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矿产开发与利用工程活动破坏与改变生态环境严重,选用AHP法(层次分析法)通过设计结构指标、功能指标和协调度指标建立生态综合水平评价体系,用模糊分析法研究与评价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对河南省矿区绿色可持续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为矿区的可持续开发,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武  郑龙  汪丽媛 《现代矿业》2010,26(6):78-81
以煤矿总体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了影响煤矿环境质量的因素,建立了针对于煤矿总体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分析方法,得出综合评价权矩阵并判断其总体环境质量等级。该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有效地分析了煤矿环境的灰色影响因素,实现了对复杂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为煤矿及时和明确地发现总体环境质量所处的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理和改善计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主要有污染源调查,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项水质参数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对地表水监测值分析结果和工业场地排水水质现状分析与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主要有地下水监(观)测点及监测项目、时间、分析方法。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主要采用矿井井下水排水水质利用例行监测值。  相似文献   

4.
典型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抚顺是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的典型矿业城市.以抚顺市的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较强的矿山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和总体环境质量均处于差水平,其环境脆弱性分析表明,煤矿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是制约抚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某铀矿尾矿区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铀矿尾矿区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可为铀矿尾矿区治理和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以我国某铀矿尾矿区为研究对象,在采样监测的基础上,应用内梅罗(N.L.Nemerow)模型,以Cd、Pb、Ni、Zn、Cu、Cr等6种重金属作为评价因子,对铀矿尾矿周边土壤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铀矿尾矿区周边土壤中Cd严重超标,整体尾矿区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已超过警戒级的水平,受到了重金属污染,但铀尾矿库对周边土壤基本上没有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火用)的概念,论述了(火用)评价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原理、方法和步骤.就某矿山井下废水对地面水环境的污染进行了评价,详细地计算了污染河流中各环境监测断面重金属污染因子的污染综合指数.指出(火用)评价法用于环境质量评价是实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喀斯特煤矿区特殊的地质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选取与煤矿开采活动关联的指标因子,建立喀斯特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的分级处理,利用RS与GIS技术对指标因子进行单一评价分析,并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叠加分析计算的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盘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到盘州市喀斯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盘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大部分较好,优良等级占比达75.03%,但部分区域山高坡陡、植被覆盖度低及煤矿开采区相对应的生态环境情况较差;在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应以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为主,加强矿山土地复垦、植树造林等一系列生态恢复措施。在综合评价时引入生态环境质量网格化评价方法,通过一定范围内生态环境质量等级面积及权重的定量计算,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矿区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应用ARCVIEW GIS软件和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技术对矿区环境质量因子进行分析,建立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方法,使对矿区的环境质量评价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矿区总体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环境质量是一个多因素多层级的模糊概念,评判环境质量标准的边界也无法用一个绝对判据来划分,如用经典数学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无法处理模糊因素边界不清晰、中间过渡不分明的问题。因此,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单环境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总体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探讨。并结合某矿区实例,对其总体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模糊数学方法是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陕北煤矿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利用遥感技术提取了能够体现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特征的生态环境因子,定性、定量地考核了研究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建立了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揭示了杨伙盘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征。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大部分较好,但由于研究区部分区域处在煤矿采煤塌陷区,相对应的生态环境情况较差。根据评价分析后提出,煤矿区的地面塌陷是制约陕北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在综合整治工作中应以矿区的土地复垦、地面塌陷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