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典型GIS故障类型的局部放电信号特征以及利用超高频信号进行局部放电量估计,以110 kV的GIS实体部件作为实验对象,并在其中设计了几种典型的故障类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表明不同故障类型的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在波形、频谱、幅值、检波相位分布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放电特性受到气压与电压变化的影响,对于尖刺放电类型的超高频信号幅值与放电量之间线性关系最为明显,这些都为基于超高频法的GIS局部放电类型识别与放电量评估的更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故障后系统中的负序电流进行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方法相对于基于故障后零序电流的选线方法有其优越性。提出用微分和积分移相提取负序电流,比较用移点法、微分法、积分法移相提取负序电流的优缺点,并利用提取得到的负序电流实时曲线进行故障选线。利用实时曲线故障后波形与故障前波形对应相减可以减小不平衡电流的影响,利用此差值电流中的暂态分量和工频分量,可以达到选取故障线路的目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系统中存在不平衡电流等情况下都能可靠选出故障线路。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提高故障选相和选线的准确率,提出基于三相暂态电流信号小波分析的故障选相和选线方法。通过母线处故障相和两健全相的暂态电流差异判断出故障相;对各条线路的暂态电流进行小波包的分解和重构,计算各条线路暂态电流在特征频带内的重构系数比值,利用此值的差异辨识故障线路;在PSCAD仿真软件中搭建包含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的10 kV典型配电网模型,考虑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和过渡电阻大小,利用多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故障选相和选线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提高故障选相和选线的准确率,提出基于三相暂态电流信号小波分析的故障选相和选线方法。通过母线处故障相和两健全相的暂态电流差异判断出故障相;对各条线路的暂态电流进行小波包的分解和重构,计算各条线路暂态电流在特征频带内的重构系数比值,利用此值的差异辨识故障线路;在PSCAD仿真软件中搭建包含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的10 kV典型配电网模型,考虑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和过渡电阻大小,利用多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故障选相和选线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用户侧非线性负荷的增加,系统正常运行时线路中的谐波分量增加,故障时难以精确识别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谐波分量,使得以往利用滤波器进行五次谐波分析法的精度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应用于风电并网发电的锁相环经改进后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通过比较各条线路波形相位与幅值的不同来确定故障线路,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以10 kV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为例,建立锁相环的小信号模型,利用改进型锁相环将波形中的五次谐波进行锁定,并用名为Simulink的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型自适应继电保护原理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了比传统保护多得多的信息量它比传统保护能区分更多的故障类型,提高了继电保护的适用范围,如从原理上解决了经高阻抗的短路故障保护问题.本保护的人工神经网络由3个子网络组成:先采用第一个三层BP网络对输电线路一侧的电流、电压信号进行前置处理,得到其特征量(各次谐波的幅值);然后,在不同运行工况和不同类型的区内外故障时,再把特征量输入第二个三层BP网络,以判别区内外故障;第三个BP网络用于故障相判别.  相似文献   

7.
针对暂态零序电流特征频段内含有过少的频率分量以及无较高幅值的低频分量而给配电网故障选线带来的困扰,利用改进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MEEMD)方法解决选线准确率低的问题。首先,考虑配电网引入分布式电源后对线路零序电流的影响;然后,利用MEEMD将故障后的零序电流按照频率大小分解成多个频率信号,得到本征模态函数并提取其最高频成分;最后,通过分析最高频率的信号波形得出选线结果。该过程不需要基信号,从而使得到的信号特性更接近原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故障选线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电能质量扰动特性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相空间重构方法引入电能质量领域,对电压暂降、电压瞬升、电压中断、电压尖峰、谐波及闪变6类电能质量扰动事件进行研究.利用相空间重构将实域的扰动信号映射到二维相平面,构造不同扰动的信号轨迹.将轨迹幅值归一化进行编码,将信号轨迹转变为二进制图像.针对该图像,定义了最大偏差、载体相似度、扰动覆盖区域和平均幅度4项特性指标.对6类扰动波形分别进行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尖峰波形的最大偏差、谐波波形的载体相似度、闪变的扰动覆盖区域特性明显与其它扰动不同,利用平均幅度特性可以分辨暂降、瞬升和中断.通过提出的4项指标可以有效提取特性扰动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MMC-HVDC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有所差别,提出一种基于边界电流的新型柔性直流线路保护方案。通过对MMC-HVDC直流线路在不同位置发生各类故障时线路边界电流波形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当线路发生内部故障时,其暂态过程中线路整流侧出口电流值明显大于逆变侧出口。当线路发生外部故障时,两端电流值则无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边界电流波形差异度的MMC-HVDC直流线路保护判据,并在PSCAD/EMTDC中搭建双端MMC-HVDC模型。大量的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方案能够正确地判别区内故障和区外故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同塔四回输电线路选相复杂的难题,文中基于新时域相模变换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选相方法。该方法以单回线故障时的选相研究为目标,在四回线发生单回线故障时,利用故障边界条件和解耦后模量与电流分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新型选线判据。之后,利用不同类型故障时特定的1种模分量幅值和另外2种模分量的正负号,提出了相应的选相判据,并给出了选相流程图。大量的PSCAD/EMTDC仿真数据表明了实验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且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距离的影响,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11.
宁夏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在系统收集与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宁夏区内沉积建造构造、侵入岩浆构造、变质建造构造和大型变形构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宁夏稳定陆块区和造山系的特点进行了综合研究,对宁夏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划分和充分的表达.而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主要服务于成矿区带的划分和成矿规律的研究.以龙首山—六盘山断裂为界,将宁夏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出华北陆块区和秦祁昆造山系2个Ⅰ级构造单元;鄂尔多斯陆块和北祁连弧盆系2个Ⅱ级构造单元;鄂尔多斯盆地、贺兰山被动陆缘盆地、走廊弧后盆地和走廊南山岛弧4个Ⅲ级构造单元;盐池—彭阳坳陷、贺兰山被动陆缘裂陷带、银川新生代断陷盆地、鄂尔多斯西缘被动陆缘坳陷、阿拉善南缘前陆盆地、香山弧后盆地、南山东端火山弧、南山东端弧背盆地8个Ⅳ级构造单元.为宁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背景资料及下一步的找矿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种确定性星座对地覆盖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星地覆盖计算精度和效率,研究了星座对地覆盖问题.首先,分析了星座对地覆盖几何特性,着重研究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和Voronoi图的星座空间几何构形划分方法;其次,通过定义卫星的所属覆盖区域,将星座对地覆盖问题简化为单星覆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星座对任意类型地面目标覆盖能力的精确、快速计算方法;最后,比较不同覆盖目标下,所提出的方法和经典的网格点划分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正确性和高效性,且该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卫星星座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中.  相似文献   

13.
地质雷达在挡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地质雷达检测挡墙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检测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选择,并结合实际工程,对所测地质雷达图像进行分析解释,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检测技术不仅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而且其分辨率高,相对误差较小,值得在实际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安居工程为例,介绍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的特性和应用,结合现场原位试验,验证回固后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两种应力路径法(室内试验模拟现场有效应力路径法和应力 应变等值线法)对超大型输水结构的某一段的软粘土地基进行了沉降计算,并将所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发现由第一种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实测值很接近,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室内试验模拟现场有效应力路径法是一种更符合实际的沉降计算法.  相似文献   

16.
在谐振接地系统中,系统高压侧不对称故障及负荷的不对称会引起系统电源电势的不对称,从而改变中性点位移电压。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在这些情况下,无法准确判断系统电容电流的变化。分析了系统高压侧不对称故障及负荷的不对称对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采用对称分量分析方法,得出三相对地电压、对地电容以及中性点电流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确判断系统电容电流变化的方法及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原有建筑物地基浸水后其承载力降低较多的情况,采用高压喷射技术对其地基进行处理,达到了预期的加固效果,事实证明高压喷射技术就用于已有建筑物地基的补强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应用探地雷达测定复垦土壤的水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PR对几种典型的复垦土壤的水分含量进行了测量,研究选择了三种典型的复垦土壤:加入5%的污泥;接种菌根;加入10%的粉煤灰。雷达数据采用宽角法(CMP)测量,对雷达数据计算的结果与重量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复垦土壤的介电常数与水分含量间存在明显的函数相关性,说明应用GPR测定复垦土壤的水分含量,在方法上是可行的。但用不同方法处理的复垦土壤,其介电常数与水分含量间存在不同的函数规律。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空导弹阵地占地面积大、地貌复杂、自然环境恶劣、雷击风险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地空导弹阵地雷击风险评估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给出了年预计雷击次数和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的计算公式以及雷电防护等级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型地空导弹阵地进行了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防护等级的确定,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3条近断层地震波进行分析,可见近断层地震波反应谱通常具有较宽的加速度敏感区.为研究高层建筑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采用上述13条近断层地震波,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20层Benchmark结构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发现随着地震波的PGV/PGA值增大,结构的顶层最大位移和基底剪力最大值均增大,说明结构的地震反应随着近断层地震波反应谱加速度敏感区的变宽而增大.对于设置了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高层建筑,当其基本周期处于近断层地震波的位移敏感区以内时,位移敏感区越窄,则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