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究金属、微塑料和二者复合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了两种微塑料和锌及其复合污染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0.1%PE可提高碱解氮含量(21.76%)和脲酶活性(52.35%),1%PE则可降低速效磷含量(87.39%),10%PE可提高有机质含量(55.84%);PBAT对土壤养分的促进作用高于PE对土壤养分的促进作用,PBAT对养分的促进作用随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单一锌污染(200 mg·kg-1)可提高了脲酶活性(34.43%),400 mg·kg-1则可显著降低有机质含量(21.36%)和速效磷含量(73.77%),而800 mg·kg-1则可显著提高碱解氮含量(38.35%);在微塑料(1%)和锌(400 mg·kg-1和800 mg·kg-1)复合污染处理中,PE(1%)-Zn显著提高了速效磷含量(279.18%~387.77%),但800 mg·kg-1的促进作用大于400 mg·kg-1的促进作用,PBAT复合处理能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半变异方差函数的方法揭示海坛岛的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结果表明:海坛岛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7.77g/kg、41.68mg/kg、27.57mg/kg和49.12mg/kg,各养分指标变异系数(CV)为中等变异水平。土壤养分由高到低可分为5级,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低;有效磷十分丰富;速效钾含量极低。半变异方差函数显示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空间自相关性较低(块金效应都大于85%)。海坛岛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具有其特殊性,需要增加施肥指导,保持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江西省信江流域(鹰潭段冶炼区)支流的底泥重金属底数不明,给地方生态风险评价及污染治理带来不确定性.为解决该区域在环境管理中的不足,该文构建了污染物工业排放耦合系数fCCPE指标,用以评估污染物排放的底泥压力并佐证了底泥重金属的来源,结合传统的地累积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估了金属冶炼区周边灌溉水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在冶炼区周边底泥中各种金属fCCPE>1,这表明冶炼厂周边的底泥重金属主要来源于铜冶炼活动;在各村镇底泥中Cu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长塘村(421.91 mg·kg-1)>邱家村(164.07 mg·kg-1)>江南村(134.76 mg·kg-1)>黄坑村(101.23 mg·kg-1)>龙石村(40.11 mg·kg-1)>版上村(14.59 mg·kg-1).在各村镇底泥中Cu和Pb比的fCCPE值由大到小依次为邱家村(8....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对新疆沙湾县农田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沙湾县农田土壤中的有机质(12.4 g/kg)、速效钾(195.3 mg/kg)含量呈降低趋势,碱解氮(86.7 mg/kg)、速效磷(16.2 mg/kg)含量有所增加。土壤各养分的变异系数均表现为中等强度的变异,块金值和基台值之比为0.25-0.75,属于中等空间自相关,碱解氮含量在60-90 mg/kg的占了研究区的67.93%,速效磷含量10-20 mg/kg的占了研究区的74.98%,速效钾的含量大于150 mg/kg的占了研究区的94.85%,有机质含量在10-20 g/kg的占了区域面积的71.21%。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海南省屯昌县枫木林场3种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的槟榔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槟榔人工林地下部分0~100 cm土层中根系碳储量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0~100 cm土层中,槟榔人工林根系主要集中在表层(0~30 cm),且根系生物量随土层的加深而显著降低,表现为:成熟林(1244.26 g·m-3)>中龄林(993.26 g·m-3)>幼龄林(658.59 g·m-3);随林龄增长,根系碳储量表现为成熟林(6.23 t·hm-2)>中龄林(4.97 t·hm-2)>幼龄林(3.57 t·hm-2).不同林龄槟榔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0~100 cm土层)分布表现为:随土层加深,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减少,不同林龄之间土壤有机碳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其中,幼龄林的有机碳范围在2.64~21.65 g·kg-1之间,中龄林的含量范围为3.56~25.21 g·kg-1,成熟林的...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治理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其土壤理化性质、建立土壤肥力评价体系、分析其肥力不足原因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开发与利用盐碱地,对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渭北卤泊滩为研究区域,采集了该地区7个有代表性地点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总盐、全氮和碱解氮共8个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该地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反映出该地区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pH普遍较高,均值为8.48,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均值为14.06 g/kg,碱解氮含量均值为70.04 mg/kg,全氮含量均值为0.77 g/kg,均处于四级标准;速效钾和速效磷均值为152.8mg/kg和13.17 mg/kg,分别处于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各采样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介于0.2~0.7,其中,卤阳湖湿地公园(L1)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仅为0.246 7,处于较低水平。干旱的气候和低洼的地势是其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次之。本研究可为渭北卤泊滩土壤肥力现状进行勘查与评价,亦可为开展黄河流域滩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高质量...  相似文献   

7.
长春市高新北区绿地土壤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长春市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状况,揭示绿地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高新北区为例,按照绿地划分方法,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利用类型,对高新北区公园绿地和交通绿地土壤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绿地和交通绿地土壤容重均偏高,多数土壤有碱化趋势,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氮含量处于偏低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机质对水解氮、速效磷的含量影响较大,对速效钾的影响较小.在管理上,应加强绿地植被土壤养分供给量.  相似文献   

8.
选择乐安河-鄱阳湖段典型重金属污染区作为研究区,采用不同方法对各样点土壤及其蔬菜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及其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样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元素为Cu,最高值达423.124 mg·kg-1; 不同评价方法得出乐安河上游至中游区域土壤中重金属Cu呈极度污染状态,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隐患; 各样点蔬菜重金属Cd含量均超过《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中规定的标准值(0.050 mg·kg-1); 农产品样品对Cd的富集系数都超过0.100,最高值达3.254;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得到78.57%的农产品重金属Cd为重度污染; 健康风险指数评价进一步表明各样点大部分农产品中的Cd超出安全基准值1.0,且样品中Cd的目标致癌风险TR(0.003 2~0.013 2)均超过了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可接受风险值(10-6~10-4)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1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碘酸钠所致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75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NS低(50 mg·kg-1)、中(100 mg·kg-1)、高剂量(200 mg·kg-1)组,每组15只。PNS治疗组小鼠按相应的剂量预保护7 d后,模型组和PNS治疗组小鼠以25 mg·kg-1剂量尾静脉注射碘酸钠溶液,建立小鼠视网膜损伤模型。PNS治疗组继续灌胃给药28 d。采用眼底照相及OCT检测小鼠视网膜损伤情况;FFA法观察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抗氧化指标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细胞核内Nrf2、核内NF-κB p65、HO-1与NQO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视网膜出现大量的黄白色类似玻璃膜疣状沉积,视网膜相对厚度下降(P<0.01),视网膜血管出现大面积的渗漏;血清中SOD活力与GSH含量下降(P...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兰州植物园土壤养分含量状况,采用土壤养分速测仪检测方法,对兰州植物园进行三年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范围在0.22%~2.06%之间,三年平均值为1.05%;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在4.89~48.19mg/kg之间,三年平均值为22.08mg/kg;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在9.8~28.6mg/kg之间,三年平均值为21.5mg/kg;植物园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在16.57~88.85mg/kg之间,三年平均值为40.80mg/kg;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磷钾有机质氮,不同采样点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性显著。兰州植物园土壤存在较严重的养分不均衡,应根据植物园不同植被区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1.
对海南热带石灰岩特有植物海南十大功劳、海南大戟和海南凤仙花的根茎和叶片化学元素进行了测定,比较三者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3种植物根茎和叶片中K含量最高,其均值分别为12.72、11.69 g·kg-1,其次为Ca 和Mg.海南十大功劳根茎和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都较高,暗示该植物药用价值可能更高.Zn元素在根茎和叶片中的含量占主导地位,均值分别为14.62、11.18 mg·kg-1.海南凤仙花Cu叶片﹥Cu根茎、Pb叶片﹥Pb根茎,与其在海南大戟和海南十大功劳中的表现不同,这表明重金属Cu和Pb在石灰岩特有植物中的来源可能具有多重性.对比我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限量指标,3种石灰岩特有植物根茎和叶片中Cu、Pb、As、Hg、Cd的含量均小于限量值,表明这3种植物在作药用资源开发利用上可排除重金属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多肉植物红宝石(Sedeveria’Pink Ruby’)为景天科拟石莲花属植物,观赏价值高,是大众非常喜爱的品种,因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本研究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以红宝石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其无菌叶片增殖分化与出芽、叶和芽生根培养的方案。获得无菌叶片增殖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 mg·L-1)+NAA (0.8 mg·L-1)+琼脂(7 g·L-1)+蔗糖(30 g·L-1),增殖系数达10.75;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2mg·L-1)+NAA (2 mg·L-1)+KT (4 mg·L-1)+琼脂(8 g·L-1)+蔗糖(30 g·L-1)和MS+IBA (4 mg·L-1)+NAA (2mg·L-1)+KT (0.4 mg·L-1)+琼脂(8 g·L-1...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大南沟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地统计学空间插值分析了陕西安塞县大南沟流域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6种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内土壤养分含量普遍较低,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是:有机质0.964%,全氮0.506g·kg-1,全磷0.609g·kg-1,碱解氮41.295mg·kg-1,速效磷2.009mg·kg-1,速效钾138.506mg·kg-1.各养分空间分布模型:全磷符合指数模型,速效磷和碱解氮符合球状模型,速效钾符合高斯模型,其变程由大到小依次是全磷(870m)、速效磷(724m)、速效钾(207m)、碱解氮(105m).各养分空间分布由高到低总体表现为林地、果园、荒草地、退耕地、农地,坡下部高于坡上部.由于氮素易于淋溶损失,且受人工施肥影响严重,在分布上有连片特征;磷素受母质控制,存在状态稳定,所以空间变异较小;速效钾也易淋溶损失,且与植被类型有较强关系.研究为优化大南沟流域的土地利用模式,从根本上遏制以水土流失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退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宽垄沟灌肥液(硝酸铵)入渗过程中水氮运移特性,利用HYDRUS-2D模型对不同肥液浓度条件下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和溶质运移参数进行数值反演,模拟不同含水率、肥液浓度条件下的水氮运移.结果表明:运用数值反演方法得出的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使用HYDRUS-2D模型模拟沟灌水氮运移;硝态氮易随水分运动、铵态氮更易被土壤吸附;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在肥液浓度为600mg·L-1时相较于300mg·L-1时分别增加了7.51%和3.98%,在肥液浓度为900mg·L-1时相较于300mg·L-1时分别增加了14.36%和9.6%;硝态氮、铵态氮质量分数在肥液浓度为600mg·L-1时相较于300mg·L-1时分别增加了101.6%和84.62%,在肥液浓度为900mg·L-1时相较于300mg·L-1时分别增加了224.7%和176.71%;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经过5d再分布后,浅层土壤中的硝态氮、铵态氮质量分...  相似文献   

15.
杨峰  刘威  张成才  杨经 《河南科学》2023,(1):150-156
分析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的三维空间分布,能够帮助准确掌握场地内重金属的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对土壤修复治理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某停产的热镀锌厂原厂址为研究区,首先通过分析三种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确定了用于计算研究区重金属Zn含量三维空间分布的最优径向基函数,并构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污染物三维空间分布计算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内重金属Zn含量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了计算;最后利用ArcEngine二次开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三维可视化系统对预测结果进行了三维可视化显示,并对Zn污染的土方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以高斯函数作为径向基函数的RBF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最高;研究区地下[0,5)m的土层中Zn的平均质量分数为492.4 mg·kg-1,约为背景值(89 mg·kg-1)的5.5倍,被Zn污染的总土方量为33 601.30 m3,说明研究区土壤的Zn污染程度较严重;Zn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及中部偏东区域,且地下[0,2)m土层受污染最严重;垂直方向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中Zn含量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新疆草地植被的地上生物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4年对新疆地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据此估算了新疆6种主要草地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密度和总量,并探讨了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原类型中,荒漠草原的地上生物量密度最小 (34.9 g C·m-2),草甸草原最大 (87.3 g C·m-2),而典型草原 (53.2 g C·m-2)和高寒草原 (47.7 g C·m-2)介于两者之间;草甸类型中,山地草甸 (117.4 g C·m-2)的地上生物量密度显著高于高寒草甸 (58.1 g C·m-2)。6种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总量为14.65 Tg C,约占全国的10%。地上生物量主要集中于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两者占总量的41.7%;其次是典型草原、山地草甸和荒漠草原,分别占19.0%、18.3%和14.6%;草甸草原因分布面积小而使得其地上生物量最小,仅占总量的6.4%。草原和草甸地上生物量的控制因子存在差异:草原地上生物量主要受降水控制,而草甸地上生物量则与温度相关。除受气候影响外,草原地上生物量还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总氮含量正相关,而草甸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总氮含量均不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常规方法,分析了贵德县174个耕层土壤8项农化指标,旨在为耕地地力评价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贵德县耕层土壤平均pH 8.16,有机质24.24 g/kg,速效氮104 mg/kg,有效磷42 mg/kg,速效钾276 mg/kg,全氮1.26 g/kg,全磷1.75 g/kg,全钾19.70 g/kg;总体速效钾含量水平高;速效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与丰缺指标相比较基本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重庆垫江牡丹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境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重庆垫江牡丹主产区土壤的养分含量并利用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其进行评价,以全面掌握垫江牡丹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促进牡丹高产优质生产.结果表明,垫江牡丹主产区土壤整体偏碱性,土壤肥力水平总体不高,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含量90 mg/kg,73.7%的土壤有效磷含量10 mg/kg,52.6%的土壤速效钾含量100mg/kg,有效钙、镁含量极为丰富,有效硫极缺比例为36.9%,有效铁含量缺乏比例为84.2%,有效锰含量缺乏比例为89.4%,有效硼含量极度缺乏,实际生产中应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施肥,以实现牡丹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9.
构树种子油的维生素E测定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法提取构树种子油,并对其进行了荧光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了构树种子油中VE的质量分数,分析了构树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构树种子油中VE的质量分数为410.45 mg·kg-1,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珠光脂酸等脂肪酸,且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等,亚油酸的质量分数为77.984 mg·kg-1。  相似文献   

20.
以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择不同海拔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海拔异质性.结果表明:各海拔梯度土壤均为偏酸性土壤,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有机质含量较丰且在较高海拔位置处含量较高,各海拔高度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较低,全磷含量处于中等以上的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缺或极缺水平,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属于中等以上水平.各土层的土壤脲酶、磷酸化酶与土壤各养分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单一的土壤酶活性指标不能很好地代表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