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陆全银 《职业与健康》2009,25(5):503-504
目的了解河南省台前县传染病流行趋势,掌握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台前县2004--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学分析。结果2004--2007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5050例,年均发病率为354.27/10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是乙型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腮腺炎。共报告死亡病例7例(艾滋病2例、狂犬病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例、新生儿破伤风1例),年均死亡率为0.49/10万,年均病死率为0.14/%。结论乙肝、肺结核、痢疾等仍是台前县的主要传染病,今后防治的重点是加强乙型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吴小影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103-2104
为了解平阳县法定传染病疫情,以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笔者对我县2005年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如下。1报告病种及前5位传染病2005年平阳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2 578例,H IV 5例,报告死亡11例,总报告发病率为302.03/10万。报告死亡率1.29/10万,病死率0.43%。与2004年相比,报告发病病种增加4种〔艾滋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百日咳、疟疾〕,报告死亡病种增加3种(流脑,艾滋病、肺结核)。总报告发病率下降25.09%,死亡率上升118.05%,病死率上升191.06%。其中报告发病率上升的病种有:痢疾、梅毒、肺结核、艾滋病、流脑、百日咳、疟疾…  相似文献   

3.
2006年第1季度,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830055例,死亡2043人本季度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23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第1季度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淋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梅毒,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7.83%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狂犬病乙型肝炎、艾滋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占报告死亡总数的88.74%。第1季度除丝虫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它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49789例,死亡2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  相似文献   

4.
2006年第1季度,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830055例,死亡2043人。本季度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23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第1季度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淋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梅毒,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7.83%;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狂犬病、乙型肝炎、艾滋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占报告死亡总数的88.74%。第1季度除丝虫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它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49789例,死亡25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近5年襄阳市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女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8--2012年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襄州区共报告女性法定传染病23种6498例,年均发病率为237.96/10万。2008--2012年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143.25/10万、163.01/10万、165.05/10万、423.12/10万和385.85/10万;死亡16例,年均死亡率为0.59/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16种2617例,丙类7种3881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3669例)占56.46%,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1518例)占23.36%,第3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1140例)占17.54%;发病前5位的疾病为手足口病(116.93/10万)、肺结核(37.35/10万)、病毒性肝炎(37.02/10万)、腮腺炎(12.16/10万)和梅毒(8.64/10万)。发病季节性明显、以0~6岁学龄前散居儿童为主。结论襄阳市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腮腺炎和梅毒是主要传染病,保护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是该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黄冈市近10年来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掌握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30种271 625例,年均发病率为374.77/10万;死亡13种524例,年均死亡率为0.72/10万;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最多(53.63%),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38.99%)、肠道传染病(7.01%)及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0.16%),报告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居前四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和梅毒;手足口病位居所有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3位;艾滋病、狂犬病、肺结核、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肝炎是该市传染病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病种。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是黄冈市主要重点传染病;艾滋病、狂犬病、肺结核、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发传染病)是主要传染病死亡负担,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边远山区凤山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乙类和丙类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7年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22种共5303例病例,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2.25/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5种共3838例病例,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6.65/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和梅毒。值得注意的是淋病病人与梅毒病人之比为4.09:1,淋病病人与AIDS/HIV阳性病人之比为15.66:1,梅毒病人与AIDS/HIV阳性病人之比为3.83:1。传染病死亡人数共29例,人群死亡率为2.09/10万,其中肺结核病例占总死亡人数的37.93%,艾滋病及HIV阳性病例占总死亡人数的31.04%,狂犬病病例占24.14%。结论该县近7年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艾滋病及HIV阳性死亡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需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武进区2005—2016年网络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6年,武进区共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29种54 648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死亡59例,年均发病率为298.80/10万,年均死亡率为0.32/10万。男性病例34138例,女性20 510例,男女比为1.66∶1。4—7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49.32%。2005—2007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均居首位,肝炎居第2位。2008年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后,手足口发病率居首位,肺结核居第2位,肝炎发病顺位随之后移;梅毒从2007年起就维持在较高水平,基本一直保持在第3位;近两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结论传染病防控任务依然很严峻,手足口病、肺结核、梅毒、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是当前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绥中县传染病发病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4251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为132.66/10万,年均死亡率为0.31/10万。平均病死率为0.24%。发病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结核、乙肝、出血热、梅毒和戊肝,占发病总数的87.32%。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90/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9.79/10万,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1.98/10万,居第3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99/10万,居第4位。结论2008--2012年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今后一个时期防治的重点和难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出血热、梅毒、布病是重点防制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1997-2006年阳泉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阳泉市急性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阳泉市1997-2006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38626例,年均发病率306.79/10万;死亡14例,年均死亡率0.11/10万;年均病死率O.036%。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分别是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37.48/10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结论阳泉市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痢疾、乙肝、肺结核、艾滋病、梅毒。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依然是痢疾、肺结核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1.
孔令娜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70-2672
目的分析崇明县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疫情情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控制和降低崇明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以及做好世博会保障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报告的崇明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报告崇明县法定传染病1775例,发病率为242.59/10万;报告病例数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淋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共1315例,占发病数的74.08%;发病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工人、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发病数的76.68%;男女性发病比为1.44∶1。结论 2009年崇明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2008年略有升高,传染病防制工作应加大对主要传染病及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2.
郝玉军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94-2196
目的对2006年秦皇岛市卢龙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秦皇岛市卢龙县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卢龙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568例,报告发病率135.52/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217例,报告发病率51.7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肺结核(80.97/10万)、病毒性肝炎(32.39/10万)、流行性出血热(14.72/10万)、痢疾(7.61/10万)、淋病(0.98/10万);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率最高(42.45/10万),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7.85/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乙类传染病的59.15%,血源及性传播性传染病占18.3l%,肠道传染病占11.44%,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占11.09%;丙类传染病占总发病的27.64%(217/785)。结论应加强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加强重点人群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霍云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78-1879,1881
目的了解延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延安市2005—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延安市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发病数40 619例,死亡34例,年均发病率为315.45/10万,死亡率0.26/10万,病死率为0.08%。2005—2007年发病率呈下降势态,此后又呈上升趋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梅毒等,病毒性肝炎、梅毒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3—8月份报告发病数相对较高,男女性别比1.55∶1,15~54岁发病数较高,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为多。结论延安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起伏不定,防治工作不容乐观,仍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防制是延安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2006年龙岩市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龙岩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现状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龙岩市网络直报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合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5840例,死亡14例,年平均总人口为2759403人,发病率为211.64/10万,死亡率为0.51/10万,病死率为0.24%。其中,病毒性肝炎1844例,发病率为66.83/10万;肺结核1660例,发病率为60.16/10万。[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是龙岩市2006年报告的主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赵科伕  吴金菊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48-2850
目的了解合肥市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合肥市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合肥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累计报告病例137 6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4.85/10万,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呼吸道类传染病是合肥市主要的传染病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丙类传染病出现上升趋势;合肥市地区发病病种前5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痢疾、肝炎和梅毒为主。主要的发病人群为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结论 2004~2009年合肥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需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为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细菌性痢疾、肝炎和梅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乌鲁木齐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状况和特征,探讨其分布规律和趋势,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染病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性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乌鲁木齐市法定传染病共报告16 506例,报告病种23种,报告发病率为649.62/10万;死亡91例,报告死亡率为3.58/10万,病死率为0.55%。报告发病数、发病率均在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肝炎、手足口病、肺结核、梅毒、流行性腮腺炎。结论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疫情报告和管理,减少漏报、误报现象,是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及时控制传染病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孙利文  刘利英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78-1880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怀柔区2004—2009年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怀柔区2004—2009年甲、乙、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12 192例,年平均发病率582.73/10万,报告的主要传染病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结论重点加强辖区内常见高发传染病防控的同时,密切关注新发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加大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8.
陈志英  李晓娜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74-2375
目的了解舞阳县2011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县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14种2 879例,死亡4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发病率为534.72/10万,总报告死亡率0.74/10万,病死率0.14%。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2 196例,报告发病率407.87/10万;死亡4例,死亡率0.74/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683例,报告发病率126.85/10万,无病例死亡。乙类传染病发病数排在前4位的为乙型肝炎、肺结核、丙型肝炎、梅毒,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97.50%;丙类传染病发病数排在前3位的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98.24%。结论当前乙型肝炎、肺结核、丙型肝炎、梅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是严重危害该县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自2004年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以来长葛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葛市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长葛市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54.5122/10万,死亡率为1.3658/10万,病死率为0.5366%。6年来,发病趋势起伏不定:2004—2005年呈上升趋势,2005—2007年呈下降状态,2007—2009年呈上升趋势;死亡率、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近几年,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位于法定传染病发病首位,且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威胁长葛市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主要是乙型肝炎、肺结核、丙型肝炎、淋病、梅毒、艾滋病、手足口病等。结论长葛市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和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防制是长葛市疾病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