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案,收集123例30岁以上因慢性肾功能不全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析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23例患者中,84例有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高达6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090; 95% CI:1.034-1.147; P=0.001)、男性(OR=5.213; 95% CI:1.758-15.455; P=0.003)、受教育时间小于等于5年(OR=0.076; 95% CI:0.014-0.420; P=0.003)及高血压史(OR=6.891; 95% CI:2.042-23.258; P=0.002)是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高,男性、高龄、受教育时间小于等于5年和高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Hou FF  Ma ZG  Mei CL  Rong S  Huang SM  Liu XR  Yuan WJ  Guo YS  Wang L  He Q  Wang XL  Sang XH  Li X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1):753-759
目的了解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我国五个省市、自治区七家三级甲等医院2002至2003年收治的1239例慢性肾脏病病人有关心血管疾病的资料库,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该组患者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疾病和用药史、体检及实验室参数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同时对主要危险因素的普遍性进行分析。结果(1)血清C反应蛋白(CRP)显著增高(>10mg/L)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危险因素(OR2.13,95%可信区间[CI]1.32~3.43);本组慢性肾脏病患者CRP>10mg/L者占21.5%。(2)女性(OR2.99,CI2.09~4.26)、贫血(OR2.06,CI1.19~3.57)和收缩期高血压(OR1.016,CI1.00~1.02)是左心室肥厚(LVH)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组慢性肾脏病病人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者占54.2%,血红蛋白维持≥110g/L者仅15%。(3)钙磷乘积增加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有关(OR1.023,CI1.01~1.03);本组病人中25.9%钙磷乘积≥55。(4)低白蛋白血症(OR6.01,CI1.25~28.96)和舒张压增高(OR1.049,CI1.00~1.09)是慢性肾脏病合并脑卒中(CVA)的主要危险因素;低白蛋白血症的患病率为37.3%。(5)传统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CAD(OR2.34)、CHF(OR1.97)和脑卒中(OR4.40)的危险性;年龄增加是CAD(OR1.04)和脑卒中(OR1.22)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则与左心室肥厚(OR1.016)、CHF(OR1.02)和脑卒中(OR1.04)的发生有关。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探讨对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的干预方法,加强对贫血、高血压和钙磷代谢紊乱的控制是改善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 ≥ 6个月的34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79例(52.0%),女性165例(48.0%),平均年龄(56.7±16.3)岁。根据透析病程中是否有肺部感染,将其分为肺部感染组52例(15.1%)和非肺部感染组292例(84.9%)。观察2组患者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首次透析前肾功能指标、钙磷代谢指标、贫血指标、基础肾病构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 60岁(OR=1.833,95% CI:1.216~2.521,P=0.023)、糖尿病(OR=1.542,95% CI:1.178~2.934,P=0.035)、心功能分级(OR=3.325,95% CI:2.154~5.243,P<0.001)和血红蛋白<70 g/L(OR=2.119,95% CI:1.745~3.634,P=0.014)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肺部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年龄 ≥ 60岁、糖尿病、心功能分级和血红蛋白<70 g/L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需对其进行早期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35-40
目的 探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245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245例患者中90例(36%)患者发生AKI,其中AKI 1期、AKI 2期及AKI 3期的发生率分别为20.4%、7.3%、9.0%;19例(7.8%)患者需行肾脏替代治疗。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体外循环时间、急诊手术、围术期应用造影剂、围术期输血、术前肌酐水平、术前白细胞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值等与心脏术后AKI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围术期输血(OR=2.609,95%CI:1.203~5.699,P=0.015)、体外循环时间长(OR=1.395,95%CI:1.125~1.730,P=0.002)、术前肌酐水平高(OR=1.016,95%CI:1.002~1.031,P=0.024)是患者发生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左室射血分数高(LVEF)(OR=0.955,95%CI:0.924~0.987,P=0.004)是AKI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术后AKI是心脏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改善围术期心、肾功能,减少术中输血的需求是降低心脏手术术后AKI发生率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紫东  张志  付伟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688-269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合并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2年9月384例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存在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心脏超声结果分为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组(n=266)和LVEF<50%组(n=118),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LVEF≥50%组比较,LVEF<50%组男性比例及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病史、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率高,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及不稳定性心绞痛进入回归方程[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808(1.070,3.057),3.289(2.094,5.165),1.641(1.028,2.620),0.556(0.359,0.861),0.497(0.292,0.844),1.579(1.005,2.4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及血脂异常进入回归方程[OR(95%CI)分别为:3.314(2.048,5.363),2.415(1.346,4.332),0.597(0.366,0.973),0.364(0.197,0.675)].结论 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是多支血管病变(严重冠心病)患者合并左心室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则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初步探讨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案,收集123例30岁以上因慢性肾功能不全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析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23例患者中,84例有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高达68.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 = 1.090;95% CI:1.034 - 1.147;P = 0.001)、男性(OR = 5.213;95% CI:1.758 - 15.455;P = 0.003)、受教育时间小于等于5年(OR = 0.076;95% CI:0.014 – 0.420;P = 0.003)及高血压史(OR = 6.891;95% CI:2.042 - 23.258;P = 0.002)是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高,男性、高龄、受教育时间小于等于5年和高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郑州市商都路社区中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郑州市商都路社区常住中老年居民10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及现场测量方式分别获得研究人群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以及饮食、运动、疾病史等资料.使用双能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0例居民中,有160例患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6.00%,其中男性为10.78%,女性为2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01,95%CI:1.091~1.455)、性别(OR=1.396,95%CI:1.024~1.468)、身体质量指数(BMI)(OR=1.382,95%CI:1.011~1.485)、糖尿病(OR=1.408,95%CI:1.024~1.458)、高血压(OR=1.025,95%CI:1.011~1.474)、跌倒(OR=1.352,95%CI:1.025~1.385)、饮酒(OR=1.411,95%CI:1.063~1.438)、吸烟(OR=1.385,95%CI:1.285~1.402)均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患病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女性、低BMI、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吸烟、跌倒史等是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福建省泉州市农村中老年女性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及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泉州市农村1 238名中老年女性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指标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泉州市农村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总体患病率分别为12.60%和30.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95% CI)=1.594(1.340~1.896)、中心性肥胖OR(95% CI)=1.826(1.167~2.860)、高血压病OR (95% CI)=1.812(1.140~2.882)、高甘油三酯血症OR (95% CI)=1.935(1.470~2.548)是糖尿病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泉州市农村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且与年龄增加、高血压病、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等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衰(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心脏结构变化特点及发生AF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268例CHF患者,按照是否合并AF分为合并AF组(90例)与非AF组(178例)。收集两组基础资料,采用心脏超声测量两组心脏功能,分析其心脏结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合并AF组年龄(68.05±1.45)岁、静息心室率(102.35±9.87)次/min、血浆BNP(1138.25±102.41)pg/mL,均高于非AF组的(67.36±1.18)岁、(87.41±11.16)次/min、(1006.37±110.58)pg/mL(P<0.05),合并AF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比例27.78%,高于非AF组的15.73%;合并AF组LVEF为(50.01±6.59)%低于非AF组的(52.83±6.75)%,LVEDD、LAD分别为(55.92±8.03)mm、(45.28±5.81)mm,高于非AF组的(53.64±8.17)mm、(42.65±5.36)mm(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静息心室率、血浆BNP水平、LVEF、LAD均为CHF合并AF的高危因素,LVEF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CHF合并AF患者心脏结构变化显著,左房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浆BNP水平、静息心室率和LAD是CHF合并AF的危险因素,而LVEF为CHF合并AF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遗传与行为交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行为、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作用.方法 对2009年6~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的134例心血管病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结果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84例,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50例.详细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及行为因素资料,并检测其所有研究对象的补体因子H(CFH Y402H)基因型.比较两组行为和CFH Y402H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对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P=0.000,OR=4.894,OR 95% CI:2.537~9.441)、饮酒史(P=0.008,OR=2.879,OR 95% CI:1.499~5.528)、高血压病史(P=0.000,OR=4.222,OR 95%CI:2.195~8.123)、健身活动(P=0.002,OR=0.333,OR 95%CI:0.188~0.589)、盐摄人(P=0.006,OR=0.457,OR 95%CI:0.287~0.727)、性格(P=0.000,OR=0.385,OR 95% CI:0.247~0.600)、职业紧张(P=0.015,OR=2.118,OR 95% CI:1.278~3.511)与中国北方汉族人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P=0.010,OR=6.084,OR 95% CI:1.543~23.988)、高血压病史(P=0.024,OR=2.821,OR 95% CI:1.143~6.595)、健身活动(P=0.004,OR=0.297,OR 95% CI:0.130~0.678)、性格(P=0.011,OR=0.435,OR 95% CI:0.229~0.829)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有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性格急躁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健身活动则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