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木薯淀粉进行羧甲基化改性,研究了羧甲基木薯的理化性质,包括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和X-衍射分析对羧甲基木薯淀粉的化学结构、形貌特征和结晶结构进行分析,测定其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和乳化性。结果表明:羧甲基化反应使淀粉分子结构明显改变,羟基位置发生取代,结晶程度降低;与原淀粉相比,其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及乳化化性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比玉米、小麦、木薯变性淀粉的浆料性能。以玉米、小麦及木薯原淀粉为原料,分别制备了各自的氧化淀粉、羧甲基淀粉及羟丙基淀粉等浆料,并对其浆膜性能及黏附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氧化淀粉、羧甲基淀粉及羟丙基淀粉浆液黏度较原淀粉有明显降低,黏度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的三种变性淀粉的浆膜断裂强度、浆膜断裂伸长率及对棉纱黏附力好于相应的玉米和小麦变性淀粉;同一种原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中羟丙基淀粉浆膜断裂强度、浆膜断裂伸长率及对棉纱黏附力略优于羧甲基淀粉,而氧化淀粉的浆膜断裂强度、浆膜断裂伸长率及对棉纱黏附力等性能则明显低于另外两种变性淀粉。认为:在三种原料的不同变性淀粉中,木薯羟丙基淀粉较适宜纯棉产品上浆。  相似文献   

3.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硬脂酸木薯淀粉酯,研究了硬脂酸木薯淀粉酯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经过酸解、酯化其理化性质发生了显著改变,随取代度的升高它的溶解度、透明度、乳化性及冻融稳定性都提高,糊黏度降低,同一取代度样品随温度升高黏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酸法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盐酸对木薯淀粉进行处理,通过L9(34)正交试验制备木薯微孔淀粉.通过限、DSC、XRD和SEM(写出中文名字)研究木薯淀粉的结构.研究表明,与原淀粉相比,木薯微孔淀粉的分子结构未见变化,DSC的吸热峰的峰值温度减小,XRD图谱的峰强减弱.与原淀粉相比,木薯微孔淀粉的结晶部分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木薯微孔淀粉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复合酶作用木薯淀粉,采用k(34)正交试验法研究复合酶的用量、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微孔淀粉吸附性的影响;结果:木薯微孔淀粉制备的最佳工艺:复合酶用量2.0%,pH值5.5,温度50℃,反应时间36 h.木薯微孔淀粉对亚甲基兰溶液、食用油的吸附性比木薯原淀粉明显提高;结论:试验结果可为木薯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木薯原淀粉为原料,选择压力为300、450、600 MPa的高静压处理,保压时间为30 min,含水量为50%,制备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借助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来研究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及结构性质。结果显示,600 MPa处理后的偏光显微镜照片显示颗粒的偏光十字消失,X-射线衍射仪结果显示淀粉的相对结晶度为0,木薯淀粉的颗粒结晶结构消失,扫描电镜显示淀粉仍然保持颗粒状态,则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制备条件是:木薯淀粉的体积浓度50 g/100 m L,处理压力为600 MPa,处理时间为30 min;在此制备条件下得到的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膨胀度为16.48%;PV、TV、BD、FV显著下降,PT、SB、Pt显著增加;剪切应力的上升速度显著加快。非晶颗粒态淀粉可以作为原淀粉的替代品制备酶降解产物和变性淀粉,黏度性质显示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可以应用于谷类即食粥等制品的增稠剂和抗淀粉老化剂,焙烤食品表面涂膜剂等,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雷欣欣  张本山  周雪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133-136,14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木薯羟丙基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谱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Brabender黏度仪等对木薯羟丙基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的物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木薯原淀粉和木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经复合改性后,在1550~1610cm-1出现新的吸收峰,与原木薯淀粉和木薯SSOS相比,在940、880、730、570cm-1处呈现较弱的吸收峰;复合改性后颗粒表面受损严重,颗粒的形状也发生明显改变,但晶体类型没有发生改变;乳化性能和透明度得到提高;起糊温度、峰值温度降低,糊粘度增大;与单一的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改性淀粉相比,热糊稳定性升高,凝沉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硬脂酸木薯淀粉糊精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硬脂酸木薯淀粉糊精,研究了硬脂酸木薯淀粉糊精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经过酸解、酯化其理化性质发生了显著改变,与原淀粉相比,其溶解度、透明度、乳化性及冻融稳定性都提高,糊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机械活化预处理对木薯淀粉氧化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机械活化预处理对木薯淀粉氧化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木薯淀粉为原料,Cu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对由不同活化时间木薯淀粉制备的氧化淀粉的溶解度、表观黏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等性质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对木薯淀粉氧化产物的理化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随着机械活化时间的延长,氧化淀粉的溶解度、透明度增大,表观黏度降低,冻融稳定性减弱,凝沉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木薯原淀粉因存在不溶于冷水、易老化等诸多性质上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应 用。为了优化木薯淀粉的产品特性,通过对木薯淀粉进行高静压(200~600 MPa)改性处理,来优化其性质并拓 展其应用范围。结果显示高静压处理后木薯淀粉颗粒形貌发生明显变化,透光率、溶解度和膨润力均下降,老化值 增大,特别是在600 MPa改性处理后变化最明显,且失去偏光十字;此外,高静压处理后的木薯淀粉表观黏度低于木 薯原淀粉,剪切稀化现象更加明显。木薯原淀粉在经高静压处理后虽然晶型有一定的变化,但没有形成新的基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