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寿命类别,提出了以经济寿命为主要指标的寿命分析方法,并以潭邵高速机电设备为例进行了寿命分析,为机电设备的报废更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高职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实务"为例,提出了以运输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为载体、以客运经营权经营服务方案为载体表现形式的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方法,阐述了项目课程的开发设计方案,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以车体轻量化优化设计为目标,建立了C80通用敞车的有限元模型,对车体在主要工况下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计算;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车体优化模型,以整个车体的各板厚度为设计变量,以整车各单元应力、中梁和边梁位移为约束,以重量最小为目标,用可行方向法对各设计变量进行优化,实现了车辆优化设计,优化设计使车体重量减小了13.83%.本...  相似文献   

4.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市公共交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快线、干线、支线)、出租车的多层次服务模式,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总量为20.9亿人次,同比增长8.1%,各种公共交通方式承担的比重为:公共大巴69.7%,公共中小巴为9.65%,出租车为14.14%,轨道交通为6.51%。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预应力空心板桥普遍发生的底板纵向开裂现象,以广东某高速公路空心板桥为例,应用空间通用软件ANSYS进行了成因分析,得出了温差应力、混凝土收缩为主要导致因素,同时施工控制因素、设计考虑不足为先天因素,最后给出了两种加固对策,为同类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大同市市政府加大对公交的政策扶持力度,为公交购买了新车200台,陆续投入运营的新公交车。为古城大同增添了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诺尔斯成人教学论是关于成人教和学的科学,它以学习过程为切入点,明确指出了成人学习的特征。该教学论为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带来了很多启示,为成人继续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传统的综合客运枢纽布局优化模型,同时增加运输模式与中转能力的约束条件,提出了改进后的综合客运枢纽布局优化模型,并设计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其求解。应用LINGO软件进行有效性检验,分别计算了8节点与50节点Solomon标准测试数据,并将改进模型与经典算法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当应用LINGO软件计算8节点Solomon标准测试数据时,平均运算时间为5 043s,最优成本为1 952 418元,应用遗传算法与MATLAB软件计算的平均运算时间为62s,最优成本为1 955 900元;当应用遗传算法与MATLAB软件计算50节点Solomon标准测试数据时,平均运算时间为574s,最优成本为8 500 600元;当计算25节点的AP数据且枢纽节点数量为3时,平均运算时间为612s,最优成本为155 148元,比经典算法降低了108元。可见,改进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9.
职教集团的发展为汽车服务集群提供了有力平台,为汽车服务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辽宁省汽车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情况为例,简单介绍了汽车服务职教集团的发展建设情况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目前费时、低效的路基路面工程教学,特别是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了探索。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而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大跨悬索桥所在山区地形,研究了漏斗型峡谷这一特殊构造地形的桥址区平均风特性,为大跨度桥梁在漏斗型峡谷地区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首先,建立实际地形的数值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24个不同来流工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将整体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最后,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漏斗型峡谷桥位对风速大小、风攻角、风向角在不同来流方向的影响规律,分析平均风速随攻角分布的特点以及不同位置处的竖向风剖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漏斗型峡谷桥址区存在明显峡谷风加速效应;漏斗型地形对桥址区来流的攻角和风向分别表现为弱扰乱性和高导向性,来流攻角和风向分别稳定集中在-5°~0°和25°~30°;峡谷中风速对攻角变化的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的铁路桥梁风屏障防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风屏障的防风效果,针对铁路桥梁设置不同高度的风屏障,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了单车以及双车交会时的气动力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单车的气动力系数衡量车辆风荷载突变效应,以不同轨道位置车辆的风荷载突变量作为评价指标,并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风屏障的防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DEA方法评价铁路桥梁风屏障的防风效果是可行的;当风屏障高度为1.72 m时,防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屋面坡角和高径比对客家圆形土楼屋盖风荷载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方向角下分别对不同的坡角和高宽比情况下土楼的屋盖极值风压系数和净风压系数进行参数分析,采用SSTk-ω湍流模型,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单体方楼德辉楼的数值风洞模型,得到了屋盖极值风压系数和净风压系数随坡角、高宽比变化的分布曲线.综合考虑2种风压系数和风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方形土楼抗风效果较好的坡角为45°,而高径比是0.45.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山区地形对处于峡谷中桥梁风场特性的影响,以建设在某峡谷中的一座大跨度桥梁为研究背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设计了数值模拟方法,对桥址处风场进行计算分析.在利用实验数据验证模拟方法可靠性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来流方向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山区地形对主梁上顺桥向和横桥向的风速、风攻角及桥位处的平均风剖面分布的影响,以及峡谷效应产生的风速放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桥位来流方向的高耸山体会影响该侧主梁上水平风速的分布,并在该侧产生向下的风攻角;峡谷内的风剖面下部会发生畸变;特定的来流方向会在跨中产生风速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5.
推导了直接根据不同重现期极值风速计算变异系数的表达式;基于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列出的重现期系数,校准得到极值风速变异系数约为0.13;根据几座大桥桥位和规范提供的不同城市极值风速,采用变异系数表达式计算得到其分布在区间(0.1,0.35)内.分析结果表明,规范提供的重现期系数存在一些矛盾;极值风速变异系数与高度无关;根据不同重现期极值风速计算得到的变异系数的稳定性,可以评估极值风速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来流紊流积分尺度对矩形断面高层建筑迎风面脉动风压及其分布特性的影响,选取2∶1和1∶2矩形为对象,通过风洞测压试验,对不同积分尺度紊流场中矩形迎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及脉动风压均方根系数、脉动风压相关函数和相干函数、脉动风压功率谱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矩形同一高度处,脉动风压功率谱在低频区始终受准定常效应控制,而在高频区脉动风压功率谱随积分尺度的增大而增大;风压的相关性高于风的相关性,风压的相关函数与相干函数也随积分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相关宽度随积分尺度的增大而减小;脉动风压均方根系数随积分尺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同一流场中矩形不同测点处,离驻点越远,风压相关函数和相干函数越小,脉动风压均方根系数越大;来流紊流积分尺度对平均风压系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由于风电存在着不确定性,风电功率预测对于接入大量风电的电力系统意义重大.为了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本文建立了基于经验模式分解法(EMD)与支持向量机(SVM)的复合预测模型.考虑到风力机组的输出有很强的非线性,该模型首先将训练数据按风速大小分成高、中、低3组,然后对各组的风电功率样本序列进行经验模式分解,并建立各个频带分量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各模型的预测结果等权求和即得到最终的功率预测值.使用风电场现场采集数据的预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在山区Y形河口影响下桥址区的桥梁风载特性,以山区峡谷大跨度悬索桥桥址区真实地形为工程背景,应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方法,建立了桥址区复杂地形区域风场数值模型.通过36个工况的分组对比分析,探讨了山区Y形河口对主梁的平均风速、风攻角、风剖面以及风速放大系数在不同来流方向下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河口处河道的导流与山体的绕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普通深切峡谷地形风特性,在Y形河口影响下,桥址区附近的平均风速最大增幅达24 m/s,平均风攻角主要表现为负攻角,出现了最高达1.13的风速放大系数,且河道的导流及山体的绕流作用会导致主梁风速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9.
风荷载-列车-大跨度桥梁系统非线性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桥梁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因素,建立了风-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以某大跨度钢桁梁桥为例,计算了静风及脉动风荷载的不同作用效应、风速及车速变化对桥梁位移极值的影响及桥梁几何非线性因素对结构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时要综合考虑风荷载的动力作用,风速及车速变化对桥梁位移极值均有较大影响,桥梁的线性及非线性位移时程曲线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复杂山区地形桥址区风场空间特性变化规律,以位于我国西南山区的绿汁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FLUENT对山区地形风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36个风向工况的计算分析,得到复杂山区地形桥址区风场的空间分布特性. 结果表明:受复杂地形影响,各桥位平均风速风剖面曲线和沿主梁横桥向风速曲线差异较大,桥址区附近地形最高点以上400 m风场仍明显受地形影响;受河道大角度弯曲影响,桥址区形成类似“单向开口槽”的地形,顺河流风向的来流风受山体阻挡,各桥位处的风速低于逆河流风向,两个风向的风速差值的平均值达13.6 m/s,且各桥位风攻角以负攻角为主;峡谷突宽使谷内风场出现一定的分流,突宽区风速稍有减弱,风场的分流量有限,使得在渡过突宽段后的峡谷缩窄区,风速依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