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信息通信技术》2014,(5):54-59
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将通过公共支撑平台集中实现对智慧城市应用的数据共享和能力开放,打破行业信息化系统和行业物联网应用分散部署及运行所形成的自封闭系统,实现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提高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文章分析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支撑平台的必要性及其架构,阐述公共支撑平台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接入、能力开放接入、业务应用接入、信息资源与应用的映射、标识解析、密钥分配和平台管理的功能要求,为各种融合的智慧城市应用提供普适、灵活的公共支撑。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理论研究向落地实施开始推进,但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尚不清晰.依托最新的信息技术,提出将智慧城市中各类应用的公共部分集成建设和管理,形成所谓的智慧城市公共能力平台,智慧应用在公共能力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开始,从而保证智慧城市建设的高效、共享和集约,在系统架构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满足未来智慧城市的新增需求,同时对公共能力平台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构成的,对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进行量化计算、科学评测的方法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检验智慧城市成果的具体体现,将起到引领、监测指导、量化评估等作用。本评价指标体系按泛在网络、智慧应用、公共支撑平台、价值实现四个方面进行,包括19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该体系统筹...  相似文献   

4.
新型智慧城市是实现数字中国的重要载体,已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依赖于国家的统筹规划、各类新兴技术的创新融合以及标准化工作的支撑引导,同时也对技术创新和标准推进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诸多挑战。现有研究缺少对新型智慧城市关键使能技术以及当前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梳理与分析。文章在介绍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各类新兴技术对新型智慧城市核心架构的关键赋能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全面梳理国内外标准化工作的最新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银  李丽  余海 《电视技术》2021,45(5):148-151
为了提高城市各个行业的服务效率,高效智能地对城市进行管理,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我国开始构建智慧城市并初步建立起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及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正处于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对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及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分析智慧城市运行过程面临的信息安全挑战和风险,针对信息安全的全面升级提出方案,构建适合我国城市现状的安全防御体系,基于产品设备、技术支撑、管理措施以及法律法规,提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及保障体系的保障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而那些由电池驱动的智能终端非常受电量的限制。通过分析环境能量采集技术,设计了一套科学的微能量采集和管理系统,并且基于该系统尝试为一系列智慧城市垂直行业的物联网终端设计了低功耗自供电解决方案,还从多方面对现有系统进行了改进,丰富了智慧城市和5G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为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铿 《通信世界》2014,(14):40-41
烽火通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依托自主研制的智慧家庭互联平台、云服务平台以及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我国提供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和智慧家庭建设提供一揽子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与SOA在智慧城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目前的关注领域、面临挑战、建设重点和支撑技术,提出了智慧城市总体参考模型,着重分析了物联网、SOA两项重要支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并根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从标准化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盐城广播电视总台充分借鉴智慧城市系统的技术理念,重新定义和整合广播电视台各类信息系统,提出建设“智慧广电驾驶舱”的总体规划。本文介绍了“智慧广电驾驶舱”的功能定位、系统架构、业务流程和具体应用场景,探索广电媒体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郭琴  丑洋 《电子测试》2014,(21):61-62,38
文章以区域调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构建城市公共自行车调度系统进行了构建,并以GSM通信技术、定位系统技术等为技术支撑,从而对系统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体系框架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智慧城市现状入手,提炼智慧城市的"智慧"要素,结合实际问题,描绘智慧城市的"智慧"愿景。由于智慧城市是系统之系统,因此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时,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遵循系统设计原则,以"共享协同"的智慧城市体系框架为参考,围绕城市运行,构建"集成、融合、开放、协同"的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支撑平台,解决信息孤岛,并实现创新的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2.
Smart cities are built up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to enable a broad range of advanced service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study identified four pitfalls brought by the pervasive application of ICT, including information insecurity, privacy leakage, information islands, and digital divide. Therefor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gether with 27 interviews was conducted in Hong Kong to investigate how the public perceived these pitfalls within the context of mobile apps providing real-time parking information which form a major part of smart mobility. System insecurity and privacy leakage were found to arouse worries among the app-users while their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was found to have room for improvement. Islands of real-time parking information occur as a result of the lack of collaboration among private carpark operators. Digital divide existed widely among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and the problem cannot be solved by mere provision of ICT facilities. Overall, technologies alone cannot make a city smart or smarter. It is the suitable way in which ICTs are used to serve all citizens that matters.  相似文献   

13.
肖中峰 《移动信息》2023,45(8):227-229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管理逐渐成为城市治理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文中分析了当前城市管理的实际需求,基于Spring Cloud的微服务架构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管理的智慧城市服务管理平台,旨在提高城市居民的便捷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该研究实现了高可用、高并发、高性能和可插拔的应用体系,通过提高城市管理中对公共数据的治理能力,可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各地正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特征包括信息共享、系统协同以及智能响应。为实现上述特征,城市各类信息需要汇聚集中,综合处理,实现有效利用。然而城市中的数据具有多源、异构和海量的特征,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在面对这类数据时显得力不从心。大数据及相关技术却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了大数据相关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总结多年来中国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并对二者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原则和内容、技术方案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智慧城市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先导的论断;认为智慧城市(中心城市)必然以它的核心力和支撑力,把城市智慧的理念、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外延至城市郊区、乡镇乃至村;给出了一张未来网络技术的全景图,以实现城乡一体的信息网络全覆盖。  相似文献   

16.
梁迺孚 《电子测试》2017,(11):72-73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的是“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作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因此,智慧城市需要一个信息采集、信息发布、信息传输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在智慧城市理念下构建和完善城市公共安全评估体系的思路。利用该思路,依靠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计算等技术,不仅使得传统平安城市建设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使得传统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实现了实体化、模型化、可计算化,从而构建出了一个可感知的、可自动度量的、富有生命力的城市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8.
信息通信技术(ICT)提供基于宽带,高速通信网的多种业务,也提供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而且还是一种通用的智能工具.铁路客运专线通信,信息系统的公共基础平台就是ICT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公共基础平台承载铁路通信系统,信息系统的业务.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 2.0"、"City 2.0"、"政府2.0"等概念,提出了"交通2.0"概念,并建立了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包括众筹数据和开放数据两个维度,众筹数据通过收集公众从智能手机、车载终端、Web 2.0网站上传的交通数据,获取现有检测系统不能提供的实时数据,并及时解决公众使用交通系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开放数据通过开放公共数据,催化公众把开放的数据做出各种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应用和服务,形成可持续的全面解决方案和创新的生态环境。该系统模型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手机应用等技术做到了聚合众筹数据,提供开放数据以催化产生创新的交通应用和服务以完善现有交通设施和管理制度,并给将来的交通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决策支持。智慧交通项目集成"交通2.0"后,实践表明奠定众筹数据和开放数据两个渠道,使公众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交通生态链的完善和智慧化过程中来,是真正实现从"智能"到"智慧"的关键,是智慧交通系统产生活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建设、生活节奏等问题,提出以物联网为基础,利用群智感知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利用广播电视技术、移动电话技术、车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共享的智慧城市交通系统。不同的组织和人群将会从中得到不同的支持,并对关键问题从数据采集、数据纠正、大数据处理、数据发布等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