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犬种布鲁氏菌病(下称犬种布病)是1966年由 Carmichad 等首次从美国流产的 Btagle 狗分离病原证实。先后在日本、德国、墨西哥、秘鲁、阿根廷发生流行。美国对本病进行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我国最早分离出犬种布氏菌(B.Canis)是1983年尚德秋等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实验动物部,从进口 Beagle 狗和中国草狗中各分离一株。两株菌对复红柳菌的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地区首次检出犬种布鲁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种布氏菌不仅是犬种布病的病原菌,也能在人体中和其他动物间引起感染。 1966年Carmichael等首次报道,在美国从200例流产的Beagle狗中首先分离到犬种布氏菌。此后,相继在德国、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都从人和犬中分离到本菌。在国内尚德秋氏等于1984年报道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实验动物部的犬中分离到两株犬种布氏菌。  相似文献   

3.
<正> 犬种布鲁氏菌(B.canis)(以下简称犬种布氏菌),自1966年Carmiehacl等首次从美国流产的小猎犬中分离到后,二十多年来先后在日本、德国、墨西哥、秘鲁、阿根廷和巴西等国都有B.canis感染的报道,国内尚德秋等1984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实验动物部从进口的Beagle狗和中国草狗中首次分离出两株B.canis的报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rersinia-enteoclitica)(以下简称耶氏菌),能引起人和家畜肠道疾病,本菌在自然界分布甚广,尤其是与人密切接触的猪、狗等家畜作为传染源的危害较大。为了解我省家犬是否有犬种布氏菌及耶氏菌的存在及对人群健康的关系,我们于1987年3~4月在罗山、鹿邑两县进行了犬种布氏菌和耶氏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犬种布氏菌由Carnichael等(1966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它能感染各种狗并引起狗的犬种布氏菌病流行,亦能感染人和其他动物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于1984年在上海分离出两株犬种布氏菌。1985年广西继台湾之后首次在国内  相似文献   

5.
自1996年Carmicael等在美国第一次从小猎犬中分离到犬种布氏菌(B.Canis)后,相继在德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近10个国家都有关于B.Ca-nis菌感染的报道。 B.Canis不仅感染狗,造成狗的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而且也能在小范围人群中引起感染。1983年以前,我国尚无B.Canis菌感染人、犬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自1966年Carnichael在美国第一次从猎犬中分离到B.Canis菌后,相继在德国、巴西、墨西哥、日本和阿根廷等地陆续见到报道。1984年我国在广西的中国草狗体内获得了犬种布病的血凝阳性,并成功的分离出犬种布氏菌。我们于1988  相似文献   

7.
通过本次对我省三个市、县的205只家狗血清的调查,查出两种不同种布氏菌感染的阳性狗,为黑龙江省首次发现,这一发现证实了黑龙江省狗群中有犬种布氏菌和光滑型布氏菌感染的阳性狗存在,该发现对进一步研究黑龙江省布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填补了这一领域资料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犬种布氏苗的形态学与其他布氏菌一致,几乎各地都有犬种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其感染对犬的品种没有选择性,不仅感染犬造成犬种布病的流行,而且也能引起小范围人群的感染。我国布病防治专家尚德秋教授曾从我布如皋产草犬中分离到犬种布氏菌,我市监测点也发现人群中布病感染率较高的现象。犬作为布氏菌的贮存宿主之一,是我市布病防治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将犬作为研究对象,在犬体内进行布氏菌属内S型与R型菌种免疫学反应的研究,以探讨其在流行病学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 如皋产…  相似文献   

9.
自1970年WHO布病专家委员会把美国首先分离到的犬种布氏菌列为一个新种后,许多国家也都分离到犬种布氏菌。我国于1989年首次于台湾报导了犬种布氏菌的存在。随后,尚德秋等  相似文献   

10.
<正> 1984年尚德秋等(1)在国内首次报道了从美国进口的Beagle狗和中国草狗中分离出犬种布鲁氏菌(B.canis)。尔后,国内许多省开始了犬种布病的调查。1987年10月我们在阜阳地区的三县一市,对农村和市镇居民饲养的144只犬进行了B.canis菌感染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发现犬的感染率为9.0%,并从7只犬中分离出B.canis菌。首次证实了安徽省有犬种布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报道1985~1990年在我省8个市,10个县23个乡镇和12个场站所的种猪、肉猪、犬和饲养员(血液)等1589份检材中共分离出123株布氏菌,菌株经鉴定,除了3株属犬种布氏菌外,其余全属猪种第Ⅲ生物型。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1980~1989年从8盟2市35个旗(县)检出352株布氏菌。按常规法鉴定有羊种菌114株、牛种菌227株、猪种菌3株、犬种菌1株及不能按当前常规法分类归属的非典型布氏菌7株。现将菌株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自1966年Carmichael等在美国第一次从小猎犬中分离出犬种布鲁氏菌后[1],法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日本等近十个国家相继作了有关B.canis感染的报道[2、3]。1984年尚德秋等[4]从美国进口的Beagle狗和中国草狗中分离出B.canis菌,这是我国首次报道。尔后,国内一些省区开始犬种菌布病的调查。1986年在漳平县对农村居民饲养的105只犬进行了B.canis感染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发现犬的感染率为19.04%,并从6只犬分离出B.canis,首次证实福建存在犬种菌布病的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地方分离的犬种布氏菌传代培养物中,首次在国内发现犬种布氏菌噬菌体,称之为Bj-309株。初步证明其裂解强度稍高于国际同类噬菌体R/C株。它对国内分离的30株犬种布氏菌均能裂解,对犬体分离的另6株菌不能裂解,这6株菌对犬种血清亦为阴性反应。它对S型猪种、羊种和牛种都不裂解;对相应的8株R型羊种和牛种菌能部分裂解,结果与对照株R/C相符。对2株国际标准犬种布氏菌Mex51和RM6/66,能产生融合性噬斑。初步证明:Bj-309株为犬种布氏菌噬菌体,并有较强的特异裂解活性。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散发流行的一种传染病。布病旧称马尔他热(Malta fever)。1887年 D.Bruce氏从一尸脾中检出本病病原体—羊布氏杆菌。1897年以后相继分离出牛、猪、狗等布氏杆菌。1914年Wright 氏发现了布氏菌凝集试验,对诊断布病起了重要作用。布病各地均有报告。我科从1957年至1977年收治50例,  相似文献   

16.
猪种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全世界有16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人畜布病,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布鲁氏菌属包括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羊种布氏菌(B.militensis)3个生物型,牛种布氏菌(B.abortus)8个生物型,猪种布氏菌(B.suis)5个生物型,犬种布氏菌(B.canis)、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ovis)和沙林鼠种布氏菌(B.neotomae)各1个生物型。我国除沙林鼠种布氏菌外,有5种12个生物型布氏菌存在和流行,以羊种布氏菌流行最严重,疫区面广,其次为牛种布氏菌和猪种布氏菌。80年代由于羊种菌引起布病逐步控制,牛种菌引起布病有相对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从5个地区犬体分离40株犬种布氏菌(B.canis),在常规鉴定试验中发现,40株犬种菌有13株不被碱性复红抑制。这些菌种多数与粗糙型血清产生较高的凝集效价;所有菌种能被犬种噬菌体R/C株裂解,但对其它噬菌体不敏感,其中309号菌株为溶源菌,从中分离到噬菌体,命名Bj-309株,它能裂解所有的犬种布氏菌,但不裂解其它种布氏菌,用DNA中G C mol%法,检查了9株菌,其值为56.6~58.4,与标准犬种菌基本一致。电镜观察形态,符合于布氏菌的特征。扫描电镜见有不规则凹陷,超微切片除见有明显的脆膜和肽聚糖层外,还常见乳头状突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关犬种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资料报道较多,但实验研究材料报道较少。为了进一步研究家犬感染犬种布氏菌后,体内保苗状态、免疫反应、病理变化及临床体征等,作者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家犬的选择与分组 选择12~24月龄健康家犬6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2只。第1组(1、2号)和第2组(3、4号)为实验组,第3组(5、6号)为对照组。1.2 实验方法1.2.1 菌株和抗原:标准菌株RM6/66和R型布氏菌凝集抗原及R-RBPT,均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布病研究室惠赠;S型布氏凝集抗原系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免疫反应板系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首次分离出牛种布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有病牛、羊、猪。分离出布氏菌是最可靠的实验室诊断。辽宁省过去虽然多次进行病原学工作,除赵恒云等人于1988年分离到犬种布氏菌外,一直未分离到强毒株布氏菌。于1990年7月在锦县被捕杀的患布病病牛中,首次分离出牛种布氏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北京某地分离的2株犬种布氏菌的鉴定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从北京某地分离的2株布氏菌进行鉴定。方法布氏菌常规鉴定分型方法,布氏菌噬菌体裂解试验,同时辅以脉冲场电泳基因分型方法。结果2株待测菌株均为犬种布氏菌,2株待测菌的脉冲场电泳图谱与国际标准犬种布氏菌RM6/66株的图谱完全一致。结论采用传统布氏菌分型方法同时辅以脉冲场电泳基因分型方法对布氏菌进行分型鉴定,可以增加鉴定工作的稳定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