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分析如何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问问我院因产科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破裂和子宫收缩乏力为主要手术指征,行子宫次全切除30例,子宫全切除5例。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急性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手段。加强围产期保健,合理应用宫缩剂引产是降低子宫切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因素切除子宫的相关临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8例急症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子宫切除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17例(42.5%),子宫破裂8例(20.0%),胎盘因素7例(17.5%),晚期产后出血4例(10.0%),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3例(7.5%),羊水栓塞1例(2.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而果断的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在挽救危重产妇出血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1例产科因素子宫全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术的高危因素,及降低子宫切除率的可行措施。为临床预防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至2008年11例因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阴道分娩子宫切除1例,剖宫产子宫切除术10例。结果前置胎盘5例,胎盘植入2例,胎盘早剥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子宫破裂1例,子宫收缩乏力1例。胎盘因素占首位(8例,72.72%),围生几存活率100%。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率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率均高于阴道分娩(P〈O.05)。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说明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把握剖宫产时机,提高阴道分娩率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和产科急症,避免产科子宫切除术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产科因素子宫切除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产科因素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对本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治疗的46例因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因素导致的子宫切除占54%,宫缩乏力占13%,晚期产后出血占7%,子宫肌瘤占13%。结论胎盘因素是造成难以控制的产科出血的首要原因,为降低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首先要防治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其次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分娩的产妇27491例,行子宫切除术49例,占分娩总数的0.18%。阴道自然分娩产妇13例(26.53%),剖宫产产妇35例(71.43%),阴遭助产1例(2.04%)。所有患者均因子宫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结果:49例行子宫切除的患者,38例行子宫次全切除,11例行全子宫切除。出血量在2100-4200ml,平均出血量3010ml。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主要指征为胎盘因素,其次为子宫收缩乏力。患者均痊愈出院,新生儿总数49例,存活48例,1例新生儿由于重度窒息,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胎盘因素和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妇大出血,是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降低子宫切除率就要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术式及母婴预后,以降低产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9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率为0.197%,其主要指征为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和子宫平滑肌肉瘤合并妊娠,相关因素分析与孕产次、分娩方式等有关。结论:子宫切除术是产科急症子宫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方法,我们应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做好孕产期保健及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监测,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处理产科并发症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情况。方法:对我院8年间52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产科子宫切除术指征为子宫大出血,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30例,57.69%),治愈率98.08%,围产儿死亡率7.55%。结论:子宫切除是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降低剖宫产率又可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子宫切除发生率、手术原因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急症子宫切除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子宫切除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16例,占42.10%,其中剖宫产中发生12例,阴道分娩2例;子宫破裂8例,占21.05%;胎盘因素6例,占15.79%;晚期产后出血4例,占10.53%,均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1例,占5.26%;羊水栓塞2例,占5.26%。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一项抢救危重出血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林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8):4117-4117,4151
目的探讨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199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0例因产后大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次全切除30例,子宫全切除10例。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破裂为主要手术指征,并与孕产次、分娩方式等因素相关。治愈率95%,围生儿病死率21%。结论对于难以控制的产后大出血,把握时机行子宫切除术是最直接有效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降低子宫切除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对我院于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切除组胎盘早剥和凝血化验检查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巨大儿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子宫切除组术后出现DIC病例数、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及多发性或巨大子宫肌瘤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胎盘植入、胎盘早剥、子宫破裂、术前凝血指标异常、出现DCI,联合用宫缩剂、产后出血量在两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导致急症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分别为胎盘因素、子宫破裂、妊娠合并多发或巨大子宫肌瘤、术前凝血指标异常及DIC、产后出血量的增加,联合用宫缩剂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对产科20年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术45例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为0.15%,子宫切除的主要指征为DIC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子宫破裂。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多胎妊娠、分娩方式等因素产科子宫切除术相关。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做好计划生育和孕产妇监护,正确掌宫产指征,可以有效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产科子宫切除术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子宫切除术在产科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6月间我院 16例行产科子宫切除术患者资料。结果 :5 817例产妇中有 16例实施了产科子宫切除术 ,子宫破裂、胎盘因素是产科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指征。结论 :子宫切除术是一项抢救产科急症危重出血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产科急性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2003年20例因产科急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均为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产科急症出血。其中DIC8例,子宫收缩乏力4例,子宫破裂4例。胎盘粘连4例。出血量1800~3780mL,平均2356mL。20例患者均行急症子宫切除术后痊愈出院。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多胎妊娠、分娩方式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相关。结论子宫切除术是一项抢救产科急症危重出血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产科子宫切除是指由于各种产科因素,在危急情况下而行的子宫次全切或子宫全切术。尤其是产科子宫重症大出血,及时正确的行子宫切除术,是抢救出血孕妇生命的重要手术方法。一直以来,产科大出血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但是子宫切除的并发症是患者和医生所不能避免的,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正确掌握其手术技巧和方法,是临床行子宫切除术的前提。在面临产科大出血的孕妇时,所有保守方法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行子宫切除术。现将我院近八年来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探讨。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在产科急症中的临床情况。方法:对本院近8年来行子宫切除术的3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39例子宫切除的病人手术指征都是重症子宫大出血。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21例,53,85%),治愈率高达9231%。其中围产儿死亡率7.69%。结论:子宫切除术是产科急症尤其是产妇大出血的重要治疗方法,预防尤为重要,减少剖宫产可以降低其子宫切除率。临床上对要进行剖宫产的孕妇一定要严格掌握剖宫产的适应症以及积极预防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产科急诊子宫切除适用于产后难以控制大出血、子宫破裂、子宫严重感染病例。近年来研究认为胎盘因素是产时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并与反复人流及刮宫等损伤子宫内膜手术有密切关系。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6年4月发生的24例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产科急诊子宫切除适用于产后难以控制大出血、子宫破裂、子宫严重感染病例.近年来研究认为胎盘因素是产时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并与反复人流及刮宫等损伤子宫内膜手术有密切关系[1].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6年4月发生的24例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施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原因及其临床情况,为以后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提供参考。方法:对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实施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指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98例手术患者的手术指征包括胎盘因素、子宫肌瘤和子宫畸形等引起的子宫大出血,而子宫切除手术引起的主要并发症为肾功能衰竭和感染等。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是治疗子宫急性大出血的常用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可引发并发症,因此,应加强防治和术后的护理,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患者48例的诱发因素、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比较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患者的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子宫破裂、宫缩乏力、胎盘植入等情况及产后出血量。及时发现产妇出血情况及严重程度可以避免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9.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术式特点及母儿预后,控制产科严重并发症。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3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6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结果 26例子宫切除中,行子宫全切除5例、子宫次切除21例。胎儿死亡3例,存活23例。结论子宫切除是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降低剖宫产率又可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及出血病例特点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2011年产后出血124例临床资料。结果;出血原因中本组资料中经阴道分娩73例,刨宫产51例,刨官产率为41.1%,病因分类,宫缩乏力77例,占62.1%,胎盘因素32例,占25.81%,软产道裂伤5例,占4.03%,凝血功能障碍10例,占8.06%。结论: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胎盘因素成为产后出血的次要原因,是产后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