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蔡涤 《印刷技术》2009,(19):19-21
我国习惯上按照用途把纸张划分为:出版印刷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技术用纸、其他特殊用纸等种类。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造纸工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据统计.2001—2008年,中国造纸年复合增长率达10%以上.预计2009年产量将突破8000万吨.已成为世界造纸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作为与我们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出版印刷用纸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据贝利管理咨询公司最新全球纸张市场研究分析.至2030年全球纸及纸板的市场需求将达4.82亿t,这意味着平均1.1%的年均增长。该研究预测了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10项产品分类涵盖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及包装用纸的需求状况。纸张需求状况因种类及地区不同而不同。实际上.文化用纸市场正面临数字化的巨大挑战,使新闻纸及其他印刷用纸的需求正逐步萎缩。  相似文献   

3.
纸与健康     
朱试  钱瑞莉 《西南造纸》2002,31(1):40-4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在飞跃的发展,而纸的用途也随之超越了人们的文化领域的范围,日渐渗透到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中去。这样,人们对纸张的要求也就愈来愈高,只有不断提高和发展纸的性能,才能使纸的用途适应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纸和人们健康的关系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此,我们仅以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几种纸为例,谈谈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书写纸和印刷纸书写纸是供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书写记录所用的一般文化用纸,常用于制造表格、练习簿、记录薄、帐簿等。而印刷纸则供应印刷书籍、杂志、技…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在飞跃的发展,而纸的用途也就随之超越了人们的文化领域的范围,日渐渗透到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中去。这样,人们对纸张的要求也就愈来愈高,只有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纸的性能,才能使纸的用途适应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的需要。 但是,纸和人体健康的关系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此,我们仅以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几种纸为列,谈谈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 书写纸和印刷纸 书写纸是供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写记录所用的一般文化用纸,常用于制造表格、练习簿、记录簿、帐簿等。而印刷纸则供应印刷书籍、杂…  相似文献   

5.
以太行山文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分析方法,研究纸张的纤维组成,结合时间、地域和用途开展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清至民国时期,太行山区域的民间文书以麻纸为主,兼有皮纸、竹纸、宣纸和机制纸。用纸特征与纸张用途有关,契约用纸的特征类似,以麻纸为主,契尾用纸与契约用纸不同,倾向选择竹纸与宣纸。研究显示,太行山区域的民间文书档案纸张具有延续性,以传统手工纸为主。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建国以来,广东省造纸工业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全省机制纸和纸板的总产量,建国初期只有一千吨左右,而1980年已发展到三十万吨,但品种比较单调,中、低档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等总计只有三十多种,加工纸基础更是薄弱,仅有染色纸、柏油纸、有炭复写纸、拖蜡纸等几种,设备十分落后,涂料印刷纸及技术加工用纸更近乎空白,只好依赖进口或外省调入。 改革开放十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兴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纸张的需求不仅数量上,而对花色品种及纸的使用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研制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加工纸,已成为广东省造纸行业十分重视且富有魅力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纸张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持续升温,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工业用纸的销售普遍看好。从六月份召开的“94全国名优印刷机械、器材广州展销会”情况统计,广  相似文献   

8.
1999年造纸行业的形势分析如下:1纸张总量需求会略有增长。1999年纸及纸板的指导性计划总量为2800万t,比1998年计划增加50万t。2出口增长带动出口包装用纸的纸板的增长。随着出口的增长,出口包装用纸及纸板的需求也会加大。国务院税则办将对1999年进口包装用纸的减税加强控制,这样将加大了国产包装用纸及纸板的市场需求空间,但关键要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和提高产品质量。3基建规模的扩大和新用途的开发对纸袋纸的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纸袋纸很大程度上用于水泥袋的包装。目前伸性纸袋纸的销路较好,纸袋纸生产企业进上步按照包装办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生活用纸产业可以说是"喜"、"忧"并存。纸与纸板分为四大类,即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特种纸、生活用纸。生活用纸指为照顾个人居家,外出等所使用的各类卫生擦拭用纸,包括卫生纸、餐巾纸、面巾纸、厨房纸巾等,广义的还包括女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和成人失禁用品等。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意愿增强,生活用纸行业将在居民生活中起到越来越  相似文献   

10.
长期来,人们对纸的认识一般只限于书写、印刷、绘画、装饰、包装等方面。其实,在我国古代,纸的特殊用途和生产出的特殊纸张就足以让人惊奇不已。用纸做帐子、做被子,在古代似乎已较普遍,《五代诗话》载:“李观象……乃寝纸帐卧纸被”;南宋时,民间楮皮纸盛产,人们据其绵软洁白、耐折耐拉、抗蹬抗踹等特点,把几层楮皮纸缝缀成被。这种纸被的纸层之间有空气隔绝,保温性能良  相似文献   

11.
正【印刷单位来稿摘登】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组成,初步脱水,再经压榨,烘干而成。纸的种类繁多,据说有近千种(也有的说六七百种),我国造纸主管部门根据各种纸的用途不同,分成17类(纸张11类和纸板6类)。纸张11类为:印刷用纸,书写纸,制图  相似文献   

12.
轻型印刷纸是近几年从德国引进的新产品,主要作为印刷书籍、杂志、课本、插图等用纸,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的产品除了具备通常文化用纸的特点外,还具有拉力大、强度高、松厚度高、吸墨性能好、不透明度大、白度适中等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文化生活的逐步提高,轻型印刷纸将进一步贴近人们的文化生活,市场前景将更为广阔。LWC纸、SC纸在印刷企业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张未  王宝山 《中华纸业》1999,20(2):55-55
在长网造纸机的网部使用整饰辊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赋予纸所需要的水印,这是整饰辊在生产某些特殊用纸时的用途,如钞票纸等。而在生产书写纸、双胶纸等文化用纸时,使用整饰辊是应用其第二个作用——改善纸张的匀度。将湿纸层的表面“封闭”起来,使纤维的交织显得均...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造纸工业发展迅速,纸和纸板产量由1980年的534万吨发展到1997年的2733万吨,跃居世界第三位,17年来翻了近5倍,纸和纸板品种达到600多种,并重点发展了新闻纸、胶印书刊纸、学生课本纸、工业技术用纸、国防配套用纸、生活用纸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纸张已不仅仅是作为文化、教育和生活的载体而存在。据调查,世界上有35%的  相似文献   

15.
亚洲     
正日本日本多家纸企将提高包装用纸价格日本制纸集团近期表示,将从11月的出货部分开始,将包装用纸的价格上调10%以上。所涉及到的用纸包括米包装纸、购物袋纸、信封纸等。包装用纸上次价格上调还要追溯到3年前的2011年9月。包装用纸价格的上调,反映了随着日元贬值的推进,纸浆、重油等进口原燃料价格的上涨。纸张价格的上调或将转嫁至信封等的零售价格中。王子控股集团旗下的王子Materia、大王制纸等公司也表明将从10月开始,将包装用纸的价格上调。  相似文献   

16.
《中华纸业》2003,24(8)
为对皱纹卫生纸和纸巾纸企业进行有效整治,国家质检总局拟出台《一次性生活用纸企业整治规范》。为对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和打假办公室的领导到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听取了纸张检验中心、标准化中心和生活用纸委员会的意见,并在纸张检验中心协助下拟订了《一次性生活用纸企业整治规范(征求意见稿)》。生活用纸委员会在文件起草期间,还征求了部分生活用纸生产企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定义了一次性生活用纸是指纸巾纸(含面巾纸、餐巾纸、手帕纸等)以及皱纹卫生纸。意见稿规定生产纸巾纸只可以使用树木、草、竹等原生纤维作原料,不得使用任何…  相似文献   

17.
在造纸工业中,生活用纸具有不同于其他纸种的特殊性,所有其他品类的纸张和纸板均需要加工成其他产品(如报纸、纸包装物等)才能到消费者手里,而生活用纸是唯一直接供消费者使用的纸种。  相似文献   

18.
《中华纸业》2009,30(21)
在造纸工业中,生活用纸具有不同于其他纸种的特殊性,所有其他品类的纸张和纸板均需要加工成其他产品(如报纸、纸包装物等)才能到消费者手里,而生活用纸是唯一直接供消费者使用的纸种.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生活用纸的变迁与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造纸工业中,生活用纸具有不同于其他纸种的特殊性,所有其他品类的纸张和纸板均需要加工成其他产品(如报纸、书籍、簿本、纸包装物等)才能到消费者手里,而生活用纸是唯—直接供消费者使用的一个纸种。  相似文献   

20.
一种广泛用于箱纸板、文化用纸和生活用纸的纸内添加剂——纸张挺硬剂,在泰安市鑫泉造纸助剂厂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该产品可以提高纸品的挺度和拉力,使纸张的挺硬度显著提高,物理性能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