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Sirofil-竹节复合纱的纺制及性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改造过的棉纺设备上纺制棉涤Sirofil-竹节复合纱,采用Sirofil(赛络菲尔纺)与竹节纱纺纱技术相融合的纺纱技术,具有其独特的工艺特点。文章通过对纺制出的Sirofil-竹节复合纱与普通竹节纱的强伸性能、毛羽指数分析比较,认为Sirofil-竹节复合纱的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3.
苎麻复合纱成纱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纺制的同支Sirofil纱、包芯纱、交捻纱等麻复合纱线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与纯苎麻纱比较表明Sirofil纱具有更优良的性能,文章为苎麻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包芯纱和Sirofil纱纬平针织物的保暖效果.采用水溶性维纶长丝与棉粗纱为原料,在环锭细纱机上分别纺制了包芯纱、Sirofil纱以及相应线密度的纯棉纱.分别测试了包芯纱、Sirofil纱的强力、毛羽、条干及退维前后纵向形态和横截面形态,认为退维后包芯纱具有中空结构,Sirofil纱具有多孔结构.采用这些纱线分别织造纬平针织物,通过测试并比较织物的保暖性、透气性、硬挺度、顶破强力,认为当水溶性维纶含量在20%~25%时,制得的包芯纱织物和Sirofil纱织物保暖效果较理想;随着维纶含量的增大,包芯纱织物和Sirofil纱针织物的透气性增大,顶破强度和硬挺度减小. 相似文献
5.
6.
探讨包芯纱和赛络菲尔纱成纱性能差异及赛络菲尔纱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的优选。阐述了包芯纱和赛络菲尔纱纺纱原理和特点,对同原料同号的两种纱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赛络菲尔纺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进行了工艺优选。结果表明:由于包缠结构的差异,与同号包芯纱相比,赛络菲尔纱条干、3 mm有害毛羽、强伸性能均优于包芯纱;赛络菲尔纱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配置以5 mm为较优。认为:在开发功能性纱线产品时,可参考上述结论,根据面料服用性能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宜的纺纱方式。纺制赛络菲尔纱时,应注意通过工艺试验优选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 相似文献
7.
8.
9.
以锦纶低弹丝和绢粗纱为原料,纺制不同捻度、不同喂入间距的绢丝/锦纶长丝sirofil复合纱,测试了复合纱的强伸性能、条干不匀和毛羽。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实验范围内,复合纱成纱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纺纱捻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纺纱两组分喂入间距对其影响不大;成纱捻度和两组分喂入间距对成纱的条干不匀CV值影响不显著;复合纱的毛羽指数随成纱捻度及两组分在前罗拉处喂入间距的增加均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得到实验范围内绢丝/锦纶长丝sirofil复合纱的优化纺纱工艺参数:捻度850捻/m,前罗拉喂入间距18 mm。 相似文献
10.
涤棉丝Sirofil复合纱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涤棉丝Sirofil复合纱的结构与性能.分析了涤棉丝Sirofil复合纱的结构与性能,并与传统纯棉纱、涤棉包芯纱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采用Sirofil复合纺纱方法可使纱线的强力提高,毛羽减少,条干均匀度改善,纱线的耐磨性能和抗剥毛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赛络菲尔纺的纺纱机理及其意义。重点分析了在传统棉纺细纱机上生产棉 /涤赛络菲尔复合纱的工艺关键 ,并对棉 /涤赛络菲尔复合纱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2.
Sirofil-竹节复合纱纺纱工艺设计及性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造过的环锭细纱机上将Sirofil纺纱技术与竹节纱纺纱技术相结合,通过对长丝与须条间距、长丝预加张力以及捻系数选用不同水平值,对Sirofil-竹节复合纺纱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工艺优化,改善和提高了纱线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13.
14.
以低弹涤纶长丝和精梳纯棉粗纱为原料,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平分法纺制不同捻系数的棉/涤纶长丝Sirofil复合纱,并测试了纱线的强伸性能。分析得出实验范围内棉/涤纶长丝Sirofil复合纱的最优捻系数范围为303~321。 相似文献
15.
16.
17.
探讨应用Sirofil纺纱技术开发中空纱的技术要点.利用水溶性维纶纤维可以融于热水的特性,对环锭细纱机进行改造,用Sirofil纺纱方法纺制出了中空纱.指出开发中空纱,细纱机改造是重点,挡车工正确操作是关键,优选工艺参数是保证,同时还要优选纺纱专件和加强生产管理,以确保成纱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并要正确制定中空纱退维的有关工艺,以满足产品风格特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探讨嵌入式纺纱技术在花式纱开发领域的应用。将嵌入式纺纱技术应用于花式纱品种开发领域。通过产品构思、模型设计并进行实际纺纱试验,开发出芯鞘结构纱、记忆花式纱、低扭矩纱、段彩纱等多种花式纱品种。认为,将嵌入纺基本原理与多种纺纱方法相结合,通过结构变形,改变长丝、短纤粗纱的材质以及在纱线中存在的形式,引入色彩元素等方法,可以使纱线呈现特殊的结构和外观效果并赋予其全新的功能与风格,开发出形式多样的新型花式纱品种,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