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妇科专家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护理.方法 通过与患者交谈、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取得资料.结果 妇科专家门诊患者心理状态为:急躁不安、围观就诊型;忧郁、多疑型;紧张、忧郁型;焦虑、恐惧型;自卑心理型等.结论 妇科专家门诊患者心态复杂多样,门诊护士应力求为患者创造一个主动接受诊查的最佳心理状态,以便顺利完成就诊.  相似文献   

2.
陈盈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36-137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类型,并针对不同的心理类型进行不同的指导,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58例妇科门诊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和检查,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以取得临床资料。结果:妇科门诊患者根据其心理状态可分为围观就诊型、忧郁多疑型、紧张羞怯型、焦虑无助型、悲观后悔型。对不同心理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由于妇科门诊患者有多种不良心理类型,因此,医生在治疗时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即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人施护;查找引起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对症施护;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精心护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和配合治疗,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激素替代治疗对更年期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对更年期门诊患者119例予以激素替代治疗,了解她们接受治疗与拒绝治疗的原因。结果:20%的患者愿意接受治疗,45%的患者拒绝治疗,恐癌心理普遍存在(妇科恶性肿瘤),25%的患者持顺其自然的心理状态,10%的患者对治疗无足够的认识。结论:激素替代治疗(HRT)药物的副作用及可能诱发的妇科恶性肿瘤对更年期妇女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60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根据调查资料信息和观察情况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忧郁、恐惧、悲观、绝望等是患者的常见心理。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是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使病人达到预期康复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妇科门诊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的发生情况,优化诊治工作,更好地服务患者。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190名中医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中医妇科患者焦虑均分高于正常常模组(P<0.05),抑郁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患者分别为6.3%及10%。结论中医妇科门诊患者的焦虑症状较正常人群高,医生在临床诊治过程应重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价,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及人文关怀,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为其身体及心理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薏苡解毒汤治疗盆腔炎25例分析阳正强(广西师范大学医院)关键词妇科;盆腔炎;中医治疗;薏苡解毒汤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该病以湿热瘀滞型多见。笔者对1990年1月~1994年12月门诊患者25例用自拟薏苡解毒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减轻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方法通过与患者交谈,收集直接资料;通过了解病史及各种检查,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取得间接资料。结果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可分为过度保护型、悲观失望型、焦虑失助型、羞却恐惧型等;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稳定了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结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在施行躯体治疗的同时,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可以起到最佳的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过对门诊患者心理状况的分析,归纳门诊患者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00名门诊患者,按其患病类型的不同,进行相关的分析,实时地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变化,归纳适宜、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对不同类型的门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安抚患者的情绪,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保证患者内心的舒适和踏实,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救治的效果,值得临床充分重视。这句话应当出现在前言而不是结论  相似文献   

10.
李燕  蔡慧清 《当代医学》2014,(8):131-13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妇科患者心理状态,对症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5月广东省信宜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i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围手术期主要的心理症状有紧张、恐惧、焦虑、忧愁、悲观、失望、认知缺乏等,经过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症状明显改善,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分析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为临床积极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给予充分的依据,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促进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工作,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门诊抽血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健  王爱萍 《华夏医学》2003,16(5):698-698
近年来患者对医院服务不满意的投诉率逐年升高 ,在给门诊患者抽血的过程中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 ,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提供优质服务 ,消除心理障碍 ,并使其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主动接受抽血。现将心理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1 门诊抽血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1 .1 紧张、恐惧心理患者看到自己被抽血时心情紧张 ,担心一次抽血不成功 ,又怕针头刺到其他部位 ;有的害怕疼痛 ,小孩表现尤为突出 ;有的害怕抽血结果不理想 ,存在恐惧心理 ,有的不愿为他人知道 ,如性病患者等。1 .2 忧郁、烦躁心理患者在生病时心情一般比较差 ,大都表现为沉闷、忧郁 ,…  相似文献   

12.
孙丽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38-2839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妇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3月-2007年12月198例妇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9例。对照组按常规的妇科护理模式和健康指导。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入院5~7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PSQI评分(6.54&#177;1.46)低于对照组(7.36&#177;1.32);治疗组睡眠良好率(76.8%)优于对照组(45.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社会因素是引起妇科住院患者睡眠紊乱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措施,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良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医学门诊的发展状况及精神科联络会诊在综合医院的应用,掌握各专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伴发率,提高临床各级医护人员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促进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广。方法 对我院心理门诊2002年10~12月和2006年10~12月的门诊工作日志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统计2006年临床各科申请心理科会诊的情况。选取门诊消化、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妇科、体检中心,共发放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350份,收回有效量表315份,用SPPS10.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心理门诊从就诊人数、疾病类型、就诊心态上有了很大提高;2、临床上心理治疗观念还停留在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提高关切度上,申请心理科干预较少;3.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伴发率高,对反复就诊的焦虑症、抑郁症、惊恐症、躯体化障碍的患者认识不足,识别率偏低。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被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 ,其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肿瘤发生以后 ,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 ,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或恶化。因此 ,在恶性肿瘤进行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治疗的同时 ,加强病人的心理治疗 ,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1 了解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医务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并掌握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 ,如 :①病人发病前的心理状态属于七情中的哪一种。②了解患者病后的心理状态。因为 ,目前多认为癌症等于死亡。患病后大多出现焦虑、愤怒、忧郁等心理障碍。③病人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不同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方法通过接诊门诊患者,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及心理变化。结果在妇科门诊工作中,患者存在急躁不安、情绪不稳定、挑选医生、抑郁恐惧、焦虑失助、紧张羞怯、自卑心理。结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掌握病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站通过对门诊患者有意识、有目的的评估了解到,病情越重心理负担也越重。因此,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有效进行心理护理,包括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以行为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地接受治疗,可以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卢红梅 《中原医刊》2011,(10):123-12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9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作用。结果92例患者中负性情绪减轻68例,消除24例,患者生活质量不同程度提高;约53.3%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禾出现逃避治疗、自伤等不良情况。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能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于增强患者的求生欲及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逐渐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肿瘤发生及转归中的作用。心理状态调查是对病人心理活动状态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测定和了解.手术治疗是妇科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手术患者在术前都有一个复杂的心理反应和应激过程,这种心理状态对手术及麻醉十分不利。故消除术前顾虑、紧张和恐惧等不良心理,保持情绪稳定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探讨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护理对策,通过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了心理调查,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妇科癌症患者化疗期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调查了86例妇科癌症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不遵医行为的类别及可能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社会支持,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妇科癌症患者不遵医行为发生率为15.1%。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别为经济费用状况、社会家庭支持状况、历次化疗毒副作用、文化程度、年龄及不了解治疗重要性。结论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着妇科癌症患者治疗的效果。为提高妇科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应关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使护理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  相似文献   

20.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妇科恶性肿瘤进行化疗出现治疗效果的同时,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针对毒副反应的发生而给予患者适宜的护理就显得很重要了,这样不但能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减低了患者因化疗而带来的身心两方面的压力。1对病人的健康教育 患者在化疗期间,由于缺乏对疾病治疗、康复过程及预后的了解,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如焦虑、恐惧、忧郁、多疑及对化学治疗期望值过大等,这些心理反应导致病人对化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过分注重,一旦出现并发症,就会怀疑化疗的效果而加重副反应,甚至影响到医患关系,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病人的心理疏导,消除各种心理问题,以增加其治疗的信心和耐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