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业务通过安全的近距离通信技术,使用移动通信终端,实现货币支付或资金转移功能,已成为市场前景看好的移动增值业务。本文介绍了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的业务分类和发展情况.详细描述了实现近距离通信的关键技术RFID的实现原理、系统组成、工作频率和技术特性,并简要分析了Felica和NFC两种典型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技术的特点和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手机的NFC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距离通信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为运营商和银行扩展了业务,也方便了消费者和商家。从近距离通信的特点出发,介绍了国内外的相关应用现状,结合实例,给出了NFC在手机上的应用形式。分析了NFC和RFID的联系,并与Wibree、ZigBee等六种无线通信技术作了比较,显示出NFC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应用具有成本低、功耗低、安全性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曾丽 《中国新通信》2015,(2):127-12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现代消费支付中,形成现代化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业务。近几年,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业务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支付方式,利用手机、POS机等电子产品实现非接触型的支付,是利用信息技术的充分体现。目前,我国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4.
NFC简称近场通信,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移动设备、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本文对NFC技术领域专利的申请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针对其在移动支付中的安全解决方案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移动支付业务产业链和商业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概述 1.近距离非接触无线技术将成为未来移动支付业务的主流技术 移动支付业务的实现方式从大的方面来分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远程操作完成支付.如SMS、WAP、IVR、Kjava/BREW、USSD等;另一种是通过近距离非接触无线技术完成支付.如红外、FeliCa(日本索尼公司开发的一种近距离非接触智能芯片)等。  相似文献   

6.
金雅拓近日宣布,软银移动已选择该公司参与日本最新的移动非接触式支付试点项目。这是亚洲首个能够让用户选择不同信用卡账户进行安全可靠的移动近距离通信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信科技》2011,(1):70-70
金雅拓近日宣布,软银移动已选择该公司参与日本最新的移动非接触式支付试点项目。这是亚洲首个能够让用户选择不同信用卡账户进行安全可靠的移动近距离通信(NFC)交易的项目。针对部分用户的试点项目预计将于2011年第一季度展开。金雅拓将为该项目提供一个全包式NFC解决方案,其可靠服务将实现非接触式移动付费的安全部署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NFC应用的产业生态环境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讯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  相似文献   

9.
非接触式IC卡手机钱包应用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钱包结合了电子化货币、身份验证、移动通信与移动终端的崭新业务,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多种服务。文章详细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手机钱包的系统组成,及其技术实现原理和通信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和IC银行卡迁移进程的不断推进,手机近场支付业务也随之兴起。目前国际国内金融支付体系普遍采用基于13.56MHz国际标准(ISO14443标准)的非接触式近场通信技术。作为近场支付通信的关键技术,不仅要保证通信的安全可靠性,还要适应和推动支付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金融支付应用的角度对13.56MHz近场通信技术方案进行分析,重点对该技术方案在金融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业务国际化、多行业融合等方面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对近场支付通信技术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据悉,工信部近期将发布基于13.56兆的近场通信的技术,以及移动终端、非接触式销售点终端、智能卡颌内支安全模块、移动终端安全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并且很快将进行测试。业内人士称,这将提振移动支付产业链。据介绍,移动支付的标准分为人民银行制订的金融和有关移动支付方面的标准,还有工信部  相似文献   

12.
《电子世界》2016,(4):17
工信部将发布基于13.56兆的近场通信的技术,以及移动终端、非接触式销售点终端、智能卡颌内支安全模块、移动终端安全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并且很快将进行测试。业内人士称,这将提振移动支付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移动支付随着NFC支付的试用和SIMpass的面世而逐渐升温。打开移动支付大门的金钥匙通过非接触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支付工具让人们看到了移动支付新的希望。近距离通信(NFC)和SIMpass成为这一领域耀眼的两朵奇葩。这两种优秀的技术和解决方案都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支付应用的瓶颈问题,所以吸引了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电信运营商和包括银联在内的金融机构的目光。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信技术与网络的飞速发展,满足了人们迅速增长的图像、视频等业务的需求,电信运营商面临着不断增加带宽的压力,这就涉及到汇聚网络的构建。随着移动支付日益受到人们的追捧,近距离通信(NFC)技术日益成为新宠。针对以上两个热点,首次参加201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的Broadcom(博通)公司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助力汇聚网络3G和移动互联网带来了移动业务几何基数的增长,有人预测移动设备数量将会超过地球上人口的总数。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通信技术与网络的飞速发展,满足了人们迅速增长的图像、视频等业务的需求,电信运营商面临着不断增加带宽的压力,这就涉及到汇聚网络的构建。随着移动支付日益受到人们的追捧,近距离通信(NFC)技术日益成为新宠。针对以上两个热点,首次参加"201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的Broadcom(博通)公司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助力汇聚网络3G和移动互联网带来了移动业务几何基数的增长,有人预测移动设备数量将会超过地球上人口的总数。  相似文献   

16.
手机银行的运营,3G牌照的发放,物联网的发展……在电子支付环境越来越成熟的今天,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已成为当前的一个亮点。本文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用SWOT分析法对其推广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旨在为珠三角地区推广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小额支付业务是移动运营商与移动商务服务提供商(SP)联合推出的有小额支付功能的移动数据业务,小额支付平台则是能够提供各种小额支付业务的通信交易平台。本文主要讨论了智能网方式实现小额支付平台的优势,小额支付平台业务流程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RFID(射频识别)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势必会给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带来巨大的变革,而支付技术和商业模式是决定移动支付成败的关键。文章重点分析我国移动支付的关键支撑技术,比较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剖析几种主流的移动商业模式及其主要特征,最后指出我国移动支付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集成电路》2009,18(6):6-6
恩智浦半导体公布一款真正达到行业标准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控制器,为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提供完全兼容的平台,用以推出下一代NFC设备和服务。恩智浦新的PN544芯片基于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的最新NFC规范,将能带给手机用户一系列新的非接触式应用,如移动支付、  相似文献   

20.
基于RFID专用读写模块和IC卡的手机支付新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逆水 《电信科学》2006,22(10):4-7
本文首先研究了移动支付业务需求、业务模式、技术背景与实现方式,然后描述了将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移动支付业务的技术方案,最后针对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基于RFID专用读写模块和IC卡的手机移动支付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