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普通铝瓶等四种气瓶为试验对象,分别灌装不同含量的乙醇气体标准物质,对灌装一个月内的吸附平衡情况进行试验研究;再通过饱和预处理,找到不同浓度下,饱和气体的浓度和平衡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铝质气瓶在经充分的预处理后,吸附水平整体降至1%以下,有效保证了乙醇气体标准物质的量值准确。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氮中二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过程,该标准物质采用了GB/T 5274. 1—2018《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第1部分:称量法制备一级混合气体》所规定的方法制备。产品采用ABB光谱吸收仪进行分析方法验证,并对其稳定性、均匀性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特殊的气瓶内壁处理技术,能有效的解决气瓶吸附问题,在该标准物质氮中二氧化氮(50. 0~700)×10-6(摩尔分数)配制浓度范围内,当k=2时,扩展不确定度为2%,有效期1 a。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SO2标准气体制备时不同的包装容器对混合气体稳定性的影响。对目前国内两种主要使用的钢瓶进行了比较。通过随时间的实验,在文中所述的浓度下,经过预饱和处理的普通铝合金气瓶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涂氟气瓶需经考察内涂层效果后方能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4.
气瓶的真空干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造成气瓶真空度不高的原因,提出了一条真空干燥的工艺路线,在低温(85℃)下即可对任何气瓶进行处理,达到充装高纯气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制一台液体灌装装置,采用称量法的原理,在气瓶内配制25%的环氧乙烷与75%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在二氧化碳与环氧乙烷的液态混合配制、混合气体的稳定性、均匀性、气瓶阀门改进、气瓶内壁涂层以及环保所需的微量环氧乙烷(μmol/mol级)气体的稳定性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氮气作为化工原料和保护气体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冶金、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等多种行业。氮气通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被盛装在气瓶中,由于气瓶质量不合格或使用不当等,可能会导致氮气气瓶发生爆炸事故。本文通过对氮气气瓶爆炸事故后果模拟进行模拟分析,为使用单位安全使用氮气气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一种高压瓶装氮中微量水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气瓶经过加热高真空抽洗后,充入经过纯化器进一步纯化的高纯氮气,使用光腔衰荡光谱水分仪分析稀释气充装过程引入的水分。通过模拟露点曲线和冷却曲线确定使用环境温度≥5℃时的最大充装压力,分别使用普通铝合金气瓶和内壁特殊处理的铝合金气瓶,采用注射称量法,制备得到100μmol/mol的氮中水分气体标准物质,使用精密露点仪标准装置对其进行放压试验的考察。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降低,普通铝合金气瓶内水分量值变化明显,而内壁特殊处理的铝合金气瓶在使用过程中量值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S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准确、快速地监测大气中的SO2已成为防治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了气瓶贮存X×10-6(M/M)级SO2标准气的有效方法,找出最有效的气瓶处理技术,解决了SO2在气瓶内表面吸附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气瓶装二氧化碳中全氟异丁腈(C4F7N)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标准混合气是通过将全氟异丁腈和二氧化碳充装到铝合金气瓶中制备而成,采用称量法定值。对原料气体中杂质的进行了测量,综合采用经典稳定性评估和同步稳定性评估对该气体标准物质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气体标准物质在6个月内的稳定性良好。该标准物质在(1%~30%)mol/mol的特性量值范围内,浓度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5%(k=2)。  相似文献   

10.
问 :对定期检验后的气瓶为什么必须进行干燥 ?答 :对定期检验后的气瓶进行内部干燥处理 ,其目的是防止气瓶投入使用后不致于因水分导致内壁腐蚀、瓶体产生应力腐蚀、瓶内产生沾染物、气体纯度下降、气体发生聚合或分解。这些危害因瓶内介质不同 ,其表现形式也不同 ,例如 :氧气瓶内残留水分 ,在高压氧的作用下 ,会加速内壁的腐蚀。一氧化碳气瓶残留水分 ,会促使一氧化碳及其所含微量二氧化碳 ,对瓶体产生应力腐蚀。氯气瓶内残留水分 ,溶于其中的氯气会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又分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 ,而加速内壁的腐蚀。光气瓶残留水分 ,溶…  相似文献   

11.
王元松 《深冷技术》1999,(6):48-49,
<正>1999年5月13日上午10点,徐州铸造总厂收到徐州市金陵气体供应站(个体性质)送来的15只充满的二氧化碳气瓶(由江苏华扬液碳有限责任公司泰兴二氧化碳厂充装),直接卸在厂区露天仓库内。下午13点20分,其中一只气瓶发生爆炸,瞬间产生的冲击波将15只气瓶全部推倒,其中一只气瓶向南射出52米,碰撞在机修车间的  相似文献   

12.
王德发  吴海  黄鹏  王振  王漫  刘智勇  冯和平  韩桥 《计量学报》2021,42(10):1393-1397
目前普遍采用称量法制备标准气体,在此过程中气瓶体积膨胀所引入的空气浮力的不确定度贡献不可忽视。设计了一个气瓶充气膨胀率测量装置,该装置可以控制气瓶内充入气体的压力,并利用精密移液管测量气瓶体积的膨胀量,从而准确计算出气瓶的充气膨胀率。利用该装置对国内常见的2L、4L和8L铝合金气瓶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气瓶体积的膨胀与充入气体的压力近似成线性正相关。而且气瓶外观体积越大,充气膨胀率的数值越大,量值之间也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基于获得的气瓶充气膨胀率数据,可以进一步降低气瓶体积膨胀对瓶内充入气体质量的不确定度贡献,从而使气体质量的计算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氮中微量氧标准气体的分析方法,给出了分析条件和方法的精密度,并对该标准气体配制的均匀性、稳定性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考察,对该气体标准物质的性能进行了评价。氧含量在(2~10)μmol/mol浓度范围气体标准物质定值不确定度<±2%;氧含量在(20~100)μmol/mol浓度范围气体标准物质定值不确定度<±1%,取得了国际的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氮中微量氧标准气体的分析方法,给出了分析条件和方法的精密度,并对该标准气体配制的均匀性、稳定性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考察,对该气体标准物质的性能进行了评价。氧含量在(2~10)μmol/mol浓度范围气体标准物质定值不确定度<±2%;氧含量在(20~100)μmol/mol浓度范围气体标准物质定值不确定度<±1%,取得了国际的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问 :我国在用各类气瓶共有多少只 ?答 :据有关资料记载 ,截止 2 0 0 0年 ,我国在用气瓶总数为 830 8.92万只 ,其中 :无缝气瓶 5 91 .39万只 ;乙炔气瓶 2 63.80万只 ;液化石油气瓶741 8.82万只 ;车用气瓶 9.75万只 ;低温气瓶 0 .65万只 ;其它气瓶 2 4 .5 2万只。问 :气瓶在放气时产生的静电电压有多高 ?答 :瓶装气体以高速从气瓶内放出 (或以高速充入气瓶 )时 ,气体与瓶口、瓶阀、管道等发生摩擦 ,电荷在尖锐处聚集而形成电位差 ,使气瓶带上静电 ,尤其在气体含有液滴及粉尘、锈皮、锈粒、锈粉等固体杂质时 ,更易产生电位高、能量大的静电。由…  相似文献   

16.
简介了4起盛装混合气体的钢质无缝气瓶爆炸事故,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爆炸的原因:随着瓶体应力腐蚀裂纹的产生和不断扩展,瓶体剩余有效承载壁厚不足以承受内压而破裂。对盛装含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低温绝热气瓶漏放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温绝热气瓶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搭建气瓶漏放气及残余气体分析实验台,开展了室温和低温下容器漏放气和残气分析的实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得出:室温下,气瓶真空夹层内残余气体中H2的含量约为70%,可以利用复合材料扩散放气模型预测低温绝热气瓶的漏放气;低温下,气瓶真空夹层内残余气体中H2的平均含量达到81%,可以利用金属材料扩散放气模型预测低温绝热气瓶的漏放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真空维持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产品的寿命、降低成本和确保产品的可靠性,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苏玛罐系统预浓缩技术对气体包装容器中有机物进行预浓缩,以气相色谱毛细管色谱柱分离,质谱定性定量,建立了三级冷阱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气体包装容器中苯乙烯等51种有机物组分的方法.实验探究了色谱柱温度及预浓缩温度对样品检测的影响,完成的苯乙烯等51种组分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在0.994~1.000,回收率在61.28% ~111.4%,相对标准偏差在0.48% ~11.73%.该方法操作简单,在极低浓度水平下,线性浓度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良好、测定精密度好及回收率较高等特点,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标准气体、高纯气体包装气瓶等容器及其盛装的产品气中有机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规范、标准未明确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具体要求,各设计、充装单位对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理解差异很大,很多充装站的隔爆防护墙达不到安全防护的目的。对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目的、防护要求及范围进行探讨,并介绍了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特殊的化学处理方法,研制了新型低浓度标准气体包装容器.研究了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试片表面镀层的微观结构和成分,研究了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包装容器充装低浓度标准气体与普通气瓶充装同种标准气体的气体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包装容器充装浓度低至20×10-6的标准气体时,气体稳定性好于普通气瓶充装的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