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 :为颈横和锁骨上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 2侧成人标本上 ,观测颈丛皮神经的行程、长度、横径和血供情况。结果 :颈横神经和锁骨上内侧、中间和外侧神经的长度分别为 ( 6.9± 1.0 )cm、( 8.9± 1.7)cm、( 8.2± 1.5 )cm和 ( 7.3± 1.7)cm ;横径分别为 ( 1.8± 0 .5 )mm、( 2 .0± 0 .5 )mm、( 1.9± 0 .9)mm、( 1.8± 0 .4)mm。颈横和锁骨上神经的血供主要来源于甲状腺上动脉、颈升动脉和颈横动脉的肌皮支。结论 :颈横和锁骨上神经可作为面神经移植的一个合适而易得的理想供体 ,行自体神经游离移植或吻合血管神经移植用以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面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2.
解剖、观察了256具(男217,女39)尸体的锁骨上神经的走行及变异情况。见17例锁骨上神经的分支(主要是中间支)穿通锁骨,出现率为6.6±1.6%。文内讨论了此种变异的成因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锁骨上淋巴结的解剖与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锁骨上淋巴结属于颈深淋巴结的下组,当患有胃癌或食管癌时癌细胞早期即可经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因此,左锁骨上淋巴结的活检对早期诊断恶性肿瘤并追查原发病灶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目前,锁骨上淋巴结的配布描述亦尚未统一1 材料用50具(男45.女5)成人标本上对锁骨上淋巴结进行了解剖和观察.2 结果2.1 锁骨上淋巴结的形态 观察50例标本,左侧共有淋巴结194个,平均为3.90±1.40个(1~8个),其中圆形淋巴结为64个(33%)、椭圆形130个(67%);圆形淋巴结直径为5.30±1.60mm(2~9mm).椭圆形淋巴结长径为8.70±2.90mm(3~19mm),宽径为5.60±2.00mm(2~12mm)右侧共有淋巴结165个,平均为3.70±1.25个(1~6个),其中圆形淋巴结58个(35%).椭圆形107个(65%).圆形淋巴结的直径为4.74±1.62mm(2~9mm),椭圆形淋巴结的长径为7.92±2.87mm(3~18mm).宽径为5.06±1.93mm(1~10mm)2.2 锁骨上淋巴结的分布 以肩胛舌骨肌下腹为 相似文献
5.
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为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2侧成人标本上 ,观测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结果 :锁骨上神经的血供近侧段 (颈丛根 )来源于颈升动脉神经支 ,起始处外径为 0 .8± 0 .3mm ;中段来源于颈横动脉筋膜皮支 ,起点外径为 1.2± 0 .3mm ;远侧段来源于胸肩峰动脉肩峰支 ,起始处外径为 1.5± 0 .4mm。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和神经旁相互吻合成纵行血管网 ,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构成丰富的皮下筋膜血管网。结论 :以锁骨上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形成锁骨上神经筋膜皮瓣 ,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并有设计游离皮瓣的条件 ,可行皮瓣游离移植。 相似文献
6.
7.
锁骨解剖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Barajion(196 3)首先将胸锁乳突肌锁骨瓣应用临床以后 ,锁骨作为活骨自体移植的供体 ,已有多种术式的报道[1~ 4 ] 。鉴于目前尚缺乏详细的有关应用解剖学资料 ,本文对锁骨的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分布特点进行了解观察 ,以期为临床利用带血供肌蒂锁骨瓣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1 材料和方法在 40例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锁骨的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分布特点及其间的吻合 ;游离锁骨 ,剔除所有附着的肌肉 ,保留其骨膜的完整性 ,用游标卡尺测量锁骨有关数据 (精确到 0 .1mm) ;在 10个 (4个保留骨骼 )上肢动脉铸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骨科显微外科收治的7例锁骨内侧端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其中1例为漂浮锁骨,根据Rockwood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7例患者均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15.6个月,7例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仅1例劳累后感觉肩部不适,术后影像学显示锁骨均达到良好复位,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根据Rockwood评分,优4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安全可靠,可有效复位固定,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肩关节功能,但是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做出适当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喉上神经喉内支的分支及分布情况。方法 :对 2 5例 (5 0侧 )成人新鲜正常喉的喉上神经在 10~ 2 0倍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和组织染色。结果 :第 1段 (从发出至甲状舌骨膜 )长 (2 4.2± 4.2 )mm ;第 2段 (位于甲状舌骨膜内 )长 (7.0± 1.2 )mm ;第 3段 (出甲状舌骨膜至喉 )长 (13 .4± 1.6 )mm。喉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后分为内上支、中间支、后下支 3支 ,并反复分支达会厌软骨、杓会厌襞、杓状软骨粘膜、声带后 2 /3区、杓间区及环状软骨板后区粘膜。结论 :喉内支第 1段无分支且位置浅 ,可作为神经吻合的最佳部位 ,并提出了喉内支在喉内分布较详细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锁骨重要毗邻结构的解剖特征及其体表投影,为体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安全性提供基础。 方法 成人尸体标本15具30侧,分别观察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和锁骨以及喙突的毗邻关系,并测量相应数据,确定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在锁骨表面的投影范围。 结果 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在锁骨表面的投影范围大约在其由内向外的第二个1/4段。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和锁骨下缘的最近距离左侧平均为0.42 cm,右侧平均为0.57 cm。 结论 体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时在锁骨由内向外的第二个1/4段穿针时要十分小心,方向尽量由后上向前下以减小血管神经束损伤的风险,而且螺钉外露的螺纹不宜过长,一般以1到2个螺纹为宜。只要注意锁骨及其重要毗邻结构的解剖特点,体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总结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和疗效,以提高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5月,共治疗pilon骨折32例,按Ruedi-Allgower分型,I型3例,II型17型,III型12例,其中18例合并腓骨骨折。开放性骨折7例,均行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25例,受伤至行手术时间为7~14天,平均8.6天。27例行钢板内固定,5例行有限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合并腓骨骨折均使用直型复位钢板内固定。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比较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年。结果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无深部感染病例发生。结论正确评估局部皮肤和软组织损伤及骨折类型,是掌握手术时机和选择正确治疗方法获取满意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锁骨外侧端骨折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治疗的儿童锁骨外侧端骨折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3~16岁,左侧19例、右侧12例,Rockwood分型Ⅰ型7例、Ⅱ型12例、Ⅲ型7例、Ⅳ型4例、Ⅴ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1例。综合考虑患儿年龄、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等因素选择不同治疗方法:8例接受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年龄7~16岁;23例接受“8”字绷带固定,年龄4~16岁。治疗后3个月依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26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84个月,中位数为38个月。依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术后3个月两组患儿肩关节功能评分均>98分,显示关节功能优良。无一例主诉日常活动受到影响。保守组2例主诉伤肩局部可见明显突起畸形,手术组均未见外观畸形。结论 锁骨外侧端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肩关节功能,但对于大龄儿童的Ⅲ、Ⅳ、Ⅴ型骨折,由于移位大,为避免局部外观畸形和双锁骨形成可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损伤机制、临床特衙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例浮肩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7例稳定性浮肩损伤采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或锁骨远端骨折钩钢板固定术治疗,对10例不稳定性浮肩损伤施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或锁骨远端骨折钩钢板固定术同时施行锁骨骨折及肩胛骨的切开复位内同定术的治疗。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5个月。全部患者的骨折在预定解剖部位上均复位满意,术后16周内骨折均骨性愈合。Hecscovici的疗效标准,优12例(70.59%),良3例(17.64%),可1例(5.88%),差1例(5.88%),疗效优良率为88.24%。结论手术内固定有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创伤后冻结肩的发生,也可避免肩部骨骼缩短或突起影响美观,并且有利于伴发损伤的诊治和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肩胛骨出固定治疗飘浮肩的必要性。方法 自2001年12月至2004年9月通过手术对锁骨和肩胛骨均行切复内同定治疗飘浮肩患者12例。结果 术后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至3年,平均2年。其中优7例,良3例,差3例(术前合并臂丛神经损伤3例)。结论 对飘浮肩患者,锁骨和肩胛骨均应行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评价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我科2002年8月至2006年3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5例新鲜的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住和NeerⅢ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术后随访4~47个月,采用Iazzcan0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优13例,良2例,优良率达到100%。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肩胛骨内固定治疗飘浮肩的必要性. 方法自2001年12月至2004年9 月通过手术对锁骨和肩胛骨均行切复内固定治疗飘浮肩患者12例.结果术后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至3年,平均2年.其中优7例,良3例,差3例(术前合并臂丛神经损伤3例).结论对飘浮肩患者,锁骨和肩胛骨均应行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手术失效原因并总结防治措施。方法对37例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手术失效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体检、X线评估、术中观察明确初次手术失效原因。结果 37例再手术原因不同,其中骨折移位3例,畸形愈合9例,骨不连6例,关节不稳5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屈伸膝功能受限。结论充分进行术前评估,精确进行手术操作,合理地选择内固定术,正确的术后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