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癫发作的致因素及预后。方法 研究分析我院近期住院 176例脑出血中 2 7例急性期并发癫的各种致因素 ,癫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脑出血的发病初期癫发作发生率高 ,脑叶出血癫发生率高于基底节出血及小脑出血 ,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癫死亡率明显高于无癫者。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癫发生率与脑出血部位、脑损伤时期密切相关 ,癫发作常使脑出血病情加重 ,是脑出血急性期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年来脑卒中860例继发癫痫发作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7.91%,早期发作5.08%,晚期发作3.02%,前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心源性脑梗死;后多见于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关.病损累及皮层是重要的的致痫因素,多脑叶受累使癫痫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血肿刺激和出血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缺血及缺氧,使大脑皮层神经元大量放电是早期癫痫发作的重要机制,晚期癫痫发作是与胶质细胞增生、疤痕形成、萎缩粘连或中风囊等致痫灶有关。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后继发癫痫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方法 对442 例住院确诊的首次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随访。结果 442 例脑出血患者中继发癫痫52例(11.76% )。急性期发生率为46 例(88.5 % ),恢复期为6 例(11.5% )。脑出血后癫痫多发生在脑叶出血者占31. 5% ,以颞叶最多,可见其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P< 0.01),以单纯部分性运动性发作最多23 例(44% ),急性期发生癫痫死亡率为34.6% ,高于无继发癫痫者(P< 0.01)。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的癫痫发生率最高,且出血灶在脑叶者易继发癫痫,继发癫痫者死亡率高。癫痫发生的机理,急性期多由于血管痉挛、出血引起脑水肿和代谢障碍。恢复期多由于慢性病灶所致。  相似文献   

4.
中风后癫痫5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41例中风患者追踪观察1~3年,结果59例出现癫痫发作,中风后癫痫发生率为9.20%;脑出血与脑梗塞癫痫发生率间比较无已著差异(P>0.05);皮层损害者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皮层下损害者(P<0.01);脑出血继发癫痫发作多属早期发作(8/11),而脑梗塞多属迟发性癫痫发作(40/48)(P<0.01);早期癫痫发作需长期服抗癫痫药控制者显著低于迟发性癫痫发作(P<0.01)。提示:病损波及皮层是重要的致痫因素;早期发作与迟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病机理不同,故表现出治疗与转归不同;迟发性癫痫尤其病灶波及皮层者长期规则服抗癫痫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后继发癫痫52例临床2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方法 对442例住院确诊的首次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随访。结果 442例脑出血患者中继发癫痫52例(11.76%),急性期发生率为46例(88.5%),恢复期为6例(11.5%)。脑出血后癫痫多发生在脑叶出血者占31.5%,以颞叶最多,可见期 与病 灶部位密切盯关,以单纯部分性运动性发作最多23例(44%),急性期发生癫痫死亡率为34.6%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出血急性期伴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2018年住院的既往无癫痫病史的自发脑出血(发病14 d内) 患者。根据脑出血急性期是否伴癫痫发作分为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组和脑出血后无癫痫发作组。比较 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肺部感染、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特点,同时分 析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的出血部位、侧别、病因等临床特点。 结果 共入组2836例脑出血患者,其中脑出血后伴发癫痫发作者106例,无癫痫发作者2730例。与 脑出血后无癫痫发作组患者相比,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年龄较小[(50±17)岁 vs(55±15)岁, P <0.001],合并高血压者比例较低(60.4% vs 86.9%,P <0.001),合并肺部感染比例较高(42.5% vs 28.5%,P =0.003)。进一步分析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组脑出血特点,发现脑叶出血比例较高 (57.3%),且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比例较高(59.0%)。 结论 与脑出血后无癫痫发作患者比较,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年龄较小,合并合并高血压的比 例低,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比例高;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出血多位于脑叶,多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63例自发性幕上性脑出血中93例继发性癫痫病例的临床特征。结果 脑出血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为10.76%。继发性癫痫的发作与脑出血的部位有关。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癫痫发生率较高。脑叶出血易继发癫痫。临床以部分性发作为多见。脑电图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致痫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卒中后致痫因素。方法:队列研究一对444例卒中病人随访。结果: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1.94%,性别、癫痫家族史对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性无影响。、年龄、是否累及皮质、病灶数、卒中类型、卒中次数显著影响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性。卒中后早期痫性发作比是生发作更少产生继发性癫痫。结论:年龄大、病变累及皮质、多病灶,复发卒中等是重要致痫因素。早、晚期痫性发作的机理、治疗、转归各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脑出血,探讨 术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83 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定向软通道手 术组41 例和小骨窗手术组42 例,观察术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并分析两组患者早发性癫痫发作 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83 例患者中出现早发性癫痫发作者7 例(8.43%),其中定向软通道手术组 2 例(4.88%),小骨窗手术组5 例(11.90%)。两组发作类型以多种形式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累及皮质 的出血、再发脑出血、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者易发生早发性癫痫发作;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部 位、出血次数、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者均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有关,其中皮质出血为独立的危险 因素。结论 软通道定向钻孔血肿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比小骨窗开颅血 肿清除手术低。累及皮质的出血、再发脑出血、电解质紊乱以及肺部感染,是影响术后早发性癫痫发作 的重要因素,其中皮质出血为独立的危险因素。癫痫发作类型可以多种形式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后癫痫发作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及类型、有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除外引起癫痫的其他脑部和代谢障碍疾病后,并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多发性脑梗塞后,每例均经头部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随访其癫痫发作的情况。结果:本研究包括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44例,癫痫发生率为5.36%(56/1044),各病种发生率分别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9.35%(12/62),脑出血4.33%(19/440),脑梗塞4.61%(25/542)(其中脑栓塞9.09%,脑血栓形成3.99%,P<0.05)。82.1%的癫痫于发病内两周后发作。癫痫发作的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部为全身性发作,脑出血和脑梗塞以部分性发作为主。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有关,脑血栓形成患者可能与病变大小有关。脑出血和脑梗塞合并癫痫一月内死亡率较未合并癫痫者死亡率高。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发生率为5.36%,多数于病后两周内发生,发生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较高。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有关,累及皮层或邻近皮层者为多,可能与病变大小有关。合并癫痫的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65例自发性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二周内早期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以1050例确诊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生率为6.19%,早期癫痫发作与出血部位(皮层或脑叶)的关系密切。降颅内压脱水治疗抗癫痫药物对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作大多有效,但伴发早期癫痫的脑出血病死率为27.69%,并明显高于无继发癫痫的脑出血病死率18.98%(P<0.01),结论:脑出血后伴早期癫痫发作多见于皮层脑叶出血,且以全身性发作为主,脱水和抗癫药治疗有效,但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脑出血急性期继发癫痫发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脑出血急性期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脑出血急性期继发癫痫发作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癫痫发作在脑出血后1周内较多(70.8%),以全身性强立一阵孪发作形式多见;癫痫发作部位在脑叶占64.6%,其次为基底节区(25%);死亡率为52.08%。结论 老年人脑出血继发癫痫发作与脑出血部位有关,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卒中后致痫因素。方法:队列研究一对444例卒中病人随访。结果:癫痫及作发生率为11.94%,性别、癫痫家族史对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性无影响(P>0.05)。年龄、是否累及皮质、病灶数、卒中类型、卒中次数显著影响年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性(P分别<0.01、0.05)卒中后早期痫性发作比晚期痫性发作更少产生继发性癫痫。结论:年龄大、病变累及皮质、多病灶。复发卒中等是重要致病因素,早、晚期痫性及作的机理、治疗、转归各异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的癫痫发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脑血管病是继发性癫痫的常见病因之一。我科1971~1982年收治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共1,587例,于急性期(2周内)有癫痫发作者75例(除外了原发性或继发性脑干损伤出现的去皮层及去大脑强直发作),其发生率为4.7%。现将  相似文献   

15.
内侧额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内侧额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证实的内侧额叶起源的癫痫患者129次临床发作症状,脑电图表现,致痫灶定位及手术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内侧额叶癫痫发作的常见形式包括:过度运动发作、姿势性强直发作、额叶失神发作等,多在夜间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暂。10例均应用颅内电极进行长程记录定位致痫灶。致痫灶位于辅助运动区2例,内侧额回4例,额极1例,眶额区1例,扣带回1例,扣带回及额上回1例。按照Engel术后效果进行分级,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3例,2例随访时间未满1年。结论 内侧额叶癫痫发作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普通头皮脑电图定位致痫灶常较困难,需要应用颅内电极。手术切除致痫灶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33例尸检材料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收集33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尸检材料,认为软化灶或出血灶引起抽搐发作与病灶部位密切有关,尤以额顶叶受损多见,为局性性或全身性抽搐,而强直性抽搐发生于脑干、小脑、脑室出血为主。抽搐与病变血管及病灶大小无关。皮层的波及、脑水肿,缺血、缺氧是重要的致痫因素。陈旧梗塞灶较新梗塞灶发生抽搐机会较多。急性期发作随病情好转而终止,而后期发作可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脑出血后住院期间不同时期痫性发作患者临床特点,评价不同时间段卒中后痫性发作 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组人群选自中国卒中登记中既往无癫痫病史的2382例的自发性幕 上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脑出血后伴发痫性发作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无痫性发作组,脑出血 发病同时(发病24 h内)出现的痫性发作(seizures at onset,SAO)组与发病后住院期间出现的痫性发作 (seizures during hospitalization,SDH)组。收集入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入院时GCS评分和出血 部位等临床特点及1年后是否死亡的随访信息,对不同时间段发生卒中后痫性发作与1年死亡率的关系 进行分析。 结果 入组患者中无痫性发作患者共2271例,SAO组61例,SDH组50例。SAO组(55.7%)及SDH组 (44%)患者入院时低GCS评分(3~8分)患者比例高于无痫性发作患者组(21.1%),SAO及SDH组患者 出血部位多数集中在单纯脑叶或脑叶合并深部白质,而无痫性发作组患者出血部位多位于底节区或丘 脑的深部位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001)。无痫性发作患者组1年死亡率最低(25.1%),SDH组 死亡率最高(56.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与无痫性发作患者 相比,SDH是患者一年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145,95%CI 1.084~4.245,P=0.029)。 结论 与脑出血后无痫性发作患者相比,发病后住院期间出现的痫性发作是影响患者1年死亡的独 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卒中后癫痫的临床与机理探讨(附148例报告)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6  
对148例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及发病机理与卒中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6.4%,早期癫痫发作4.3%,迟发性癫痫2.1%。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与卒中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脑水肿是早期癫痫发作的重要致痫因素,迟发性癫痫可因胶质疤痕形成癫痫灶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研究首次脑卒中后急性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以期预防和合理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1997-01-2000-12共收治960例首次脑卒中病人,分早期癫痫发作组和非发作组,两组人口统计学,既往史,神经影象学及神经系统临床体征等方面用卡方检验对比。结果 20例病人(2.1%)诊断有急性期癫痫发作。出血病人明显较缺血病人发作频繁,急性期癫痫发作的病人比非发作病人明显年轻且存在意识模糊状态,皮质受累,大面积梗死。结论 年轻患者,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累及皮质及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是首次脑卒中病人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为了解首次脑卒中后急性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对我院960例连续住院的首次脑卒中病人病情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氯氮平致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服用氯氮平致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2421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氯氮平导致癫痫发作发生率为0.3%,其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脑电图可见痫波发放,换药或减量后,癫痫发作控制,痫波随之消失。结论 氯氮平导致的癫痫是可以控制的,预后良好。复查脑电图痫波消失后可停服抗癫痫药物。氯氮平治疗中出现抽动迹象或剂量超过600mg/d时应考虑并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