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不同年龄段HBV DNA载量分布特点。方法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21116例年龄登记完善的乙肝患者的HBV DNA,共分为15个年龄段。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总阳性例数为12731例(阳性率60.29%),其中小于检测下限阳性例数有2281例(10.80%)。不同年龄段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r=1.87,P=0.08),低病毒载量比例与年龄的增加呈正相关(r=7.95,P=2.40E-6),病毒载量均值与年龄增加呈负相关(r=-20.45,P=2.9E-11)。结论 HBV DNA阳性率与患者年龄的增长无相关性;低病毒载量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病毒载量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分析认为随年龄增长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机会的增加抑制了人群乙肝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异常血清学诊断模式与HBV-DNA的关系.方法对94例慢性HBV携带患者,根据血清学结果,把病例分A、B、C、D四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定量检测HBV标志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A组患者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HBV-DNA阳性率为96.9% (31/32);B组患者HBeAg和HBeAb同时阳性,HBV-DNA阳性率为90.0%(18/2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5,P>0.05).C组患者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HBV-DNA阳性率为64.3%(9/14),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56和23.41,P<0.05).结论在受检患者各种异常模式中,均存在HBV-DNA不同程度的复制.HBeAg阳性和HBV-DNA检测结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并比较儿童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的病毒载量及相关临床症状.方法 应用荧光PCR方法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并通过建立核酸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测定标本中的病毒载量,同时结合所收集的患者临床症状数据资料应用随机区组方差和卡方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集的1,040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20份,甲型H3N2流感病毒阳性标本61份,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99份;对收集的流感阳性标本病毒载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型别,不同发病时间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的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感染者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型H1N1流感感染者出现咳嗽,流涕临床症状者明显高于与乙型流感感染者.结论 甲型H1N1流感患者咳嗽,流涕症状比季节性乙型流感患者多见,而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的病毒载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与病毒DN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874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含量进行检测,同时运用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并统计分析患者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病毒DNA之间的相关性及分布特点.结果 在受检的874例标本中,男性533例,阳性率58.16% (310/533);女性341例,阳性率50.44%(172/341),男性和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P<0.05),男性和女性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17,P=0.907).乙肝总阳性率和HBV-DNA水平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年龄段的大三阳与小三阳、两头阳和三抗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和女性HBV-DNA水平随年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岁以下人群HBV-DNA阳性率最高达82.86%.结论 HBV-DNA阳性率和HBV-DNA水平都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其中≤20岁年龄段HBV-DNA阳性率最高达82.86%;男性HBV-DNA的阳性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同时应用定量PCR法和斑点杂交法对155例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进行检测.以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斑点杂交法检出66例阳性(47.6%),定量PCR法检出110例(71.0%).HBV-DNA于2.54拷贝出现斑点杂交法阳性,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增加,斑点杂交法阳性增强,表明两种方法的阳性呈正相关关系.定量PCR法比斑点杂交法灵敏且可定量,但试剂昂贵;而斑点杂交法简便易行,适合基层单位应用.故建议临床宜先用斑点杂交法检测HBV—DNA,再配合定量PCR法以提高检出率并进行HBV-DNA定量.  相似文献   

6.
荧光定量PCR法筛查混合血浆中的HBV及HCV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所致病毒感染一直受到国内外输血界的关注。因病毒感染初期“窗口期”(从病毒感染到血清标志物检出的时间)的存在,采用现开展的ELISA检测可造成不合格血液的漏检。目前使用各种试剂的“窗口期”如下:HIV1/2抗体22d,HCV抗体70d,HBsAg约56d,其中HCV抗体的“窗口期”已大于70d。通过ELISA法对抗-HCV抗体进行筛查,仍有输血后HCV的感染,这是目前多数输血相关传染病多为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HBV非e抗原标志物阳性产妇HBVDNA母乳传播的PCR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非e抗原标志物阳性产妇的血清与初乳中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检测26例mV非e抗原标志物阳性产妇的血清及初乳中HBV DNA含量.结果该类产妇初乳中mV DNA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含量(拷贝值P<0.05,荧光值P<0.01).结论在HBV非e抗原标志物阳性产妇HBV不仅可以通过母乳传播,而且是HBV在该类产妇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非淋(NCU)患者在不同年龄段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分布特征。方法 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FO-PCR)技术对513例非淋患者进行了UU DNA和CT DNA定量检测。结果 对513例非淋患者及197例阳性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①在低于35岁人群中患者以女性为主(男/女/性别不详=116/278/4),P<0.01;而年龄大于35岁人群中患者主要以男性多见(男/女/性别不详=63/48/4),P<0.05。②以21-40岁年龄段感染率较高(175/442=39.59%),其中26-30岁(44.83%)和31~35岁(41.35%)两年龄段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率高于被研究人群平均阳性率(38.40%)。③各年龄段UU单项感染均显著高于UU+CT混合感染及CT单项感染,提示UU感染在非淋感染病原体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中以26~30岁(UU+CT 7.69%,UU 80.88%,CT12.31%)和31-35岁(UU+CT4.65%,UU 83.72%,CT 11.63%)UU单项感染比例最大。④各年龄段UU和CT定量结果无差异。结论 整个非淋人群总体以青年女性和中年男性为主;阳性感染者以21-40岁人群为主,尤以30±5岁年龄段感染阳性率高于平均感染水平;非淋病原体各年龄段均以UU感染为主,尤以UU单项感染为主;各年龄段UU和CT定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HIV-1病毒载量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以及性能参数。方法两种检测试剂各采用3个批号对系列稀释的定值质控品检测, 分析两种检测试剂的检测线性度和精密度。再用两种试剂对166例HIV抗体阳性样品和27例阴性样品分别进行检测, 比较两者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TaqMan病毒载量检测试剂与系列浓度定值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决定系数为R2=0.978, Xpert病毒载量检测试剂与系列浓度定值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决定系数为R2=0.987;对不同浓度定值质控品检测结果的不同批号间和总变异系数均<7%。两种试剂不同批号检测定值质控品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试剂对血浆样本检测结果显示, 对阴性样品检测的符合率为100%, 在40 cps/mL的临界值处的观察一致性为50%, 在其量化下限附近缺乏一致性, 线性范围内检测结果之间的决定系数为R2=0.946。Bland-Altman分析显示, 偏差均值为0.41 log10(IU/mL)。结论两种试剂检测性能均良好, 在HIV-1病毒载量检测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近七年来性病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本地性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本院2002年3月14日-2008年7月门诊妇产科和性病科的疑似性病的患者合计12430例(其中包括966例NG、3995例CT、5058例UU、1080例HPV6/11型、1078例HPV16/18、125例TP和632例HSVⅡ)的六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D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病原体总阳性率25.81%(3208/12430)。以UU阳性率最高(46.99%),其它依次为HSV-2(32.12%)、HPV6/11(20.09%)、HPV16/18(14.29%)、CT(8.09%)、NG(6.31%)和TP(4.00%)。近七年总流行趋势为2008年总感染率最高(29.43%),高于2004年(24.01%)(P=0.0047)和2002年(24.91%)(P=0.002),其它年份间总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NG和UU阳性率近七年来无统计学差异;CT总阳性率2002年最高(11.13%)高于最低的2007年(5.34%)(P=0.0003)和2006年(5.69%)(P=0.001)及2005年(6.51%)(P=0.005);HPV6/11总阳性率2003年最高(32.12%)高于2006年(P〈0.001)、2004年(P〈0.001)、2008年(P=0.007)、2007年(P=0.0019)、2005年(P=0.022);HPV16/18总阳性率2002年最高(30.4%)与2008年有差异(P=0.006),极显著高于其它年份(P〈0.001);HSVⅡ总阳性率2006年最高(42.72%)极显著高于2002年(P〈0.001)、2004年(P=0.017)和2008年(P=0.0055)。NG和HSVⅡ载量高于其它病原体,而以UU载量最低,CT载量也比较低。男女两性间UU阳性率(女性和男性分别为56.42%和25.34%,χ2=413.95,P〈0.001)和病原体载量(女性4.92±1.47,男性4.61±1.37,t=3.68,P=0.00012)均高于男性,HSVⅡDNA(女性和男性分别为25.38%和37.36%,χ2=10.05,P=0.0015)则显示出男性更加易感性。其它病原体及载量由在两性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UU总感染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病原体,其它病原体从高到低依次为HSVⅡ、HPV6/11、HPV16/18、CT、NG和TP;近七年间本地区每一种性病病原体流行状况较稳定,无明显一致的增减趋势,病原体载量亦无统计学差异。NG和HSVⅡ病原体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病原体载量,以引起泌尿生殖道急性感染为主,而UU和CT载量较低,多表现为慢性感染。女性UU阳性率和病原体载量均高于男性,HSVⅡDNA则显示出男性更加易感性。其它病原体及载量在两性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未成年乙肝患者HBV DNA定量分析特点及与成年患者之间的区别。方法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4115例未成年(0~18岁)乙肝患者和17262例成年患者的HBV DNA。结果未成年乙肝患者HBV DNA总阳性率(69.82%)极显著高于成年乙肝患者(57.76%)(P〈0.0001),而小于检测下限阳性率(2.92%)则低于成年乙肝患者(P〈0.0001),病毒载量(6.66±1.45)显著高于成年患者(5.51±1.85)(P〈0.0001)。未成年男性HBV DNA总阳性率(72.39%)极显著高于女性(68.48%),而小于检测下限阳性(男性2.80%,女性3.37%)无性别差异;未成年男性病毒载量(6.66±1.45)与女性患者(6.66±1.46)无统计学差异。未成年患者随年龄增加总阳性率逐渐增高(P〈0.0001),病毒载量也随之增高(P〈0.0001)。结论未成年乙肝患者HBV DNA阳性率极显著高于成年乙肝患者,小于检测下限则低于成年,阳性病毒载量则显著高于成年乙肝患者;未成年男性HBV DNA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女性,而小于检测下限阳性男女无统计学差异,未成年阳性患者病毒载量在男女间也无统计学差异;未成年患者随年龄增加总阳性率逐渐增高,病毒载量也随之增高,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未成年患者乙肝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解性病患者中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流行情况.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对532例患者定量检测淋球菌DNA、沙眼衣原体DNA和解脲支原体DNA.结果 性病患者的三种病原体中NG总感染率为5.26%(28/532)、CT总感染率为11.28%(60/532)、UU总感染率为54.89%(292/532);以UU单项感染模式极显著高于其它模式(P<0.001);总体比较女性阳性率多于男性(x2=138.9,P<0.001).各模式的UU DNA载量均显著低于各模式中的NG和CT(P<0.05),NG和CT载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性病患者的三种病原体检测中以UU感染最为常见;各感染模式以UU单项感染最多见;女性感染率显著多于男性;定量结果 显示UU更多地表现为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讨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的关系,本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对238例PHC患者进行HBV—DNA定量分析,旨在了解PHC患者HBV的定量情况,探讨HBV—DNA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以及与乙肝标志物(HBV—M)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FoxB1在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①收集临床确诊为乙型肝炎并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乙肝住院病人血清278例,其中进展为肝硬化阶段者14例,肝癌阶段者12例,并随机抽取60名健康者血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FoxB1浓度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②分析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FoxB1浓度与HBV—DNA载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的相关性,并依据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情进展程度,分别比较肝癌组、肝硬化组、乙型肝炎组与健康组之间FoxB1因子浓度的差异。结果@278例肝炎病人血清中,HBV—DNA载量≥10^5拷贝/ml组FoxB1因子浓度为(12.5±6.9)pg/ml,HBV—DNA载量〈10^5拷贝/ml组为(12.7±9.3)pg/ml,健康人群组为(12.2±9.7)pg/ml,三组间FoxB1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78例ALT异常组血清中FoxB1浓度为(17.4±20.5)pg/ml,健康对照组血清中FoxB1浓度为(12.2±9.7)pg/ml,ALT异常组FoxB1浓度略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FoxB1水平与ALT呈正相关(r=0.701)。③乙型肝炎组FoxB1浓度为(12.6±8.7)pg/ml,肝硬化组为(60.1±38.1)pg/ml、肝癌组为(68.5±37.3)pg/ml,肝癌组、肝硬化组中FoxB1浓度显著高于乙型肝炎组(P〈0.05),而肝癌组与肝硬化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B1水平与肝细胞损伤ALT释放有关,可能参与肝癌病变,对乙型肝炎演化为肝硬化、肝癌有一定的预示作用,可作为病情进展的风险因子,并且可能成为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所致肝硬化、肝癌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随机抽样检测了3418名孕产妇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结果发现阳性标本89例,阳性率为2.604%(89/3418),随后,随机对其中35名母血IBV-DNA阳性的新生儿脐血进行了检测,发现阳性标本5例,阳性率为14.29%(5/35)。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病毒的型别,探索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病毒载量进行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体外扩增法对81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提取的RNA进行检测。结果28例手足口病患者体内CoxA16病毒载量〉10^3 copies·ml-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构建的标准曲线显示,样本阈值环数(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对数(10g10)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98,相关性良好。4例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中EV71型病毒载量〉10^3 copies·ml-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标准曲线显示,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对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96,相关性较好。结论门头沟区手足口病病原谱以CoxA16型为主,34.6%的手足口病患儿CoxA16型病毒载量〉10^3 copies·ml-1,4.9%的患儿EV71型〉10^3 copies·ml-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咽拭子标本中CoxA16、EV71核酸定量检测比较简便快速、结果直观、稳定性强,为进一步探讨患者体内病毒载量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中sjTREC水平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5例不同年龄健康人外周血样品,抽提基因组DNA,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定量测定不同年龄组外周血中sjTREC含量的分布情况。sjTREC含量与年龄的关系作相关分析;各年龄组性别差异作t检验。结果 225例外周血sjTREC含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对0~14岁、15~54岁及55岁以上3组进行方差分析(LSD检验),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性别差异不显著;供体年龄与外周血sjTRE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23(P0.001)。结论人外周血中sjTREC含量与年龄存在明显相关性,对于法医物证实践中血痕的年龄推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EBV DNA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作用。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在我科就诊、病理确诊的65例鼻咽癌作为治疗前组,经我院放疗科治疗后,分别于放疗结束后3、5、8个月来我科系统复查的病人作为治疗后组,将同期行健康体检的29例作为对照组,共3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组的空腹血浆EBV DNA进行检测。结果3组间血浆EBV DNA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的阳性病例全部有鼻咽癌复发,阴性病例没有复发;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血浆EBV DNA是鼻咽癌诊断的重要分子标记,其阳性的病例有较高淋巴结侵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在乙肝诊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3例普通荧光定量PCR(常规)检测HBV DNA为阴性患者的血清,采用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将检测数据进行整理,与其临床实验室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结果23例国产乙肝荧光定量 PCR检测均为阴性患者,使用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结果为13例阳性(最低检测限20IU/mL),阴性10例,阳性检出率为56.52%,显然高灵敏度乙肝 HBV DNA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常规检测方法。结论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其检测敏感性远高于常规检测方法,能检测到体内低水平的 HBV DNA,结合患者其他实验室资料及用药史综合分析,对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水平在诊断及预防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血浆DNA抽提法提取30例孕中晚期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其中病例组10例,对照组2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法检测两组胎儿DNA-SRY含量水平。结果14例孕男胎均出现SRY阳性信号,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SR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9)。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水平的异常升高有望成为预测及诊断GDM发病与疾病程度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