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民安全、稳固基层政权的重要决策,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在黑恶势力逐步从硬暴力转向软暴力、帮派转向公司、黑色产业转向白色产业以及寻"伞"到变"伞"的转型背景下,基于传统的组织犯罪理论,黑恶势力将给我国公民安全、经济发展、政治环境以及政权稳定带来连锁性威胁。当前,扫黑除恶需要坚守法治思维,维护现代法治基本原则,在此前提下创设新型法律制度,应对黑恶势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民族影视业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充分发掘为创意基点,分析仪式的社会化功能与影视叙事的关系。对人类学纪录片《虎日》运用仪式象征成功替代现代医疗文明的实践予以分析,指出仪式在影视中可以通过其应用性转向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可持续发展,并从市场建设的角度反思影视人类学的传统学科范式,指出影视人类学必须破除纪录片的狭隘格局,大力创作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故事片,完成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符号经济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今西方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由简单向复杂化的历史转型,但这并不意味着阶级已经从社会关系中消失或者说阶级划分已经无关紧要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在阶级划分理论上,从一元标准转向多元标准,以剥削、权力和知识为标准的阶级划分理论,扩展和延异了传统阶级概念的内涵,但其研究方法需加以辨析。在阶级斗争日趋衰落和式微的同时,以争取公民权利和各种生活机会为指向的新社会运动方兴未艾。一些西方学者对此进行了新的阐发,使阶级斗争理论由宏观经济政治领域转移到微观社会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正当防卫论有必要从权利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其原因在于审判实践长期持法益衡量论,使得在正当防卫中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始终成为优先保护的利益,但这会侵害防卫人的自我决定权,使正当防卫变为被动的事后防御性措施。正当防卫的本质除法益保护之外,它还是一种权利。因为,正当防卫的制度利益就是优先保护防卫群体的防卫权。但是,这种防卫权不同于其他权利,它是一种合法暴力权:反击侵害人的防卫权应是合法暴力权;防卫紧迫性时行使的防卫权应是合法暴力权。正当防卫本质论上向合法暴力视角的转向,必然要求明确合法暴力权的使用条件。即,防卫人使用合法暴力权必须具备防卫意图和实施行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校园暴力与学校社会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暴力的发生原因可从学生个人特质、家庭背景和学校有关教育缺失等几个因素去寻找。而在诸多应对校园暴力问题的思路中,学校社会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因此,学校社会工作应该积极介入学生、家庭和学校,以缓解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农村黑恶势力滋生的根源在于社会结构变迁。由于急剧的社会变革.我国农村社会传统的内生权威式微,如大村落家族衰微、村落共同体走向瓦解、社会阶层分化等.而以国家强力为代表的外生权威又未能及时建立。在社会结构失衡的大背景下,农村黑恶势力依靠暴力、胁迫等非正当手段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关系资源的角逐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从而得以滋生并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抢劫既是危害严重的犯罪,又是发案率较高的暴力性犯罪.抢劫罪基本的特征是以不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暴力作为抢劫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实践中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因此,有必要从抢劫行为中暴力的实施对象、程度等视角来阐释暴力的本质,以准确区分抢劫罪与其他的暴力犯罪、抢劫犯罪的既遂、未遂等性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代婚姻暴力问题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社会婚姻暴力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暴力问题突出。受害者以没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妇女为主,在知识分子中存在大量的精神暴力。尽快出台"反婚姻暴力法"和完善关于婚姻暴力的法律法规来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已刻不容缓。同时要从建立家庭的基础抓起,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婚姻服务,实现婚姻的社会功能,立足社区,建立完善的婚姻家庭服务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婚姻家庭教育的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当前暴力性犯罪案件中所使用的作案凶器已趋向于从刺器、棍棒等转向枪支类。从1994年起,北京市的涉枪案件呈急剧上升趋势。从受理的各类涉枪案件看,1994年与1993年相比,现场数增加三倍多,检验案数增加四倍多,件数增加八倍多。其中有不少影响大、手段恶劣、性质严重的特大案件。经过对枪支的收缴和鉴别,在这些案件中,犯罪分子多使用非制式枪支作案。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0.
仪式范围广阔,包含国家仪式、民族庆典、民间狂欢等各种类别的仪式.作为国家意义上的仪式,从史前的巫术集会,发展为封建时代的展现皇权的祭祀等活动,至当代国家仪式已演进成为一种媒介和政治传播事件.国家仪式是以国家为行动和行为单位,运用象征性的语言、人员、活动、组织方式,在确定的时间、空间、场合中,以物质形式创造一种国家性的表征事件.  相似文献   

11.
在防治家庭暴力工作中,如何处理家庭暴力施暴者,成为国内外警界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家庭暴力施暴者之所以实施暴力,是与社会文化中对丈夫惩戒权的认可、社会上和家庭内的权力与控制关系、男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暴力倾向与行为的养成分不开的。针对施暴者,国内外警察采取了惩处与打击、教育与矫治两种策略。  相似文献   

12.
言论自由是国际人权法和各国宪法所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互联网平台使言论自由获得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与表达渠道,虚拟的共同体成为其特殊载体和存在空间,隐秘性、多向性、迅捷性等成为其明显突出的特点。言论自由在凭借网络实现便利表达之时,过激言论和舆论暴力等现象借助网络空间不断地滋生蔓延,故有必要对网络言论加以法律限制。我国目前的法律对其调控重事后惩治轻事前预防,可操作性较低,应当把言论自由权细化和融入到实体法之中,用更多的实施细则强化对言论自由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治安管理处罚中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治安管理处罚体系中的量罚问题一直是困扰警察执法的一个症结。我国大多数警察还是采用"估堆"的方法裁量治安管理处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量罚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加上通常一些法律都规定得比较原则,给自由裁量留下了较大的伸缩空间。所以,在治安管理处罚中探索出一个科学的方法进行量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家庭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丑恶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行为,在我国有渐次多发的趋势,给正常的家庭关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现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杀手.在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道德上的谴责与法律上的防治、惩戒之外,我们应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纳入刑法体系,以期在预防、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修订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家庭暴力方面的规定,是我国规范家庭成员间行为的又一重大进步。婚姻暴力是最主要的家庭暴力,它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社会、经济、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和制止婚姻暴力要从立法、执法方面加大力度,加强法制宣传,树立男女平等的法律意识,形成以政府、司法、妇联各机构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服务、保障、预防、制裁等为构架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监狱警察权力是监狱警察为实现国家意志,组织管理囚犯在实现刑罚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对囚犯理念、行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监狱警察权力场域是其主体争夺支配性资源和价值评价话语权的空间场所。当下监狱警察"改造"话语霸权在表征现代行刑理性精神的同时,也遮蔽了监狱警察权力不断扩张的问题、意识形态权的单向度问题和权力私人化的问题。监狱警察权力去蔽的空间和权力制约的空间,应当是当下监狱警察权力自主建构的主要场域。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赔钱赎刑"现象,结合办案实践,多方面深入解读经济赔偿与国家刑罚权的关系。同时提出了建立财产保全、国家补偿制度、丰富非刑罚惩罚手段等建议,以期发挥经济赔偿在新刑罚改革中的作用,为刑事案件轻缓化处理提供更为合理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刑罚是由法律规定的 ,这只是一种表面认识。深入分析 ,在立法之后潜藏着社会政治因素的深刻影响。从社会学角度分析 ,刑罚权是国家政权的派生物 ,刑事政策则直接关乎一国刑罚体系、结构和种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在惩治"软暴力"犯罪中应当贯彻。由于"软暴力"尚未载入刑法典,司法实践中要将此类行为入罪,仍须沿着规范评价路径,以具体罪名的构成要件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同时,根据成文法主义要求,司法解释性质的文件可用作说理论据,但不能作为直接裁判依据,其溯及力可参照司法解释的溯及力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警察在正当执法中遭遇无理取闹,被谩骂、殴打、恶意投诉,甚至致伤致残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应分析暴力袭警致使警察权益受损的原因,完善警察权益保障机制,严惩袭警行为,维护人民警察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