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在不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规模和过程的前提下,通过工程措施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中分配给湖北省的水量以及少量的、通过置换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源调剂出来的水量引调到唐西、唐东区和随州府澴河北区、大悟澴水区进行水资源配置,解决鄂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大西线南水北调的研究现状和当前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延伸与大西线联合调水工程方案,设计的大西线东坝—洮河线可调水1198亿m3,在现规划中线调水量的基础上通过香溪—浪河隧洞增加中线调水340亿m3,从而使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总计调水达到1816亿m3。联合调水工程可以彻底解决中国的城镇化占地、旱涝灾害、贫困人口、粮食安全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重大问题,且技术上是可行的;估计工程总投资为20216亿元,未超出中国国力的承受能力,建议国家对该方案进行详细论证,进而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3.
北京水资源严重紧缺,南水北调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工程。其中东线、中线、西线三个调水方案中,北京用水是靠中线工程解决的。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模、调水量及其分配、主要工程量与投资、中线工程北京段规划设计概况等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该工程应尽早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4.
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入黄后黄河干流梯级工程的调蓄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同方案的调水量入黄后,黄河干流龙羊峡以下梯级水库通过挖掘潜力,有能力对调入水量进行调蓄。在调水量达到一定程度,确需新增调蓄工程时,龙羊峡以上河段有新增调蓄工程的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3,(10):85-87
黄河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靠黄河自身水资源难以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必须研究跨流域调水方案,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为保障流域及邻近地区的供水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条件。在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形势的基础上,研究了南水北调东、中、西线,引汉济渭,小江调水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综合比较了各方案向黄河补水的可能性,提出了必须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建成生效。考虑黄河水资源衰减变化和未来的刚性用水需求,还应寻求其他跨流域调水方案,以最大限度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水资源严重紧缺,南水北调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工程,其中东线,中线,西线三个调水方案中,北京用水是靠中线工程解决的,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模,调水量及其分配,主要工程量与投资,中线工程北京段规划设计概况等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该工程应尽早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南水北调中西线联合调水工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大西线南水北调的研究现状和当前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延伸与大西线联合调水工程方案,设计的大西线东坝—洮河线可调水1 198亿m3,在现规划中线调水量的基础上通过香溪—浪河隧洞增加中线调水340亿m3,从而使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总计调水达到1 816亿m3。估计需增加的工程总投资为20 216亿元。联合调水工程通过建设总长6 800 km的西北干渠可增加水浇地1.3亿亩,生态移民1 300万人,固定10万km2的流动沙丘,从而彻底解决中国的城镇化占地、旱涝灾害、贫困人口、粮食安全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重大问题。联合调水工程技术上是可行的,未超出中国国力的承受能力,建议国家对本方案进行详细论证,进而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沈凤生  谈英武 《人民黄河》2001,23(10):4-5,22
论述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简要介绍了1952年以来工程研究进展情况,明确了调水规划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范围,从缺水量预测,可调水量分析,区域地质条件,调水工程方案及实施意见,投资估算等8个方面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成果。为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求,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西北地区增补水资源,是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的重大举措,应该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件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9.
泛流域水资源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雅砻江、大渡河和黄河连为一体,形成泛流域水资源系统,涉及确定合理的调水总量、调水规模与布局以及调水量合理分配等关键技术问题。针对该复杂大系统,研究跨流域水资源多维尺度模拟和优化方法,建立了3层结构的泛流域水资源时空优化调配模型系统,将调水区7条河流与黄河受水区67地市统一优化调配。采用大系统协调技术和嵌套遗传算法动态调节机制求解泛流域水资源优化分配问题,提出了一套适宜的调水规模、工程布局及调水量空间合理分配方案,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松贵 《中国水利》2011,(23):108-111
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支撑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水资源紧缺、水量减少和需水量增加背景下,应通过多种措施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基于未来水资源形势变化,提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生效至西线一期工程生效前后三个阶段水资源配置方案.指出由于水资源短缺,城乡居民饮水、能源基地工业用水挤占农业和生态环境水量,使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存在一定风险.提出近期必须采取强化节水、加强调度管理、兴建干流调蓄工程,远期实现跨流域调水等一系列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陶  赵霞  汤鹏飞 《中国水利》2014,(2):8-10,25
跨流域调水有助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但对整个流域带来的重大深刻影响也不容忽视,实施生态补偿是必要措施。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影响区——湖北汉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分析调水对其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当前已经实施的生态补偿政策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汉江中下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生态补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引汉济渭工程、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为背景和边界条件,以引江济汉工程设计功能为目标,研究了引江济汉工程水量调度方案。根据引江济汉工程、汉江中下游河道内外用水实际情况,建立了引江济汉工程水量调度模拟模型。以不同规划对汉江中下游河道外需水预测、不同丹江口工程下泄流量为方案变量,初步提出了引江济汉工程水量调度的规则。  相似文献   

13.
黄会勇  张娜  万蕙  李波  曾思栋 《人民长江》2018,49(18):15-19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工程,其引水规模的确定涉及到长江三峡水库水源区、汉江流域以及中线工程受水区等,具有分析范围广、影响因素多、边界条件复杂等特点。在预测中线工程受水区2030年水平年需水量的基础上,构建了长江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以及中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型,通过长系列水资源联合调节计算的方式来确定引江补汉工程的引水规模,并对各个方案的引水效果进行初步分析。分析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思路可为其他调水工程的规模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将使汉江中下游区的水文情势和水资源环境等方面发生改变,为此,国家投资实施补偿工程,以克服其不利影响。围绕汉江中下游受影响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从政策引导和发展方向上作了有益的理论探索,提出了优先改善生态环境、优先实施梯级航电枢纽建设与河道整治、优先完善关键设施建设的“三优先”开发理念,以及加快以新农村示范区、“两型”产业集聚区、区域物流中心区和汉江文化生态旅游区为核心内容的“四区”建设。同时着重阐述了实现上述建设有序进行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建要求与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 ,水源水质优良。采用全封闭式管道输水 ,工程永久占地少 ,抗风险能力强 ,防渗、防蒸发 ,水质不污染 ,输水安全可靠 ,输水利用率高 ,满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大中城市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冰期输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冰盖的形成使得渠道的湿周增加,水力半径减小,输水阻力加大,致使渠道过流能力减小,影响渠道的冬季输水。渠道冰期的输水能力无论对工程设计,还是运行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文章分析了结冰期冰盖的安全推进模式和稳定封冻期渠道水位壅高的影响,提出了确定渠道在结冰期和稳定封冻期的输水能力的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南水北调中线黄河以北渠段结冰期以及完全封冻后的输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南水北调中线黄河以北干渠的冬季输水能力,研究成果对于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冬季管理和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法律是保护水源首要的和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它直接影响着水源保护工作的成效。在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3省8市水质保护法制保障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梳理现行的水质保护法律法规,加快修订《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尽快制定并颁布《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条例》;构建统一的监测网络,加强综合执法等。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产生优良水质的基础是牢固的.水源区人类活动对水质的污染是后天形成的,属外在因素,是可以根治的,治理方法应以治污为本.设立三级污染防治保护区是治理水源区污染的有效途径;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污染治理的重点.通过合理规划、严密监控、科学治理,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将能够长期处于优良水质状态,满足调水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地评价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出耗水视角下水资源支撑的最大经济规模和最大人口规模指标,构建了考虑流域节水、调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判模型。以汉江流域为例,分别对流域不同水平年、不同调水规模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2020年、2030年规划水平年,流域在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调出水量95亿m3、引汉济渭工程调出水量10亿m3 后,流域水资源不仅仍能维持本流域发展,还能向外流域调出的最大水量分别为19.7亿m3和15.6亿m3。然而,2030年加大调水规模,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出水量130亿m3后,流域水资源不足以维持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外流域补水。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考虑耗水因素的水资源承载系统序参量,建立协调度评估模型,以汉江流域襄阳地区为例从宏观层面评估水资源支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襄阳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协调态势在2011—2017年间由较不协调逐步发展为基本协调,在考虑节水情况下水资源承载能力整体趋于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可为汉江流域远景跨流域引调水规模研究和确定长江补水规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城市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是实现健康水循环的必然要求,也是可持续水管理的重要内容.将我国城市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与南水北调战略从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结论表明,城市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策略在水供需目标的有效性、经济性、决策风险、资源可靠性、生态环境影响、公众可接受性和用水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城市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潜力的发挥,将显著降低南水北调所需的调水量,对当前我国调水区域的城市水资源管理战略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