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用病例匹配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上与研究组匹配.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对170例患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男性患者中携带HTR2C-759C半合子和女性患者中携带HTR2C-759C/C型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男性患者中携带HTR2C-697G半合子和女性患者中携带HTR2C-697CG/GG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羟色胺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和-697G/C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缓激肽B2受体(B2R)基因启动子区-58T/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向多态性(PCR-SSCP)检测125名正常对照者和180名T2DM患者缓激肽B2R基因启动子区-58T/C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对照组125例中CC、CT、TT基因型分别为21(16.8%)例、73(58.4%)例、31(24.8%)例,C等位基因频率为46.0%;T2DM组180例中CC、CT、TT基因型分别为29(16.1%)例、104(57.8%)例、47(26.1%)例,C等位基因频率为45.0%,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津地区汉族人群中,缓激肽B2R基因启动子区-58T/C多态性与T2DM无关。  相似文献   

3.
Zhang Z  Zhang X  Yao Z  Chen J  Sun J  Yao H  Hou G  Zhang X  Reynolds GP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097-1101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 (APS)治疗过程中的体重增加与 5羟色胺 2C受体 (HTR2C)基因启动区 - 759C/T单核酸置换多态性有无相关。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分析 1 1 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男 58例 ,女 59例 )HTR2C基因 - 759C/T半合子 (男性 )或基因型 (女性 )分布频率 ,APS(利培酮或氯丙嗪 )单药治疗 1 0周 ,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和体重指数 (BMI) ,并分析半合子或基因型与BMI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患者平均体重增加 (3 2± 3 5)kg或基础体重的 (5 7± 6 2 ) % ,体重变化范围为 - 7kg~ 1 2kg或 - 7 8%~ 32 %。 58例男性患者突变型半合子频率为 1 9% ,59例女性患者突变型纯合子频率为 0 % ,杂合子频率为 2 7 0 %。 - 759T半合子 (男性 )或杂合子 (女性 )在体重增加 >7%和体重增加 <7%的患者组分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χ2 =2 2 35 ,P=0 0 0 0 1 ;χ2 =1 2 36 ,P =0 0 0 0 1 ) ;与携带 - 759T半合子或杂合子患者组相比 ,不携带者体重增加的危险度高 5~ 6倍 (OR =5 1 1 ,6 68)。结论 HTR2C基因启动区 - 759C/T单核酸置换多态性与APS治疗导致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相关联 ,而 - 759C→T单核酸置换是防止和限制体重增加的基因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启动子区-262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冠心病(CHD)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以中国上海地区汉族无血缘关系的209例T2DM患者(T2DM组)和83名非DM非CHD的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T2DM组根据有或无冠心病又分为无冠心病组,即T2DM-CHD(-)组(n=92)和冠心病组,即T2DM-CHD(+)组(n=117).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各组CAT基因启动子区-262C/T多态的基因型,并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 ①在研究人群中检测到CAT基因启动子区-262C/T多态的二种基因型CC和CT,未检测到TT基因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别以CC和C为主.②对照组和T2DM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③对照组与T2DM组、T2DM-CHD(-)组与T2DM-CHD(+)组两亚组间,多态基因型(CC、CT)和等位基因(C、T)频率分布均无显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的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德堡非DM对照组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与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德堡非DM者CAT基因-262C/T多态基因型(CC、CT)和等位基因(C、T)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CAT基因-262C/T多态性与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T2DM及冠心病并发症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启动子区-262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冠心病(CHD)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以中国上海地区汉族无血缘关系的209例T2DM患者(T2DM组)和83名非DM非CHD的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T2DM组根据有或无冠心病又分为无冠心病组,即T2DM-CHD(-)组(n=92)和冠心病组,即T2DM-CHD( )组(n=117)。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各组CAT基因启动子区-262C/T多态的基因型,并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①在研究人群中检测到CAT基因启动子区-262C/T多态的二种基因型CC和CT,未检测到TT基因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别以CC和C为主。②对照组和T2DM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③对照组与T2DM组、T2DM-CHD(-)组与T2DM-CHD( )组两亚组间,多态基因型(CC、CT)和等位基因(C、T)频率分布均无显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的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德堡非DM对照组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与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德堡非DM者CAT基因-262C/T多态基因型(CC、CT)和等位基因(C、T)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CAT基因-262C/T多态性与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T2DM及冠心病并发症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启动子区-262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冠心病(CHD)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以中国上海地区汉族无血缘关系的209例T2DM患者(T2DM组)和83名非DM非CHD的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T2DM组根据有或无冠心病又分为无冠心病组,即T2DM-CHD(-)组(n=92)和冠心病组,即T2DM-CHD( )组(n=117).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各组CAT基因启动子区-262C/T多态的基因型,并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 ①在研究人群中检测到CAT基因启动子区-262C/T多态的二种基因型CC和CT,未检测到TT基因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别以CC和C为主.②对照组和T2DM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③对照组与T2DM组、T2DM-CHD(-)组与T2DM-CHD( )组两亚组间,多态基因型(CC、CT)和等位基因(C、T)频率分布均无显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的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德堡非DM对照组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与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德堡非DM者CAT基因-262C/T多态基因型(CC、CT)和等位基因(C、T)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CAT基因-262C/T多态性与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T2DM及冠心病并发症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IL-1β)基因-511C/T和-31T/C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抑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消化反应方法对目的片段进行基因分型.研究选取100例维族抑郁障碍患者和120名维族健康受试者,对IL-1β基因启动子区-511C/T和-31T/C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 IL-1β基因启动子区-511 C/T在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型19%和19.2%,CT型58%和55%,TT型23%和25.8%.-511C/T抑郁障碍组与对照组基因频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6,P=0.875).-31T/C在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型24%和24.2%,CT型58%和58.3%,TT型18%和17.5%.-31T/C抑郁障碍与对照组基因频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93,P=0.995).结论 IL-1β基因启动子区-511C/T和-31T/C基因多态性和新疆维吾尔族抑郁障碍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邵海琴  秦冰  张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5):1841-1843,1846
目的探讨中国人对氧磷酶(PON1)基因-108C/T遗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分析PON1基因-108C/T遗传多态性在T2DM合并CHD组、单纯T2DM组、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结果中国人群PON1-108C/T基因位点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77和0.523,是一个普遍多态性,T2DM合并CHD组患者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PON1-108C/T多态性位点T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相关联。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染色体7q35区醛糖还原酶(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相关性。②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DNA测序技术及高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对139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早期DN组(DN+组,61例)和非DN组(DN—组,78例)2型DM病人的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并以63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CON组)。③结果 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存在T、C两种等位基因和CC、CT、TT三种基因型,DM组T、C等位基因频率和CT、CC基因型频率与CON组差异无显著性(X^2=1.77、1.23,P〉0.05);DN+组T等位基因频率和C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DNG—组和CON组(X^2=8.63~12.71,P〈0.01),C等位基因频率和CC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DN—组和CON组(X^=8.42~14.10,P〈0.01)。④结论 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锌转运蛋白一8基因(SLC30A8)多态性位点rs13266634及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TCF7L2)多态性位点rs11196218与2型锫尿病(T2DM)以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T2DM组)259例,健康者(NC组)200名,均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判断标本基因型,同时进行人体测量学及代谢指标的检测,并分别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B)评估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 ①T2DM组中,rs13266634的C等位基因频率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3%和33.6%,均显著高于NC组的45.4%和17.2%(P值均<0.05).②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59倍(OR=1.59,95%CJ为1.19~2.11,χ~2=9.831,P=0.002).与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患T2DM的风险增加2.63倍(OR=2.63,95%CI为1.42~4.87,χ~2=9.69,P=0.002).③T2DM组与NC组的TCF7L2(rs1119621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④T2DM组中,CC基因型的HOMA-B显著低于TT基因型(P=0.002).结论 SLC30A8基因rs13266634多态性位点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T2DM的风险等位基因,而TCF712基因rs11196218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T2DM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共患与不共患学习困难(1earning disorder,LD)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 disorder,ADHD)与5-HT2c受体基因(HTR2C)C-759T和G-697C两种多态之间的关联.方法:检测189个共患LD的ADHD核心家系(ADHD LD)和299个不共患LD的ADHD核心家系(ADHD-LD)的C-759T和G-697C两种多态,并对各等位基因和单体型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在ADHD-LD家系中,-759C(x2=6.961,P=0.008)和-697G(x2=8.346,P=0.004)等位基因优先传递,就单体型而言,-759C/697G传递较多(x2=9.000,P=0.002 7),而-759T/-697C传递较少(x2=7.784,P=0.0053);但是,在ADHD LD家系中未发现任何等位基因和单体型的传递不平衡现象.结论:ADHD共患LD与否在HTR2C基因C-759T和G-697C两种多态水平上有明显的遗传差别.HTR2C基因与ADHD-LD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线粒体基因NDUFB6[NADH dehydrogenase (ubiquinone) 1 beta subcomplex]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的检测,对高频率SNP进行基因分型,研究NDUFB6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PCR+测序方法,以15个2型糖尿病患者和9个正常人为样本,对NDUFB6基因的启动子?外显子以及临近的内含子进行测序以确定该基因的SNP;对高频率的SNP,仍使用PCR+测序方法分别在192个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中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总共发现NDUFB6基因的6个SNP,其中3个SNP出现频率较高?NDUFB6基因启动子的1个SNP(-1211C > T)在2型糖尿病人群与正常人群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NDUFB6基因启动子的-1211C > T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5基因(ApoA5)-1131T/C多态性与成都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分析154例T2DM患者和206例正常对照者ApoA5基因一1131T/C多态性.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T2DM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ApoA5基因一1131T/C多态位点T、C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721、0.279和0.760、0.240.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ApoA5基因-1131T/C位点基因型频率和T、C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纯合子患T2DM风险是TT纯合子的2.432倍(95%CI:1.081~5.473).T2DM组ApoA5基因一1131T/C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的血清TG水平和TG/HDL-C比值均高于竹基因型携带者(P<0.05).正常对照组TC基因型携带者的血清TG水平和TG/HDL-C比值较TT基因型携带者升高(P<0.05).T2DM组颈动脉IMT ApoA5基因-1131T/C位点CC基因型亚组较TT基因型亚组有增加趋势(P=0.08).结论 ApoA5基因-1131T/C多态性与T2DM的发生无相关性,但CC基因型患T2DM的风险增加.ApDA5基因-1131T/C多态性与正常对照及T2DM患者的血清TG水平和TG/HDL-C比值增高有关,但与T2DM患者颈动脉IMT的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氧磷酯酶 2 S311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凯  江华 《医学争鸣》2004,25(12):1143-1146
目的探讨对氧磷酯酶 2(PON2)Ser311Cys(S311C) 基因多态性与中国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 方法 运用荧光偏振-模板依赖的染料掺入反应法(TDI-FP)技术检测PON2 S311C基因多态性在T2D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 结果 17例T2DM患者,SS基因型5例,SC基因型6例,CC基因型6例;16例正常对照,SS基因型11例,SC基因型3例,CC基因型2例. T2DM组PON2基因C311等位基因分布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C311等位基因与T2DM发生相关联(OR=4.018, 95%CI 1.371-11.774). 结论 应用荧光偏振-模板依赖的染料掺入反应法(TDI-FP)能准确敏感地检测PON2 S311C基因多态性,PON2 C311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易感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基因16189 T/C突变性糖尿病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16189 T/C突变性糖尿病在中国北方人群中的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分析方法对中国北方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64例正常中国北方人(对照组)进行核心家系线粒体基因筛检和分析。结果:①线粒体基因 16189 T/C 突变在糖尿病组占32.26%(50/155),在对照组占15.24%(25/16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在糖尿病患者中线粒体基因16189 T/C 突变组(n=50)与非突变组(n=105)比较,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差异均无显著性。③线粒体基因16189 T/C突变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多为50岁左右发病,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3∶1);发病时体重指数常较高(74%的患者BMI超过标准值);65%患者伴血脂代谢异常;具有明显的母系遗传倾向。结论:线粒体基因16189 T/C点突变可能仅为人群中的基因多态现象,还不能确定其为糖尿病单基因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甲硫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鉴定安徽地区562例汉族人MS基因A2756G多态性基因型,比较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各组间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安徽地区汉族人群存在MS基因A2756G多态性,其G等位基因频率与西方人群比较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的MS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安徽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抵抗素基因-420C/G位点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72例,2型糖尿病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40例,利用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方法检测抵抗素基因-420C/G位点多态性,比较和分析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酶切后可见3种带型:CC型,CG型,GG型;(2)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C/G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型糖尿病组C/G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抵抗素基因SNP-420C〉G多态性与高血压危险因素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舒张压、年龄水平在含G等位基因组明显高于C等位基因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抵抗素基因-420C/G位点多态性与高血压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 的方法检测患者的MTHFR基因677C→T突变,统计各组对象的突变频率. 结果:MTHFR基因677C→T突变型等位基因(T)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显著性(χ2=2.29,P>0.05),TT、CT和CC 3种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CT基因型患2型糖尿病风险是CC基因型的1.96倍,TT基因型患2型糖尿病风险是CC基因型的2.57倍.结论:MTHFR基因突变型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发生无必然的联系,突变基因型并没有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