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山东平度地区的尾矿机制砂,开展了尾矿机制砂与河砂复合使用,对泵送纤维混凝土新拌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及渗透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河砂与机制砂复合使用时可明显改善尾矿机制砂对混凝土新拌性能的影响;尾矿机制砂配制的纤维混凝土收缩有增大的趋势,但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可得到改善;综合考虑混凝土性能与经济性,河砂与尾矿机制砂的比例为2∶8时配制的纤维泵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渗抗裂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秀芝  付宝华  刘俊彪 《混凝土》2014,(3):116-118,123
通过对铁尾矿砂的性能试验检测分析,将符合国家建筑用砂标准的铁尾矿与机制砂按照合理比例混合配制混合砂高性能混凝土。对混合砂混凝土新拌性能、力学性能、抗冻融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探索铁尾矿砂的比例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尾矿砂混凝土相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天然河砂混凝土,当铁尾矿砂与机制砂的混合比6∶4时,铁尾矿砂混凝土的新拌流动性以及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体积稳定性均接近河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机制砂在预拌泵送混凝土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北京建筑用砂短缺、质次的现状,本文对机制砂的主要技术指标对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研究了机制砂对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表明,品质优良的机制砂完全可以替代天然砂配制出性能优良的预拌泵送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人工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人工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泵送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结果及工程应用表明,使用人工砂代替河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及泵送性能,能配制C45及以下强度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通过使用机制砂替代河砂进行混凝土配制试验,重点研究了机制砂对河砂不同取代比例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改变外加剂掺量、水胶比、水泥用量以及机制砂种类等因素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进行优化调整。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制砂对河砂取代率为15%~45%时,混凝土的和易性、力学性能较优;通过调整外加剂掺量、水胶比、水泥用量等参数可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且当P-减水剂掺量为3.3 kg/m~3,水胶比为0.41,水泥用量为210~220 kg时,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较优;优质的机制砂种类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洗机制砂与石粉复配得到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并与天然河砂对比研究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体积稳定性(弹性模量、干燥收缩、受压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较河砂差,适量的石粉(10%~15%)可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提高混凝土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相对于天然河砂,用含石粉的机制砂拌制的混凝土在早期干燥收缩较大(当石粉含量为10%时,收缩值最大);且徐变系数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研究机制砂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在不同砂率下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砂率为45%时,河砂混凝土性能较优;当砂率为51%时,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较优;使用Z-专用外加剂可改善河砂和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且不影响抗压强度;在工作性能相近情况下机制砂混凝土的孔隙率低于河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依托实际工程,以坍落扩展度、V型漏斗流出时间、L型仪比例、坍落扩展度经时损失以及压力泌水率作为混凝土的泵送性能评价指标,通过不同配合比参数和机制砂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了各参数对混凝土泵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粉比和砂率对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影响较大,粗骨料掺量影响较小;当粉煤灰掺量在30%以下时能够改善泵送性能;且当机制砂砂率为45%、石粉含量在10%左右时,其各项泵送性能较好。实际工程中配制满足泵送要求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时,须严格控制各参数取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机制砂和特细砂细度模数,将机制砂与特细砂按比例混合配制成机制复合砂,从中找出机制砂与特细砂复合细度模数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机制复合砂拌制的混凝土强度等方面与河砂进行对比试验,找出不同细度模数的机制砂与特细砂之间的最佳比例关系,以有效克服机制砂棱角多,表面粗糙,单独用于配制混凝土很难满足其工作性要求的问题。为在建设工程中混凝土采用机制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能够与现行天然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相适应,以符合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等方面质量要求与标准。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机制砂原料形态、石粉含量对原状机制砂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和碳化性能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相应的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和硬化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机制砂原料形态为碎石和卵石,石粉含量为5%、9%和1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C40、C50和C60.结果表明: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均达到了设计强度等级的配制要求;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碳化深度均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水灰比的降低而减小,碎石破碎的原状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氯离子扩散和抗碳化能力;石粉含量增加对原状机制砂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和碳化性能影响较小,不同机制砂原料形态时的影响与水灰比和用水量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天然河砂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西南片区长江水域多为特细砂,达不到II区中砂要求。外购河砂价格昂贵不经济。机制砂代替河砂将是今后水泥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方向。机制砂因其自身特点,拌制的混凝土流动性差,其工作性能不如河砂,尤其是高墩大跨结构泵送施工难度较大。通过对机制砂生产工艺严格要求,正交设计优化配合比,调整减水剂的引气保坍缓凝组分,进行水泥与减水剂匹配性试验,加强对环境温度敏感的预防措施和施工过程降低混凝土与管道的摩阻力,提高了混凝土的可泵性能。该标段高墩大跨结构的泵送机制砂混凝土施工取得圆满效果,拌合物堵管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也收到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铁尾矿砂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铁尾矿资源情况调查和铁尾矿原材料性能试验检测分析,尝试将铁尾矿与机制砂按照合理比例搭配配制混合砂混凝土,对其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碳化性能和干缩变形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同时研究将铁尾矿混合砂应用在预拌混凝土并进行了一定的工程应用,以期望大宗消纳北京地区铁尾矿、实现铁尾矿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陈东  石安晖 《四川建材》2012,(2):22-23,25
混凝土是一种多相、多孔、非常不匀质的结构材料,而混凝土的原材料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产生巨大的影响。笔者用机制砂和特细枝江砂混合砂配制混凝土做了一些对比试验,通过测试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出结论如下:用机制砂和枝江砂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时,在本实验条件下,机制砂的掺量为5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可以达到一个最佳状态;使用该种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时存在一个最佳砂率,最佳砂率值为35%左右。  相似文献   

14.
机制砂配制水泥混凝土其力学性能略高于天然河砂配制的水泥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对机制砂配制水泥混凝土和天然河砂配制水泥混凝土进行了干缩性能对比试验,并对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机理讨论。以机制砂代替天然河砂配制水泥混凝土应用于路面工程,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天然河砂资源日益减少,使用机制砂代替天然河砂配制混凝土已成趋势。以机制砂作细骨料,考虑原材料选取,通过配合比设计,设计出了C100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并研究了不同原料形态以及不同石粉含量(3%、5%、7%、10%)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工作性和收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且石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工砂是指采用机械破碎后经除土处理的岩石(风化岩和软质岩除外)颗粒,其粒径小于4.75mm,大部分为机制砂。本文针对当前天然河砂的价格上涨和产量减少的情况,拟采用人工砂替代部分天然河砂,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2组不同品质不同掺量的人工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分析其对预拌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的影响情况,得出人工砂在天然河砂中掺量比例为40%时,与纯天然河砂拌制的混凝土性能和强度相差无几的结论,并评价其在预拌混凝土应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采用人工砂与天然河砂混配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环保政策趋严,机制砂成为市场上主要可用的细集料。通过使用机制砂100%替代河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干燥收缩、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试验选用优质机制砂、碎石和矿物掺合料,搭配高性能减水剂,配制的全机制砂混凝土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要求。  相似文献   

18.
《建材发展导向》2017,(16):74-76
试验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普通机制砂和精品机制砂的比例以达到改变配制混凝土用机制砂的整体质量,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的品质不仅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而且对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越优质的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9.
机制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常用的C30(非泵送)和C30(泵送)预拌混凝土为基准,研究机制砂取代天然砂配制各混凝土时的最佳取代率及采用最佳取代率时对应的最适宜砂率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石粉含量和不同减水剂及其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掺加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拌制聚丙烯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并通过各类试验研究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对于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影响,经试验确定了机制砂中石粉的合理掺量,最终配制出既能解决混凝土用砂问题又能有效遏制混凝土开裂、满足规范及施工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并将其应用到现场施工工作中,对于机制砂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