分级结合X线片判断疗效。结果所有病例作半年以上随访,每3个月复查X片,术后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恢复到Frankel E级,13例植骨完全融合,后凸畸形基本矫正,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无结核复发。结论经前路病椎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术野清晰、病灶清除彻底、植骨融合可靠、内固定稳定、畸形矫正满意、植骨融合率和治愈率高的特点,是目前脊柱外科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杨利斌  杨素敏  侯文根  路坦 《重庆医学》2015,(35):4972-4974
目的:探讨前路清除病灶、植骨联合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收治的31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变部位为下腰椎及骶椎,术前抗结核治疗3周以上,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髂骨)。术后卧床休息6~12周,持续使用抗结核药物12~18个月。结果随访12~43个月,有1例形成窦道,双侧形成脓肿,经再次手术切除窦道、清脓后愈合,植骨块无移位,结核病灶均愈合;13例有神经症状者基本恢复;31例术后随访未见椎体滑移,椎体高度、后突畸形矫正及椎体稳定性恢复满意,植骨于术后5~9个月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前后联合入路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和充分脊髓神经减压,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及坚强的三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黄吉林  胡豇  胡云洲  王彦川 《西部医学》2012,24(8):1490-1492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胸腰椎结核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钛钢板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结果切口一期愈合30例,延期愈合6例。随访1~5年,平均2.6年。15例脊柱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2°。椎间植骨6~8个月均获骨性融合,植骨块无移位和吸收,9例不全截瘫者术后9~16个月完全恢复,随访期内钢板螺钉无松动、脱出与折断,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胸腰椎结核行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钛钢板短节段内固定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骨性融合,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该术式治疗的5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程度和神经功能分级显著改善。脊柱后凸患者后凸角矫正平均(16.04±3.23)°。所有患者植骨均获融合,融合时间平均(4.50±1.32)个月。结论该术式治疗胸、腰椎结核可有效改善症状,矫正脊柱畸形,促进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7.
代萍  余蓓 《四川医学》2013,(9):1389-1390
目的 总结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同时病灶置管灌注化疗脊柱结核的治疗疗效.方法 从2000年10月~2011年11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84例,结核病灶位于胸椎20例、胸腰段12例、腰椎34例、腰骶段18例,病灶范围1~3个椎体,无跳跃病灶.手术方法:治疗组42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同时病灶置管,术后卧床、正规抗结核同时用异烟肼0.1+利福霉素0.25+0.9%氯化钠5ml灌注化疗1次/d,7~10d拔管;42例对照组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均卧床3~5个月,抗结核药物治疗9~18个月,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治疗组患者切口无窦道形成、内固定无断裂及松动、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结核病灶全部治愈优于对照组.结论 脊柱结核在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和植骨消灭死腔,坚强内固定矫正畸形和重建脊柱稳定性同时通过病灶置管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经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本组21例,平均31岁.其中C1-2 2例,C2-3 3例,C4-5 9例,C5-6 3例,C6-7 3例,C7 T1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其中,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15例,钛网植入内固定6例;应用钢板内固定19例, Apofix1例,枕颈融合1例.所有病例术后均采用颈围或头颈胸石膏外固定3个月,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平均随访21个月,其中1例使用钛网植入的病例中未融合,取出钛网再次髂骨植骨内固定后愈合;其余病例结核病灶愈合,颈椎生理弧度得以恢复,术后随访未见矫正角度明显丢失;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植骨融合,内固定器械无断裂,无结核病灶局部复发.结论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可恢复病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有利于结核病灶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冯大雄  康建平  叶飞  李骏 《四川医学》2010,31(8):1070-1072
目的总结腰骶段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2002年8月-2008年12月收治腰骶段脊柱结核31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结合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即前后路联合手术)21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经后方椎管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即单纯后路手术)10例,所有患者均一期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1年。①前后路联合手术21例,手术用时200-280m in,平均(220±18.3)m in,出血量400-600m l,平均(480±38.4)m 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椎间植骨平均在5个月融合,植骨融合率95.2%。②单纯后路手术10例,手术用时150-180m in,平均(170±14.6)m in,出血量300-500m l,平均(410±38.4)m l,8例切口Ⅰ期愈合,2例窦道形成,术后3个月窦道闭合;椎间植骨平均在5个月融合,植骨融合率90%。全组术后后凸成角0-4,°平均2°,无1例复发。结论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应根据病损和脓肿的部位,具体分析。适当的手术入路有利于减少损伤、彻底病灶清除、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34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手术前及手术后脊柱后突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34例中,优25例,良9例。34例患者结核病灶清除彻底,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畸形角度平均纠正19.8°±3.7,°X线片显示所植髂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4.5±1.4)个月。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