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1A1(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72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ALDH1A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9%(535/1072),在癌旁组织中为43.3%(465/1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全组患者的中位OS为32.2个月。ALDH1A1阳性表达者为23.3个月,低于阴性表达者的60.4个月(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ALDH1A1表达、分化程度、TNM分期、年龄、淋巴结转移、癌栓、浸润深度和神经侵犯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结论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有可能成为反映胃癌预后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Maspin和Bmi-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spin和Bmi-1在60例鼻咽癌及40例正常鼻咽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aspin在鼻咽癌及正常鼻咽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27/60)和90.0%(3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在鼻咽癌及正常鼻咽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45/60)和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和Bmi-1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 (P<0.05)。Maspin与Bmi 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06,P<0.05)。结论 Maspin和Bmi-1表达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增殖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Bmi-1、POU5F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69例子宫颈癌组织和16例子宫颈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新鲜组织标本中Bmi-1 mRNA、POU5F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Bmi-1 mRNA、POU5F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1±0.05和1.75±0.17,高于配对癌旁组织的1.16±0.17和1.46±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 mRNA、POU5F1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倍比关系分别为1.31±0.49和1.20±0.95。Bmi-1 mRNA表达与民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POU5F1 mRNA表达与民族、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年龄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Bmi-1、POU5F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两者可能与子宫颈癌的不良生物学特性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王前  安泽武 《肿瘤学杂志》2013,19(11):858-861
[目的]探讨HIF-1α和VEGF在大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大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癌旁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均为阴性,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66/9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癌旁组织中VEGF的表达均为阴性,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0%(63/9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592,P〈0.05)。[结论]HIF-1α与VEGF的表达率均随着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发展而增高,共同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判定指标。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蛋白表达,促进大肠癌血管生成而促进大肠癌的转移,抑制HIF-1α的表达可能是治疗大肠癌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SATB1)的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39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对照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9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对照组织中SATB1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SAT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9.23%(27/39),SATB1 mRNA表达量为(1.178±0 644),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TB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有淋巴结转移其SATB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与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SATB1 mR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与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SATB1基因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表明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而SATB1高表达预示结直肠癌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较晚,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因此检测SATB1表达可作为临床上筛选结直肠癌高危转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新指标,并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ult-1)在子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Gult-1在子宫颈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癌旁组织、子宫颈腺癌组织中,Gult-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1/45)、58.67%(44/7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3,P=0.00);Gult-1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类及浸润深度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ult-1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Gult-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27,P=0.04).结论 子宫颈腺癌组织中Gult-1的过表达预示癌组织分化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及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周峰  茅国新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12):1076-1080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和β-链蛋白(β 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WT1和β catenin蛋白在48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2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 WT1蛋白在NSCLC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10.0%(P<0.05),β-catenin蛋白在NSCLC和癌旁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2.9%和15.0%(P<0.05)。WT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性别、年龄、肿块直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和pTNM分期均无关(P>0.05);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与组织分化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块直径、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NSCLC中WT1蛋白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31,P<0.05)。结论 WT1和β-catenin蛋白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iam-1和HPA-1基因在肝癌中的定量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6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iam-1 mRNA及HPA-1 mRNA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配对癌旁组织(距癌2 cm)及正常肝脏组织中(距癌>5 cm)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   肝癌组织中Tiam-1 mRNA的表达水平(43.83±11.6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4.82±8.16)和正常肝脏组织(6.02± 5.36)(均P < 0.05),癌旁组织中Tiam-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 < 0.05)。肝癌组织中HPA-1 mRNA的表达水平(35.28±11.8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2.94±6.25)和正常肝脏组织(4.17±3.49)(均P < 0.05),癌旁组织中HPA-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 < 0.05)。Tiam-1及HPA-1的表达增强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均P < 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证明了Tiam-1和HPA-1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OR=0.523,P < 0.05)。   结论   Tiam-1 mRNA和HPA-1 mRNA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两者的表达增强可促进肝癌的侵袭转移。联合检测Tiam-1及HPA-1对于指导肝癌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mi-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评价Bmi-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随机收集2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对照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Bmi-1mRNA表达情况;另外收集我院2002~2004年146例有3年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术后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检测Bmi-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Bmi-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RT-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Bmi-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免疫组化分析表明,Bmi-1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7.8%(99/146)。Bmi-1的表达与胃癌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Bmi-1在胃癌组织表达状态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中Klotho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80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Klotho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状况。结果   80例喉癌组织中的Klotho mRNA 相对表达量为0.2890±0.012,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0.7908±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lotho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290±0.009,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0.5368±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无关(P>0.05)。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Klotho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率分别为53.8% (43/80) 、26.2% (2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otho基因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表达可能受Klotho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的调控,且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Bmi-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癌旁和正常组织中CD133、Bmi-1的表达,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与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和大小、病理分级、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Bmi-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30/60)和73.33%(44/60),显著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01);CD13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Bmi-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相关(P<0.01),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CD133和Bmi-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CD133+肿瘤细胞,即肿瘤干细胞;CD133+肿瘤细胞和Bmi-1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Bmi-1表达可能成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廖娟  梁静  雎岩  赵金  李洁  李涛 《陕西肿瘤医学》2013,(11):2482-2485
目的:研究4种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s of differentiation,Id)Id1,Id2,Id3和Id4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对应癌旁肺组织中4种Id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NSCLC患者临床参数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6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4种Id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7.4%,89.7%,88.2%和64.7%,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 <0.05);Id1和Id3蛋白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Id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4种Id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Id2蛋白阴性与阳性表达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种Id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达上调,Id1和Id3与NSCLC的分化程度相关,Id2蛋白与NSCLC的转移及患者的预后相关,可能作为评价其预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Vav3与MMP-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Vav3与MMP-2在91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的Vav3、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52/91)和68.1%(62/91),均高于癌旁组织的30.5%(25/82)和25.6%(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v3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血管浸润情况有关(P<0.05);MMP-2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Vav3蛋白与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13,P=0.003)。结论 Vav3蛋白在胃癌中高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血管浸润有关,且与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提示Vav3蛋白可能参与胃癌侵袭与转移通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激酶(PIKK)家族成员生殖器形成抑制基因1(SMG 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mTOR调节相关蛋白(Rapto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乳腺癌组织68例及配对癌旁组织40例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上组织中SMG 1的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mTOR和Raptor的表达水平,分析3者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法分析3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SMG 1的阳性表达率为27.9%(19/68),低于癌旁组织的77.5%(31/40)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的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mTOR和Raptor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54±0.213和4.137±0.626,均高于癌旁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5)。SMG 1表达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均有关(P<0.05),mTOR表达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有关(P<0.05),Raptor表达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均有关(P<0.05);SMG 1表达与mTOR和Raptor表达呈负相关(r=-0.547、r=-0.415, P<0.05),mTOR和Raptor表达呈正相关(r=0.664, 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mTOR、Raptor呈高表达而SMG 1呈低表达,3者表达均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有关,提示PIKK家族成员SMG 1、mTOR和Raptor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RNA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1(TRDM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90例及对应癌旁组织3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上述组织中TRDMT1蛋白的表达,同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 结果TRDMT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6%(50/90),高于癌旁组织中的114%(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DMT1表达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TRDMT1阳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330个月,显著低于TRDMT1阴性表达者的420个月(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TRDMT1表达均为影响胃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 结论TRDMT1在胃癌中表达升高,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且对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POU5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142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及86例癌旁黏膜组织存档蜡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上组织中POU5F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分析POU5F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POU5F1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胞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高表达率为47.2%(67/142),高于癌旁黏膜组织的23.3%(2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U5F1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远处转移、CEA、CA50及CA199均无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直肠癌患者中POU5F1高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6.4个月,低于低表达者的3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POU5F1表达为影响OS的独立因素。结论 POU5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及OS有关,在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预测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三阴乳腺癌(TNBC)组织中ERK-1和p27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TNBC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ERK-1和p27的表达情况.结果:TNBC组织中ERK-1和p27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表达率分别为55.36% (31/56)和30.36% (17/56),分别高于和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5);56例TNBC组织中,ERK-1和p27蛋白在组织学分级G3级表达率高于G1+G2级(P<0.05),ERK-1的病理分期Ⅲ期的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ERK-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类型无关(P>0.05),而p27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ERK-1和p27在TNBC中分别呈高表达和低表达,提示ERK-1、p27与TNB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肠癌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KC-α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47(66.0%)与大肠正常组织3/15(20.0%)及腺瘤10/21(47.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明显相关(P〈0.05)。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55.5%),28/47(59.6%),与正常组织中表达2/15(13.3%),1/15(6.70%)及腺瘤组织中表达8/21(38.1%),9/21(42.9%)相比呈递增趋势(P〈0.05)。大肠癌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EA水平关系不大(P〉0.05);Cdk4阳性表达则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PKC-α,Cy-clinD1和Cdk4的高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对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沉默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GAM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间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67例食管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GAM1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GAM1 shRNA(shPGAM1组)或shRNA-NC(NC组)转染至食管癌Eca-109细胞,分析PGAM1基因沉默对Eca-109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GAM1对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影响。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PGAM1高表达率为58.2%(39/67),高于癌旁组织的31.3%(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AM1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shPGAM1组和NC组中PGAM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48±0.10和1.0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检测结果 显示,培养24、48、72、96 h后,shPGAM1组Eca-109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7.65±7.42)%、(79.34±9.11)%、(70.17±6.84)%、(60.36±7.95)%,明显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后shPGAM1组和NC组的Eca-10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36±5.38)%和(24.8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PGAM1组和NC组Eca-109细胞培养上清的葡萄糖消耗量分别为(56.84±11.35)%和(99.87±10.48)%,shPGAM1组和NC组Eca-109细胞培养上清的乳酸含量分别为(48.02±10.18)%和(99.00±1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PGAM1组细胞的PTEN表达量高于NC组(P<0.05),而p-Akt、p-mTOR表达量均低于NC组(P<0.05)。结论   PGAM1高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通过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的Warburg效应,促使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