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有的传输资源中普遍形成不同程度的资源鸿沟,即那些因为现有的资源库的记载与资源的实际配置不符的传输资源。资源鸿沟降低管理水平,提升系统风险,增加排除故障的难度,浪费资源投资和维护。实施资源动态管理,可以刹住资源鸿沟的扩大。本文提出采用传输资源动态管理系统是解决资源鸿沟的有效方案,以以达公司的L10000和L200序列为代表说明资源管理动态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贫富差距导致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贫困差距,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关注。本文在肯定数字鸿沟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选取指标检验了因特网发展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因特网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联系,而且这种相关关系逐年增强;因特网发展的区域差异程度高于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但随着时间推移有下降趋势。最后,文章最后指出贫富差距与数字鸿沟互为因果,问题的解决的根本仍然是人文基础、科教投入、人才结构、投资规模和信息资源等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姚春华 《世界电信》2007,20(5):48-49
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它是指信息社会进程中存在的差距现象,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指由于网络覆盖产生的差距。因此,有条件者可以上网且能从网上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获得信息的手段和途径的多寡影响着他在社会中获得机会的多寡。这种信息富有者与贫困者之间的差距叫做“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理性面对数字鸿沟,采取切实措施缩小数字鸿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下面结合“五个统筹”,以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数字鸿沟为例,阐述中国数字鸿沟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罗茜文 《移动通信》2005,29(5):33-36
近年来,尽管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都存在信息社会的数字鸿沟。世界各国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普及、信息资源的共享远没有达到均衡的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主任宋直元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谈到:因为信息资源应该是全人类能够实现共享的资源,所以国际社会、联合国、电信联盟都非常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和逐步填平信息化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6.
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它是指信息社会进程中存在的差距现象,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指由于网络覆盖产生的差距。因此,有条件者可以上网且能从网上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而无条件者则只能徘徊在网络的大门之外,从而造成信息化水平的巨大悬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中国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引起各阶层关注。2006年5月正式公开发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数字鸿沟有所扩大”列为当前信息化发展值得重视的六大问题之一,“缩小数字鸿沟计划”也成为六大战略行动之一,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缩小数字鸿沟的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本报告将应用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对国内存在的地区数字鸿沟、区域数字鸿沟、城乡数字鸿沟、性别数字鸿沟、教育数字鸿沟等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对正确应对数字鸿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如何应对数字鸿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也进一步拉大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不发达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差距,这必然使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是一个与全球经济同样快速发展着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全球信息革命的竞赛中,已经落后了。因此,如何跨越数字鸿沟,是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的艰巨任务。一、触目惊心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时代,拥有工具的人以及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它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网络技…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时代,如何跨越数字鸿沟?针对这一问题,业界围绕“IT”已有过很多讨论。但笔者认为,数字鸿沟的本质是“经济鸿沟”,是经济巨大差异的数字化表现。要跨越数字鸿沟,必然要跨越经济鸿沟,更要关注到“微观”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这一“传统视角”,或许对各级信息化推进者有所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人类所面临的消除数字鸿沟这一巨大挑战,分析了如何把电力线这一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BPL走向市场,发挥其用武之地,达到利国利民的目的,预测了BPL一定会有比较可观的潜在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具有成熟技术的网络上,尽快融合网络资源和客户数据是中国联通业务支撑系统改造的工作重点,而如何跨越有线与无线的鸿沟,成为业界人士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和数字化交融发展增加了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社会的难度,我国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在接触和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障碍,这些障碍成为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过程中的鸿沟。如何弥合老年数字鸿沟,让更多农村老年群体享受到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是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数字化双重社会背景下的重要命题。本文基于数字鸿沟理论分析农村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弥合农村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2006,30(7):86
为了推广和普及网络地址资源,以缩小“数字鸿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启动“成长工程”。据了解,6月13日自北京启动的成长工程仿照电信普遍服务的原则,足迹遍及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56个城市,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届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将详细介绍CN域名、中文域名、通用网址、无线网址、IP地址等网络地址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电信辞库     
数字鸿沟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指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异。数字化、网络化促进了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将发展得更快,而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就会出现数字鸿沟。联合国的报告曾指出,通过信息技术和创新能力创造的新经济,仍然是一种富国现象。发达国家在知识集中的过程中,通过创造优势夺取全球市场份额,进行大规模产业重组,来获取先行者利益;同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处在信息贫困之中。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5.
这里,有着高山深壑和滚滚长江的阻隔,“不与秦塞通人烟”。这里,曾经荒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是其真实的写照。如今,这里换了人间,但巨大的城乡反差依然存在。当信息化浪潮涌来时,如何消除城乡“数字鸿沟”,让信息沟通不再遥远?早在2002年,重庆市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邹炳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过,中国电信长期以来始终致力于缩小信息差距,诈合数字鸿沟,坚持城乡并重,不惜以高成本低收入负债发展农村通信,以使广大农村地区跨越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6.
加强协调,理顺体制;人才不足,加速培育;统筹规划,立体施工;电子手段,政务根本;由简到繁,突出应用;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精心策划,建好门户;数字鸿沟,设法填平;安全保密,设防适度;完善法规,依法建设;事前咨询,事中监理,事后验收;建章立制。注重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亚太地区是数字鸿沟问题较显著的区域之一。文中分析了亚太地区部分国家的数字鸿沟现状,简述了卫星互联网的特点和亚太地区国际组织发展卫星互联网的相关战略,分析了卫星互联网应对亚太地区数字鸿沟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基因搭桥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耗资数千万美元推行了一项计划,希望找出一种方法,来填平基因学与传统药物研发技术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10~12日在日内瓦召开的“信息社会全球峰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峰会是在1998年提出来的,当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管理信息网络和消除数字鸿沟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在近两年的准备期间内,数字鸿沟仍然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并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电信服务存在的数字鸿沟情况 我们国家的整个通信发展状况是非常喜人的,规模在世界上也是居于前位的,但我们现在还存在地区差异,城乡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