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能否在用药前让病人从心理上乐意接受,对药物疗效将发生重要的心理影响。本文首次通过对1016例住院病人进行的口服药物制剂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疗效以及药品制剂工业的生产、改革提供临床心理学参考。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许多疗效好、毒性小的药物不断地进入临床。这些药物以繁多的剂型、颜色、味道和包装投入使用。但临床心理效应如何?目前未见报道。为了探讨药物制剂在临床用药中的心理影响,给临床医生合理选药以及药品制剂工业的生产、改进提供心理学依据,本文对1016例内科住院病人进行了口服药物制剂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临床医务人员用药也有了更多选择,但由此滋生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也导致细菌耐药性和药品不良反应增加,大大降低了药品疗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在外科手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强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对2009年下半年运城市中心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调查,发现不合理应用现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药物经济学评价在指导临床用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志 《医学信息》2009,22(10):2102-2104
目的探讨药物经济学评价在指导临床用药的应用。方法利用药物经济学评价分析2006年3月-2009年3月对我院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旋菌感染患者127例的治疗方案。结果药物经济学评价具有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结论正确地应用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对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正颖 《医学信息》2010,23(14):2462-2463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作武  刘浦贞 《医学信息》2007,20(7):1254-1256
目的 了解我院2004年~2006年6月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其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4年~2006年6月抗感染药的销售金额排序。并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方法计算我院抗茵药物的用药频度。结果 我院临床较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2004年~2006年6月我院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在年度药品消耗总金额中,都排在临床用药第1位:但比例逐年下降;大部分抗感染药物日均费用逐年递减。结论 2004年-2006年6月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新上市的抗感染药物以及药品价格昂贵的抗感染药物使用较少。  相似文献   

6.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魏琴 《医学信息》2019,(22):137-138
目的 分析临床药学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常规临床用药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另选2018年1月~12月我院采用临床药学指导临床用药后的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合理用药率、平均住院时间、药品费用。结果 观察组临床合理用药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11±1.23)d、药品费用为(1210.00±120.00)元,均低于对照组的(9.12±1.01)d、(1409.10±230.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学指导在临床合理用药应用中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降低住院药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可减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对全面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期为日后妇产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研究法对参与研究的581例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调查内容科目包括患者手术情况、药品使用情况、住院天数、患者年龄、联合用药情况、药物使用目的、细菌培养、围术期药品使用、用药时间等。结果581例妇产科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占总抗菌药物使用率的44.23%;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应用时,基本上都是预防性用药,占所有药物使用的90%以上。结论良好的控制抗菌类药物的有关指征,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降低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李雪晶 《医学信息》2006,19(7):1236-1238
目的 通过应用不同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疗效的观察,探讨如何合理用药。方法 分别应用大剂量、小剂量和停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可服少量的抗精神病. 药物,选择性地停用,病情也相对稳定。结论 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法,仅对个别病人有效,而对绝大多数病人来说,并不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本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0年1-12月妇产科手术病例316例,记录相关内容,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及《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资料,对妇产科围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被调查的病例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共4大类9个品种。药物选择合理率为64.3%,在术前0.5~2h预防给药的有66例(20.9%),术后用药疗程大于3d者有120例(38%),抗菌药物的使用费用所占比例普遍过高。结论本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用药时间、药品费用所占比例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进行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1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科学之一 ,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它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 ,为指导临床各科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科学。医学生学习药理学的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原理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护理中专的学员毕业后大都会到临床一线工作 ,她们既是治疗的执行者 ,又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护士学好药理学对提高医护质量都有重大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药理学知识 ,在从事药理学教学的几年中 ,我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现将其归纳如下 :1 掌握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07~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用药种类、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4a来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逐年增多,但抗菌药物的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为主.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现象.  相似文献   

13.
研究白眉蝮蛇 (Agkistrodon halys ussuriensis)毒中精氨酸酯酶的长期毒性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用Beagle犬进行长期毒性实验 ,将犬分成 4组 ,每组 4只 ,对照组 (生理盐水 )、精氨酸酯酶低剂量组 (0 .0 6 u/ kg)、中剂量组 (0 .18u/ kg)和高剂量组 (0 .36 u/ kg)。静脉给药每天 1次 ,每周 6 d,连续给药 180 d后每组处死 3只 ,留 1只停药饲养 15 d。观察用药期间毒性反应及停药 15 d期间恢复情况。通过对活动能力、生长率、进食量、死亡率等一般综合指标 ;血检、尿检等临床指标 ;病理解剖和脏器系数变化几方面对毒性反应进行分析评价。一般综合指标 ,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 ;临床指标 ,高剂量药物处理组肝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其它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病理解剖指标高剂量药物处理组肝脏明显肿大、空泡化 ,脏器系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但停药后肝脏恢复正常 ,其它脏器未见病变 ,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 (P>0 .0 5 )。纯精氨酸酯酶对犬的无毒反应剂量大约为 0 .18u/ kg。从长期毒性方面考虑 ,纯精氨酸酯酶比现在临床应用的“蝮蛇清栓酶”(主要成分为精氨酸酯酶 )毒性低 ,在高于临床治疗剂量约 15倍的条件下长期用药仍然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临床药物应用中的经济学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口的老龄化 ,慢性疾病的增多和医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可用于医疗服务的社会经济资源 (特别药品资源 )却相对有限。探索成本低、效果好的新药 ;探索合理用药 ,控制药品费用便成为医药研究领域中广泛关注的问题。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 ,将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有利于有效利用药品资源 ,对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将产生积极的作用。目前的新药临床研究往往只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品生产部门仅考虑药品的成本分析 ,临床药物经济学则需…  相似文献   

15.
氨基苷类抗生素曾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被认为是神奇的药物,其明显的耳、肾毒性当初被临床医师认为是可接受的风险,之后通过合理的调整剂量降低了毒性。这种情况在当今是难以想象的,假如青霉素现在被发现,毫无疑问不会批准上市。  相似文献   

16.
关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药学服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药学服务,其主要意义在于正确指导病人认识药品的两重性.尽量让病人免受药品不良反映的伤害,同时检查和监督临床医师是否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结果:它对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更主要的是。社区药剂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载体和宣传手段,完善药学服务的内容,提高社区居民在药品安全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加快发展,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已经成为市民求医的共识。探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药学服务,在提高临床用药的疗效和保障病人用药的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门诊药学服务是医患共同的需要由于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医疗保险的政策将逐渐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倾斜。以上海市为例,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其个人自负部分可比二、三级医院少支付5%-10%。据不完全统计,有将近80%的病人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同样,临床医生在工作实践中,由干知识和时间的局限,不可能全面掌握所有的药理知识,特别是对一些临床新药的作用机理,毒副作用缺乏了解。对此,我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合理用药的意识,促进临床用药向安全、合理、高效、经济的目标发展。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对用药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过用药现状分析,证明不合理用药现象广泛存在。结论:合理用药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8.
张怒 《医学信息》2018,(1):130-132
目的分析合理用药中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遥方法2016 年5 月~2017年4 月我院临床用药采取临床药物服务干预,与 2015 年5 月~2016年4 月我院临床用药对比,分析对比不同时期临床用药情况,总结合理用药中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遥结果 2016 年5 月~2017 年4 月用药合格率明显升高,不合理用药率明显降低,抗菌药使用率明显降低,与去年同期对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约0.05)曰2016 年5 月~2017 年4 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药品费用明显降低,与去年同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约0.05)遥结论临床合理用药中采取临床药学服务,可有效提高合理用药率,降低用药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全面 提高医院用药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遥  相似文献   

19.
赵敏 《医学信息》2010,23(15):2929-2929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查阅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门诊与住院处方1302张,对其中的604例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形式有无指征性用药、选药不合理、联合应用不合理、剂量不合理、用法不合理。结论应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避免和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合理用药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举措.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在于落实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由于我国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合理用药涉及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只有在医、药、护、患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