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九龙藤总黄酮(BCF)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出生1~3 d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培养72 h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组、九龙藤总黄酮(60、120和240μg/ml)干预组和舒血宁注射液(SXN,100μg/ml)阳性对照组,每组设8个复孔。药物干预6 h后,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谷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测定各组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模型组心肌细胞形态明显异常、细胞存活数明显减少,培养液中AST、CPK、LDH释放量显著升高,细胞中SOD、GSH-Px、CAT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缺氧/复氧模型组比较,九龙藤总黄酮120、240μg/ml干预组心肌细胞形态明显好转,存活细胞数明显增加,培养液中AST、CPK释放量显著减少,细胞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并且九龙藤总黄酮240μg/ml干预组培养液中LDH释放量显著降低及细胞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九龙藤总黄酮能够有效改善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形态、提高细胞存活率、改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并降低细胞凋亡率,提示九龙藤总黄酮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地黄多糖(RPS)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3天的SD大鼠乳鼠分离心肌细胞,培养72h后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对照组、地黄多糖(10、20、40μg/ml)干预组和舒血宁注射液(SXN,100μg/ml)干预组,每组设10个复孔。各组细胞经药物干预6h后,通过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通过甲基四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各组细胞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缺氧/复氧模型对照组相比,地黄多糖干预组心肌细胞形态明显好转,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培养液中AST、CPK、LDH含量显著降低,细胞中SOD、GSH-Px、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其中以地黄多糖40μg/ml干预组效果最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地黄多糖能够有效改善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形态、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改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提示地黄多糖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梯度浓度利多卡因预处理对缺氧复氧(H/R)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NC组)、缺氧复氧损伤对照组(HR组);利多卡因预处理组(LP组),根据利多卡因的不同浓度对分为LP1(1μmol/L)、LP2(2.5μmol/L)、LP3(5μmol/L)、LP4(10μmol/L)、LP5(20μmol/L)组,每组6孔。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以心肌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来表示,同时检测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NC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显著减弱,LDH释放量显著增加,并且MDA含量增多,SOD活性降低;与HR组比较,L2~5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强,LDH释放量显著降低;并且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增强;且细胞活力强弱的变化与LDH释放量、MDA含量呈负相关,与SOD活性呈正相关(P均<0.01)。细胞活力的增强与利多卡因浓度的增加呈正相关,与LDH释放量和MDA含量减呈负相关(均P <0.05)。结论 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呈浓度依赖性地减轻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保护效应及其与预处理过程中NF-κB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分组为:对照组,EPO预处理组(EPO组)(EPO 10 U/ml),EPO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预处理组(EPO PDTC组)(EPO 10 U/ml PDTC 5 μg/ml),PDTC预处理组(PDTC组)(PDTC 5 μg /ml),共4组,分别于缺氧/复氧损伤前后,检测培养液LDH含量,MTT比色法观察细胞活力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EMSA检测缺氧复氧损伤前后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结果 EPO预处理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培养液LDH含量,提高细胞存活率,并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预处理过程中同时加入NF-κB阻断剂PDTC使EPO预处理的以上心肌保护效应显著减弱或消失.EMSA显示EPO预处理使H/R前心肌细胞NF-κB活性较对照组、EPO PDTC组、PDTC组显著升高(P<0.05),EPO PDTC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与PDTC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缺氧复氧损伤后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EPO组的NF-κB活性低于其余各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效应,这一作用与EPO预处理过程中NF-κB的活化有关,NF-κB的活化可能通过其负反馈调节机制抑制H/R后心肌细胞NF-κB活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甲基乙二醛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进行利多卡因预处理后进行缺氧/复氧(H/R)处理,探究利多卡因预处理是否通过影响时钟基因BMAL1改善甲基乙二醛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方法:将H9C2细胞培养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N)组、甲基乙二醛(MGO)组、MGO+H/R组、MGO+H/R+LP组(缺氧/复氧前培养液中加入利多卡因20μmol/L)。收集各组细胞,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超声破碎收集细胞匀浆测定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测定BMAL1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其余各组CCK-8检测细胞活性降低,LDH检测乳酸脱氢酶漏出量增多,SOD活性降低(P<0. 01),凋亡率增高(P<0. 01),BMAL1表达降低,与MGO组比较,MGO+H/R组CCK-8检测细胞活性降低,LDH漏出量增多,SOD活性降低(P<0. 01),凋亡率增高(P<0. 01),BMAL1表达降低(P<0. 01),MGO+H/R+LP组以上指标降低不明显。结论:利多卡因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时钟基因BMAL1蛋白表达,以改善甲基乙二醛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吗啡预处理对兔缺氧复氧损伤肾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7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缺氧复氧组(H/R组)和吗啡预处理组(MO+H/R组).H/R组和MO+H/R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和吗啡3 mg/kg后吸入8%O23 h后空气复氧3h.比较各组肾脏组织SOD、MDA水平和肾脏含水量.结果 与N组比,H/R组明显降低SOD活力[(226±13.3)U/g,P<0.05],增加MDA含量[(29.02±2.15)U/g,P<0.05].与H/R组相比,吗啡缺氧预处理明显增加了肾脏组织SOD活力[(294±14.1)nmol/L,P<0.05],降低肾脏组织MDA含量[(16.55±2.23)nmol/L,P<0.05].3组兔肾组织水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吗啡缺氧预处理可能减轻缺氧复氧损伤肾脏中MDA的生成,增强SOD的活力,从而发挥对兔缺氧复氧损伤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预处理对培养的未成熟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传代培养的未成熟S -D大鼠心肌细胞 ,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 /复氧组 (缺氧 3h、复氧 3h)、二氮嗪 (30 μmol/L)组、格列本脲 (10 μmol/L)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3× 10 5U/L) /过氧化氢酶 (CAT ,4 .5× 10 5U/L)组、N - 2乙酰丙酰基甘氨酸 (MPG ,10 0 μmol/L)组。实验结束时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台盼蓝染色法计算细胞死亡率、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 (MDA)含量、铈化学染色法观察细胞线粒体结构。结果二氮嗪预处理后细胞死亡率、细胞内MDA含量、培养液中LDH活性较缺氧 /复氧组降低 (P <0 .0 1) ,铈 -氧自由基 (Ce -ROS)形成减少 ;格列本脲、SOD/CAT和MPG可以阻断此保护作用。结论 二氮嗪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有保护作用 ,这种保护作用与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缺氧 /复氧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室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与丙泊酚不同浓度处理组 ,分别以 0、 12 5、 2 5、 5 0、 10 0 μmol/L丙泊酚预处理 2 0min后 ,予以缺氧3h复氧 1h。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单纯缺氧 /复氧 (0 μmol/L组 )细胞活力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显著下降 ,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丙二醛 (MDA)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丙泊酚预处理以剂量依赖性减轻细胞活力下降及LDH、CK水平上升 ,并拮抗MDA水平上升及SOD活性下降的作用 (P <0 0 1或 0 0 5 ) ,2 5μmol/L组保护作用达峰值 (P <0 0 1)。结论 丙泊酚以剂量依赖性保护缺氧 /复氧心肌细胞损伤 ,2 5 μmol/L该作用达峰值。其机制可能与丙泊酚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观察热休克时氧自由基(OFR)的消除与否,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耐受力及超氧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对照组、损伤组、热休克组、热休克+SOD预处理组、外源性预处理组(n=6).预处理24 h后各组细胞接受2 h缺氧/1h复氧孵育,并检测OFR,SOD及细胞损伤指标的变化.结果心肌细胞在热休克或预处理时OFR释放增加(P<0.05),但24 h后经历2 h缺氧/1 h复氧时,两组细胞释放的OFR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且伴有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心肌细胞损伤减轻(P<0.01);若在热休克时应用SOD消除产生的OFR则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结论热休克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有明确的保护作用,热休克时温和释放的OFR通过增加SOD的合成介导了晚期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Nod样受体蛋3炎性体(nod-like receptor protein-3, 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信号通路介导的高糖缺氧复氧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proximal tubular cells,HK-2)的损伤。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随机分为5组(n=5),即低糖组(NG组)、低糖缺氧复氧组(NHR组)、高糖组(HG组)、高糖缺氧复氧组(HHR组)和高糖缺氧复氧+NLRP3抑制剂BAY11-7082(5μmol/L)组(HHR-BAY组)。采用高糖(30mmol/L)刺激72h建立高糖模型,缺氧4h复氧2h建立缺氧复氧模型。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ELISA法检测IL-1β含量和caspase-1活性;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NLRP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NG组比较,NHR组与HG组ROS和IL-1β含量,caspase-1活性,NLRP3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SOD活性降低(P均<0.05);分别与HG组和NHR组比较,HHR组ROS和IL-1β含量,caspase-1活性,NLRP3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SOD活性降低(P均<0.05);而NLRP3抑制剂BAY11-7082预处理可显著抑制细胞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下调NLRP3蛋白水平,caspase-1活性和IL-1β含量(P均<0.05)。结论 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参与了高糖缺氧复氧诱导的HK-2细胞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吗啡预处理对兔缺氧/复氧损伤肝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缺氧复氧组(H/R组)和吗啡预处理组(MO+H/R组).H/R组和MO+H/R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和吗啡3 mg/kg后,吸入8%O2 3 h,空气复氧3 h.比较各组肝脏组织凋亡指数(A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N组比,H/R组肝脏组织AI增加[(0.43±0.13)% vs.(9.50±1.00)%,P<0.05],而MO+H/R组[(2.20±0.49)%]比H/R组肝脏组织AI降低(P<0.05).与H/R组相比,吗啡预处理可增强肝脏组织中SOD的表达(P<0.05).结论 吗啡预处理可增强肝脏组织SOD的活力,减轻氧自由基引起的细胞凋亡,进而对缺氧/复氧损伤肝脏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预处理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该作用的机制。方法对大鼠心肌细 胞株(H9c2)进行缺氧复氧(6 h/2 h),模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H9c2细胞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 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比索洛尔预处理组(H/R+B组)、缺氧/复氧+比索洛尔预处理+PI3K/AKT阻滞剂LY294002组(H/ R+B+LY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ROS水平,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 细胞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R组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ROS水平升高;经比索洛 尔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下降、活性氧水平降低,p-AKT/GAPDH、p-GSK3β/GAPDGH显著提高,而加入 PI3K/AKT阻滞剂LY294002后比索洛尔的保护作用消失。结论比索洛尔能减少缺氧/复氧所引起的氧化应激,对心肌细胞具 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通路而提高AKT、GSK3β磷酸化水平,减少ROS产生,增加细胞 的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ipoxinA4,LXA4)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每组6孔,分别为对照组(con组)?缺氧/复氧组(H/R组)?LXA4预处理的缺氧/复氧组(LXA4 + H/R组)?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预处理的缺氧/复氧组(ZnPP + H/R组)?LXA4 + ZnPP预处理的缺氧/复氧组(LXA4 + ZnPP + H/R组)?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以反映细胞损伤,并检测心肌细胞HO-1活性和HO-1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H/R组比较,LXA4 + H/R组细胞形态较规整,LDH?CK水平较低,而HO-1的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LXA4 + ZnPP + H/R组终止了LXA4对缺氧/复氧细胞的保护作用,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死亡较多,HO-1的活性及mRNA水平受到抑制?结论:LXA4预处理可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O-1高表达,具有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在缺氧/复氧损伤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新生2~3d的大鼠,提取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后随机分为3组,每次实验设复孔,重复4次:(1)正常对照组;(2)缺氧/复氧组;(3)灯盏花素组。各实验组进行处理后,按以下指标检测:比色法检测LDH活性、GSH-Px以及SOD活性、MDA含量;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CT/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灯盏花素预处理后,培养液中LDH活性降低,抗氧化物酶SOD和GSH-PX活性增加,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降低,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存活率得到明显升高。结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心肌细胞A/R损伤,以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豆苷元对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存活率、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大豆苷元10~160μmol/L均能提高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和用MTT法测得的A570 nm值(P<0.01);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引起心肌细胞的LDH和CK释放;减少MDA的生成,提高SOD的活性,抑制NOS活性,降低NO水平(P<0.05,P<0.01)。结论大豆苷元对乳鼠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低氧预适应对离体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耐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氧预适应对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型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测细胞MTT代谢活性、细胞凋亡率以及超微结构变化探讨低氧预适应对于神经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等检测初步研究可能机制.结果 低氧预适应后48、72 h给予缺氧/复氧细胞产生了一定程度耐受,与缺氧/复氧损伤组比较,细胞代谢活性有所上升.以低氧预适应后48 h给予缺氧/复氧刺激进行后续实验,与缺氧/复氧损伤组比较,凋亡率下降,SOD活性增高,MDA值较低,透射电镜下细胞结构正常细胞较多.结论 低氧预适应能够提高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耐受性,可能与SOD活性增高对抗缺氧/复氧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栀子苷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组,栀子苷预处理组。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预处理组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CK、LDH的漏出量,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 栀子苷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以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葛花总黄酮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葛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0~2 d 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不同剂量葛花总黄酮预处理24 h后,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 )诱导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运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同时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肌酸激酶(CK)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结果 心肌细胞经过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上清液中心肌酸激酶的释放显著增加.葛花总黄酮预处理能浓度依赖性地升高细胞的存活率,同时降低培养液中CK和LDH释放量.结论 葛花总黄酮预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HS)后处理对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ormal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后处理组(HPC组)和硫氢化钠后处理组(H/R NaHS组).4组均为缺氧2 h后复氧2 h,并取5个时间点(缺氧前、缺氧2 h和复氧后 0.5 h、1 h、2 h)检测下列指标: ①心肌细胞存活率;②乳酸脱氢酶(LDH)活性;③丙二醛 (MDA)含量;④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缺氧2 h时,H/R组、HPC组和H/R NaHS组各个指标检测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缺氧后处理和NaHS后处理后,HPC组和H/R NaHS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0.5±2.2)%、(66.2±2.5)%,比H/R组显著升高[(61.3±1.8)%,P﹤0.05)];同时HPC组和H/R NaHS组LDH活性分别为(36.2±1.3)U·L-1、(39.5±1.5)U·L-1,显著低于H/R组[(44.6±1.7)U·L-1,P﹤0.05];HPC组和H/R NaHS组MDA含量分别为(0.905±0.033)mmol·g-1、(0.986±0.042)mmol·g-1,也明显低于H/R组[(1.120±0.045)mmol·g-1,P﹤0.05];而HPC组和H/R NaHS组SOD活性分别为(16.9±1.0)U·L-1、(15.9±1.2)U·L-1,却明显高于H/R组[(13.3±1.5)U·L-1,P﹤0.05].在2 h复氧期内,HPC组和H/R NaHS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始终明显高于H/R组,而LDH活性和MDA含量始终明显低于H/R组(P﹤0.05).结论 NaHS后处理可以提高心肌细胞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从而有效减轻缺氧/复氧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dWistar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or组),乳剂对照组(Nor-L组),缺氧6h后复氧24h组(Ano组),加异丙酚5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ro1组),加异丙酚50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ro2组)。检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凋亡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并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组比较,Ano组细胞大量凋亡,[Ca2+]i和MDA含量升高,SOD和GSH活性均降低(P<0.01),未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与Ano组比较,Pro1组和Pro2组凋亡明显减少,[Ca2+]i和MDA含量降低,SOD和GSH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升高(P<0.05,P<0.01),细胞形态正常。Nor组和Nor-L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异丙酚通过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钙超载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而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效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