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Volterra模型预测在EMD端点延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的端点效应使得EMD分解结果产生严重失真,为了减小端点效应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将混沌序列模型引入EMD,提出采用Volterra模型解决分解中产生的端点效应问题。论述了基于Volterra模型的数据延拓技术原理,即先对原始数据进行Volterra建模,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数据进行延拓。该方法使端点处的延拓更加合理,从而使得三次样条曲线在端点处不会发生大的摆动,实现了准确的EMD分解。通过对仿真信号的研究表明,延拓抑制了分解的端点效应。把该技术应用于转子横向裂纹振动信号的EMD分解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Hilbert-Huang变换的端点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和对各个内禀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进行Hilbert变换时都会产生端点效应。为了克服 Hilbert-Huang变换中的端点效应,采用支持矢量回归机对信号延拓后再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EMD方法的端点效应问题,得到具有物理意义的内禀模态函数;然后再次采用支持矢量回归机对IMF分量进行延拓后进行Hilbert变换,可有效地抑制Hilbert变换中的端点效应,获得准确的瞬时频率和瞬时幅值,从而得到具有物理意义的Hilbert谱。对仿真和实际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支持矢量回归机的数据序列延拓方法能有效地解决Hilbert-Huang变换中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而且其效果优于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序列延拓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端点效应的产生机理和关于端点效应的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Kriging预测模型的抑制EMD端点效应的新方法.通过计算信号及其包络线的最优线性无偏预测,将信号的上、下包络线进行延拓,从而最大化地逼近原始信号两端点,并将未延拓的分解结果、基于镜像延拓法得到的结果和基于Kriging预测延拓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算例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Kriging预测模型的延拓方法抑制EMD端点效应的效果最优,能够精确反映信号特征,有利于准确提取结构的模态参数,提高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由于信号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过程中所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分析了现有数据延拓方式的利弊,并在基于斜率(slope based method,简称SBM)方法以及改进方法(improved slope based method,简称ISB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斜率再优化(re-optimization slope based method,简称RO-SBM)方法用于信号序列的极值点延拓,然后对延拓后的数据进行EMD分解,得到相应的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分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RO-SBM方法进行数据延拓,相比镜像延拓以及ISBM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抑制EMD中的端点效应问题,提升HHT方法的信号分析性能.通过基于RO-SBM方法进行数据延拓的HHT方法准确分离出了某转子系统的局部碰摩径向振动信号中所包含的故障特征分量,并将此方法成功应用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领域.  相似文献   

5.
针对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由于信号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简称EMD)过程中所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分析了现有数据延拓方式的利弊,并在基于斜率(slope based method, 简称SBM)方法以及改进方法(improved slope based method,简称ISB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斜率再优化(re-optimization slope based method, 简称RO-SBM)方法用于信号序列的极值点延拓,然后对延拓后的数据进行EMD分解,得到相应的 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分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RO-SBM方法进行数据延拓,相比镜像延拓以及ISBM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抑制EMD中的端点效应问题, 提升HHT方法的信号分析性能。通过基于RO-SBM方法进行数据延拓的HHT方法准确分离出了某转子系统的局部碰摩径向振动信号中所包含的故障特征分量,并将此方法成功应用于旋 转机械故障诊断领域。  相似文献   

6.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中的端点效应问题,在研究总结了现有端点效应抑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延拓和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弥补了SVM延拓依然找不到端点以及窗函数会改变原始信号的缺点。首先,采用SVM对原始信号两端分别进行延拓,将延拓后的数据进行加窗处理(中间加矩形窗,延拓数据加海明窗);然后,利用EMD方法对加窗后的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内禀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最后,将IMF分量的两端延拓部分去掉,以此来达到抑制端点效应的目的。以正交性为量化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的性能,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好地抑制端点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应用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分析抽油机系统效率变化的趋势项。讨论了EMD方法的端点效应。为了解决EMD的端点效应,首先应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对抽油机系统效率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和预测,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SVR回归和预测具有较高精度;然后应用SVR方法对系统效率测试原始数据进行双边延拓,对延拓后的数据信号进行经验模式分解。延拓前后分解所得的效率变化趋势对比表明,SVR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EMD的端点效应,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变化趋势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D)进行信号处理过程时,端点效应抑制是关键步骤。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络匹配的双极值点延拓算法,实现了对EMD分解过程中端点效应的抑制处理,并通过了仿真验证。首先,将端点处连续的几个极值点的包络线作为模板子波;再者将模板子波与波形内部的极值包络进行有效匹配;然后将匹配区段前方的两个极值点作为延拓极值进行极值延拓,实现了抑制EMD分解过程中端点效应的目标。并通过仿真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机械传动》2013,(3):83-87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希尔伯特-黄变换分解会产生端点效应,现已提出了诸多的端点效应抑制方法。首先引入了端点效应问题,介绍了镜像延拓法、平行延拓法、极值延拓法、多项式拟合延拓法原理;提出延拓方法评价指标,采用仿真信号对四种抑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镜像延拓法是相对最优的处理方法;采用基于4种端点延拓方法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凯斯西楚大学轴承故障数据依次进行处理;最终通过仿真分析与实例故障诊断均验证了镜像延拓法在解决端点效应问题方面的相对最优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中的端点效应,利用基于掩模信号法的端点处理方法,对信号进行外延后再进行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EMD方法的端点效应问题.同时利用掩模信号对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进行延拓后,再进行Hilbert变换,有效地抑制了Hilbert变换中的端点效应.系统仿真信号以及实测信号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郭云喜  张洁 《机械》2012,39(8):18-21
在分析经验模态分解端点效应出现原因的基础上,采用BP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法对端点效应进行研究.在实验中,通过延长信号的采样时间,使端点的数据延长,从而抑制EMD分解时产生的端点效应.同时为了比较两种数据延长方法的效果,分别将延长后的数据进行EMD分解.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都可以有效抑制端点效应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提高经验模态分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B样条经验模式分解(B-spline empir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BS-EMD)的端点效应问题,指出了现有延拓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B样条经验模式分解端点效应消除方法.首先采用支持向量机对原始信号进行延拓;然后用B样条插值方法对延拓后的数据进行插值计算得到信号的均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LMD和IED-SampEn的齿轮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改进的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和瞬时能量分布(Instantaneous energy distribution,IED)-样本熵(Sample entropy,Samp En)的齿轮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针对LMD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提出最大相似系数法改进的LMD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信号内部寻找与两端指定波段相似系数最大的波段,来实现端点效应的改善。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LMD的端点效应问题。采用改进的LMD方法分解信号得到瞬时幅值函数,由此可以获得信号的瞬时能量分布,将其作为样本熵输入获得IED-Samp En,通过试验研究并与PF-Samp En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ED-Samp En能够合理地、有效地反应齿轮的故障状态,作为齿轮振动信号的特征矢量具有典型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故障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SVM信号延拓改进的EEMD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抑制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中出现的端点效应和模态混叠现象,在信号组综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EMD)的基础上,从抑制信号干扰和噪声污染影响以及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拟合误差逐级传播方面,提出利用信号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简称SVM)延拓改进EEMD.通过对仿真和实测信号研究,比较了EMD和EEMD的分解,提出改进的EEMD方法不仅减少了虚假模态分量、避免了模态混叠,而且有效抑制了端点效应.与基于镜像延拓改进的EEMD方法比较表明,本研究方法的时频谱更加清晰,虚假模态分量更少,有效解决了端点效应引起的分解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时培明  蒋金水  刘彬  王俊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2):1616-1623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中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一种边界局部特征尺度延拓的EMD改进方法。通过计算信号边缘处与信号内部任何一段子波的匹配误差,确定信号的规律性强弱。在信号内在规律性较强的情况下,进行内在的匹配波形延拓,最大限度地维护信号的内在趋势;在信号规律性较弱的情况下,特别是信号边缘发生异常变化的情况下,只考虑边缘处的局部信息,根据边缘局部极值点的特征进行延拓,对延拓的极值点序列进行包络拟合,估计出均值曲线。该方法保证了信号有效数据的正确分解,提高了信号的分解精度,实现了EMD算法的改进。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较好地抑制EMD端点效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镜像延拓和RBF神经网络处理EMD中端点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经验模态分解端点效应出现原因的基础上,采用镜像延拓法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法对端点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一组数值仿真信号和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实测得到的加速度信号进行了边界处理和经验模态分解。算例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基于边界两端预测数据,都可以有效抑制端点效应对分析信号的影响,提高经验模态分解的效果。另外,对于复杂信号仅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延拓原始信号,对抑制端点效应的效果不很明显,而对复杂信号经滤波后先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再利用镜像延拓进行处理,则可以明显抑制端点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热力参数非线性、非稳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算法与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简称PNN)的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针对EMD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采取基于波形相似度的镜像延拓法进行改进,以得到更准确、更真实的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分量,从而有效提取了故障特征信息,并通过PNN训练判别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类型。以某电厂600MW火电机组实时运行数据为基础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EMD与PNN的汽轮机通流部分诊断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判别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故障类型,其准确率明显高于基于EMD与PNN的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EMD端点效应的评价指标及抑制端点效应的窗函数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处理数据的时候,端点效应成为影响该方法精度的主要因素,即在“筛”的过程中上下包络在数据序列的两端会出现发散现象。端点效应会增加一些虚假成分,信号的总能量也随之增加,本文提出可以计算EMD后信号的总能量,来评估端点效应的影响程度。为了抑制端点效应,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即在信号序列上加窗函数,仿真结果表明,窗函数法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