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吻合器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对8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经腹食管吻合器的联合断流术治疗。结果本组81例痊愈出院。1例肝功能C级死于肝功能衰竭。62例随访1—6年,其中2例死于肝癌,2例死于3—5年后再次出血,其余病例均无肝性脑病及再出血发生,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75例(91.5%)术后胃镜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均有不同程度地减轻或消失,其中29例(35.3%)出现不同程度的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结论经腹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的联合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7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采用经腹食管吻合器的联合断流术治疗.结果 本组11例行急诊手术,术后出血均停止,止血率达100%.1例肝功能C级死于肝功能衰竭,70例均痊愈出院.58例随访,其中2例死于肝癌,2例死于3-5年后再次出血,其余病例均无肝性脑病及再出血发生,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58例术后胃镜提示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均有不同程度地减轻或消失,其中22例(37.9%)出现不同程度的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结论 采用吻合器经腹行食管下段横断吻合的联合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腹联合断流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采用经腹食管吻合器的联合断流术治疗。结果本组5例行急诊手术,术后出血均停止,止血率达100%。1例肝功能C级死于肝功能衰竭,34例均痊愈出院。29例随访,其中1例死于肝癌,1例死于5年后再次出血,其余病例均无肝性脑病及再出血发生,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29例术后胃镜提示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均有不同程度地减轻或消失,其中11例(37.9%)出现不同程度的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结论采用吻合器经腹行食管下段横断吻合的联合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确诊为肝炎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行外科断流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断流术加胃底黏膜下血管阻断的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实验组患者并发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随访期间累计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择期的临床选择。方法总结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24例采用断流术、断流加分流术及分流加断流联合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急症断流术14例,死亡2例。择期手术10例,其中断流术6例,断流加分流术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0例,再出血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无肝性脑病发生。结论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手术应作为治疗肝硬化PHT的首选术式[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断流术治疗。方法选取6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断流术治疗直接降低了肝门静脉的压力,再出血率低。结果 60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有并发症18例,腹水6例,肺部感染4例,左膈下积液4例,门静脉血栓形成2例,切口感染2例,平均住院时间20d。结论断流术是阻断食管胃底静脉与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之间的异常血流,预防和治疗曲张血管的破裂出血。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术后肝功能损伤较轻,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低,但是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被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0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实施选择性断流术后,患者自由门静脉压力明显低于施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患者肝功能比手术前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2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24例,术后静脉曲张再发14例,肝性脑病6例,上消化道出血再发4例。结论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时使用选择性断流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保留机体自发性分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和断流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分流术和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本院180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断流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近期分流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腹水消失率优于断流组(P<0.05).断流组术后再出血率22.48%高于分流组术后再出血率9.80% (P<0.05).断流组3例发生肝性脑病,占2.3%,分流组4例出现肝性脑病,占7.8%.结论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理想的术式,此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彻底,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低,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急诊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的可行性、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16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2例和B级4例的患者,使用国产吻合器行急诊联合断流术,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成功止血并顺利康复,未发生吻合瘘及其他并发症。对其中l4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8年,未发生再出血。胃镜复查,无食管吻合口狭窄,9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7例减轻。结论急诊联合断流术止血效果可靠,方法简便、安全,只要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及手术程序,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门奇断流术和肠腔人工血管分流术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9~2003年采用门奇断流术和肠腔人工血管分流术治疗25例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择期手术 ,无手术死亡。术后全部随访 ,1例发生肝性脑病因肝功能衰竭死亡。术前门静脉压力平均 (3.62±0.51)kPa,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 (2.53±0.47)kPa。结论 :门奇断流术和肠腔人工血管分流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的压力 ,同时保证灌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与断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02月至2010年0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断流术与分流术治疗86例门脉高压患者,对手术前后患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期分流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及腹水消失率均优于断流组(P均<0.05).断流组再出血率22.03%(13/59);分流组11.11%(3/27).分流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断流组(P<0.05).断流组无肝性脑病发生,分流组2例发生肝性脑病,占7.41%.结论 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理想的术式,已成为急诊手术术式的首选术式.此术式维持入肝血流,能达到止血目的,而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而且操作较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小康  包显聪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465-1466
目的:评价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8例肝炎后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行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无手术死亡及肝性脑病发生,再出血率为2.63%(1/38),胃排空障碍1例(2.63%),脾静脉血栓形成2例(5.26%),无食管吻合瘘发生。手术后1~3月,27例术前肝功能Child B级者,有18例转为A级;术后半年全组病例均接受胃镜检查,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者28例,显著改善者10例。结论:本手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令人满意,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其操作并不复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先内镜套扎后选择性断流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分析有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9例病人先行内镜套扎治疗,然后在门静脉三维影像重组下行选择性断流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 29例病人随访3个月~6年,无手术死亡,术后无近期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无明显改善.结论 先内镜套扎后选择性断流手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门静脉三维影像重组对选择断流手术方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亚晗 《安徽医药》2013,17(8):1336-1337
目的探讨分流术与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该院从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共113例采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比较两者的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再出血、肝性脑病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由门静脉压(free portal pressure,FP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P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期间,分流组分流术组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率和腹水消失率优于断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肝功能好转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肝性脑病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流组再出血及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断流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流组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分流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分流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该手术方法具有肝性脑病不易发生,较好的维持入肝血流且止血彻底,肝功能影响小的优势,且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死亡率低、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静脉高压断流术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5年6月-2008年6月40例门静脉高血压断流术患者施行急诊责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加脾切除术的手术临床资料。结果40例手术病例中,术后出现38例。随访36例,失访2例,随访率95%。随访1~3年。随访病例中无肝性脑病发生。生存者中,肝功能好转者18例,无变化17例,恶化3例。结论门脉高压出血的患者肝功能ChildA、B级可以采用急诊手术,提高疗效的关键是及时手术,规范手术操作,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断流术加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57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断流术加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死亡率为0,56例(98.2%)获长期随访。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8%,再出血率为1.8%。结论:本手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令人满意,手术难度相对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采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和分流术对于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分流组患者在腹水治愈率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愈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断流组(P<0.05).同时,分流组患者在术后的再出血率方面也显著优于断流组患者(P<0.05).分流组有3例患者发生了肝性脑病,而断流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肝性脑病问题.结论 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贲门周边血管切断术联合脾切除是最为有效的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 ,该方法 具有肝性脑病不易发生、能够彻底止血和手术时间较短等特点,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武来兴  尹清臣 《河北医药》2001,23(12):909-910
目的:总结附加金属环限制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曲张静脉出血的效果。方法:对实施本联术式的门静脉高压症62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内死亡1例,手术病死率1.6%;术后近期无1例再出血,再出血率3.4%,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3.4%,腹水消失率96.6%。结论:本术式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理、实用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改良Sugiura手术联合限制性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行改良sugiura手术联合限制性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的3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自由门静脉(FPP)较术前平均下降(9.98±7.33)cm H2O(P<0.01),门静脉直径(PVD)由术前明显增粗(1.6±0.18)cm H2O逐渐恢复正常(1.4±0.14)cm H2O。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PVm ax)及血流量(PVF)明显降低。间置人造血管通畅,无明显血栓形成。本组30例无手术死亡和近期再出血。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联合人造血管间置限制性脾腔静脉分流术止血效果确切,可以使分流、断流术止血方面的优点相加,同时有效地防治了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并减少了肝性脑病的发生,而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并未增加,因此不失为目前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不同手术方式效果比较.方法 2002~2008年本院进行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98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分流组91例,断流组97例,分流断流联合组110例.结果 断流组自由门静脉压力下降最明显,与分流组、分流断流联合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断流组自由门静脉压力下降最明显,但断流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分流组、分流断流联合组;分流组肝性脑病发生率达13.18%,明显高于断流组、分流断流联合组.结论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各有不同特点和缺点分流断流联合手术方式具有分流、断流的优点,又避免了缺点,分流断流联合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