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肃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种类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及《甘肃省妇幼卫生监测方案》,对甘肃省2001年~2008年间在43家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 (1)8年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平均为110.43/万,2004年起有明显上升趋势,各年份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胎儿性别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孕母年龄别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两头高中间低特征,25~29岁年龄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最低,在59/万~97/万之间;农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P〈0.05)。(3)8年间发生率最高的出生缺陷为神经管缺陷、先天性脑积水、总唇裂、马蹄内翻足、肢体缩短、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和先天性脑积水始终位居我省出生缺陷的前三位。结论各类出生缺陷中以神经管缺陷、先天性脑积水、总唇裂高发,出生缺陷是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或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出生缺陷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针对检出率高的出生缺陷,制定有效的行政干预和医疗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出生缺陷的变化趋势、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 ;为制定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医院"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在我省23个地市,由1996年开始时的57所分娩医院到2003年扩展到75所医院进行,具体内容通过填写《围产儿季报表》和《出生缺陷儿登记卡》来完成。结果河南省出生缺陷监测体系中围产儿男女性别比无明显变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平均126.5∶100;出生缺陷发生率整体有下降趋势,乡村出生缺陷儿发生率高于城镇、女性出生缺陷儿发生率高于男性;以25岁~年龄组出生缺陷儿发生率最低,高龄产妇(≥35岁)组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主要的出生缺陷依次是神经管畸形、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畸形、肢体短缩畸形、马蹄内翻足。结论降低新生儿出生性别比;重点关注高龄产妇(≥35岁)的保健;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发生是提高我省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7年山西省部分地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2007年山西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监测点内孕28周至产后42天的围产儿。结果2007年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118.71/万;城镇发生率151.00/万,乡村发生率为95.64/万;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7.65/万,女性为114.01/万。前五位缺陷种类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神经管缺陷,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结论2007年山西省出生缺陷总发生率顺位前五位,与2006年全国监测顺位相同,发生率接近;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乡村,男女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江西省近8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年~2007年江西省32所出生缺陷监测医院261008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率,各类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类别、构成比和相关因素。结果 8年间共监测围产儿261008例,发现出生缺陷儿3553例,发生率为136.1/万,并呈逐年升高趋势,我省高发畸形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出生缺陷发生率农村(167.4/万)高于城镇(121.7/万),男孩(149.8/万)高于女孩(116/万),产妇年龄中〈20岁组发生率最高,20—30岁组最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做好一级预防工作,从产前-围产保健预防模式向孕前-围孕保健预防模式转变,确定重点保健人群,探索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变化趋势、常见出生缺陷的种类及变化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8年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1.89‰,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的变化呈逐步上升趋势(χ^2=22.80,P=0.000),其中主要为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χ^2=23.67,P=0.000)。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常住人口(χ^2=6.83,P=0.033)。出生缺陷前4位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腭裂、外耳畸形,占出生缺陷的45.90%,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和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结论深圳市福田区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特别是在妊娠28周前及时诊断和处理先天性心脏病,关注流动人口的孕期保健是降低出生缺陷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济源地区1996—2000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不了解济源地区围产儿素质的基本状况,探明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种类和发生率,寻找影响出生缺陷的可能因素,于1996年开始分别在本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开展了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工作。5年共监测围产儿7664例,占全市出生总数的39.68%。监测结果:围产儿死亡111例,死亡率14.48‰;出生缺陷10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3.83‰,共查出26种出生缺陷,其中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无脑儿、先天性脊柱裂、多指(趾)、唇裂合并裂。提示要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工作,增加产前诊断项目和提高28孕周前诊断技术水平,及时终止妊娠,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21年广州市白云区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白云区所有助产机构2021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对出生缺陷发生情况、顺位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21年白云区上报722例出生缺陷儿,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96.41/万,前5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并指/趾、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和总唇裂,母亲生育年龄≥35岁的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378.61/万,P<0.01)。结论 出生缺陷人群干预重点对象为高龄产妇,优生优育宣教关口需前移;关注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持续加强相关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丰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探索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2010年北京市丰台区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10.5/万,各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按照出生缺陷病种分类,位于前3位的为多指(趾)、外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男婴与女婴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母亲户籍、分娩年龄、婴儿出生体重、孕周等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做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上地医院围产儿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1995年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和统计标准,对上地医院2006年~2007年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地医院2006年~2007年共监测围产儿10956例,检出出生缺陷儿200例,出生缺陷发生总率为182.55/万。发生率在前5位的缺陷类型分别为为先天性心脏病(58.42/万)、外耳其他畸形(33.44/万)、多指/趾(28.29/万)、全唇裂(16.43/万)、尿道下裂(5.48/万)。对2006年~2007年出生缺陷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对不同人群特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进行比较,显示出生缺陷的发生与胎数、婴儿性别、婴儿出生体重、分娩孕周、分娩结局有关(P〈0.05)。结论根据出生缺陷的监测结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10.
日照地区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日照市2001年-2005年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及变化趋势,探讨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法对日照市城区4家国家级监测医院产科分娩的43758例围产儿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出生缺陷总发生率87.53/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出生缺陷儿死亡率达51.70%;出生缺陷发生前5位的是:总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畸形。结论出生缺陷的防治。重在预防,本市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应引起高度重视,提出了降低出生缺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种类、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近11年间出生缺陷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11年间出生缺陷的平均发生率为7.59‰,1998年-2002年的发生率为5.40‰,2003年-2008年8月的发生率9.74‰。两个时期比较1998年-2002年出生缺陷类型以总唇裂居首位,其次为肢体短缩、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等,2003年-2008年8月出生缺陷类型以脑积水居首位,其次为多指(趾)、总唇裂、肢体短缩等。结论出生缺陷的发生与感染、营养、环境、遗传因素及孕母年龄有关,出生缺陷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并应采用B超、生化等手段,早期筛查畸形儿,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种类及相关因素,为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2007~2013年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变化趋势、顺位特点及转归。结果2007~2013年我院产科共出生22889例新生儿,其中有出生缺陷35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68‰,近年有增高趋势。出生缺陷顺位依次为肢体畸形22.6%、先天性心脏病16.7%、神经管畸形13.4%、消化系统畸形10%、唇腭裂9.2%。孕妇年龄大于35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出生缺陷患儿中活产150例(41.8%),治疗性引产及死胎共209例(58.2%),其中最多的是先天性心脏病47例(22.5%),其次神经系统畸形45例(21.5%)。结论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增高趋势,积极采用三级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期出生缺陷发生率,尤其是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番禺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了番禺区2007年~2009年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分娩775例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年来番禺区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14.53/万,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P〈0.01);先天性心脏病是主要的出生缺陷,占总出生缺陷的比例达34.19%;出生缺陷发生有以下特点:与季节有关,二季度最高、孕母年龄小于20岁和大于35岁发生率较高;出生缺陷诊断依据主要是以临床和B超为主,两者占出生缺陷诊断依据的98%。结论番禺区出生缺陷发生率偏高,诊断方法局限,加强宣教、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早发现、早干预是目前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淄博地区2004~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4~2008年淄博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的种类、相关因素,了解出生缺陷变化趋势,探讨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统计工作手册》要求,利用我市妇幼三级网络对全市所有定点接生单位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出生缺陷检出率、发生率、类别等。结果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出生缺陷的前5位疾病排序依次为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神经管畸形、尿道下裂。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和三级预防保健工作,加大健康宣教的力度,提倡婚前医学检查,稳步提升出生缺陷监测质量,制定多方面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和分析本地区流动人口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5年间嘉善县中医医院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围产儿资料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年间出生缺陷围产儿共122例,出生缺陷顺位前5位为先天性心脏病、耳部畸形、多/并指(趾)、唇腭裂和神经管畸形;出生缺陷诊断以出生后诊断为主;5年来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和孕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流动人口的孕期保健覆盖率、产前筛查率和产前诊断率,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围产儿出生缺陷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至2008年中山市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0年至2008年围产儿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2/万,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发生前5位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神经管畸形、并多指(趾)、α-地中海贫血。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宣教、加强提高产前筛查水平及产前诊断,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低出生缺陷的预防、监测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并比较历年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出生缺陷顺位特点、终止妊娠的孕周及转归。结果2010年~2012年余姚市本地户籍出生围产儿14670例,其中发现出生缺陷19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5‰,以2012年为最低。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占畸形总数的21.21%,其次是肢体畸形14.14%,其他依次为总唇腭裂9.60%、外耳畸形和其他消化道畸形各占畸形总数的9.09%。妊娠28周前终止妊娠74例(37.37%),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7例(22.97%);妊娠》28周终止妊娠46例(23.23%),其中最多的也是先天性心脏病10例(21.74%)。出生缺陷活产共78例(39.39%),其中肢体畸形共22例居首位(28.21%);而治疗性引产120例(60.61%),其中最多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共27例(22.5%)。结论出生缺陷监测能发现严重畸形及重要脏器畸形者,并且早期进行治疗性引产。余姚市本地户籍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处于稳定水平,加强孕前、孕期对出生缺陷的预防、监测并适时进行科学干预,有利于降低出生缺陷、改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荆州市2008年~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的流行趋势及分布特点,为制订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014年荆州市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围生儿数据季报表"及"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荆州市2008年~2014年7年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0.97/万,2008~2013年呈总体下降趋势,2014年出现拐点上升;前5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马蹄内翻足、先天性心脏病、外耳道畸形;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婴(P0.05);产妇年龄大于35岁和小于20岁年龄组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93.20/万、129.78/万;临床诊断和超声诊断为主要的诊断依据。结论强化出生缺陷的综合预防,加强婚前检查、孕前保健、围产期保健管理,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肇庆市4家监测医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广东省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方案》的要求,以市内4家医院作为监测医院,对肇庆市2001-2010年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监测围产儿63476名,其中出生缺陷儿1034名,发生率为162.9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的发生率比2001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35,P〈0.001)。前3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围产儿性别、孕母年龄、胎数有关。结论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的素质,应继续加强三级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掌握徐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种类,探索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9年徐州市开展助产的医疗机构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 6年监测676 014例围产儿,其中出生缺陷儿2400例,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55‰,2004年~2009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3.15‰、3.36‰、3.64‰、3.97‰、3.09‰、3.86‰,总体呈上升趋势。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唇裂合并腭裂、多并指(趾)、神经管畸形(包括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唇裂、先天性脑积水。结论提倡婚检,定期产前检查,开展产前诊断及新生儿筛查技术,加强健康宣教,提高群众的优生优育意识,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